三国中关羽镇守的荆州是现在的哪个城市?

三圣道君


先看题中问题,笔者找了两张地图来生动的解答这一问题,随后笔者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荆州这个地方是如何来划分的。

图一:

图二:

由于《三国演义》小说中对于地名的解释不是很清晰,一些读者对于荆州的概念比较模糊。比如说刘备借荆州,在小说中就比较含糊,刘备明明自己打下来了荆州的四个郡了,又怎么要借荆州呢?后来关羽明明占领着荆州,又为什么会去派兵攻打曹仁驻守荆州襄阳呢?

这些误解主要是因为小说中对于瓜分荆州的细节没有解释清楚,荆州在刘表死后并没有被任何一方完全的占领过。赤壁之战后,孙刘曹三家瓜分了荆州的土地,其中刘备占领了荆州南部的四个郡(桂阳郡、长沙郡、武陵郡、零陵郡)。曹操占领了荆州北部的四个郡(章陵郡,襄阳郡,南阳郡,南郡),并且把章陵郡并入了南阳郡。而孙权则是取得了江夏郡,并且后来攻占了曹操占领的南郡。孙权后来把南郡借给了刘备,南郡的江陵城也就成了刘备管理的荆州的治所。

这样三国完成了对荆州的第一次瓜分,这个局面一直到孙权和刘备第一次翻脸之前都没有发生变化。后来孙权和刘备翻脸的时候,为了避免两线作战,刘备给了孙权长沙郡和桂阳郡两个郡作为补偿。而后来关羽丢失荆州的时候,他镇守的荆州只有零陵郡、武陵郡以及南郡。如果这样看的话,三国中很多地方现在都叫荆州,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荆州”。

其实仔细翻阅资料就会发现,荆州在三国时期有两个,一个是指的广义的整个荆州地区,一个指的是荆州的治所江陵。不管是东吴借给刘备的荆州,还是关羽镇守的荆州,都不是指的是整个荆州,也不是指的某一方占领的荆州地区,而是指的荆州的治所江陵城。

江陵城到了南北朝时期就改成荆州了,等到《三国演义》成书的时候,江陵和荆州已经是一个城市了,所以三国演义的作者们才会在书中出现这么大的乌龙。总结一下,当时关羽镇守的应该是江陵城,而东吴偷袭荆州也是偷袭江陵。东吴把南郡借给了蜀汉,其中就包括了江陵城,所以才会有了借荆州的故事。

我们现在可以在地图上明确找到的“荆州”也就是江陵市了,古代的江陵城虽然经历了几千年的历史变迁,但是在这么多年的朝代变更中依然保持了原来的名字,并且一直没有太大的领土迁移。江陵因为是南方重镇,多次成为各方争夺的焦点。江陵在现在依然还是叫江陵。现在湖北省荆州市的江陵县就是古代的江陵,也就是古代的荆州城。


邓海春


荆州就是现在的湖北地级市,在古代也称作江陵,现如今下辖8个县市区和3个功能区。

三国“荆州”和现在“荆州”概念不同

三国时期的荆州

三国时期的荆州和现如今的荆州相差很大,尤其是在地域方面,荆州迄今为止已经有至少4000年的历史,荆州很多人都听过,刘备借荆州,关羽大意失荆州,曹操一心得荆州,可以说在三国时期,魏蜀吴都是各怀鬼胎,想要独霸荆州,荆州作为从古至今的军事重镇,这也是取决于它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用诸葛亮的话就是“荆州北拒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荆州是很多地区通往的最佳通道。

《尚书》记载大禹治水,将天下分为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九州,而荆州就是其中之一,荆州作为富庶之乡以及重要的战略要地,它始终都是州的级别,也就是管辖的区域有很多,放在今天来看的话,大致管辖河南南部、湖北、湖南,荆州一开始的首府是在襄阳,也就是荆州牧刘表开始。

