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虎美玲老师《大祭桩》、《新白蛇传》有感

快节奏的社会,“亚历山大”的工作,充溢着酸甜苦辣的生活,我犹如一部上足发条的机械,在拼力地转动着。这样的日子里唱上几段戏,总能使自己疏解疲惫,找寻乐趣。我是一名北京的媒体工作者,也是一名戏迷。虽然我在首都北京,国粹的天下,但是我从小听着评剧、豫剧、河北梆子等地方戏长大,婉转欢快的评剧,乡土气息浓郁的豫剧,高亢激昂的河北梆子是我的最爱。今天我想谈一谈,我喜爱的一位豫剧表演艺术家——虎美玲老师。

观虎美玲老师《大祭桩》、《新白蛇传》有感

虎美玲

1999年,我读高三,面对黑色的“七月”,面对改变命运的“独木桥”,心乱如麻,身心紧张。三点一线式的学习中,听一听戏曲磁带是我最大的享受和最惬意的放松。每个周日下午学校会放假半天,一回到家,我就打开收录机播放父亲的戏曲磁带,听着欢快的豫剧唱段,我会不由自主地跟着哼唱几句,“舞”几个台步,所有的焦虑和烦恼都不见了。就这样,戏曲陪伴着我走过了黑色七月。一次偶然的机会,我被电视台节目的一位戏曲演员所吸引。当时电视在播放豫剧《大祭桩》“哭楼”一折。这个戏我比较熟悉,因为此前我在电视和收录机里听过很多遍这出戏。但是电视里这位演员高亢激昂、迂回婉转的唱腔和拿捏恰当、深情投入的表演深深地吸引了我,撞击了我的爱戏之心。从那时起,我心中喜欢的戏曲演员中又多了一位,她就是虎美玲老师。因为《大祭桩》,我开始关注上了虎美玲老师。当时网络还未普及,没有手机,更没有IPAD,每周我都等着观看电视台《梨园春》这档节目,期盼着着虎老师能在节目里出现。每次,只要虎老师一出现,我都会全神贯注地收看。

观虎美玲老师《大祭桩》、《新白蛇传》有感

虎美玲

读大学后,我学会了上网,开始在网上搜索虎老师的唱段;工作后,我有了自己的电脑,开始收藏虎老师戏曲演出和教戏的音、视频资料。其中,我比较喜欢虎老师的《大祭桩》和《新白蛇传》这两个戏。《大祭桩》是豫剧常派名剧,很多剧团都排过这个戏,几乎每个豫剧剧团旦角主演都演过这个戏,但是虎老师在《大祭桩》里的唱腔、神韵以及她独特的艺术魅力深深地打动了我。每次听到她的“婆母娘且息怒”和“恼恨爹爹心不正”这两个唱段,我都会站起身,捏紧手,看着虎老师抒发情绪的水袖,描述复杂心情的神韵,感觉自己就是黄桂英,无奈、悲愤、委屈之情瞬间齐聚心头。我想这就是虎老师的成功之处——在较短时间内将观众带入戏曲情境之中。

观虎美玲老师《大祭桩》、《新白蛇传》有感

虎美玲

虎老师的《新白蛇传》是对我冲击比较大的另一部戏。这个戏刚开始演的那几年,我并不知道,也没看过。有几次,在《梨园春》节目里听到戏迷打擂唱段“几句话说的我热泪涌起”“自有那雷霆万钧把塔劈”的旋律和唱词都很别致。这勾起了我的戏曲好奇心。抬眼看到电视屏幕上写着《新白蛇传》选段。于是,我根据这个线索在网上找寻,发现这是虎老师的戏。至此,我开始搜索这部戏完整的视频,然后欣赏。《白蛇传》是观众非常熟悉和喜爱的一部戏,各大剧种都排演过,豫剧里有陈派、常派等版本。这些版本各有千秋,已是戏曲舞台上的经典之作。但是,虎美玲老师的《新白蛇传》有其独特之处,再一次撞击了我的爱戏之心。《新白蛇传》里虎美玲老师侧重用人物神韵来统领舞台表演,在服装、水袖、唱腔、表演形式等环节均做了革新。整场戏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犹如豫剧舞台上一股沁人心扉的青春气息,细微之处都洋溢着一种雅致的“美”。此后,每次看完这个戏的视频,我都禁不住有一种将《新白蛇传》与昆曲《牡丹亭》相媲美的感觉。记得,当时我还曾写过观后感,并且把虎老师的名字藏在里面。我想这就是虎美玲老师在这个戏里创造的别具一格的美吧,

观虎美玲老师《大祭桩》、《新白蛇传》有感

虎美玲

观豫剧《新白蛇传》有感

西湖畔、断桥上,伞为媒、倾心恋;

雕真爱美哉,刻舞台玲韵。

清新唱、革戏装、舞水袖、演神韵;

创青春气息,媲美《牡丹亭》,

雷峰塔、金刚枷、泪抉择、磨砺情;

演人间冷暖、撼观众真情。

当然,这出戏里还有百听不厌、充满正能量的唱段。比如“不图金,不图银,图你个人就够”,“穷日子粗茶饭,不讲稀稠”等,经虎老师唱出来,既清新优美,又符合当下爱情观;后半部分“几句话说的我热泪涌起,白素贞嫁许仙此生足矣”以及“最伤心小娇儿生下未喊妈一句、未喊妈一句,霎时间娘要离儿、儿要离娘一别无期”这几句唱腔,一直到现在,每次听我都眼含热泪,喉头发紧。

观虎美玲老师《大祭桩》、《新白蛇传》有感

虎美玲

观虎美玲老师《大祭桩》、《新白蛇传》有感

虎美玲

观虎美玲老师《大祭桩》、《新白蛇传》有感

虎美玲

观虎美玲老师《大祭桩》、《新白蛇传》有感

虎美玲

作为一名戏迷,说起自己喜欢的演员,总有太多的、说不完的话,但是一旦要落在文字上,又不知道该如何系统的、有条不紊的说起。于是,我便想到哪里说到哪里,浅薄地谈了谈我观看虎美玲老师的《大祭桩》和《新白蛇传》的点滴感受,以求抛砖引玉。当然,艺术家的艺术魅力和经典作品不是戏迷几句话能说清楚的,也不是戏迷能系统地说明白的。但是作为一名戏迷,说一说、分享一下自己所喜欢的戏曲艺术家的感受,是一件快乐的事,也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我也真心的希望大家都来谈一谈自己所喜欢的艺术家。虽然作为戏迷,或许我们说的并不专业,但是我们的感受是真诚的,我们的言辞充满着戏迷对演员真挚的热爱之情。我想这是我说出感受的理由吧!不妥不当之处,还请广大戏迷、专家老师们批评指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