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晓旭最后一年经历了什么?

thfghfg


陈晓旭是2007年5月13日去世的,生命中的最后一年,她基本上不过问生意上的事务,专注于佛法,最终放弃手术治疗,选择完整地离开。



陈晓旭演的林黛玉多经典就不必多说了。她跟林黛玉一样,是一个多愁善感的人。这样的性格不太适合缤纷复杂的娱乐圈,所以拍完《红楼梦》之后,陈晓旭只接了一两部戏就退出演艺界下海经商。

换了舞台,陈晓旭依旧展现出过人的能力,公司打理得顺风顺水,成功积累了近亿元资产。彻底从一个演员转型为成功的商业人士。

感情上,陈晓旭有过两段婚姻,第一任丈夫毕彦君从小就认识。陈晓旭在拍完《红楼梦》之后便与毕彦君结婚了。之后由于性格不合离婚。后来,陈晓旭与第二任丈夫郝彤因拍电视剧《黑葡萄》而相识,最终成为夫妻。

到了1999年,陈晓旭偶然接触到佛学,从此结下佛缘。2006年,陈晓旭查出了乳腺癌。天生爱美的陈晓旭不想让西医治疗把自己折腾得不成样子,所以在生命的最后一年,坚持保守治疗,并潜心研究佛法。同时,她将自己的财产分为三份,一份留给父母,一份用于佛教,一份用于慈善事业。

2007年2月23日,陈晓旭正式剃度出家,法号妙真。同年5月13日,陈晓旭与世长辞,已经了却心愿的她在临终前只是喊了几声妈妈,便平静地离开了。


捕鱼小分队


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娇喘微微,行动如弱柳扶风。陈晓旭版黛玉娇弱柔美形象,已成绝世经典,至今无人超越。

我们岂知,荧屏外的陈晓旭亦演绎了现实版黛玉,如黛玉一般质本洁来还洁去,早早离开了尘世。

那陈晓旭生命中最后一年,又经历了什么呢?且听有书君为你梳理分解。

一,为黛玉而生的陈晓旭。

陈晓旭,1965年出生于鞍山,父母都从事文艺工作。也许是家庭的熏染,亦或是天赋性情,她自幼就有一种忧郁特质,与黛玉颇为相似,就连她原创诗词,都带着一种淡淡的忧伤。