当时的襄阳是荆州的政治、经济中心,赤壁之战后被瓜分,三家分荆州,曹操占领了南阳郡,刘备占领了武陵郡、零陵郡、长沙郡、桂阳郡,孙权占领了江夏郡和南郡。荆州经济发展快,农业产量高,土壤肥沃,得荆州者得天下,可以说谁掌握了荆州几乎就有了称王的底气,实力也会急剧上升。

关羽镇守的荆州

上面提到了孙权占领了南郡,当时南郡的治所是在江陵,江陵被周瑜占领,孙权命周瑜担任南郡太守,通过这些我们会发现其实刘备借荆州只是借了荆州七郡中的一个郡,并非将荆州全借走了。

刘备跟孙权借南郡,所以关羽镇守的只是荆州七郡之一的南郡,因为南郡的首府是在江陵,所以关羽镇守的也就是江陵城,并非整个荆州,而之后江陵城一直是荆州的省会,所以很自然的就说刘备借荆州,关羽失荆州。

江陵城之后改成了荆州,也就是湖北荆州市,但是为了保留江陵古城,在荆州市里还有个叫江陵县的地方,当然这个江陵县只是古代江陵的一小部分地区,因为大部分地区都称为荆州。

综上所述,三国时期的荆州好比是一个行政区划,并非特指一个地方或者一个城市,放在现在来看,覆盖了河南南部、湖北全部、湖南全部等地区。如果特指关羽镇守的荆州(南郡)来看,毫无疑问就是今天的荆州市、江陵县等地区。

以上仅为个人观点,如有误请斧正


羽评郡主


现在我们都知道荆州只是湖北的一个地级市,一个城市而已,而看了《三国演义》的人都是知道荆州这个地方的,可以说在整个《三国演义》里,荆州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位置。魏蜀吴三家都是一心想夺取荆州。诸葛亮的隆中对就是以荆州为跳板的,所以关羽丢失了荆州之后,蜀汉的北伐大业也就一直没有成功过。

那么三国时期的荆州到底指哪里呢?

毫无疑问三国时期的荆州并不是一个城市,而是一个广大的地区,相当于我们现在的一个省一样,在东汉的时候设立了十三个州,州是汉代的监察区名,或者称为部,州下面有郡、国等等。当时东汉的十三个州分别就是:司州(司隶校尉部),豫州,兖州,徐州,青州,凉州(先设雍州,后改凉州,非东汉十三州),并州,冀州,幽州,扬州,荆州,益州,交州。

荆州在这里面可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州,荆州包括了魏兴郡,上庸郡,新城郡,襄阳郡,南乡郡,南阳郡,江夏郡,长沙郡,零陵郡,武陵郡,桂阳郡,衡阳郡,建平郡,南郡。但是《三国演义》里经常说到的一句话就是荆襄九郡,是不是荆州就是九个郡呢?但是这个上面明显不止九个郡啊,现在很多人认为是曹操占领了分出来的,分南郡为襄阳郡,南乡郡等等。所以才会有这么多。三家分了之后,都在自己的地区上重新把荆州划分了,就更乱了。

当时荆州的所辖的地区是非常大的,包括了现在的湖北,湖南大部分地区,还有河南的南部,贵州的西部,西北部,广东的北部,广西的西北部一些地区。从这里我们就看到了当时的荆州比我们现在一个省份都要大很多,荆州一开始的治所是在汉寿县的,就是今天的湖南汉寿,后来移到了襄阳县,也就是我们今天的湖北襄阳。

赤壁之战之后三家分荆州,曹操占领了南阳郡,刘备占领了武陵郡、零陵郡、长沙郡、桂阳郡,孙权占领了江夏郡和南郡等等。我们都知道刘备借荆州,借的就是东吴占领的南郡,而南郡的治所就是在江陵,那么关羽镇守的地方很可能就是江陵了,也就是我们今天的荆州市。


中国历史研究所


荆州可以泛指整个荆州地区,也可以单指荆州的治所所在地。关羽镇守的荆州指的是江陵,也就是现在的湖北省荆州市荆州区。

荆州是东汉十三州之一,其地理位置险要,人口众多,物产丰饶,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诸葛亮称其“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鲁肃称其“此帝王之资矣”。

