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陵裡的水銀如江河大海,古代是怎麼做出那麼多水銀的呢?又是怎麼存放的呢?

aVZ服飾


談及秦始皇陵,總會有許多未解之謎,其中便包括地宮中浩如江海的水銀。與許多朋友一樣,初讀《史記》時,也曾被“以水銀為百川江河大海”的文字所震撼,並對古代如何獲取水銀而充滿了疑惑。

現實生活中,有很多事物都很容易被我們低估,甚至於完全忽視,其中便包括古人的智慧。比如,或許不少人都以為,秦始皇陵中的水銀已然算是十分悠久了,甚至可以算是我國古代最早的提煉汞。殊不知,就目前的考古發掘情況來看,以水銀隨葬的現象,在春秋時已經比較常見了。而有文獻稱,相傳為吳王闔閭墓的虎丘,便曾挖有深達六尺的“池塘”,其中灌滿了水銀。

在後世的墓葬中,也常見有以水銀防腐的現象,尤其是遼宋以後,也常見有在棺底使用水銀的情況,並曾記錄於正史之中。比如,《宋史·李宸妃傳》中便曾講到:“宸妃當以後服殮,用水銀實棺……以水銀養之,故不壞。”說的便是李宸妃下葬時,曾在棺內注滿水銀,以防止屍體腐爛。

查閱相關文獻可知,古人以水銀防止屍身腐爛的記載很多,或以水銀浸泡屍體,或在屍體中注入水銀。不過,像吳王闔閭和秦始皇這樣的帝王陵墓,大量使用水銀,除了防止屍身腐爛以外,還有更為重要的目的:以彰顯自己至高無上的地位。

而據現代考古和科技檢測證明,秦始皇陵墓封土中,汞的含量確實嚴重“超標”,足以佐證地宮中卻有大量水銀。不過,由於地宮尚未打開,故而難以窺得詳情,是否真如司馬遷所講的那樣,還有待於進一步的考證。

那麼,既然歷代常有以大量水銀隨葬的行為,那麼我們的先人又是如何提煉水銀的呢?

在近代科學中,水銀稱之為汞,而我國古代則寫作“澒”【音gǒng】。在司馬遷撰寫史記之前,《淮南子》一書中即有關於汞的記載。但若要談及水銀的提煉,還不得不再講一下它的“孿生兄弟”——丹砂。

丹砂也被稱作硃砂,也是大家十分熟悉的東西。儘管在化學研究中,硃砂與水銀差別很大,可在古人眼中,兩者的功效卻多有相近之處。比如,在使用水銀隨葬之前,自新石器開始,便有在墓葬中使用硃砂的情況,而後世以水銀隨葬,也與這種葬俗有著密切的聯繫。

而隨著古代生產生活經驗的不斷積累,使得人們意識到,將硃砂加熱蒸餾,即可獲得液態的汞,這種方式曾是過去人工提煉水銀的主要途徑。不過,這種提煉方式最早始於何時,尚有較大爭議,一般認為至遲在公元前五世紀便已出現。

值得注意的是,在成書於宋代的《七返靈砂論》中曾講到,以硃砂提煉水銀時:“光明砂一斤抽汞可得水銀十四兩;白馬牙砂一斤,抽汞得十二兩;紫靈砂一斤,抽汞得十兩。”古代以十六兩為一斤,核算下來,原料最好的光明砂,提煉比例竟可達87.5%。

然而,這麼高的提煉比率,實際上是因為所得之汞尚不夠存。因為,就現代化學工藝來看,如果提煉純水銀的話,理論上的最大提煉比率也不過在86%左右。從這一點來講,宋代的水銀純度,尚不及我們所用的工業水銀。自然,秦始皇陵地宮內的水銀純度,還當要更低。

夕陽下的晚楓


《史記》雲,秦皇地宮:“以水銀為百川江河大海”,以百軍衛皇陵,成江山定鼎之勢,統御萬世之基。

司馬遷老爺子,在史記中描繪無數傳奇故事,很多咋看荒唐不經,讓人或似笑非笑,或瞠目結舌,猶神話一般。一般於神話而言,皆有出處,而秦皇地宮和漢武時期相隔不過百來年。

我們無需相信書中所言那人鬼怪異之故事,但往往對先秦及秦代事蹟深信不已,原因無他,越是時間線接近的歷史,越值得相信。

於現在科研考據而論,秦皇陵地宮水銀超標,已經在現代科學研究下得已證實,唯一缺少的不過是有力的實錘證據,那就是開啟秦皇陵,獲得真相而已。

因廣為人知的明定陵故事那深遠的破壞性影響,讓中國考古界對古代帝王陵發掘工作室慎之又慎,我們只能在未來期待這實證出現。

那麼在真實歷史中,會否有如司馬遷筆下的水銀為江河這樣壯舉出現?

