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影響力
這個問題非常的現實,自古至今很多書家都曾被此困惑,學著學著就出不來了,當然如果說你就是喜歡這樣,那另說。幾乎每個學書法的人都希望能自成一派,而不是步別人後塵。這也是很多前賢教育我們說的“師古而不泥古”。
啟功《臨玄秘塔》
首先我們先說說為什麼要臨帖?如果怕臨帖出不來,那為什麼學書法還必須臨帖呢?臨帖就是拿古人的碑帖為我們學習書法的榜樣,然後我們對照著範本摹仿、練習,這是學習書法的不二之路。每一門藝術都有它自身的學習規律,有不同其它的藝術表現效果和方法。書法也是這樣,與一般的寫字不同,它是要求有一定的法則和技巧在裡面的。而這種特殊的法則和技巧不是每個會寫字的人都懂的,需要經過專門的學習和訓練。
趙孟頫《臨聖教序》
我們學習的對象就是古人的法帖,臨摹古人法帖就要學習這個法帖在用筆、結字和章法方面的法則、規律,然後再學會古人表達藝術效果的方法和技巧。這就需要我們第一忘掉以前不合書法要求的方法和習慣;第二從頭學習書法藝術要求的法則和技巧。說白了就是要培養一種好的書寫習慣,就像學鋼琴一樣,練得熟了就能彈奏了。任何藝術的學習,剛開始都是摹仿,在摹仿中細心觀察、領悟其中的奧妙(法則和技巧)。
臨帖就是掌握古人的法度,熟悉前賢的一書寫技巧。只有這樣才能不失掉我國書法的傳統性、民族性,才能具有創新的堅實基礎。古往今來,許多有成就、獨樹一幟的大書法家,沒有不重視臨帖的。
啟功先生臨《米芾苕溪帖》
臨摹初期我們總是要求要儘量和原帖一樣,當時通過一段時間的學習之後,學會了範本中的技巧和法則之後,就要學會運用它到自己的創作中去。很多人臨帖很容易陷入牛角尖,非要臨的和原帖完全一模一樣,這就走入了誤區。臨摹的目的不是為了作複印件,不是為了作假,是為了熟練手下的功夫,學習古人的優點,這才是目的,這要把握一個分寸的問題。
臨帖時,啟功先生的那句話“透過刀鋒看筆鋒”非常有道理,因為我們初期學習書法的範本,很多都是碑帖,你用軟軟的毛筆非要去表現那種“刀斬斧齊”的效果,就很容易走入誤區。另外你像顏楷的“捺腳”是很有特色的,另出了一個小道,這是跟唐代的制筆工藝有關的。唐筆主鋒較硬,旁邊的副豪漸外漸短,因此容易形成顏楷的這種“燕尾”效果。而臨帖的時候,很多人刻意就去模仿這種效果,最後往往陷進去就出不來了。
臨摹的過程一定要動用心觀察,多用腦子思考,這樣才不會深陷進去,最後造成不能“出帖”。另外就是多臨摹一些名家的法帖,不要抱著一家從小學到老。只有遍臨諸家,最後才能形成自己的風格。
翰墨今香
為什麼臨帖的功夫很深,卻出不了帖?
因為學習時的目標定在了字體的模仿上。這是目前學習書法,全部採用的是臨摹他人的字體。以寫像學習對象的樣子為學習目標。
我們現在的書法,無非是歐顏柳趙,蘇黃米蔡之類。同好相見,問道:“你學的什麼體”?回答說:“歐體”、“趙體”………滿天下的人都是這樣。一生幾十年的書法學習,都花在了臨帖之中,始終沒有形成自己的風格,這是因為什麼?因為要模仿達到原帖的樣,所有的用筆都在努力的朝著人家的樣子去模仿。把自己的創造性完全泯滅在模仿當中,而要寫成他人的模樣,談何容易!幾十年下來,還在他人的書體之中,無法寫出自己的風格。
古代人三四十歲成為留芳百世的書法家很多。王獻之,孫過庭,他們四十多歲便去世。顏真卿四十多歲寫的《多寶塔》碑。說明他們在很年輕的時候就已經寫的一手不同凡響的字了。他們的學習方法可不是在臨摹模仿別人的字體,而是學習書法的筆法,筆勢,結構規則。他們是活學活用,所以古人寫字,都有自己的面目。
我們不是要求現在的人具有王獻之、顏真卿的能力。個個都要成為開宗立派的大宗師。但如果我們現在改變學習的方式,變學體為學法,怎麼可能還會天下一樣,萬人一面呢?