也许正源于此,陈晓旭才能在众多竞选者中脱颖而出,得以在87版《红楼梦》中,演绎林黛玉,从而也造就了自己演艺事业的巅峰。

随后,她又演绎了《家春秋》中的梅表姐,亦是一个忧郁致死的女子。

因而她感觉梅表姐只是黛玉的另一个缩影,自己已无法摆脱黛玉的影子,黛玉就如其本色出演,已无法突破其他角色,事业难有起色。

她只有选择离开娱乐圈,转型商界打拼。

其实黛玉聪明敏感的性情,已与陈晓旭融为一体,影响其生活的方方面面。

就如她的第一次婚姻破裂,皆因其性格颇多棱角,不懂包容,这与黛玉尖酸刻薄小性多有相似之处。

就连陈晓旭跻身广告圈,也如黛玉般心较比干多一窍,颇有经商管理头脑,成为商界女强人,资产已经过亿。只可惜书中的黛玉无有施展自己才能的机会。

随着各种荣誉名利纷至沓来,陈晓旭却觉得并不快乐。

她拼命赚钱想为父母在北京买房,让其安度晚年。可是这一切都实现后,她却发现金钱并未给家人带来真正的开心快乐。

她继而更想寻求一种脱离喧嚣浮世的安宁,她不事张扬,寻求本性纯真完美,亦或为其生命最终选择打下伏笔。

二,皈依佛门,只想完美谢幕的陈晓旭。

2006年的一天,父亲看陈晓旭容颜憔悴,气色不佳,经常用手抚摸胸部,就劝女儿去医院检查。

有时病魔就是这样无情,它无声无息的吞噬着人体,等我们稍有察觉时,早已经到了不可逆转的晚期。

陈晓旭的检查结果,亦是如此的晴天霹雳,她疾患乳腺癌,亦到了癌症晚期。

父母家人朋友都劝她积极接受西医治疗,可是她不想手术切除病灶,不想让自己身体残缺不全。她亦不想通过化疗延长生命,痛苦的苟延残喘。

她拒绝了家人朋友的建议,她知道手术化疗并不能挽救其生命,她只想完美的离开尘世,她有权选择自己死亡方式。

有书君不由得想起黛玉葬花,黛玉怜惜落花,因怕其被泥土污染,就是顺水而流亦怕其流入尘世,失其纯净,只觉将其放入布囊,埋入土中令其自然消化方好。

其实黛玉葬花正是以己自比,是其对美的别样理解与追求。

有书君觉得,陈晓旭放弃西医治疗,亦如黛玉葬花一般。她怕手术后身体的残缺,她怕身体插满管子无谓的治疗。

她不想要这样残缺的美丽,只想完整体面,优雅有尊严的离开这个世界。

陈晓旭发现患乳癌时已经骨转移,病情加重后只能依靠拐杖和轮椅出行,她依旧拒绝西医疗法,也许为了让家人安心,她选择中药保守治疗,可时中药已无法控制病魔的蔓延。

她已看破生死,淡然待之。她抓紧时间处理身后事。她将遗产分为三部分,一部分给家人,一部分捐给佛教事业,一部分用于慈善事业,建立了以陈晓旭命名的慈善基金会。

陈晓旭处理完所有俗务之后,选择了正式剃度出家。其实她早在1999年就已皈依佛门,只不过带发在俗世修行而已。

这一切应源于,她无意中听到净空法师讲解佛经的音频。

也许是佛学中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的纯净禅意,触动了她内心深处追求完美的意念,她亲赴新加坡拜见净空法师,选择皈依佛门。

陈晓旭早想正式剃度出家,怎奈俗务缠身,她只是每天固定时间做功课。

现在临近生命终结,她亦是想在生前了却自己心愿,在佛前忏悔自己的过错,以纯净之身离开尘世,抛弃今生,更渴望来世吧。

2007年初,她选择在长春百国兴隆寺落发出家,法号妙真。

其后,她又选择居住深圳佛堂修行。

所幸,其第二任丈夫郝彤亦随其一起剃度出家,既然不能在其生前陪伴在侧,亦算是心灵相伴,陪爱妻最后一程吧。

2007年5月,出家仅三个月的陈晓旭,病情加重逐渐陷入昏迷,临终前只喊了几声妈妈,平静的离开了这个世界。

如今,陈晓旭已经故去十一年了,她墓前黛玉葬花的雕像,依旧纯洁如昔,亦是她生前喜欢的纯净本色吧。

她带着爱自然,爱众生,爱一切的大爱,远赴天堂。人们会记得她演绎的传奇,世间少了陈晓旭,天堂多了林黛玉。

一抔净土掩风流,我们唯愿她在天堂依旧如黛玉般,超凡脱俗,纯净美好。

有书君语:对此问题你有什么不同的见解呢?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别忘给有书君点个赞哦~关注有书君,私信回复句子,有书君送你一句特别的话


有书共读


2006年还是电视剧制片人的她,2007年削发为尼后离世;

陈晓旭,这个比较男性化的名字让大家感到陌生,但实际上,她不仅是个美女,还是1987版《红楼梦》中“林妹妹”的扮演者,出道多年的她集演员、制片人、商人等头衔于一身,并且在她离世前的最后一年中,她得到了人生最后一个头衔——“百国兴隆寺妙真”

陈晓旭离世一年前;

1965年出生的她,成名和经商都非常顺利、甚至更像是理所当然;

1982年,17岁的她凭借电视剧《家风》进入演艺圈,1984年参加《红楼梦》剧组开设的演员培训班,并获得了出演女主角林黛玉的资格,之后开启了她开挂的一生;

87版红楼梦开播之后,她变的家喻户晓、不再平凡,之后以几乎每年出一部新剧的速度席卷影视圈,也扩大了她自己的影响力;

1991年,红了4年的她决定创业,从一开始担任“某国际广告公司”的总经理,到最后自己成立广告公司仅用了5年;2004年,在中国广告风云榜的评比中,她被评为“中国30位杰出女性广告人和”,2005年又被《世界经理人》周刊社授予“中国经济年度风云人物”称号;

陈晓旭最后的时光;

2006年,她利用闲余时间重回演艺圈,并担任了电视剧《红衣坊》的制片人;但在同年的十月份,她被确诊为“乳腺癌晚期”,在事业风生水起的时候,这一消息无疑成了晴天霹雳,震撼了她和家人,一时间家人纷纷劝她要赶快接受治疗,但固执的她选择了用“佛法来净化病魔”;


2007年2月23日,她不顾周围所有人的反对,毅然决然的选择了在长春的百国兴隆寺削发为尼,并得到法号“妙真”;但是很显然,在病魔面前,佛也显得无能为力,在同年的5月13日,在深圳去世,享年41岁;

但至于为什么在兴隆寺出家仅3个月的她从长春去往深圳,最后死于深圳,这个无从得知,只知道从5月13日起,一代传奇“林黛玉”彻底的消失于大众视线;


以上均为个人观点,如有不同意见欢迎评论补充!