歷史記載可能並非捕風捉影,作為史學大家的司馬遷也沒必要為不過百年前的記錄胡編亂造。

所以我們還是不要小看古人智慧為好,他們於現代人而言,並沒差距多少,有的也不過只是知識的積累和信息量的缺失而已。

具體到水銀這個事物的出現於應用,最早可追溯到春秋戰國甚至更遠。

按文獻記載,水銀隨葬秦始皇陵並非首列,比如著名的吳王闔閭墓,就曾有水銀隨葬記錄,那深達六尺的“水銀池塘”就是這風俗明證。

那麼古人為何會讓水銀隨葬,這就值得深究。

我們都知曉的是,水銀特性有防腐、不溶於水、殺菌、劇毒,他的這些特性就讓愛惜自己身體的古代帝王們趨之若鶩。

作為掌控天下或一方權柄的帝王,因為私心和無限權利。

往往對自己的生命甚至身體非常愛惜,在他們看來,生前震懾天下之人,如果死後變黃土,於個人感官而言,確實會非常狼狽。

於是在東西方就不約而同的有了無數對屍體防腐技術的攻關研究,西方埃及著名的木乃伊就如此,於東方而言,基於對屍體的敬畏,不可能做出掏腸破肚之事,那就只能在外力上想辦法,於是水銀的廣泛應用就成了順理成章的事情。

因此無需奇怪,在帝王陵墓中隨處可見的水銀浸泡或護衛棺槨這樣事情出現。

目的無非是防腐啊,保留屍身完整,還有就是防止盜墓事件的發生!

那麼,在古代低於現在的科技條件之下,大量水銀的提煉是否困難?

其實這個問題相對容易回答,看看這水銀在帝王墓中廣泛應用就能得知,這技術並沒多少難度。

漢代時,由淮南王劉安門客所著的一本雜家哲學作品《淮南子》中就有水銀也就是汞提煉的技法於生產工藝。

《淮南子》可謂奇書,這書中還有現在一個廣為流傳的美食做法被記錄,那就是“豆腐”。按照書中所記載這豆腐也是道家煉丹偶然發明的。

現代中國人,真該感謝這造反的淮南王啊!(漢武帝時期淮南王劉安反)

那麼具體到這水銀如何提煉,恕我無狀,作為一個文科生其實我是看不懂的,不過他和一個煉丹常見品“硃砂”有關。

按書中說法,硃砂就是水銀前身,無數先賢道士們,在不斷煉丹修道的過程中發現。這硃砂如加熱蒸餾,就能產生液態水銀,也因此在春秋戰國時期,將硃砂加熱方式就是生產水銀主要方式。

按秦之後宋代《七返靈砂論》所言:“光明砂一斤抽汞可得水銀十四兩;白馬牙砂一斤,抽汞得十二兩;紫靈砂一斤,抽汞得十兩。”(十六兩為一斤)

就是不斷驗證後的水銀提煉比,硃砂材料中最好的光明砂提煉水銀,產出比居然高達87%,這又是一個超越現代科技的壯舉,現代工藝條件下,最大提煉比也不過如此,很難想像一千年前古人是如何做到的!

眾所周知,中國一直都不是一個崇尚自然科學的國度。

而是一個經驗累積,最後傳道授業的國度。也因此在理論科學研究這塊一直落後與西方這也是有歷史傳統的,可是我們的先賢還是用不斷的實踐推據出了最科學的配方。

在佩服之餘,更多的還是一種需求吧!

而這個需求來自哪裡,那就是歷朝歷代帝王們對於長生不老的渴求。

具體到秦始皇當然也如此,遣徐福跨海尋仙丹是一列,這修仙問道當然是另一列。

在秦始皇對生命長久的執著追求之下,煉丹業蓬勃發展,不是迎合主上需求嗎!