东汉荆州大致包括现在河南省的南部、湖北省、湖南省全境,分为南阳郡(河南南阳)、南郡(湖北江陵)、江夏郡(湖北武汉)、长沙郡(湖南长沙)、武陵郡(湖南常德)、零陵郡(湖南永州)和桂阳郡(湖南郴州)等七郡。

荆州的治所(省会)最初在汉寿(常德市汉寿县),刘表迁往襄阳(湖北襄阳市),赤壁之战后刘备领荆州牧,以公安(荆州市公安县)为荆州治所,从孙权手中获得南郡后,将荆州治所迁至江陵(湖北荆州市)。

所以单指城市的话,关羽镇守的荆州指的就是南郡郡治所在地——江陵,也就是现在的湖北省荆州市荆州区。

那么关羽镇守的荆州有多大呢?

关羽镇守的荆州并非整个荆州。赤壁之战后,一无所有的刘备以刘琦的旗号占据了长沙、武陵、零陵和桂阳等荆南四郡,之后从孙权手中获得了南郡,占据了荆州七郡中的五郡。

南阳郡被曹操占据,江夏郡被孙权占据。

215年,孙权向刘备讨要荆州,爆发了军事冲突。最终刘备和孙权在湘水划界,重新分配了荆州地盘,刘备把桂阳和长沙二郡让给了孙权。

这时荆州七郡刘备占据南郡、武陵郡和零陵郡三郡,孙权占据江夏郡、长沙郡和桂阳郡三郡,曹操占据南阳郡一郡。也就是说在关羽败亡之前,他镇守的荆州只有3郡而已。


石头说历史


在三国中,关羽大意失荆州,不仅关羽自己被擒杀,而且刘备也失去了一统天下的大好时机。那么,关羽大意失荆州中的“荆州”指的到底是哪里,难道真的就是指今天的荆州市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一探究竟。



在先秦的时期,汉族的先民就将汉地分为天下九州,分别是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和雍州,其中的荆州指湖北以及长江中游地区。而到了西汉,全国有十三州,分别是并州、冀州、幽州、青州、兑州、豫州、徐州、扬州、交州、荆州、益州、朔方及凉州,其中荆州包括南阳郡、南郡、江夏郡、桂阳郡、武陵郡、零陵郡、长沙国。

东汉建安十八年,重新分置全国所属九州州域,荆州地区一度扩大,将广东全境及越南北部地区都归属于荆州州域。东汉荆州原辖七郡:南阳郡、南郡、江夏郡、零陵郡、桂阳郡、武陵郡、长沙郡。东汉末年,从南阳郡、南郡分出一部分县,设置襄阳、章陵二郡, 于是荆州共辖九郡,这就是后世称“荆襄九郡”的来历。荆州的辖境相当于湖北、湖南大部,及河南、贵州、广东、广西等省的一部分。本来荆州的治所在汉寿(今湖南汉寿县北),汉末移治襄阳(今湖北襄阳市)。建安十四年,刘备领荆州牧,移治公安(今湖北公安西北)。“刘备借荆州”后,移治江陵(今荆州市)。

赤壁之战后,曹操、刘备、孙权三家分荆州。曹操占据南阳、南郡二郡,刘备占据长江以南的零陵、桂阳 、武陵、长沙四郡,孙权则占据江夏郡。建安十四年(209年),周瑜打败曹仁,夺南郡,孙权拜周瑜为偏将军,领南郡太守,驻江陵(南郡治所)。建安十五年(210年),周瑜死后,孙权纳鲁肃之议,把自己所据的部分南郡“借”给刘备,于是刘备占有零陵郡、桂阳郡 、武陵郡、长沙郡、南郡,占据了荆州绝大部分地盘。后来,刘备占领益州后,按照协议,在孙权的索要下,刘备交出了桂阳、长沙两郡给孙权,实际上此时关羽镇守的荆州就只有零陵郡、武陵郡、南郡三郡了。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孙曹联合打败关羽,关羽大意失荆州。关羽大意失荆州中的“荆州”指零陵郡(今湖南永州)、武陵(今湖南常德)、南郡(今湖北荆州)三郡,并非是单单指今天的湖北荆州市。


密探零零发


让亲妹妹嫁给老头子也不在乎?孙权为什么拼死争夺荆州?

