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地1元洗碗2元……重慶夫婦的金錢鼓勵法,令兒子事事向錢看齊

扫地1元洗碗2元……重庆夫妇的金钱鼓励法,令儿子事事向钱看齐

小立因為錢的問題在微信上和媽媽討價還價

(受訪者供圖)

“掃地要 1 塊錢,洗碗一次 2 塊錢,可以幫忙拿快遞,一個收費 5 毛錢……”這些都是周妍兒子給她擬好的幫忙條款價目表。“我可以幫忙,但是你得付錢。”看著兒子發來的信息,周妍憂心忡忡。原本希望以金錢鼓勵孩子進步,沒想到適得其反,一想到兒子事事向錢看齊,她就覺得頭疼。

為調動兒子積極性,她採用金錢鼓勵法

今年 30 歲的周妍目前和老公文淏一起居住在大渡口陽光花園二期,周妍是一名護士,老公則是一名出租司機。兒子小立今年 7 歲,目前在附近一所小學上一年級。兒子從小雖然不打架鬥毆,但是從學前班開始,就不止一個老師表示孩子缺乏積極性,顯得有些懶散。“其實家長可以想辦法鼓勵下孩子,調動他的積極性。”當時聽了孩子班主任的話,周妍回家決定採用金錢鼓勵法來激勵孩子。

從去年 1 月份開始,周妍就跟小立約定:

在家裡完成一些任務就會給他一定的獎勵。比如打掃給 1 元,洗碗給 2 元。一開始的確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兒子只要完成打掃、洗碗、背單詞等任務,周妍都會按照約定給孩子錢。短短一個星期,兒子就賺了三十多元,這讓孩子覺得很開心。看金錢教育法收到成效,周妍也覺得很欣慰,於是就讓這個方法一直持續到現在。

兒子開始討價還價,快遞代取 5 毛一個

說到發現兒子的轉變,周妍表示是從去年雙十一後,因為當時快遞比較多,周妍某天中午在家做飯,想起來有快遞沒有取,就打電話給兒子,讓他回家順路取快遞。沒想到兒子卻在電話裡說:“你要取幾個快遞?”得知有四個以後,兒子馬上表示取快遞可以,一個收費 5 毛錢。“取快遞也是幫你們工作啊,當然要給我獎勵了!”兒子說得振振有詞。

雖然當時周妍忙著做飯,匆忙答應了兒子的要求,也依約給了兒子錢。但後來她回想起來總覺得心裡不太舒服,以往也有讓兒子幫忙取過快遞,孩子從來不討價還價。有一次,自己不知道寄來的是一袋米,小立“奉命”去取快遞,一個 6 歲的孩子愣是把 20 斤大米扛回家,一句怨言都沒有。而現在,幾個巴掌大的快遞盒,兒子也開始“明碼標價”了。

鋼琴練習一首 20 塊,兒子的金錢至上讓她擔憂

更讓周妍擔憂的是,她漸漸開始察覺到兒子完成任務,最看重的就是錢。以往屋子髒了,孩子雖然懶得打掃,但實在太髒,還是會墨跡著自己打掃乾淨。現在不給錢就完全不動,給錢才會動起來。而孩子一直在學習鋼琴,周妍卻發現孩子練習越來越不認真了。她跟兒子交談,兒子卻表示練習沒有動力,一首曲子要彈幾十遍,往往要坐在鋼琴前一個星期才能搞定,實在太累了。“媽媽,這個太耗費勞動力了,你得給我錢,不然我不彈了。”問到兒子要多少,小立乾脆地回答:“20 塊。”

周妍說,當時她就懵了,這次她沒有答應兒子。她告訴記者,她覺得不能再這麼下去了。周妍說,這種情況她也告訴了丈夫,但是丈夫卻表示,孩子這樣也沒什麼不好,早點對錢有認知,以後在外面不容易上當受騙。“我不能贊同丈夫的說法,孩子凡事都向錢看齊,現在還小,給的錢少,以後要的錢多了,怎麼辦。”而當週妍跟兒子溝通,以後不再實施金錢獎勵時,兒子的反應也很大,甚至還哭了。

金錢教育好不好?聽聽家長們怎麼說

❖ 童琳(27 歲):我覺得金錢教育法是種圖耙和的方式,用金錢來獎勵孩子很直接,孩子覺得很開心,但是長此以往,孩子會越來越看重錢,反而忽視了任務本身。

❖ 楊先生(32 歲):以前我的孩子也是用金錢教育,但是後來我發現這種方式要不得,娃娃開始在班級上管同學要錢,班主任還找我談了話。我起初覺得這種方式見效快,但實施後,反而讓孩子變了。

❖ 孫淼(35 歲):我孩子也是金錢教育,但是我沒有覺得不好。孩子在教育中一定要強調任務的重要性,而不是獎勵的重要性。我的孩子攢了錢,第一件事是請我和她爸爸吃了一頓飯。我覺得方式沒有對錯,關鍵在於你怎麼用它。

專家:金錢獎勵要恰當,不要本末倒置

重慶師範大學心理學教授周小燕認為,給孩子“發獎金”,採取市場化的方式教育,對於家庭裡下一代的成長是否有利,一直是大家探討的焦點。當然,首先要明確金錢在教育中只能起到輔助作用,金錢獎勵要適當。第二,在強調物質的同時,也要強調精神教育,讓孩子知道完成任務才是最重要的,而不是金錢,不要本末倒置。第三,獎勵發放最好不要立即兌現,適當延期,能調動孩子的積極性,也能讓他知道進步並非是單純為了獎勵。

都市熱報-廂遇記者 龍玉玲

編 輯:王抒寒

校 審:羅再芳

總值班:周 圓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