也因此,才有了一個人在秦始皇時代的富甲天下。

這人就是《尋秦記》中曾出現過的秦清,別名寡婦清。

寡婦清,是當時巴蜀地區最大工商業主,最大的女企業家,當時秦國首富,貌似地位和現在馬雲應在伯仲之間。

巴蜀之地,物產豐富,人傑地靈,要不也不會有天府之國的美譽。

物產豐富了,當然會有很多能用於提煉水銀的丹砂產地啊!

於是在秦始皇這位追求萬世一系的仁兄不斷鼓勵下,寡婦清藉著本身就有的產業基礎,在國家扶植下不斷擴大自己的商業版圖,做好生意的同時也滿足了秦始皇的私慾。

這私慾就是我煉丹和修皇陵都需要大量水銀原材料丹砂,你跟我弄來。

就這樣一來二去,在皇家刻意扶持下,水銀產量那有不節節高的道理。

因為官差辦的好,這寡婦清還成了當時著名人物,被秦始皇封“貞婦”,她死後還修築“懷清檯”紀念。

感謝她貢獻同時還用“貞婦”這封號狠狠諷刺了一下他那不守貞潔,和假太監私通的母后趙姬。並讓寡婦清進咸陽和自己朝夕相處,至於是愛情還是敬重那就不得而知了,按照後來秦始皇對待他的方式來看,應是敬重多於私情吧。

《史記·貨殖列傳》記載:“巴寡婦清,其先得丹穴,而擅其利數世,家亦不訾。清,寡婦也,能守其業,用財自衛,不見侵犯。秦皇帝以為貞婦而客之,為築女懷清檯。清窮鄉寡婦,禮抗萬乘,名顯天下,豈非以富邪?”

據推測,秦始皇修建酈山陵煉丹,保守估計,至少需要100噸水銀。

這數目可是不小,按照提煉標準來看,作為原材料的丹砂估計就要150噸原材料,在二千年前的那個時代,無疑也是一個浩大的工程,。

沒有寡婦清的鼎力相助,沒有秦始皇對於自己長生不老的執念,估計也沒人會做這樣的事情,而這就是秦始皇地宮那無數水銀的來歷。


阿斗不傻


關於秦始皇陵保存如此完好,很多人認為是地宮的水銀起到了保護作用,可以防腐防盜。

據專家檢測,秦始皇地宮裡面確實有大量的水銀傾注。如果按345×350米的大小,在地宮裡平鋪10釐米的水銀來計算,那麼地宮的水銀至少有100噸。按標準足球場長寬計算,將100噸水銀傾注地宮的話,它的厚度能夠達到1米高。

那麼,秦始皇的年代哪來那麼多的水銀?

在司馬遷的《史記.貨殖列傳》中提到,在秦始皇時代,巴郡有一個名叫“清”的寡婦,因經營丹砂而累積了大量的財富,還組建了武裝力量來保護自己的家族。秦始皇認為她是一個“貞潔婦女”,對他很有禮遇,在“清”去世後秦始皇還建造了一座“懷清檯”紀念這個女人。

但如果光是她的貞潔而讓秦始皇建造一座“懷清檯”來紀念她,這個理由似乎有點牽強,而歷史記載中,秦始皇除了自己的母親,唯一有交集的女性就是“清”這個寡婦。

所以,我認為秦始皇的水銀跟“清”所經營的丹砂有很大的關係。


丹砂,現在稱之為“硫化汞”,它就是生產水銀的原料,在巴山一代,貢的存數量非常的高。

秦嶺南坡的旬陽,在這個縣北部的青銅溝一代,現已探測到汞的存量有14.7萬噸。上個世紀50年代,礦業專家曾在這裡發現了歷史上不同時期的汞礦高達三千多個,也在附近發現了秦漢時代的建築遺址,而且旬陽裡秦嶺又很近。這就有理由相信秦始皇陵的水銀供應之一來自“旬陽”。


另外一個的水銀供應渠道應該就是寡婦“清”。秦始皇為了讓地宮防腐、防盜,也是煞費苦心,寡婦清有可能資助過秦始皇水銀,這讓秦始皇對“清”刮目相看,對她禮待有加,所以在清去世後,秦始皇為她建了一座“懷清檯”。

那麼,古人是如何做出這麼多的水銀?

