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人说那些在工地上写字、在肉案上练书法的人写的不是书法?如何看待这种观点?

笔尖写字课堂


曾经有一篇文章,标题是“书法奖应该颁给这些人”,那么,这些人是哪些人呢?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


装卸工利用工作间隙在地上写字。


农民工在写字。

一位拿着
破扇子,衣衫褴褛的大爷在观赏书法。
一个卖肉的大叔在肉案上写字。

一个背着孩子的人在练习书法。

以上这些练习书法的人,确实让我们感动,他们的背后一定有令人感动不已的故事,而且他们表现的都是对书法的热爱之心!

有人可能会说,他们这样做是为了引起关注,是出风头,但是这些人在被发现之前就是已经这样做了,而且人家根本不在乎别人的看法,完全是凭着自己对书法的一腔热爱!

也有很多所谓的专家批评他们写的不是书法,我想,历来笔墨纸砚皆精良是写字人的追求,但是他们为了生计,不能像很多学习书法的人一样有良好的环境练习书法。他们只能在维持生计的情况下才能谈及理想。



而一些所谓的专家,大师,有着精良的笔墨纸砚和环境却在大搞创新,以至于丑书横行。

他们这种行为是应该得到支持的,而且也是值得赞扬的,我们也应该学习他们这种精神!

以上就是我的看法,对此,你有什么观点呢?欢迎大家留言,感谢关注,我是铁匠论书画!


存希斋书法


中国人的文化、语言、情感交流等等

皆离不开中国汉字,中国独有的书法艺术也随汉字而生因汉字结缘,个中滋味也只有中国人民才能真正的理解体会,中国人自小就学习中国的规范汉字,端庄方正,撇捺人生。从汉字的学习中感悟做人的道理;从汉字语言的交流中,汉字书写的过程中,潜移默化的养成了中国人独有的书法情结……自此,才形成中国书法面目书体纷呈,五彩斑斓、千姿百态、风情万种……

因为各人的理解、看法、情感、经历、审美取向等等因人而异,他笔下所呈现的书法面目也就不同。唯一相同的就是……中国人的书法情结!

所以说不管他写的汉字书法水平如何?达到了什么样的境界?这些都是次要的,重要的是作为一个中国人,时刻都向往、时刻都想深入提高自己、完善自己、丰富自己的对书法梦寐以求的、那份难舍的、执著的……书法情结!

相信每一个成名的、成家的、专业的、业余爱好的每一个书法人都会有过这样的感受、这样的理解、这样的顿悟吧?

学习书法为了什么?不就是为了这样的情结?

所以说在中国这个书法的大花园:既要有奇花,也要有异草;既有怒放的玫瑰,也要有孤芳无争的甘兰……和谐最重要。

什么叫“书法”?相信每一个中国人心中都有一杆秤。反正我相信,只要一占上“艺术”这东西,真的挺“玄”乎……



翰墨因缘


什么叫书法?书法一定得在什么固定的场所、由哪些固定的人来写?

诚然,很多在工地上写的、在肉案上写的,跟很多在工作室、书房里写的一样,远远谈不上书法。但泱泱大国,藏龙卧虎,各行各业都有能写一手好字的高手,甚至有些不追名逐利的、业余的书法爱好者的字,比大多数所谓的书法家的字更有资格称作书法。

我们不应该以其书写的场所及书写的主体来判定算不算书法,而应视其作品本身而定。

愚以为,且不论在工地上在肉案间写字的人其作品究竟算不算书法,只要不是为博眼球哗众取宠,仅那份坚持和热爱,就值得为他们喝彩。




遥远的小山村615


真正迷恋上书法的人是别人很难理解的,自然也会做出一些别人无法理解理解的事情来,但是他们内心是快乐的,这才是真的书法,才是学习书法的目的。



比如我们在网上经常看到一些照片,抱着刚刚出生的孩子写字的爸爸妈妈、在工地上的宿舍里写字工人、在菜市场上卖肉的案子上写字的小商贩、或者趴在地上写字的农民工,他们之所以这样,并不是在作秀,而是真的喜欢书法,为了生活又要去工作,然后再把所有的闲暇时间拿来练习书法。


