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祭:一路走好,大火中逝去的英雄!

今天是清明節,很多人都休假,回鄉祭祖,也有人趁著假期去旅遊,但有些人,卻永遠的留在了一個地方,再也回不到那,心心念唸的故土。

清明祭:一路走好,大火中逝去的英雄!

我,心緒沉重。

2019年3月30日18時許,四川省涼山州木裡縣的火災,造成30名撲火人員遇難,其中包括27名年輕的消防員和當地林業局的局長。4月1日凌晨,30名遇難英雄的遺體運抵西昌。網上視頻顯示,在深夜,有車輛排成長隊緩緩前行,部分路面擺上了菊花,一些市民走上街頭送別,“英雄一路走好”,他們的哭喊在深夜飄蕩,也迴盪在朋友圈中。

1個80後,24個90後,2個00後……這是在火災中殉職的大部分撲火人員的年齡層。

有人整理出了他們“最後的朋友圈”,一位消防員在朋友圈寫道,“跋山涉水走了將近15個小時,全身都已經不是自己的了,但是沿途原始林區的風景還是很美麗的,很多人應該一輩子無法領略吧!”

是的,很多人一輩子都無法領略。和平年代,他們可能就是奔赴在最危險一線的那批人。他們的辦公工具是水槍,他們的辦公室是火場,是如同戰場一樣的火場。

清明祭:一路走好,大火中逝去的英雄!


還有一位消防員就像我們身邊的同事一樣,他在朋友圈吐槽,“剛剛在享受半個月一次的週末輪休,又有火情……”並配上了三個哭泣的表情。但隨即又轉折道,“兄弟們太想我了,帶上我的撲火服,直接把車開到家門口來接我。這就是基層消防指戰員的日常。”

定格的文字和圖片向我們昭示:他們都是年輕鮮活的生命,他們和我們身邊的年輕人沒什麼兩樣,他們也抱怨工作的忙碌,但又對生活充滿喜愛和樂觀,他們都只是平凡的孩子。如果不是發生意外,他們還會繼續著瑣碎的、平凡的、美好的日常。

他們背後是30個家庭,是父母、親人、伴侶,以及可能還沒來得及表白的姑娘。當然,還有我們。

4月1日是愚人節,當30具遺體被找到的消息披露後,不少網友說,多麼希望這是一條假消息。但現實是殘酷的,有些悲痛我們必須面對。

事實上,這樣的殉職不是第一次了。有專家表示,這次導致撲火員殉職的可能是“爆發火”。2010年12月5日,在鄰近涼山的甘孜州道孚縣,就發生過典型的爆發火,峽谷地帶,大風突起,瞬間吞噬正在處理餘火的22名撲救人員。

如今,凝視這些逝去的年輕臉龐,我們絕不讚美殉職,更不鼓勵殉職,而是要在殉職中看見生命的價值。

我們不讚美殉職,因為我們無比心疼生命,悲痛的我們恨不得他們都撿回一條命,我們恨不得他們不做英雄,僅僅以一名普通消防員的身份,安穩一生。

但是,我們必須向他們盡職盡責的精神致敬,他們倒在了自己的崗位上,用生命履行了自己的職責,為守護民眾的生命安全和財產安全,燃燒了自己。他們是最值得我們銘記的人。這30條生命,就是目前這場大火給我們帶來的最大損失。

還有網友說,可不可以不要森林了,為了消防員的生命,我們不救了。但問題是,這裡有村莊,有村民,有生命,火依然要救,哪怕有可能的意外。這便是職責,這便是原則,這便是人文力量中發光的地方。

當晚的西昌,有車隊緩緩前行,穿過路邊的一排排菊花。那是一些市民自發走上街頭,迎接30位“孩子”的歸來。

據木裡當地一位上了年紀的村民回憶,他從17歲開始參與救火,去年還救過兩場,雖不是年年救,但有時候一年要救兩三場,時不時也見到有犧牲,只是都沒這次大。幾乎和涼山火災同時,山西沁源也發生了森林火災,1.5萬餘名撲火人員三天三夜撲救……

無論時空如何交錯轉換,災害常有,意外常有,我們唯有在一次次經驗和教訓中學會總結和成長,才能化悲痛為力量,才能對得起逝去的生命。唯願奮鬥在救火第一線的隊員們平安,唯願每一個生命都在日常中得到呵護和溫暖。

清明祭:一路走好,大火中逝去的英雄!


清明時節,本是回鄉祭祖的節日,而他們,卻永遠的留在的那無情的大火中。

我願意把最好的希望送給你們,假如時間可以倒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