有了原料後就可以提煉水銀了,古人執照水銀的方法一般兩種:

其一,在一個封口的容器中加入硃砂和碳酸鈣,通過管路將汞蒸氣導入水箱中冷卻凝固,就可以得到金屬汞。

其二,直接在開口的容器中灼燒硃砂,得到金屬汞,但這種方法危險性比較大,很容易中毒。

丹砂這種礦在中國很多,提煉方法在古時丹士煉丹的時候就已被發現。秦始皇墓裡水銀雖然看似很多,但中國地區原料也很多,所以100噸的水銀問題不大。

保存方法

古人保存水銀的方法也很簡單,就像泡菜那樣,用水密封即可,如果水銀量比較多的話可以把整個裝滿水銀的罈子密封后沉入水中,或者放在比較陰冷恆溫的地窖中。因為汞需要一定的溫度揮發,故而保持低溫就能有效控制水銀的揮發。古人的智慧和創造力實在讓人欽佩。

“葛洪”那時候已經懂得燒製水銀了,還掌握了水銀結合硫磺變回硃砂的方法,他認為水銀是好東西,吃了能成仙,後來確實上天了。


大國布衣


秦始皇地宮一直以來都是一個極其神秘的存在,哪怕到了科技發達的今天,仍然無法窺其全貌。根據司馬遷《史記》記載,裡面建造的極其宏偉,就是一個縮小的外部花花世界,在裡面,模擬外界江河湖海的形態,用水銀灌注。

雖然《史記》是一部偉大的作品,司馬遷也是一名了不起的史學家,但是看過《史記》的人大體會了解,司馬遷更是一個文學家,他記載歷史十分生動飽滿,人物對話彷彿他就在場一般,而有很多記載充滿了浪漫主義色彩,有些接近於神話故事,有些主觀情緒濃重。關於地宮水銀的描述,可能就有些過於誇張了。

首先說一下秦始皇陵,整個陵園佔面積56.25平方公里,這是一個什麼概念,北京西城區也不過50多點平方公里。當然,整個陵區面積不算,單單看地宮面積,也就是可能安葬秦始皇靈柩和他縮小版的外部世界的地方,根據最新的勘探結果顯示是四萬多平方米,這個大小似乎不足為奇,但是如果在裡面營造出一個江河湖海,這得佔多大面積呢?考慮到秦國發源地是在內陸,在他的概念裡海洋也許不會太大,不過秦始皇畢竟東巡過,也是見識過大海的,總歸對大海會有概念。《史記》裡說裡面水銀如江河大海,那這個體量絕對小不了,就算水域面積只佔十分之一,而這十分之一面積佈滿水銀,那也十分嚇人了。



為何這麼說呢,可以先來了解一下水銀的特性。水銀就是汞,是一種密度很大的液體貴金屬。為何說它貴是貴金屬呢,因為水銀在地球上含量很低,如果根據今天的年產量來看,水銀的年產量比黃金還少,有個數據2014年全球水銀產量也不過一千八百多噸。水銀的密度又出奇的大,是水的13.6倍,也就是說一立方米的水銀有13.6噸,全球一年的水銀也不過一百三十多立方米,如果把這些水銀集合起來,建一個一米深的水銀池塘,不過是十多米見方的大小。而根據現在探測附近地表汞含量還有當時的生產力進行推測,有關專家給出地宮的汞體量有個幾十噸到一百噸左右,也就幾立方米的體積大小。這樣的體量在整個地宮裡面,別說是大海了,恐怕只能鋪幾條小溪流。

今天看來,秦始皇地宮裡有如大海一般多的水銀的可能性十分低,但是古人的確對水銀偏愛有加,因為水銀份量很重外表漂亮還可以防腐。古人加工水銀的方法,根據相關記載,基本就是從辰砂裡面進行提煉的,由於水銀揮發性強,將辰砂煅燒獲得氣體水銀然後冷卻迴流就可以得到。像貴州,四川,重慶,陝西等地都產辰砂。而根據《史記》說明,秦始皇的汞很可能是巴地的寡婦清提供的,大概在今天重慶涪陵一帶。

至於水銀的保存,其實並不容易,水銀是液體金屬,容易揮發,但是它不易溶於水,所以可以把水銀放容器裡,表面再加層水。由於水密度遠小於水銀,水在水銀上面阻止了水銀的揮發,可以起到不錯的保存作用,上面密封即可。還有一種,辰砂變成水銀並不複雜,但是辰砂這種固體顯然比水銀這種液體更容易運輸和保存,保持水銀的辰砂狀態也不錯。像在葛洪這樣的大煉丹家手裡,辰砂可以隨時轉化成水銀,在他眼裡,辰砂可是比黃金還寶貴的煉丹聖品。