孙权为什么一定要夺取荆州?

本文作者为珀尔修斯之弓,主编为萨沙,如果转载请务必注明

【萨沙讲史堂第三百一十四期】(历史系列第113讲)

建安二十四年,孙权趁关羽率领荆州军主力北上攻打襄樊,在关羽水淹七军威震华夏之际,用吕蒙之计白衣渡江夺取南郡和公安,从刘备手中夺取了荆州。孙权刘备自建安十三年赤壁抗曹时建立的维持了十余年的联盟宣告解体,两年后刘备称帝后率大军东下伐吴,最终被陆逊败于夷陵,刘备后来在白帝城郁郁而终。

东吴则在夷陵之战后遭到了曹魏三路大军进攻,不得不又重新和蜀汉联盟。孙权夺荆州,直接影响了三国时代的历史走向。那么孙权为什么不顾联盟,一定要夺取荆州呢?

这就要从赤壁之战时说起,建安十三年,曹操南下荆州,刘表次子刘琮不战而降,刘备当阳长坂战败,和刘琦退保夏口。此时只有约两万兵力,面对曹操二十多万大军,可谓危如累卵,刘备甚至打算渡江投奔苍梧太守吴巨。在东吴鲁肃的积极联络和诸葛亮的游说之下,孙刘结成抗曹联盟,周瑜率领三万军队在赤壁用火攻击败曹军,并夺取南郡江陵,刘备也趁机夺取了荆州南部的武陵长沙零陵桂阳四郡。

此时刘备领地位于江南,治所在油江口的公安,和荆州北部的曹魏领地隔着东吴占据的南郡江陵,并不接壤。

刘备以领地狭小为由,向孙权求借南郡,鲁肃力排众议,劝说孙权把南郡借给了刘备,这样刘备直接面对襄阳的曹军,能够更有效的帮助东吴对抗曹魏。孙权为了密切联盟关系做了很多,包括把妹妹嫁给刘备,双方在军事同盟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姻亲关系。

东吴虽然在赤壁战胜了曹操,但所得其实有限,荆州江南四郡和南郡归了刘备,孙权在荆州只得到了江夏郡的一部分,攻打合肥和九江当涂也没能获得实际收益。孙权虽有七郡之地,但和曹魏对比,还是相当悬殊,所以孙权也急需扩张地盘增强实力。周瑜、甘宁曾提出了夺取西川的方案,但遗憾的是正在准备期间,周瑜就病故了。

孙权曾就夺取西川之事咨询刘备,刘备以和刘璋同为宗室虚言阻拦。又派关羽张飞诸葛亮分别驻守南郡入蜀通道,拒绝东吴借道西进巴蜀,使东吴夺取西川计划无疾而终。后来却自己借刘璋请兵入川平张鲁的机会,夺取了西川。

这样一来刘备就据有西川和荆州大部,实力甚至要超过东吴。而东吴要想寻求扩张就只能向北攻略淮南和徐州了。但曹魏在淮南南部的重镇合肥驻有名将重兵,孙权几次出兵没占到什么便宜。徐州南部广陵郡水网滩涂纵横,地狭民贫,实在有些鸡肋。孙权开始把目光投向了西面的荆州。

其实早在孙策时代,部分是为父报仇,部分是扩张实力,东吴就积极出兵攻打江夏黄祖。孙权更是攻克江夏,斩杀了黄祖为父报了仇。建安十三年本来还想趁着刘表去世,派鲁肃借吊丧窥探虚实联结刘备,进而夺取荆州。但遗憾的是鲁肃还没到江陵,刘琮已经投降曹操了。因此向西夺取荆州之地,占据整个长江流域一直是东吴多年来的既定战略。