影视巨能聊


2007年5月13日,八七版《红楼梦》林黛玉的扮演者陈晓旭因乳腺癌病情恶化与深圳去世。而这时,她不是林黛玉,不是陈晓旭,而是一名法号妙真的佛门弟子!

陈晓旭因为广受认可的林黛玉角色深入人心。随着八七版《红楼梦》的不断重播。三十年来,林黛玉的形象被几代人所认知,只要一想到林黛玉,就是陈晓旭扮演的林妹妹的样子!

林黛玉成全了陈晓旭,也给陈晓旭的演艺事业带来桎梏。死后虽然陈晓旭有过暗示角色转型的尝试,比方《家春秋》中的梅表姐,《黑葡萄》中吃苦积极的女工人。但林黛玉太深入人心,让陈晓旭无法做出更好的转型,最后干脆终止演艺事业,下海做起了生意!

2006年,陈晓旭不幸查处了身患乳腺癌。这对年仅四十岁的陈晓旭无异晴天霹雳。面对扩散的癌魔,陈晓旭选择保守治疗。第一减少痛苦,让生命变得有尊严;第二,可以用有限的时间做更多有意义的事。

生命的倒计时,陪伴家人必然是重中之重,了却尘俗的牵挂,陪着家人度过了生命中最后一个春节。其后一心向佛的陈晓旭毅然出家!这里说陈晓旭出家寻求往生可能有点不敬,但向佛之心却是善良根源。从此她不是林黛玉,不是陈晓旭,她是妙真师傅!

妙真师傅于2007年5月13圆寂!她用一年的时间陪伴安排好了自己的身后事,也完成了她生命的夙愿,人生能得以如此,也是一种圆满!


曾有人说陈晓旭就是林黛玉。林黛玉确实给予了陈晓旭太多人生的烙印。名也好,利也好,当生命敲响最后的几声鸣响,我希望陈晓旭忘了她是林黛玉。她就是陈晓旭,或者就是妙真师傅!就像林黛玉,生命最后一刻,她要忘记自己是林黛玉。剥离所有的爱恨情仇,痛苦和欢笑。转回身,她不是林黛玉,她是灵河岸边的绛珠仙草,若有来生,不要什么神瑛侍者给予的灌溉,人生一世,草长一秋。我从来处来,要到去出去!尘世间一切蝇营狗苟,都如白驹过隙,飘散不留痕迹…

君笺雅侃红楼,多歧为贵。你的关注将是我写作的最大动力,动动手指,关注一下,欢迎收藏转发。非常感谢 !


君笺雅侃红楼


我为你持戒,我为你吃斋,我为你百行百计不舒怀,我为你泪眼愁眉难解,无人处,自已猜,生怕那慧性灵心头改。这是脂批本第三回文本戚回前的一首词,我特别喜欢,时常吟诵。每次看到陈晓旭的照片,87版林黛玉的剧照,会情不自禁的想起这首词,也会情不自禁的泪流满面。每次看到陈晓旭出家的照片,总会觉得一阵心痛,莫名的心痛,不仅仅是天妒红颜。因为天妒红颜多了去啦,而是觉得她可是林黛玉啊,他怎么能出家呢?

如题主所说陈晓旭的最后一年经历了什么,作为大众我们肯定不知道细节,虽然红楼梦剧组的兄弟姐妹们也常常说起,对昔日的回忆充满思念,对颦儿的离去充满惋惜。当我看欧阳奋强的《1987我们的红楼梦》时,他在缅怀逝者一文里对陈晓旭说,晓旭想你。里面对陈晓旭出家前后有详详细细的解释,其实思念陈晓旭的又何止一人。

在那一篇悼文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一句话,陈晓旭给周岭打电话,哭着说:“人生苦啊......”当我看到这一句话的时候,才理解陈晓旭为什么剃度出家。在佛教来说,生老病死都是一种苦。“人生苦啊”这一句话太沉甸了,多愁伤感的人都会觉得“人生很苦”,因为生命的脆弱,让人无法想象,世间的美好,又让人无比的眷恋。世上芸芸众生,又有几个参透生死的。正如小龙女对杨过说“幽冥之事,终是虚幻,如果能活着还是活着的好”,连小龙女那样对生死看淡的人,还期望活着。何况我辈,何况世人。

