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川大坑寨故事

陸川大坑寨故事

大坑寨 原名大亨寨 是陸川縣珊羅鎮田龍村的一個自然村 三面環山 遠遠望去

就像躺在巨人的懷抱之中 在城鎮化建設快速發展的當下 周邊築了古城牆的這個小村寨依然有

良田美池桑竹之屬 一種鄉村特有的恬靜讓人悠然沉醉

陸川大坑寨故事

陸川大坑寨故事

首先走到這裡 可以看到一個古城門 看得出來有點歷史 這裡有兩個洞 以前應該是裝柵欄的

用鐵製成的柵欄吧 這個穹頂 也看得出年月的歲月了 這個城門非常有歷史感

在玉林當地很少看到這樣的建築了雖然說年代不算很久清朝的那個時代

可以看到在影視劇裡面才有的畫面這裡的老人和我們說

從這裡可以上去上面 上面還有城牆

可以感受一下 沿著這裡上去 就是城牆的頂部了可以看到一些軍事設施的痕跡

這些是灰沙築成的圍欄

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到一些槍眼

這些槍眼是清末 民初時候

一些建築上經常可以看到

這些槍眼的特點就是

這裡是寬敞的

外面的口是狹窄的

大家可以想象到

如果是土匪打過來

很難打中這個孔

但是從這裡看出去

視野就非常廣闊

伏擊土匪就非常容易

可以看到有幾個槍眼

這些城牆

當地人說當年花了很大的成本才建成

用一些黃糖 糯米制成

當時沒有混凝土

但是也非常堅固

可以看得出來

這裡易守難攻

現在我站在的位置就是

剛才經過城門的頂部了

從這裡看到一條馬路穿過

水泥鋪成的村道了

因為現在很多新的建築物在這裡

阻擋了視野

以前沒有什麼建築的時候

可以看到眼前全部的風光

喀斯特地貌的石山

由於年長日久

這些城牆的城垛已經不存在了

但是還有一部分建築殘留在這裡

從這個門可以看出

當時用鐵柱或者木柱攔住

不容易進去

裡面的人不打開的話

外面的人是很難進來的

這個應該也是原來的軍事設施

鏡頭一路跟著來

可以看到

是不是非常有歷史感

而且每一扇牆壁都是有槍眼的

因為在咸豐年間

世界已經進入熱兵器時代

已經不使用冷兵器

當時的火藥槍 隨發槍都已經用上

這些槍眼就是供槍手阻擊敵人的

面對城門的左側

還有一個瞭望窗

可以在這裡看到

有多少人攻打進來了

而且這裡地方也比較寬敞

應該可以駐紮一個連的人數

這邊還有其他的地方

走進來這裡又別有洞天

這裡還是一個防守工地

大家可以看到這一面牆壁

都佈滿了槍眼

有很多個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起碼可以有七個人可以射擊

而且角度都不一樣

寨牆全由石頭砌成

雖久經滄桑

仍堅固雄偉 氣勢昂然

沿村寨的周邊蜿蜒而去

這道城牆建於清咸豐年間

由於村寨西 南 北三面環山

戴氏的祖輩便利用險峻峭壁依勢構築寨牆

東面的寨牆約五十五米長 六米高

厚度約四米

寨牆上荒草雜蕪

苔蘚斑斑

現在站在城牆上面

不由自主會想起那段消逝的歷史

在城牆腳下

當地的村民也非常聰明

利用這個石洞

搞了一間房間

應該這個石洞以前就是

讓駐守的士兵在裡面休息

一旦有外敵入侵

就會跑到上面進行抵抗

這個石洞

因為燈光的問題

我們看不清楚裡面

這個洞其實又多深呢

有十幾二十多米吧

可以走到裡面的對吧

嗯 但是裡面就小一點

裡面有沒有水源

有水源有水井

確實是一個非常理想的屯兵之處

就算被土匪圍困的情況下

可以解決到平時的飲用水

走進石洞裡面

雖然燈光有點暗

以我所看到的地方

這裡的石洞都算比較寬敞

足夠幾十個人在這裡駐紮

那邊還有一個小洞

得彎腰才能進去

在地板上還可以看到很多腳印

應該平時也有人進來這裡看看

感受一下歷史氣氛

這個洞從外面看起來就很簡單

但是一旦走進這裡

就可以看到其實另有玄機

人們可以躲進裡面

外面的人不知道的話

很難找到這個地方

但是因為我們的設備原因

無法深入裡面看看

出於安全考慮

據當地人說

可以走進去裡面很深的地方

還有水源

並且還有魚

在這個洞的石壁可以看到

閃閃發亮的礦物質

不知道是什麼東西

走進來大坑寨裡面最盡頭

我們可以看到一個非常殘破的宗祠

現在看到有工人在翻新著

宗祠雖然殘破

但是從這個形態來看

以前也是一間很豪華的大房子

我們走進去看看還存留著什麼痕跡

因為我們來得不太是時候

剛剛看到舊的宗祠已經被拆除

已經修建得七七八八了

建好後應該也是非常輝煌

我們無法看到原來的面貌了

還有一些零零碎碎的側房

殘破的留在這裡

不過在不久的將來

也會新建房子

據這裡的村民介紹

因為大坑寨比較封閉

現在很多年輕男女都已經出外打工

已經不留在這裡生產生活

現在留在這裡的

都是一些年紀比較年長的老人了

大坑寨的東南方

一座酷似筆尖的山峰傲然挺立