當然了,秦始皇地宮裡到底是怎樣一副景象,最終還是以開採結果為準。期待有一天技術水平足夠發達了,可以在不破壞秦始皇陵原貌的情況下,讓大家一睹秦始皇地宮的真正面貌。


一覽眾河小


司馬遷在《史記》中,描述秦始皇驪山陵墓地宮,“以水銀為百川江河大海”。考古學家也發陵墓附近的高濃度汞異常,有人估算大約有100噸水銀。

水銀,也叫汞,在煉丹術上和鉛都是最著名的原料。秦始皇最喜歡煉丹了。

水銀可殺菌、防腐,水銀蒸汽有毒,還有防盜墓功能。

水銀的相對密度是13.6,100噸的水銀也不過是7.4方,只能灌滿一個小水池。一個別墅室內泳池尺寸一般是長10m*寬8m*深1.4m,是112方。秦始皇的這點水銀只能給私人游泳池鋪個底。

千萬別告訴秦始皇,否則他會氣得從棺材裡爬起來,大罵胡亥太小氣,只給他裝這麼點水銀。

這麼多水銀從哪兒採的?怎麼運來的?

1,煉水銀的原料是硃砂,巴寡婦清給秦始皇供貨

天然純水銀是非常稀少的,自然界大部分的水銀以硫化汞的方式存在,硫化汞就是硃砂,也叫丹砂。

硃砂在秦朝時期就是一種化妝品,當然也是一種煉丹原料。

司馬遷在《史記》中還記載了秦始皇的硃砂第一供貨商,巴寡婦清:

而巴寡婦清,其先得丹穴,而擅其利數世,家亦不訾。清,寡婦也,能守其業,用財自衛,不見侵犯。秦皇帝以為貞婦而客之,為築女懷清檯。

旬陽古汞礦遺址位於今陝西省漢中地區旬陽縣的大小青銅溝一帶。

旬陽古汞礦很有可能就是巴寡婦清家專利的硃砂礦。

2,硃砂通過大秦驛道運輸到驪山或咸陽

巴寡婦清不需要把硃砂先煉成水銀,再運到驪山。

因為水銀是液體,還有毒,運輸不方便。

而硃砂是固體,含汞高達86.2%,用麻袋一裝就可以運輸。

秦朝,要把幾百噸硃砂運到驪山,也不是容易的事情。

幸好,秦始皇搞了車同軌,修建了從咸陽到各郡的驛道。

所以旬陽古汞礦的硃砂有兩條路可運到驪山:

一是,先沿漢水西行到漢中郡,然後通過陳倉道翻越秦嶺到達關中平原;

二是,沿漢水東下,再到南陽郡,然後北上經洛陽到關中平原。這條路線長,但多是平原,好走一些。估計秦始皇是用的這條路線。

作為基建狂魔,秦始皇估計調動了上萬的勞動力運輸硃砂到驪山。

3,硃砂升煉水銀

用硃砂煉水銀,最簡單粗暴的方法是:

把硃砂放入大釜,直接加熱,硃砂受熱分解成水銀和硫磺,硫磺在高溫下與氧氣反應,變成二氧化硫跑到空氣中,然後大釜裡面剩下的就是水銀。

但這個方法會把煉水銀的工人全毒死,另外還汙染空氣。

高溫下水銀蒸汽有毒,二氧化硫也有毒,會毒死人的。

如果秦始皇這麼搞,玉帝就會派天庭應急管理部安監煉丹司長青牛精和生態環境部長嫦娥,經過高空對流層、平流層、對流層,垂直飛下來處罰秦始皇,讓他停產整頓,否則不發給他綠卡。

古時候,真正的硃砂升煉水銀是環保安全的,是綠色生產工藝。

《天工開物》記載升煉水銀法:

凡升水銀,或用嫩白次砂,或用缸中跌出浮面二朱,水和搓成大盤條,每三十斤入一釜內昇汞,其下炭質亦用三十斤。凡昇汞,上蓋一釜,釜當中留一小孔,釜旁鹽泥緊固。釜上用鐵打成一曲弓溜管,其管用麻繩密纏通梢,仍用鹽泥塗固。煅火之時,曲溜一頭插入釜中通氣,一頭以中罐注水兩瓶,插曲溜尾於內,釜中之氣達於罐中之水而止。共煅五個時辰,其中砂末盡化成汞,佈於滿釜。冷定一日,取出掃下。此最妙玄化,全部天機也。