我们健康的时候都不相信宿命论,可是临逢生死大关之际,又都会叹息,这一切都是命。人活在世上,烦恼的事总是多于开心,俗话说,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陈晓旭选择出家,是因为人生太苦,而佛教的修行就是解脱痛苦,不再轮回,亦不再为人,故而不再有痛苦。这也就是红楼梦中贾宝玉一直不愿意为人,一直想化作飞灰,然后被春风吹散,不留痕迹。试想连贾宝玉这样的富贵闲人都不愿意做人,为什么呢?还是陈晓旭的那一句话“人生苦啊”。愿天堂不再有痛苦,绛珠仙子常幸福。怀念陈晓旭,怀念我们永远的林妹妹。


青埂峰下的鬼话


提起仙逝已久的陈晓旭,脑海中立马会浮现出她扮演的林黛玉,苍白忧伤的神情,羸弱惟妙的气质,曹雪芹笔下的的千古妙人立刻“活”在了众人面前。

林黛玉和陈晓旭,是一个互相成就的关系,陈晓旭给了林黛玉以灵魂,林黛玉给了陈晓旭以精神。也因如此,陈晓旭让大家看到了一位绝唱佳人,而陈晓旭之后,也再无林黛玉。

陈晓旭因为角色太深入人心,之后参演的电视剧一直脱离不掉角色光环。在《家春秋》中饰演梅表姐、《家风》中饰演刘大妹,均无水花。陈晓旭索性不再演戏,弃演从商,当上了女商人。

陈晓旭在生意场上非常成功,先后加盟和创建的公司都经营的风生水起,渐渐和演艺生涯渐行渐远。

但就在2006年的四五月份,陈晓旭查出了乳腺癌,当时已经是癌症二期,为了不让父母亲人担心,她特意隐瞒了病情。直到父母察觉时,她已经有一条无法动了。

就在2007年,陈晓旭选择剃度出家,放弃治疗,她认为西医治疗会会让人不成样子,在她的坚持下,出家之前,她将自己的财产分为三份,一份留给父母,一份用于佛教,一份用于慈善事业。

之后她便在在长春百国兴隆寺出家,发号妙真,她在兴隆寺中度过了人生中最后的三个月时光,于07年5月13日逝世,彻底离开了我们。

陈晓旭的一生注定是不平凡的,在人生的顶峰时刻改变了自己的人生道理实属不易,在最后选择顺应自己的内心。

她注定是被世人铭记的奇女子。


壹条电影


作为普通观众,我们谁能知道陈晓旭老师在 她人生的最后一年里到底经历了什么呢?

曾经有一位伟大的艺术家说过:“我要㧪住命运的咽喉。”。

然而《红楼梦》中的林黛玉先是幼弟夭折、继而母亲病故、接下来父亲离世,十二、三岁的小小少女黛玉只能从此长住外婆家过完全寄人篱下、无家可归的生活。

幸有表哥宝玉从小青梅竹马 两小无猜,在黛玉成为孤女之后更是情窦初开与宝哥哥成为了恋人知己、心心相惜、相依相伴。

然而外祖母贾母老迈、宝哥哥失玉痴傻、有情人终成眷属的希望幻灭,黛玉生无可恋、焚尽诗稿后泪尽而亡。
一边是宝玉大婚的喜乐,贾府上下都忙着“金玉良缘”为失玉痴傻的宝玉冲喜。一边是冷落无比的潇湘馆内凄风苦雨之中“冷月葬花魂”…………

黛玉之死让无读者和观众为她伤心绝望、悲哀落泪、痛惜不已,这位美丽而才情出众的少女在青春最美的花季仙去,完结了美之殒落不可逆转的宿命悲剧…………


因成功扮演过林黛玉赢得无数观众赞誉的陈晓旭老师,离去在风韵犹存的人到中年。

陈晓旭与她所扮演的林黛玉不同,她的父母亲、姑姑、妹妹、侄女所有至爱亲朋、还有与她共同经历87红楼三年的所有编导演职人员无不极力劝阻挽留她,然而她却一意孤行要放手离去自己的生命之舟…………

是什么让陈晓旭执意“往生”?

真的是为了二十年前曾经扮演过林黛玉,给她带来的虚幻的“完美”吗?

还是因为面对未来中年之后,人生中不确定的恐惧?

做为一个人到中年、有血有肉的普通女人,“完美”对她来说真的就成了“致命的诱惑”?

一个所有亲人俱在、所有亲人都围绕关怀牵挂她的中年妇女,还有关心帮助她的情同姐妹弟兄亲人的87全体编导演职人员,以及无数热爱87的观众,这样一个经商成功、生活无忧的女企业家,她对未来真的会有那么不确定的恐惧吗?

伊人已逝,尊重她的个人选择。

让她安静,不再去说什么“天上………,人间………。”,不再“造神”、不再“成仙”,回归一个真实的、普通的、远非“完美”的陈晓旭才是对整个社会和她的至爱亲朋们最好的、最大的安慰吧!