山峰上樹木蔥鬱

綠意盎然

這叫文筆山

是村民較為敬仰的一座山

大家都相信文筆山能保佑村裡出才子 出貴人

但是看到周圍已經被人為的開採石頭

遭到了破壞

有點可惜

在大坑寨這裡

一走進就有種世外桃源的感覺

有很多的果樹

剛剛就碰了一下這棵樹

就掉了很多個楊桃

城市裡的人可能很少見到楊桃樹

吃就經常吃到

楊桃樹就是長這樣的

大坑寨這裡

就有很多棵楊桃樹

結了一串串的果子

這裡的村民和我們說

以前因為沒有外出打工的機會

他們就會種一些龍眼 楊桃

陸川大坑寨故事

或者其他的果樹

拿出去賣

當然 在這以前的祖先大富的時候

是不用做這些的

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

這裡的家族後人

因為經常發生土匪攻入村搶劫的情況

所以就開始敗落了

從第一個宗祠來看

當地的人就和我們說

這個宗祠就是曾經被土匪燒燬過

後來又重新建的

你是土生土長的大坑寨人嗎

嗯 是的

你也是姓戴的吧

我聽說大坑寨這裡的人都是姓戴的

你知道你們祖宗

是什麼時候來到這裡定居的嗎

我們祖宗來到這裡

都有一百兩百多年的歷史了

我也不怎麼了解

聽說我們的祖宗就說是很有錢的

我的爺爺的爺爺吧

是非常有錢的

是一個富豪

建造這個大坑寨的城牆

建了十三年才搞好

那時候有錢

不知道請了多少工人來建的

山頭上面都還有城牆

遠遠看上還有一些殘存的城牆

對的

當時你們的祖宗選擇這裡

這麼偏遠的地方定居

出於什麼原因呢

清朝時候

這個地方人煙稀少 荒蕪

他是從廣東遷移過來的

兩兄弟

最先來到這裡的是姓戴的兩兄弟

來到這裡之後就發源了很多人了

另外那邊也是

當時為什麼選擇這裡

他們不去玉林城

也不去陸川縣

而是選擇這麼偏遠的地方

因為要防兵防賊

選擇這裡

這裡四面環山

容易防守

四面都可以建城牆

可以防止兵賊來搶

但是後來也防不住賊

是不是因為有槍有炮了

那個賊裡應外合

放賊入城這個意思

曾經有過被攻進來的歷史

當時是怎麼回事呢

那些賊就是為了錢

那些賊為了搶劫

知道這裡有錢有人

然後就叫熟人進來城

給一些錢他們

這樣好裡應外合

然後賊就進來城裡面搶劫了

搶劫之後

還抓人

抓了主人去軟禁

還要給多幾擔銀子才贖得回來

聽說被抓到容縣那邊

被軟禁了十幾年

聽了村民老戴講的以前的故事

瞭解了大坑寨的過去

再回首這裡當年的繁榮景象

不禁一陣唏噓

現在大坑寨內

一條小河繞著村道川流不息

叮叮咚咚

似在低聲吟唱

但是村裡的常住人口已經越來越少了

現在在這裡居住的

大多數是不是一些老人和婦女了

對的

有錢有力的都出外打工了

就剩一些殘兵老人在家裡

以前你們的祖祖輩輩是怎樣謀生的呢

耕田

原來時候是靠收租

附近的這些田地都是歸我們祖宗管理

因為民富了

國家還派有兵保護得

叫做暴富了

以前你們都是靠收租為生

是的

不用跑出去外面打工

嗯 我的爺爺的爺爺都是靠收租

大坑寨的村民有一個共同的祖先叫戴金養

據傳他在清道光二十年前後從北方逃難到了這裡

站在山上舉目遠眺

但見大坑寨三面環山

花香遍地

是一處風景優美的好去處

便決定在此定居下來

娶妻生子 繁衍生息

而到現在

雖然城鎮化建設快速發展

但由於有人開山炸石

連帶把入村的路也破壞了

進來大坑寨的道路並不怎麼好走

現在居住在這裡有什麼不方便的嗎

肯定不方便啊

這條路很多爛泥

路很難走來到這裡

現在你們還可以開車進來

這些坑很深

就是原來是好走的

原來是我們修好的

也就是原來這裡出入是很方便的

嗯 早些時候

班車倒五班

五趟車來這裡

現在已經不方便了

嗯 現在不方便了

就不走這裡了

如果住在這裡

已經開始覺得不便利了

嗯 我們這裡整片土匪山

那些車都不方便了

與我們同行的村民老戴介紹

山上還有一部分殘餘的城牆

我們決定上去看看

爬山的過程中

還看見了村民飼養的山羊

老戴自家的兩隻狗也非常可愛

一路跟著我們

為我們開路

無奈山峰險峻

出於安全考慮

我們只爬到了半山腰

走到半山腰這裡

以為當地的老人就和我們說

由於這裡的風景

地理位置比較獨特

以前很多人慕名而來

包括玉林市 北流市 陸川等

這些地方的人都會來這裡玩

但是近年來

由於大坑寨當地的年輕人

都除外打工了

留下的只有老弱 婦女了

很多人就出於私利

在周邊石山採石

已經大大的破壞了這裡的風景

你看對面那座石山

幾乎已經被人為炸燬了半邊了

對這裡的自然風光影響很大

所以當地的村民也和我們說

想呼籲一下

有關部門重視一下這裡的保護

出臺一些什麼政策保護好這裡

讓他們世世代代居住的大坑寨

保留一些原始的面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