要用兩個大釜,上面的大釜拷扣過來,蓋住下面的大釜。

大釜裡面的原料是硃砂和碳,比例是一比一,還有少量水。

上面的大釜底有一小孔,連接一個金屬曲溜管,金屬曲溜管的另一頭放到一個水瓶裡。各個縫隙全部用鹽泥密封,曲溜管的出口放在水中,與大氣隔絕。

整個反應體系是一個密閉空間,所以不會有大氣汙染問題。

生態環境部長嫦娥很滿意。

火候也很重要,開始的火不要太旺,硃砂在300攝氏度會分解,到580攝氏度會升華。加熱溫度在400-500度左右,讓硃砂分解成水銀和硫磺。

然後加大火,在800度左右,讓硫磺和碳充分反應,形成二硫化碳。

二硫化碳是常用溶劑,毒性較小,在800度時是氣體,通過曲溜管導入瓶中冷水,冷凝後變成液體沉在水底。二硫化碳比重是1.26,比水重。

如果是密閉空間,還有氣體產生,要防止體系爆炸,必須有一個出氣口,曲溜管的出口導入瓶,通過水與大氣相通。如果突然有大量氣體產生,可以通過曲溜管導出到大氣中,不會有爆炸的危險。

應急管理部安監煉丹司長青牛精很滿意。

本人是沂藍書院趙月光,主要研究宋史和近現代史,繼承章太炎學派唯識史觀學說。


沂藍書院趙月光


根據史料記載,秦始皇皇陵中的江河百川全部是水銀代替的,不難想象這得需要大量的水銀,據考古研究勘查推論,陵墓中地宮裡的水銀正如司馬遷描繪的那樣:以百川、江河、大海為藍本,估計至少有100噸水銀。秦始皇陵墓中用水銀的目的一方面能保持屍體不會腐爛,另外水銀易揮發有劇毒,比氯化氰的毒性還強,如果吸入一定濃度的水銀會致人死亡,秦始皇地下大量的水銀,足以毒死闖入的盜墓賊。根據專業地質研究人士介紹,地宮內的確存在著明顯的汞異常,而且汞分佈為東南、西南強,東北、西北弱。如果以水銀的分佈代表江海的話,這正好與我國渤海、黃海的分佈位置相符。摸金校尉也許是忌憚這些如潮水般的水銀才不敢挖掘吧,所以秦始皇陵得以完好的保存下來。根據中國古文獻記載:秦始皇以前的一些王侯在墓葬中也早已使用水銀,例如齊桓公葬在今山東臨淄縣,其墓中就有水銀池。

巴蜀一帶有經營丹砂礦業,主要目的就是煉丹藥。丹砂是可以煉製水銀的,丹砂本身就是水銀和硫磺的化合物,它的轉化率高達80%以上。

當時製造水銀的廠礦大部分都是在巴蜀一帶,那裡有個叫清的女人,她丈夫家裡世代經營丹藥,只是她的丈夫很早就死了,也有人叫她巴寡婦,她終身沒有再嫁,獨立撐起家業併發揚光大,形成全國性的壟斷,成為那一帶的富婆,女強人,企業家。她有“僮僕千人”投靠她並在她的廠礦內打工的人很多,全天下只有她家的水銀最多,財產最多,傳說她的財產約合白銀八億萬兩、又赤金五百八十萬兩等;她曾出巨資幫助秦始皇修長城, 為秦始皇專業煉長生不老藥,作為企業家她很早就知道丹砂在加熱之後就會製造大量水銀,用硫磺和水銀製造硃砂。

她晚年的時候秦始皇封她為貞婦,接進宮裡奉為上賓,用極高的禮遇對她,甚至到了“禮抗萬乘”的地步,意思就是她與秦始皇平起平坐,秦始皇甚至還允許她可以擁有一支數千人的私人武裝,保衛她的廠礦財產。《長壽縣誌》對她的記載則有更多的信息,說巴清家族的僕人上千、徒附和私人保鏢上萬。她死之後秦始皇還替她修建了懷清檯,這名女子名揚天下。對於這個煉丹帝國奇女子的記載在很多史書上都有出現過,所以推斷出能給秦始皇提供如此大量的水銀的人就是這個女人巴寡婦。

那麼,他們是如何儲存水銀的呢?