阿丹151014015


陈晓旭,这个名字,也许现在很多人都陌生了。

但说起林黛玉我们的脑海里却又浮现了她的那张脸。

算不上绝世容颜,却又是难得的清丽,在这其中眉目间有着淡淡的忧愁。

古典的气质,加上与生俱来的灵气,成就了一个这样的影视形象。

说来,她的人生如同林黛玉那般精彩,小时候丰富多彩的生活,长大后却因缘际会成了一名演员。

女子之身也不服输,敢于趁着年轻时努力。

不仅如此,做起生意来也是天赋惊人,白手起家挣了不少钱。

只是,这个女子,在世间的最后一年,却选择了在寺庙剃度出家,成为了佛门弟子。

尘世间的一切都被斩断,只是逃不过病魔,年轻的陈晓旭因为乳腺癌去世了。

在这一年她先是出家前将自己的财产分了三份。

一份给了家人,一份给了佛教还有一份给了慈善。

善良的人临走时都不忘帮助他。

而林黛玉那样秀美又充满惆怅的模样却永远定格在了我们心中。

但是她走的时候仅仅才42岁,若是没有得病,她也许会将自己的公司开得更大。

也许会继续跟佛家结缘,等到老了再出家。

只是时间没有等她。

她的一生演过不少戏,可偏偏一个林黛玉,定格了她的戏路,却又成就了她。

这个演员的名字,百年之后也许不会有人记得,但她饰演的黛玉,却会流传千古。

自她以后,再无林黛玉。

如今,那些饰演林黛玉的演员都演不出陈晓旭的那股劲,她便是为了这个角色而生的。

有人说,最后一年,终于将她一直想做却不敢做的事情做了,而我宁可相信。

她是天上的一颗绛珠仙草,也不枉人世走一遭,终究回到了仙界。


独狼映画


1987版红楼梦与原著红楼梦一起成为可能是永远都无法逾越的经典!从编剧到导演,从演职员工到后勤保障,艺术家们很好地为我们呈现了一曲令人如梦如幻、如痴如醉的红楼梦歌。包括陈晓旭在内的这些艺术家们,真正地为名著献身、为艺术痴醉,拿着极低的工资,建立了彪炳史册的艺术功勋,她们德艺双馨,为当代好些有才无德、甚至无德无才、只知无耻炒作、只顾个人享受的无良演艺界人员早早地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再说女主角陈晓旭吧,陈晓旭塑造的林黛玉同样成为无法超越的经典:不但形似而且神似,性格神态、言行举止就是活在当下的林黛玉,连她自己都觉得自己就是林黛玉的化身!红楼梦电视剧拍摄结束后,陈晓旭出演过民国感请剧《家春秋》,之后参军做过文工团员,与沈琳、邓捷合出过卡带,收录了她演唱的《我一见你就笑》。1990年,她在年代剧《黑葡萄》出演了心地善良、逃避无爱婚姻的川妹子细妹。2001年首次投资拍摄了电视剧,是一部佛教题材的4集短剧《了凡四训》。在1991-2004年间,陈晓旭的从商经历亦是风声水起,在2005年被《世界经理人》周刊评为“年度中国经济风云人物”,达到了人生的顶峰。



然而,这么个美玉无暇的人儿,在现实生活中也真的成了电视剧中那多愁善感、多灾多难的身儿!也许是入戏太深,陈晓旭经历了两次对她自己来说算是失败的婚姻。对一个看重感情和出演过红楼梦女一号的女人来说,失败的婚姻深深地打击了她。2007年2月23号,美丽的她剃度出家,同年5月13号,这一天好像也是佛祖诞辰日,我们大家心目中最完美的林黛玉┈┈陈晓旭因乳腺癌去逝于深圳,真的离开了我们大家,成了佛,也去做天堂的花神去了😭😭😭

至于她人生中的最后一年的细节,我们也无从知晓,就让我们脑海中留下这么个最美的女神形象吧!

转眼间,斯人离去我们11年了,我想,好多朋友也会像我一样,内心中对着女神的经典剧照默念一句:我们好想你┈┈


低调与责任


她经历了什么我不敢说。但是我有幸跟她通过电话。我觉得她是一个特别低调,特别有涵养的女子。我记得当时的对话,我问她,您就是林黛玉啊!她说,我不是林黛玉。我只是很幸运的饰演了林黛玉这个角色,我叫陈晓旭。其他的对话我记不清楚了。但是这两句话,我印象太深刻了。她真的是没有架子,很低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