繁忙的工作之余,或许只有书法才能带给他们快乐了,能够抛弃杂念和琐事专心练习书法,本身也是一种休息,这是值得我们书法爱好者值得学习的,当然,他们之中也不乏成功者。



比如著名的“临沂猪肉哥”因为在卖猪肉之余在切猪肉的案子上练习书法而红遍书法圈,还成为了书法界的网红,被多家媒体当成励志的事迹进行报道,现在他已经靠书法加入了临沂市书法家协会,还成为省书法家协会的优秀学员,自己开了一件间门市做起了书画生意。可以说是书法让他走向了另一条道路,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



不管是学习什么,总有一些人会进入到一种忘我的状态,这个时候他们是看不到外人的眼光的,也不会在乎别人的看法,无论成功与否,都无怨无悔,这样的学习才是有意义的。


书法不仅仅是窗明几净的环境下的书写,只要你喜欢,哪里都能成为舞台。


不二斋


首先,何为“书法”?顾名思义,书法就是书写的法度。书法艺术本体包括笔法、字法、构法、章法、墨法、笔势等内容。书法笔法是其技法的核心内容。

书法既然是有各种严格的规则,那是不是意味着书法都是墨守成规,一成不变呢?当然不是,纵观不同历史时期的书法家,都是各有特色,真草隶篆,各有所长。楷书的严谨,行书的飘逸,草书的洒脱,隶书的厚重,篆书的古朴……然而,同样的书体,不同的书法家写出来的韵味完全不同。就拿行书来说,米芾和苏东坡的大有区别。

现在有些人,基础不牢固,就开始书法创作,一开始就自由发挥,行书不是行书,草书不是草书,还有一些人,看似写的很认真,很规整。但是缺少一种整体的发度,缺少灵气。

就像题主说的,工地书法和肉案书法,我认为算不得真正的书法。








墨韵通渭


我个人理解,把写字叫着书法是可以的,但书法不等于只是写字。

书法是比写字高一个等级。

有很多的人字写得很漂亮,但不能叫着书法家。有些人字写得不是特别漂亮,但是也可以叫着名人书法。

街头写字漂亮的人一般可以称为写字匠人。

以写字为生的人叫写字匠。

名家书法一般是指他有另一份职业谋生,写字只是第二职业和爱好。

如古代就有专门抄写圣旨的工作人员,他的字一定是非常优美的,但从古到今很少有抄写圣旨的人被称为书法家的名声。

只有高官或艺术家或名人写的字漂亮才称为书法家,因为高官的职业是当官,艺术家的职业是搞艺术,所以他的字写得漂亮才评为书法家吧。



武夷山独行侠


看到这个问题,使我想起了一个传说故事。

说:山海关建好后,请当地一个大儒为城门题写《山海関》三个大字。

古代大儒也喜欢摆谱,到了城门口看看,说得先搭架子,午饭后再写。

架子搭好了,石灰水也准备好了。古时候没有现成的墨汁,但凡往石头上写大字,都是先用石灰水写,然后由工匠錾刻。

驻防兵营里有个“老军”,就是炊事兵,平时喜欢在大面案上撒上面粉,用炊帚练字。

这天做完饭后,就到城门来看大儒写字。一等不来,两等不来。于是,心血来潮,就爬上架子,用炊帚沾着石灰水写了起来。当関字刚写完門时,被人发现,就赶紧跑了。

等大儒酒足饭饱,来到城门下一看已经写了“山海門”三个字,于是,羞愧的说,我不如也。也灰溜溜地走了。后来只好又找人在門里填上个关字。

所以,来到山海関,近看是“山海関”,远看则是“山海門”。

哈哈哈,书法的本意是“书写之法”的简称,没有高低贵贱之分的。^o^


皛舒


书法也没规定谁可以写,谁不可以写,在什么地方写,而是要看你写出来的字是不是得到懂书法的人认可。因此,只要你爱好书法,无论你是国家干部,军队士兵,建筑工人,杀猪的屠夫,扫街的保洁,家庭妇女,只要你喜欢,你都可以写,可以不分场地地写,至于你写的字怎么样,能不能达到一定的艺术水准,那就要看你的天赋和你所下的功夫了。