子衿書法
這是一個很有深度的問題,頗具普遍性,也是當前書法研學的突出問題和客觀現狀。
學習書法芸芸之眾,幾乎每個書法學習者都從臨帖入手,最終臨出來的、有風格有建樹的卻寥若晨星。抱庸作個淺析,拋磚引玉,請書友批評指正。
〔一〕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臨帖是方法,是途徑,而非目的。臨摹寫像只是書法修行萬里長征的第一步。現在很多培訓班的老師,追求量化效果,把臨摹寫像作為根本目的,這樣好向孩子的父母交差啊。究其根本是相當低級的教習思路,只是教孩子在畫字而非寫字。成人習書也同樣存在這個問題,眼中只有帖,心中實無法,一旦脫帖,就立刻雲山霧罩找不著北。
〔二〕臨學方法有重大缺陷。臨摹當然是書法學習的重要方法,但絕非惟一方法,臨摹並不能包治百病,對書法的理性認識與實踐體悟必須齊頭並進。現在有多少書法學習者在一味的死臨帖、臨死帖,只求形似不求神會。久而久之,被固化的不僅是指腕,還有腦袋。看如今書法圈裡的初學者,歐楷近乎一家獨大,實則千人一面,整天就圍繞著字帖打轉轉,圍繞著的橫豎撇捺勾的形狀、位置、肥瘦打轉轉,格局太小,立位太低。
〔三〕個性元素被匡束太死。這其實就是書法泥食古人、無條件膜拜古法造成的“惡果”。都在強調法度規矩,不敢寫了,除了碑帖中固有的筆法結構,一點新的元素都不敢添加。怕人家說沒有根據是外行,更怕人家嘲諷為非專業的“江湖體”,如此謹小慎微,不敢越雷池一步,又何言脫帖而獨立創作呢?書法人被古法禁錮太死,已然沒有了自由之思,這才是問題的根本之所在。
抱庸妄談。
抱庸齋主
為什麼有的人臨摹功底深厚,而很難出帖,導致不能形成個人風格?
這種狀況,屬於一味追求學而不運用而導致的難以出帖,算書奴了。沒有主動權,被動於書帖,將自己的才情全部固化封閉,一心一意全在書帖上,或是沒有動智慧思考,考量的是如何臨摹酷似,沒有加上自己的意氣性情,而是注重形式上的象,屬於形而上學屬類。
理該明白臨摹的目的,不明確目的而扎進古書堆中不可自拔,或是痴迷於古人的書境裡,因為時間久了,一種自然而然被一種古人書墨所禁錮,窠臼舊法,一般在臨摹楷字中常有此書奴。法度愈加嚴謹愈加束縛筆者的手腳,唐法屬於此類,一般功夫至深,深到無邊無垠,精度堪稱絲毫不差,即是如此,也寫不出古人書境。
由此書奴相,如何擺脫窘況,只有貫穿別樣思維,乃捨得,有得術,有舍法,然後利用術去創新自己的意氣筆墨之新法,加進思維活躍的書寫暢和,把自己的激情用進書墨內。
如何提高自己的感知力,可嘗試停下臨摹,書寫其他內容。因為字帖的內容被換掉,可能很多的漢字不是書帖裡的,可以用所學的筆法去學著如何駕馭書寫能力,初期不習慣,漸進漸出,如此反覆不間斷的書寫,久了自然就會得到一種異樣的感覺,就是半入古人,或多或少有了自己的筆意。此筆意才是屬於自己的東東。
形成這種書奴匠氣,多少於個性有關,大凡是穩重而心態固執者,不散開爛漫者,不具有想象力,缺失詩意化的情性,一般蹈規蹈矩,並且一單形成很難離開園囿之方寸,固執己見,同時思維已經沉澱於古法而痴迷陶醉。一般欣賞力,偏執於自己喜歡的書體,對別人書法景觀有極大的排斥性。
屬於個性保守,沒有開放的思想境界,也沒有寬容心,有強大的自我封閉性。
若要改變,必要看大海,爬山登高而望,疏散內心深處的自我世界,知其大自然是如何浩瀚無垠。此,散開,爛漫。才有創造力,擺脫窠臼之書帖。書寫自己的雄強偉岸或柔美溫和的書墨妙哉。
狂喜淡墨a
因為只有肉,沒有骨吧。
現在習字的習慣,全部都是未學走,先學跑,怕是99%的情況都是這樣。有肉無骨的字,不可能形成什麼書風。
簡單說,你把這些字放大、變細了看,如果全部變成瘦金體,你可以想象一下,有多少字根本就看不得?