1.在製作水銀的過程中隨機保存,他們改用密閉方式制汞,可以把硃砂和碳酸鈉密閉在石榴罐中,通過管路(竹筒或者其它的管道)將汞蒸汽導入到水箱中冷卻凝固,就可以安全地得到金屬汞。像巴寡婦這樣的大廠家應該用的是更大的容器。據《經》就有,出於丹砂者,乃是山石中採粗次硃砂,作爐置砂於中,下承以水,上覆以盎器,外加火煅養則煙飛於上,水銀溜於下,其色小白濁。

2.低溫存放,他們把整個罈子的水銀封閉後沉入水中或深挖的地窖中(保持低溫)。古人很早就知道,汞需要一定溫度揮發,水銀0攝氏度就已經揮發,溫度越高揮發越快,所以必須低溫保存水銀,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

3.我國古人很早就熟練掌握用硃砂製造水銀,還懂得用硫磺與水銀一起製造硃砂,二者互相轉換,這本身也是一種水銀的保存方法。

我國很早掌握了水銀結合硫磺變回硃砂的辦法,原始社會就已經開始將硃砂當做紅色顏料使用,並且我國在多個公元前幾千年的遺址裡都發現了辰砂的使用。殷虛出土的甲骨文上就塗有丹砂,皇帝御筆硃批的紅墨水、漆器的紅顏色、婦女額頭的妝容等等。

秦始皇陵是在驪山,兩者相距的距離不是很遠,所以水銀的運輸是不成問題的。


小姐姐講史


先說說水銀怎麼來的吧?水銀本身是汞,是液態金屬。常溫下比較容易揮發,自然界中基本很難有純汞。但是實際上水銀的煉製並不難,我們都知道古代有煉丹的習慣,而煉丹最常見的就是硃砂。

硃砂的成分是硫化汞,在煉丹中,會發生化學反應產生汞,如果有溫度低的儀器是可以收集高純度的水銀的,再加上密封保存,有一些儲備很正常。至於有沒有太史公說的那麼誇張,就不得而知了。

而且墓葬灌水銀是古人的習慣,考古中也有發現,比如齊桓公葬在今山東臨淄縣,其墓中傾水銀為池。這就是說,中國在公元前7世紀或更早已經取得大量汞。所以秦始皇墓也有是極為可能的。


書生雜談1


這是《史記》裡面所記載的,“以水銀為百川江河大海”,秦始皇驪山墓被稱為世界上規模最大、結構最奇特、內涵最豐富的帝王陵墓,正因如此,後世人們圍繞著驪山墓一直在探索,尤其是裡面的水銀之多、範圍之廣,引出無數人的遐想。

古人如何能做出這麼多的水銀?這些水銀是從哪裡來的?他們又是如何存放等一系列問題。

01

2002年時,考古人員對驪山墓進行考察,歷時一年,地宮深達30米,高15米,最主要的是考古人員竟然探測到汞異常,這讓他們想起司馬遷所說的“以水銀為百川江河大海”難道是真的?

考古人員探測,地宮中的水銀藏量之多,足足有幾十噸甚至幾百噸,都直到水銀是一種有毒的液態金屬,倘若有人闖進地宮,自然會吸入水銀所釋放的汞蒸氣,這樣便會中毒,寸步難行,水銀在另一程度上海有殺菌的作用。

顯然秦始皇時期的人們應該並沒有意識到這些作用,所以推測,秦始皇之所以用水銀,應該是認為水銀是財富的象徵(那時候水銀是鍍金鍍銀的重要材料),秦始皇生前得到天下,死後還要佔領天下財富。

02

要探究這些水銀從何而來?首先要知道秦始皇驪山墓地宮內的水銀來源,專家探測,這些水銀來源應該不止一個渠道,其中有一條就是來自陝西南部的旬陽。

旬陽因為漢江河旬河交匯,形成了天然的太極圖,這裡蘊含著豐富的礦物質資源,也是全國最大的汞銻礦產基地。

考古學家在這裡找到了大量的古礦洞,足足有數百個,有的深幾百米,有的幾十米,這些洞的存在足以證明,早在古代時期就已經有在旬陽縣開採汞礦的歷史,旬陽縣博物館的秦始皇時期的文物也證明了水銀的存在。

