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些人不打游戏了还一直关注相关的电竞赛事?

我就是啥都不懂


个人认为这些人主要有两部分,一部分是从事电竞或者说游戏相关工作的人,或从事相关产业的人,比如说解说,主播,职业教练,游戏策划或是游戏设计者,俱乐部老板等等。他们不一定玩游戏,但是他们要了解游戏赛事。

还有一部分人是以前玩游戏,现在不玩了,但是情怀这东西还在,他们还会关注相关的游戏赛事,关注相关的电竞俱乐部。


草根聊游戏


生活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每个人都有过青春年少,没有压力的时候,但是随着时间的度过,他们也都要成长,要开始养家糊口,要承担起一个家庭的责任,成为妻儿的顶梁柱。

以英雄联盟为例,这个游戏至今已经近十年有余,无数高中甚至初中就开始接触这款游戏的人,算算时间,也都差不多进入社会了,在学生时代,我们可以肆无忌惮,逃课,通宵,但是长大之后,这些都逐渐成为了奢望的东西,工作和生活是摆在面前的最大阻碍。

但即使是这样,长大后的我们没有办法长时间游戏了,但情怀这个神奇的东西,是会对人产生极大的影响的,那些曾经喜欢的选手,那些热血沸腾的比赛瞬间,是不会随着时间而被我们遗忘,反而会越发深刻的印刻在我们的心中。

WE夺冠会有人忘记吗?OMG50血翻盘会有人忘记吗?IG圆梦有人会忘记吗?就像传统体育项目一样,许多人没有办法时常出去踢球,但依然会时常去关注一下自己曾经喜欢的战队或球星的数据,可能没有办法场场跟着常规赛去看,但是每逢大赛事,一定常常不落,这也是感情的一种体现方式吧。

情怀没有变,喜爱也不曾消失,只是因为生活,表现的方式变化了而已,学生时代用玩儿来表达喜爱,长大之后用关注赛事来继续自己的青春,但不管怎么样,玩儿的少了不代表不喜欢,大家用不同的方式表示着自己还在。

希望笔者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


大电竞


题主说的这些人,大致可以分为三类:

  • 前老玩家,之前接触过游戏,后来为了生活奔波不玩

  • 传统玩家,即玩游戏,又关注赛事的

  • 不玩游戏,跟风找话题的

在17年的时候,国外游戏产业大数据分析公司Newzoo就发布一份产业报告,调查了几个热门电竞游戏赛场的受众占比。其中Newzoo预计当时2017年会有1.91亿人经常性观看电竞赛场,1.94亿观众偶然看,而这两项数据是针对北美和西欧一些国家,全国范围性直播赛事估计达到22亿观众。

其中不玩游戏的人占比,热门的四款电竞游戏均约占到5成,而难度较高的CSGO赛事,更是达到57%。另外从观看时常来看,CSGO这类节奏更快刺激程度更佳的游戏,从比赛观看的时长更好。

从这个数据也侧面反应出,电竞这个话题在全球热度都十分流行,大多数人都有听闻过电竞,但是电竞项目太大,许多人根本不会区分。拿国内的圈子来说,我曾经在茶餐厅就遇到过一位大妈,她搞个“电竞休闲馆”,结果把英雄联盟贴纸粘到墙上周围都是。

这种以电竞吸引年轻群体的方式非常好,但是你一个电竞休闲馆总不能说英雄联盟就代表电竞,一个游戏人物就代表电竞。对于我们这些年轻电竞爱好者来说,更喜欢的是单独一款电竞项目(游戏)与一支战队,一个职业选手。

这也是国内有些人不打游戏了还一直关注相关的电竞赛事的部分原因,我身边那些真正看比赛的观众,很多都是没有精力去保持自己游戏内的技术和知识,他们对于游戏保持关注的最大途径就是观看直播和比赛。

同时也有部分人根本没接触过游戏,就看过几场比赛,就吹嘘自己玩得多6,强行找话题,搞到我们都不好意思揭穿。

这也导致国内电竞市场的混乱,对于一部分想要推广电子竞技到更宽泛的受众群体中的人来说自然是好事;但对于一些想利用电子竞技捞一笔快钱就走的人,就苦了我们这群受众群体。

各位大佬觉得,为什么有些人不打游戏了还一直关注相关的电竞赛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