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作品对字体有严格要求吗?写繁体字,还是简化字,或者两者混用?有权威的说法吗?

齐氏推拿


原则性的制度谈不上,但行业总有潜在的规则――首推繁体字,简体也凑合着算行,但绝对不能简繁并用。抱庸认为,说是潜规则,其实是霸王条款,是某些书法圈高层人物凭着个人喜好、坐在会议室里一拍大腿定下的“规矩”。



简繁混用真的就这么不堪吗?会影响到书法艺术的大局?书法艺术的根和本到底是啥,会与形式上的简体繁体有这么大的关联关碍?举个例子,解放后简体字才颁布实施开始普及的,当时的很多人经历了那个简繁更替的时代,简繁体混用持续了一个相对较长的时期。试问,这期间书法家写书法作品,是不是要时刻带着本新华字典,防止一不小出现简繁体混用的情况?为什么现在简繁体流传的作品很少,因为它们被“主流”所抛弃了,上不了台面。这简直就是个笑话!



或许是一些大师临帖临得习惯了,不写繁体就不会写字了,找不到感觉,好像有点味道不对了。迂腐呆板之极!书法写好就行,哪有这么多形式主义的规矩,泥古跪古之甚着实令人唏嘘。

书法艺术,最关键的还是笔墨章法,风格气势韵味,是纸上的真功夫,这才是本。要有点大行不顾细谨的魄力,瑕不掩瑜的容人之怀。年轻人学书法,日常都是使用简体字,不必强求每字必繁体,当然,能全部学会固然更好,古人写字也会有简体、异体字,又何必执着于简体繁体这个具体形式上小节呢。

简繁体不能混用的霸王条款,不理也罢,更不应该成为书法爱好者的障碍,写好字,才是关键根本,也才是大局。


抱庸斋主


书法作品不能繁简互掺。

繁体字是1956年汉字简化前中国文字的统称。

目前生活中使用的是1956年简化后的字。

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字放在一张字里,成了“关公战秦琼”。

要么全用简化字,要么全用繁体字。大部分的书法创作,都是使用延续了三千多年的繁体字。

从三个角度说,还是用繁体字好。

一是艺术性,繁体字书写更加疏密有致,增强作品的对比和表现力。

二是历史性,繁体字沿续了每个字最初阶段的演变过程,可以追溯它们的含义。简化字为了书写简便,很多直接把草书的写法改为楷书,没法再看到这个字本来的意思。“书法”的书就是一个例子。繁体字的写法“書”上半部分就是拿笔写字的样子。

三是统一性,目前只有中国大陆规定使用简化字,而中国台湾,香港,还有使用汉字的日本、韩国等国家都使用的繁体字。大陆只有学习书法的人才能认识更多的繁体字。“书同文”是祖国统一的标志,希望中国人都用一种文字。

想在大陆恢复繁体字恐怕很难。“识繁用简”应该是最好的解决方法。


一吨书画


据我所知,对于书法作品究竟使用繁体还是简体,并没有专门的明文规定。但书界约定成俗的规矩大致有以下二条:

一是尽量使用繁体字。这是因为既然书法是一门继承传统的艺术,而传统写的都是繁体字,自然后学者也应用繁体书写。这样写出来的字才有古的韵味。事实上如写大篆、小篆和隶书,包括草书,临的就是繁体字法帖,若要把它改为简体字,怎么写?无法得到行家的认可。

二是,除了法帖允许,不要繁体字简体字同在一幅字中出现。现在流行的简体字,有些是从古代草书中借用过来的,如"为",古帖草书中也有这样写法,但只是将字的笔划作简化处理而已,同今天的简体字是有区别的。除了这样明确的借用字,可以照写(但仅局限于草书)外,其他字就不能搬用。现在许多年轻人已不掌握繁体字,在书写时就要注意,不要繁简字在同一篇幅中出现。否则会显得不伦不类。


浮石散人


之所以称为书法作品,就是写的字浑然天成、张驰有度,有统一的风格、特点、韵味。就象做菜一样,要相互搭配的相得益彰,食材配料缺一多一皆不可,做的菜既好吃,又好看,还好闻,也就是做到色香味俱佳,你就是个好厨师。书法同理,是否都用繁体,或者繁简混搭,要看写什么字?如小楷、隶书一般保持繁简统一、一致;若行、草则根据内容气势表现选择合宜的繁简体。


雲一朵


繁简并存是现下汉字的现状,但以我个人的看法是,在书法表达上最好是一体通吃为好,若繁简穿插,观感有磕磕碰碰的别扭。





林庆逢358


完全可以混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第四條 規定「各民族都有使用本民族文字的自由」。《文字法》的規定是不對的。把正體字稱爲“繁體字”是對「正體字」的偏見,也是一種侮辱。把正體字當不規範字更是一種偏執,一種錯誤,一種自卑心態。



忘記密碼不要急


如果你是书法爱好者参加比赛,你就全用繁体!如果你是书法家繁简混用是可以的。因为你已经是家了,大众已经忽略了繁简,只看到了你的大名,其它都可以忽略了。这话虽听起来别扭,但你从历代名家作品里都会发现,这种现象是存在的!(如有不适,请海涵!个人看法)


竹韵249083221


书法作品,还是以繁体字为主的,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书法作品一定全是繁体字。因为我们现在通行的简体字有大部分都是繁体字草书化还有异体化,而得到的。

这也就是说,在一件书法作品中,繁体字和我们现在部分的简体字是可以合理共存的。甚至可以这样说,这些简体字其实本身也是繁体字。从这里看,那么一件作品,它具有的字的变化越多,他越属于高级的作品,繁体字和简体字也都是这种变化的合理因素之一。


古典书学馆


展览会书法作品一般没有限制,大陆人常用简化字体也可以;港澳台及热衷于古典的人用繁体字也可以。但是!一幅作品里,不能允许繁体、简化字体混合使用。(如果古代人的书法摹本原出处)是简化字与繁体字共用的,允许使用于作品中。现代的简化字书法虽然脱离了书法摹本字帖,笔划构造往往是现代人根据书法摹本原字帖间架,到伸发挥的优秀字体。


夸父弟子跨峰驼


简体字不是解放后自创的,而是古来有之。简体字是国家官方文件规范用字,是为了防止文字表达产生歧义!书法自古就是简体繁体混用,是文学艺术范畴,当然可以混用。但如果写广告牌匾,以及在广告中,就必须用简体字,这是广告法规定的,也在规范字范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