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猛將張定邊的嘆息:陳友諒不聽勸,他兒子是個扶不起的阿斗

武昌城已經被朱元璋圍得水洩不通了,才登基不到兩個月的陳理每天都在追問張定邊,什麼時候敵兵會撤退。

每被新皇問及於此,張定邊都啞口難言,無法回答,只能安撫陳理,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張定邊鄱陽湖之戰所留下的傷,依舊隱隱作痛,那被常遇春貫穿的傷口,猶如朱元璋的嘲諷,揮之不去。

鄱陽湖之戰這邊60萬大軍對決朱元璋的20萬部隊,原本勝券在握,卻終於還是敗了。

第一猛將張定邊的嘆息:陳友諒不聽勸,他兒子是個扶不起的阿斗

起兵之初,他哭諫陳友諒,要他休養生息,不要輕起干戈,可他不聽,令人造戰船,集結全國兵力,帶著文武大臣,便奔赴洪都。

陳友諒是個睚眥必報的人,洪都守將判降朱元璋,他必須除掉這些叛徒。只是新任的洪都守將朱文正,卻是一改情報上紈絝子弟的形象,愣是抵擋住了陳友諒的攻勢。

最後,朱文正以偽降之計,打算拖住陳友諒,等待援軍。張定邊識破陰謀,諫言陳友諒,勿要輕信朱文正。陳友諒卻是不聽,再一次一意孤行,錯失良機,使得朱元璋在洪都被包圍後的第85日,集結二十萬大軍來援。

第一猛將張定邊的嘆息:陳友諒不聽勸,他兒子是個扶不起的阿斗

雙方與鄱陽湖擺開陣勢,進行對決,戰況膠著時,張定邊帶三條船衝入朱元璋陣地,過關斬將,追著朱元璋的戰船打,差一點就將朱元璋格殺於鄱陽湖。

失敗了的張定邊,付出了身中數箭的代價,被部將保著從容退出朱元璋的陣地。

戰爭就是這樣,瞬息萬變,前一刻還勝券在握,下一秒便兵敗如山倒。

陳友諒被殺,長子被俘虜,張定邊也只能帶著陳友諒的屍體和他的小兒子陳理突出重圍,回到武昌輔佐陳理繼位。

陳友諒太想報仇了,被朱元璋算計,導致江東橋、石灰山數敗。之後,陳友諒發誓報仇,卻不聽張定邊分兵攻打洪都與南京,迫使朱元璋首尾不能相顧的計策,終落其敗。

第一猛將張定邊的嘆息:陳友諒不聽勸,他兒子是個扶不起的阿斗

張定邊在想,朱元璋此時或許正在嘲諷著陳友諒吧?不然,那改名胡美的胡廷瑞,攻城為何如此得悠閒?每日裡只是命人在陣前高聲地宣揚著投降保命的話,煩躁得很。

身邊的親軍來報,說舊臣羅復仁被人放進了城,見到了皇帝陳理。張定邊大感不妙,忙去見新皇陳理,只是他到的時候,陳理已經跟著出城了!

張定邊捉了個侍衛,問得清楚,才知道事情始末。原來羅於城下已嚎嚎大哭數日,皇帝陳理於城上問他所哭何故。

第一猛將張定邊的嘆息:陳友諒不聽勸,他兒子是個扶不起的阿斗

羅復仁說:我們皇帝朱元璋請你投降,你來了不失富貴,你不來便要屠城,我為百姓哭呢!

大兵所向皆摧,不降且屠,城中民何罪?”理聽其言,遂率官屬出降。

結果放羅復仁入城,一番商討,年輕的陳理便真的投降了。

看著一切都已塵埃落定了,張定邊自感擎天無力,看著身邊士卒疲命相從,鬥志日趨消沉,便勸慰士卒,解甲歸田,遠離亂世。

從此,張定邊改名易姓,攜兒帶女,混跡於江湖。相傳他後遁入空門,壽百歲而終。

第一猛將張定邊的嘆息:陳友諒不聽勸,他兒子是個扶不起的阿斗

而陳理,之後則被朱元璋安置到了高麗,在那當了個王,得以壽終正寢,也算是朱元璋信守了承諾。

一身是膽的張定邊,對陳友諒忠貞不二,數次提出的計謀都不被採用的情況下,依舊甘願冒箭雨,欲萬將叢中擒朱元璋,為陳友諒捨命。

待後來輔佐陳理繼位,堅守武昌,卻因陳理投降而置其忠肝義膽於無用,最後只能解甲歸田,以求自安。

卻不知,張定邊是否會為他這一生戎馬而嘆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