建安二十年,刘备取得西川后,孙权派诸葛瑾去成都见刘备,要求归还荆州,刘备却说要取得凉州才会归还荆州。孙权看透了刘备的野心和不守信义。愤而派吕蒙出兵夺取了荆州南部长沙零陵桂阳三郡。刘备得到消息后,率领五万大军东下公安,派关羽率大军和鲁肃对峙于益阳,大战一触即发。还是因为曹操从关中入汉中平定张鲁,刘备担心西川有失,才匆匆和孙权言和,双方划湘江而治,刘备保住了南郡武陵零陵三郡,孙权得到了湘江东面的长沙桂阳两郡。但双方的联盟关系已经名存实亡。

此后两年间东吴攻略合肥和濡须口之战,孙权接连败于张辽和曹操,不得不请降修好。向北扩张之路完全被堵死。而对于刘备集团,早在周瑜生前,就清醒的认识到刘备枭雄本性和关羽张飞的虎狼之能,认为应该把刘备软禁于东吴,用宫室美女束缚软化他的雄心,把关羽张飞分别置于外地驻守,否则三人必为江东心腹大患。刘备来东吴借南郡时,吕范也劝孙权羁留刘备,但终因曹操势大而不能实现。

关羽驻守荆州时,傲慢自矜,轻视孙权,拒绝东吴联姻提议,又对东吴存有兼并之心。并且荆州位于江东上游,如果对东吴用兵,会占有很大优势。

孙权曾经和吕蒙讨论过东吴的扩张方向问题,吕蒙认为如果向北攻打徐州,大概也能打下来,但徐州土地平旷,无险可守,而曹军骑兵步兵又比东吴有明显优势,派七八万人去徐州驻守也未必一定守得住。

反倒是如果夺取荆州,由孙权坐镇南郡江陵,潘璋守住白帝城阻断刘备东下之路,蒋钦率领万人水军循长江机动防御,吕蒙自己则前出夺取襄阳。这样根本就不用担心曹操,孙刘联盟也没有存在的必要了。所以孙权集团开始为夺取荆州进行周密准备。

等到关羽率军攻打襄樊,水淹于禁七军,围困樊城曹仁,威震华夏,曹操甚至打算迁都之时,孙权终于出手了,派吕蒙袭取南郡和公安,陆逊夺取夷陵,封闭刘备出川救援通道。关羽走麦城最终被潘璋手下马忠擒拿。孙权终于夺回荆州,实现了多年的夙愿。

在东汉三国时代,荆州的战略地位和经济人口实力都在江东之上,并且西通巴蜀,东连吴会,北部南阳郡向东是中原腹地,向西可以从武关入关中,向北则是司隶洛阳。

孙权虽然不能取得北部南阳郡,但能够一举解除上流南郡关羽的肘腋之患,把有效的财政兵员领地扩大了将近一倍,已经是非常丰厚的收获了。但东吴军队平原陆战到底不行,无论是合肥还是襄阳,此后五十多年里东吴一直没能取得任何有效突破。

不能给曹魏核心地区以实质性的军事威胁,长江一线反而不得不多处设防。最终蜀汉灭亡失去上游屏障后,咸宁五年西晋六路二十万大军伐吴,不到五个月就一片降幡出石头了。

【萨沙讲史堂第三百一十四期】(历史系列第113讲)


萨沙


三国时代的的荆州和现在的荆州可不是一个概念,三国时代的荆州很大,包括了今天湖北湖南两省大部分地区还有今河南部分地区。那么三国时代的荆州具体指的是哪些地方,而关羽镇守的荆州又是哪里呢?下面我就为大家梳理一下:

东汉时期,天下共划分成十三州及司隶共十四个行政区域,荆州便是其中一州。东汉末年,荆州下辖七郡,治所在襄阳,这七郡分别是:南阳郡、南郡、江夏郡、零陵郡、桂阳郡、武陵郡、长沙郡。后来朝廷从南阳郡和南郡分出一部分土地,设置襄阳、章陵二郡,于是荆州就变成了九郡,这才有了“荆襄九郡”一说。

但是到了三国时期,襄阳,章陵二郡再次被曹操划入南阳郡,所以到了三国时期虽然大家都说是“荆襄九郡”,但实际上是七郡。

那么这七郡的大体位置在哪里,我就不说了,等会儿上一张图,大家看后一目了然,比我打字效果要好许多。这里就提一下这七郡的治所:

南阳郡治所在宛县(今河南南阳)

南郡治所在江陵(今湖北荆州),所以今天的荆州充其量只是那时候荆州治下的南阳郡的一部分而已

江夏郡治所在西陵(今湖北武汉新洲区)

零陵郡治所在泉陵(今湖南永州)

桂阳郡治所在郴县(今湖南郴州)

武陵郡治所在临沅(今湖南常德)

长沙郡治所在临湘(今湖南长沙)

好了下面就要介绍关羽镇守的荆州了

我们都知道赤壁之战之前,荆州是由刘表统领的,但刘表当时统领的荆州只有六个郡,荆州最北面的南阳郡由于地理位置的关系一直被曹操占据。

而当赤壁之战后,曹操大败,三国之势已成,然而曹操虽然战败,但原隶属荆州的南阳郡不仅依然在曹操手里,甚至曹操大将曹仁还一度占据了南郡一部分,所以此时的曹操实际上是占据了南阳、南郡一部分,再加上刘备和孙权定了一个协议,刘备占据长江以南的零陵、桂阳 、武陵、长沙四郡以及南郡一部分,江夏郡一部分,孙权占据江夏郡一部分。于是这时期的荆州就被曹,刘,孙三家瓜分了,也由此可见刘备占据了荆州的大部分地区。



公元209年,周瑜打败曹仁,夺回南郡剩下的一部分,这时候重头戏来了,正史中的“借荆州”来了,由于南郡的的战略位置比江夏郡重要,所以刘备向孙权提出借取南郡的要求,并希望以自己手中的江夏郡换取孙权手中的南郡,而鲁肃认为曹操南下,南郡承受的军事压力要远大于江夏郡,将南郡“借给”刘备可以让刘备替东吴在荆州方面面对曹军锋芒,于是孙权同意了,最后刘备得到完整的南郡,孙权得到了完整的江夏郡。

所以刘备“借荆州”借的只是“南郡”而并非荆州全部,实际上在“借荆州之前刘备已经占据了荆州大部分土地。

那么这时候刘备坐拥荆州南郡、零陵、桂阳 、武陵、长沙五郡,是不是就是关羽镇守的荆州呢?答案是,但也也不全是,可以说关羽最初镇守的确实是这五郡,但最终丢失的只有三郡,这又是何意呢?

刘备得南郡后,开启开挂模式入蜀,得益州,此时是刘备地盘最大的时候,然而好景不长,刘备得益州后,东吴开始向刘备索要南郡,可是刘备不答应,孙权就开始派兵攻打刘备,此时的刘备刚得益州,根基不稳,因此重心全在益州方面,根本不能与孙权翻脸,于是为了安抚孙权,便把长沙、桂阳两郡割让给东吴,希望以这两郡来正式换取南郡。

所以关羽最后镇守的荆州就是南郡、零陵、武陵三郡之地!

公元209年,关羽出兵攻打曹操的襄樊地区,也就是曹操控制的南阳郡地区,而孙权则派吕蒙偷袭荆州三郡(南郡、武陵、零陵),最终关羽兵败被杀,荆州三郡落入东吴之手。

这里我再提一下,荆州三郡丢失后,刘备大举讨伐东吴,原因真的是为了给关羽报仇吗?我认为不全是,原因就在于南郡!