那時候製造鎏金青銅器就需要水銀,所以很有可能在戰國時期,旬陽就已經開始生產水銀,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後,便佔領了這以水銀著稱的旬陽,不難想象,秦始皇驪山墓的水銀,很有可能就是從旬陽開採後,一直通過漢江運往驪山墓。

當然,單單以旬陽的能力還不足以產生如此多的水銀,這些水銀還有一個名叫“清”的寡婦的功勞,她是重慶東南地區的汞礦主,她掌握了丹穴山(如今的銀嶺山),這裡是著名的丹砂產地,而丹砂可以提煉出水銀。

《吳普本草》記載:“丹砂,生武陵,採無時,能化朱成水銀。”

03

現如今保存水銀的做法就是用玻璃或者PC/PP等塑料容器保存即可,古代保存方法也差不多,只是他們用的是罈子,將水銀倒入罈子中用水密封,之後放在陰冷的地窖內,保持低溫控制水銀。

而秦始皇的驪山墓內的水銀應該是從深山中開採出來的礦石,再運輸到秦始皇陵,主要通過水路,古代嘉陵江是連接川陝的交通要道,運往秦始皇陵後再進行提煉。


羽評郡主


水銀版江海湖泊

《史記》記載的是秦始皇用水銀當模擬縮小版的大秦疆域的江海湖泊,而不是水銀量如同江海湖泊的水一樣那麼多。而且根據現在的科技勘探的結果表明,其水銀密度的分佈確實和大秦版圖那些大水系分佈狀況差不多。

秦始皇地宮北側宮牆東西長392米,東西側宮牆長460米。上個世紀的調查結果地宮有約1.2萬平方米的強汞異常區。雖然有1.2萬平米的強汞區,但是和長江、黃河還有大海的水比起來,九牛都沒有一毛。


怎麼製作

雖然秦始皇陵地宮的汞含量遠遠小於和江海的水含量,但是以當時的工藝水平來說,這麼多水銀在地宮中,也是非常巨大量了。

據考證,秦始皇所用的汞礦應該是來自西南重慶地區,是硫化汞,在古代稱為丹砂,是方士煉丹時候常用的東西。根據《龍虎還丹決》記載,古人用鉛來還原汞。把丹砂磨成粉,然後倒入鉛汁,關火,立刻攪拌混合物,然後放入鼎中,用細磨的鹽覆蓋,武火飛之半日,水銀就被提煉出來了。



古人也知道汞容易揮發,要用密閉的容器來裝汞。這些容器可以是木製的,也可以是其他的容器,只要不與汞發生反應還有就是密封性好即可。這麼大量的水銀挖掘和製作,還有這麼龐大的陵墓工程,也是體現了當時秦朝的組織能力確實強大,因為這涉及了很多方面。


淡看天上月


很高興來回答這個問題的,關於秦始皇陵裡面有水銀,是在《史記》中有過記載,有一段話說“以水銀為百川江河大海,”由此,可見水銀應該確實是非常的多了,相信《史記》所記載的應該不會太假,更何況,現在的專家也有檢測過確實發現了秦陵地宮的水銀含量很高。

至於為什麼需要用到這麼多的水銀,很有可能根據水銀的特性有關,我們都知曉的是,水銀特性有防腐、不溶於水、殺菌、劇毒,正因為這些特性,所以存放於地宮之中,也是可以解釋的通的。

至於如何產出這麼多的水銀,自然是有專門的人員負責開採,因為水銀的“前身”實際上是硃砂,硃砂經過提煉之後會產生液態水,這種液態水也就成為了水銀。

當時有個人稱寡婦清的女人,為此提供了硃砂的貨源,為了利益,為秦始皇源源不斷的輸送提煉水銀的硃砂,寡婦清因此也成為了一方的女富豪,因為合作的很愉快,還被秦始皇封為“貞婦”。

關於水銀如何存放,其實我覺得無需特殊的處理,水銀經過提煉出來後是不會在蒸發的了,我猜想,秦陵地宮裡面修建了許多條渠道,或者池子,將水銀倒入之中,形成了大河,因為水銀有毒,沒有人敢接近,這樣能對皇陵還起到很好的保護。

可以去看看本人寫的小說《秦陵尋蹤》裡面有對水銀河的介紹,我在書中寫了,水銀河裡面其實還有水銀龍和水銀魚,它們在水銀河中守護著秦始皇陵,當然,歷史上應該不存在,這只是幻想出來的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