我接觸過書畫協會的一位老先生,這是他告訴我的。他老人家曾經指導作家賈平凹的書法,他對賈平凹先生的字的評價就是“有肉無骨”。
再後來我跟一些人聊天,基本上大家也都同意這個觀點。曾經有人問我,該怎麼練字,我就告訴他,我說你拿一支很細的筆寫斗方,一方一個字,甚至說你拿個小棍在沙地上練也行,專門練骨。
這就是我從老先生那裡學來的辦法,基本上60歲以上的人都是認同的,但是年輕人幾乎沒一個認同。
所以我確信,現在很多人練習書法,中間缺了一環,基礎十分不足,不僅是沒會走先會跑,他還老想飛。
再一個原因,大概是書寫者氣力不足。都知道,寫好的書法,需要有相當的臂力、腕力,但是有多少人真正做到了?不能說那些書寫者放下筆就真的“手無縛雞之力”,但是跟好的書法所要求的力量,還是有比較明顯的差距。可以這麼說,力氣不足,細節上就會出問題,捻筆捻不動,只好用“拖”的,那樣的話,字的外形再怎麼近似,也不會有那種風格。
舉個例子。我曾經在評價某位朋友寫的碑楷時說過,碑書的特點,是寬博雄厚、筆力剛勁、筋骨瀟灑。通常來講,它的技術難點是絞轉運筆的方式,也就是筆畫在運走的過程中絞轉起來,稱之為裹鋒。橫畫豎下筆,豎畫橫下筆,筆意凝力,功夫完全體現在筆鋒上。要是力氣不夠,是做不到絞轉運筆的,拖來拖去的,外形再怎麼相似,最終仍是落得個似是而非。總在這個階段上徘徊,不去改進這些缺點,那也就沒法說“書風”不“書風”的了。
純鈞LHGR
這個問題,關鍵在於,寫了多少年的字,未必真正入帖了吧?所謂功底深厚,就像一個習武多年的人,出手就被人打殘,還是功夫不到家吧?
1。臨帖是一輩子的事,王鐸的經驗是臨創結合,臨熟手之時,順便小抄幾筆詩詞歌賦。不刻意不做作。輕鬆愉快,無拘無束。更無名利之擾。
2。臨古人共性的東西,古人個性的東西好看好學,不好玩,儘量少學。多研究一下用筆的細微變化,自然而然地書寫,關注落筆成形如何落的,如何收的,如何做轉換的,如何啟承轉合的⋯而不是如何描繪的!某些人描一輩子,功底不可謂不深厚,但寫筆形得字型而已,於書法而言,千里萬里。
3。用筆千古不變,結體因時(勢)而異。時者,勢也。掌握了古人的手法,就掌握了古人的語言,通過臨字帖,讀古帖,深入古人的語言意境裡面去,用古人的語言,說自己的話,這就是風格,這就是出帖。
4。佛說要以出世的思想,做入世的事情。這世界,人人都是佛,不要看不懂看不順眼就說這個不行那個不對,找準自己的層次,閉門造車還是要多開車出門經師會友。
5。少寫字,多讀書,用知識充實筆墨,何愁不入帖不出帖呢?歷史上的書家不是文人就是雅士吧?
鳳舞玄林
第一個問題,為什麼不能出帖? 說明臨摹功夫是花架子,沒有悟到傳統古法。照著寫得很像,離開帖就寫不出來了,表明此前臨摹過程中方法不科學、不繫統,比如,一直是照著字帖寫,像練素描似的,只求形似,沒有注重揣摩書寫技法,感受不到古人書寫過程,很多筆畫是畫出來的!
第二個問題,為什麼不能形成個人風格? 主要原因是臨帖少,所學字體單一,掌握的技法元素少,應用的時候不會變通。書法理念有問題,誤以為必須要像xx帖,差一點兒不行,不敢發揮,也是一個重要的因素。
總之,臨帖少,功夫差…
{!-- PGC_VIDEO:{"thumb_height": 640, "file_sign": "6f107aaa221a780a091cd3f63f68c587\
潘茂生書法文化研究
看過一本關於啟功講書法的,有一句話記得非常清楚,“臨帖七分像”,那時候小,覺得那是扯蛋,周圍學書法的,講書法的都在強調臨帖要像。學歐像歐,學柳像柳,慢慢的忽然發現,就算臨得寫得十足,旁人也只是會說真有x家的風範和意境。或者說好像xx的字啊。
想要形成自己的風格,還是最終要脫離臨帖的桎梏。
學習中
桂臨塞上
臨帖臨的像,功力深厚,是技巧上的純熟,是成為書法家的好底子。
不過要想從帖中出來,形成自己的風格,就要有悟性,有學識,有思想,需要有足夠的感悟和修養。
所以很多人都能臨的像,但形成個人風格,成為真正書法家的寥寥無幾。(炒作、虛名的大師不算書法家。)
寬寬兮
不能臨|種帖多臨幾種豐富知識博採眾長取長補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