前面说过南郡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因为南郡控制着湖北,川蜀的长江航道!在古代想要大规模出蜀最好的路线就是走长江一线。而长江航道里有一个最为关键的咽喉—夷陵。对于刘备来说,可以失去荆州其余所有地盘,唯独不能丢了南郡,丢了夷陵。而且夷陵易守难攻,丢了这个地方以后几乎是夺不回来了,想要出蜀地也只能北上,而这条路太过艰难,诸葛亮如此智谋之士,六出祁山也不可得,最终只能抑郁而终,可见刘备是多么的想夺回南郡,夺回夷陵。

可惜刘备最终还是在夷陵战败,夷陵之战也意味着刘备只能偏安一隅,不可能再图天下了。


咸鱼闲聊


三国时期的荆州是天下战略中心,诸葛亮曾说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联吴会,西通巴蜀。鲁肃甚至毫不遮掩的说:“此乃帝王之资。”以此可见荆州的重要性。



三国初期荆州

东汉年间,天下共分十三州,荆州下辖七郡,分别为;南阳郡、南郡、江夏郡、零陵郡、桂阳郡、武陵郡、长沙郡。治所在汉寿县,

公元190年,刘表单骑入荆州,将荆州的治所迁徙到了南郡的襄阳县。到了公元206年,曹操进攻荆州,分南郡北部设立襄阳郡,从此成为荆襄八郡。



赤壁之战后瓜分荆州

赤壁之战时,曹操又分割南阳郡一部分为南乡郡。等到曹操战败后,实力收缩,只能控制江北郡县,所以曹操掌握了南阳郡、襄阳郡、南乡郡。

赤壁之后,荆州江南地区出现了权力真空,孙权刘备开始在此地角逐。最终刘备夺取了荆州南部的长沙、武陵、零陵、桂阳四郡,以及半个南郡半个江夏郡。

孙权当时派周瑜夺取了半个南郡和半个江夏郡。



刘备当时和孙权商议以半个江夏换取半个南郡,当时的南郡显然比江夏郡更重要,所以这件事对于东吴来说是一件赔本的买卖。但是在鲁肃的劝说下,孙权还是把半个南郡给了刘备,东吴得到了整个江夏郡。也因此荆州瓜分完毕,东吴仅仅得到了江夏一郡。

公元213年,刘备入蜀,第二年诸葛亮和张飞等人全部进入益州,所以关羽开始执掌荆州。

此时关羽管理的荆州拥有南郡(今荆州市)、长沙(今长沙市)、武陵(今常德)、零陵(今永州市)、桂阳(今湖南省东南部)五郡。相当于今天的湖南大部、两广、贵州、以及重庆部分地区。



荆州最终归属

刘备占据西川后,东吴欲夺取长沙、零陵、桂阳,并且向三郡派去了官吏。最终双方发生冲突,刘备亲自带兵由益州增援关羽。

此时恰好曹操夺取了汉中,直接威胁了刘备在益州的统治,所以刘备向孙权议和,并且约定好双方以湘水为界。湘水以东的长沙、江夏、桂阳三郡归东吴,湘水以西的南郡、零陵、武陵三郡归刘备。

公元219年,吕蒙白衣渡江之后,关羽被杀,刘备的势力也因此彻底从荆州退出。


我是越关


关羽守的“荆州”不和现在的哪一个城市对应,也不是现在的湖北省荆州市。汉代的行政区划“荆州”是一片很大的地域,东汉时期的荆州不只包括现在的荆州市,甚至包括整个湖北和现在湖南省的大部分。

汉末三国时期,关羽守的那个“荆州”:东到浔阳,西三峡,重庆奉节、巫山以东,南到五岭,北到汉水。包括:南郡、襄阳郡、江夏郡、长沙郡、零陵郡、武陵郡、桂阳郡、衡阳郡等。


沅汰


现如今我们一说到州的行政区域,很多人就会想起广州、福州、柳州、梧州、雷州等这些现代有着州字的城市,然后就会下意识地以为古代的州就等同于我们现如今的城市,但实际上在不少历史时代,州的行政范围却远比我们想象中的要庞大得多。