那么,在工地上写字、在肉案上练书法的人写的是不是书法呢?也可以说是,也可以说不是,看你站在什么角度看,看你有多高的欣赏水平。站在书写方法的角度理解,应该算书法,只是书法的初级阶段,还谈不上书法艺术,还没达到让人欣赏后享受的水平。

如果你写字没有他好,你一定觉得这就是传说中书法艺术,如果你写的字比他好,甚至好很多,你肯定认为这是一堆垃圾。原因是书法这东西是无止境的,可谓山外有山,人外有人,你说你写得好,还有比你写得好的,没有十年以上功夫,要成为真正的书法家几乎没可能。普通人练书法就是一个爱好,愿写就写,只要自己写得心情舒畅,别人说是不是书法都无所谓。


若愚趣谈


首先要搞明白一点,什么是书法?书法有书写的法则,书法的法则是非常严谨的,书法的法则包括以下;单字的笔画和结构,写一篇下来整幅字的协调性要好。比如说楷书横成列、竖要成行。行书可以竖成列,横可以不成行;不能乱写的。书法当中对于练字,有那么一句话:“左右结构的字,左旁小者齐齐上,右旁小者齐齐下”;意思是左边小的一个偏旁部首尽量写高一点,右边小的一个偏旁部首尽量写低一点。比如说这个(即)字,它的右边部首,尤其那一竖,尽量往下垂写一些,当然我上面所打出来的那个字,是因为印刷体的问题所以左右平,在日常书写当中,你把每一个字都横平竖直的话,那就不好看了,因为显得呆板,不灵活,这就是所谓的印刷体。上面那两句话是一个实实在在的书法技法问题,讲的很明白很透彻,这就是书法的法则之一。在这里只是举一个简短的例子而已,仅供参考。

为什么书法要那么严谨的去写呢?这是因为千百年来无数的书法家总结出来的一套书写经验,已经成为一套完整的系统;让它更符合我们人类眼睛的审美需求。除了实用性的同时也具备了观赏性,所以书法既是沟通的需要和文化的载体,它也是艺术。只要你勤学努力,不断的去临帖,不断的去学习传统的书法技艺。达到高度熟练的程度,无论你在什么地方写出来的字,都有书法的味道,都是一种美的字体。

在工地上写字,在肉案上写字,写出来的也一定是书法字体,为什么写出来的不是?有以下的可能,一、他根本就没有学习过书法,一个没有学习过书法的人,在日常生活当中,怎么可以写出书法那么漂亮的字来呢?二、他对书法的技法不熟练,还没有达到无意求准而自准的境界。所以平时,静下心来临帖的时候是书法字体,在生活当中,写出来不是书法字体。


xiang古


我认为这种观点不能苟同!艺术不分国界更不分职业。本人喜欢书法,我加入了很多书法群,认识很多朋友,他们来自不同的地方,当然职业也不同。但是对所爱好书法都是很痴迷的,在群里讨论的都是用笔,用纸,还有写字问题!能不能说卖肉的就不能爱好写字?古代很多大书法家都是在困难中前进,大书法家怀素在芭蕉叶上练习书法,最终写得一手草书无人能及!和这些草根书法家相比,某些名誉书法主席望尘莫及!

但是书法艺术毕竟是艺术,跟人的审美标准有关联。不懂写字的人可能觉得某些街头写字的农民,或者是工地上写字的工人,或者是街上乞讨的乞丐写得字都很美!疑问为什么他们不能称为书法家?这里要明确一下,写得好看不见得就是书法家!他们可能是字匠,因为长期临摹,或者是自创我体,在字形上看起来漂亮,可是根本得不到认同,这就是专业和非专业的区别!书法家是理论和实践结合的大咖,比如吴玉生,卢中南!

当然只要坚持,人人都可以成为书法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