在历史中的不少时期,其实州就等同于我们现如今的省份,所能管辖的范围非常广大。

而古代一般所说的州刺史,差不多就相当于现如今所说的省长,是权力非常巨大的封疆大吏。

在关羽生活着的年代,荆州主要范围囊括了现如今湖南和湖北的大部分地区以及其他一些地区,是东汉三国时期全国仅有的14个省级区域之一。


在说到东汉三国时期的荆州之前,我觉得我们有必要先了解一下这些州的来源。

汉朝时期州的来源

在春秋战国时代,我们全国处在诸国征战的大混乱时期中,当时全国就是由一个个大大小小的国构成的。

在秦朝统一各国后,秦始皇用郡县制取代了以前混乱的诸国并立,把曾经那些纷乱不堪的国给划分成了36个郡以及诸多的县。

秦朝末年,在刘邦击败诸强最终逐鹿成功后,他同样采用起了秦始皇的郡县制。

只不过他采用郡县制时采用得并不彻底,在推行大部分郡县制的时候,也采用了一部分的分封制。

刘邦接下来给他的儿子、亲戚、功臣们分封了不少国家。

这些人在自己的国内拥有着自己的一个小朝廷,权力非常巨大,与朝廷统辖的郡县并立。

由此,就构成了汉朝时期非常著名的郡国并行制。

因为这种郡国并行制严重影响到了皇权的集中,所以西汉在汉景帝和汉武帝时期,他们就对这些国进行了很强力的权力剥削。

在经过他们的努力之后,汉朝朝廷才大大消除了那些分封国家君主的权力,使得朝廷的皇权得以笼罩到了那些国家之中。

州这种庞大的行政区域就是在汉武帝时期再度出现于历史之中的,汉武帝为了能更好地掌控天下各地,他就在西汉全国各地设置了13个州,以这13个州为主,帮自己协调起了天下权力。


当时除了国都四周一部分地区之外,天下尽皆被这13个州涵盖在内。

荆州这个等同于省份的行政区域,就是在那个时期出现的。

东汉三国时期的荆州

东汉的行政区域和西汉差不多,只不过东汉相较于西汉时期多出了一个州,这个州就是东汉时期新设出来的司隶州,司隶州就是我们上面所说包含国都在内的一部分特殊地区。


因此我们可以知道,在东汉以及三国中前期,天下一共由14个州构成。

荆州在三国时期就因为其重要的地理位置,成为了天下群雄分而争之的战略要地。

在东汉三国时期,荆州一共由七个郡构成,这七个郡就如同现如今七个庞大的地级市一般,将荆州分化了开来。

而这个七个郡分别就是当时的南郡、江夏郡、零陵郡、桂阳郡,南阳郡、武陵郡、长沙郡。

关羽坐镇的荆州

因为我们经常怀有一种以为荆州是一座城市的错误观念,所以很多人常常觉得刘备、关羽等人占据荆州是完全占据的,但实际上他们只占据了当时荆州一部分。


蜀汉在占据荆州的时候,由关羽长时间把守的有五个郡,这五个郡就是桂阳郡、零陵郡、武陵郡、长沙郡、南郡。

这五个郡现如今主要位于湖南大部分地区,同时在广西、广东、贵州等一些省份,也有一些地方归属在这五个郡内。

而这些郡,现如今主要位于长沙、荆州、常德、永州等城市内。

只不过后来随着局势的动荡变化,关羽掌管的郡由原先的五个减少成了后来的三个。

以上就是东汉三国时期的荆州,而州这种等同于省份的行政区域是在隋朝时期才慢慢消失在历史中的,然后一直发展到了元朝时期,行省制度才初步出现在了我们的历史中,自此,省这种最高行政区域才流传到了现如今。

所以说这就是东汉三国时,关羽镇守荆州所在的地方,当时关羽只掌管了荆州一部分地区,并不完全掌管荆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