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出去的女子還能不能回孃家拜祭?

愛江山灬更愛美人


自八十年代以來,中國實行了計劃生育,只能生一胎,很多家庭就只有一個女兒,沒有兒子,在這種特殊的社會背景下,很多家庭就只能是女人去祭祖,如果女兒出嫁了不去了,就意味著沒人去祭祖了,所以傳統的風俗習慣,還要跟著社會現實的變化而不斷更新。

說到祭祖,作為我們四川的部分地方,一般都是除夕晚飯後和清明節,其餘的如七月半隻是燒紙錢(我們那叫燒福紙),最隆重應該就是清明節,一般同一個家族都要舉辦清明會,鑼鼓喧天,鞭炮齊鳴,輪流給祖先燒香磕頭。除夕晚飯後,一般都是以一家人為主,不管是大人還是小孩,男人還是女人全都要來到長輩的墳前,燒香拜祭,磕頭行禮,寄託哀思。

所以,在當今的社會現實下,嫁出去的女子回孃家祭拜祖先,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幫兄愛唱歌


各地有各地的風俗,五十六個民族就肯定有各種不一樣的民俗,有的地方有些古訓一直流傳,“過冬空,過年窮,過了7月十四死老公”。這是對於外嫁女的說法,大體是嫁出去的女兒是不能在孃家這邊過冬至的,到了過春節年也是年30這天不能在家過,意思是外嫁在家過會讓孃家窮,至於7月十四也一樣,如果回孃家燒香也行,燒完就必須回夫家不能留在孃家過夜,否則會對丈夫不利。我的妻子是農村的,每逢7月十四和清明是必須回孃家燒香的,雖說是7月十四,但都必須在十四前做,也就是做十三吧。傳聞廣西有的地方女子是不能去做清明估計意思也就是擔心把“福”接到夫家去吧。隨著時代的變遷和獨生子女逐漸成為社會主流,很多地方的這些風俗有了較大的根改和鬆動,象我妻子那個村過去不允許招上門女婿的現在也有了,不能在家過年的現在也行了,也許是人老了家裡出去的人多了就覺得冷靜顯得孤單,回孃家熱鬧也是好的,很多老人都不再抱著古訓終老吧。但7月十四那一條必須要保留的,我怕上不了頭條繼續牛逼!


艹好名字都讓狗取了


各地習俗不同,只能是入鄉隨俗!

我南方人,我家那邊嫁出去的女子是可以回孃家拜祭的,並且大部分都是會回孃家祭拜!

我奶奶,生了兩個兒子四個女兒。我姑姑她們每年的清明節,十月半,春節,都會去我爺爺奶奶的墳頭去祭拜。並且都會把全家人帶上。

小時候,每次的祭拜,都是我們這個大家族的大事。等著全部人到齊了,大家浩浩蕩蕩的去祭拜。先從輩分大的開始,我老爺爺,老奶奶,然後再去我奶奶的媽媽墳頭,最後才去我爺爺的墳頭。

現在,我們都長大了,家家戶戶都事兒比較多,大家都比較忙。所以,不再約著一塊了,都是誰家那天有時間了,誰家就過去。不分兒子女兒,都去墳頭祭拜,表示心意。

我外公外婆家,三個兒子一個閨女。我媽是唯一的女兒。每年的清明節,我大舅都會提前打電話給我媽,約我媽回去一塊祭拜!

現在輪到我們這輩人了,今年的清明節,是我媽走後的第二個清明節。我剛才給我姐打電話,她們說週日去我媽媽墳頭祭拜。

前天,我一個微信群的文友也說到這個問題了,說她們那邊,出嫁的女兒不可以回去祭拜。







所以,我覺得,各地習俗不同,不能說誰做的對誰做的錯。只能是入鄉隨俗,尊重當地的習俗即可!


幸福魚兒


各地有各地的風俗,五十六個民族就肯定有各種不一樣的民俗,有的地方有些古訓一直流傳,“過冬空,過年窮,過了7月十四死老公”。這是對於外嫁女的說法,大體是嫁出去的女兒是不能在孃家這邊過冬至的,到了過春節年也是年30這天不能在家過,意思是外嫁在家過會讓孃家窮,至於7月十四也一樣,如果回孃家燒香也行,燒完就必須回夫家不能留在孃家過夜,否則會對丈夫不利。我的妻子是農村的,每逢7月十四和清明是必須回孃家燒香的,雖說是7月十四,但都必須在十四前做,也就是做十三吧。傳聞廣西有的地方女子是不能去做清明估計意思也就是擔心把“福”接到夫家去吧。隨著時代的變遷和獨生子女逐漸成為社會主流,很多地方的這些風俗有了較大的根改和鬆動,象我妻子那個村過去不允許招上門女婿的現在也有了,不能在家過年的現在也行了,也許是人老了家裡出去的人多了就覺得冷靜顯得孤單,回孃家熱鬧也是好的,很多老人都不再抱著古訓終老吧。但7月十四那一條必須要保留的,我怕上不了頭條繼續牛逼!

這個話題我也來回答一下吧!這個應該說地方的風俗不一樣了,我孃家柳州那邊(我們是少數民族,不代表全部柳州的)是可以回孃家掃墓的,我大姐二姐我堂姐她們都嫁了但是每年都是先祭拜自己的祖先(婆家這邊)然後再去祭拜自己的父母,我堂姐我姐姐她們都嫁同村活隔壁村,每年都要去祭拜自己的父母親,這很正常的。可我嫁這邊玉林靠近湛江的廉江這邊——博白就不一樣了,她們清明節女兒不能回孃家,都不用女兒祭拜生養自己的祖先,好像女兒和孃家沒有一點關係一樣,我感覺不解,後來聽她們說清明節那天不好回孃家,意思就是那天回孃家不好,到現在我也不知道什麼不好?不知道是對女兒不好還是對孃家那邊不好,反正我孃家那邊沒有這種說法,父母養我們這麼大不容易,他們沒有了難道我們去拜一拜他們的泥堆也不得嗎?所以說,我孃家那邊是可以回去的,而且你要是是個孝順的女兒就必須回去看看,父母的養育之恩我們不能忘記

在我們這裡,女子出嫁後,回孃家祭拜是自由的,一年中這裡主要有以下幾個日子,女子會回孃家上墳的;

1;清明節,出嫁的女子都會回孃家,和孃家人一起去上墳祭祖,在婆家也會全家去上墳祭祖。

2;七月十五,出嫁的女子會回孃家和孃家嫂子,弟媳,或者自己的姐姐妹妹,一起去祭拜自己的孃家親人,也有的陰曆十月初一也會去。

3;自己的爺爺奶奶,父母,兄弟故去,出嫁的女子會在頭七,三七,五七,回孃家和孃家人一起去上墳。

4;自己親人的忌日,出嫁的女子也會回孃家和孃家人一起去上墳祭拜。

5;也有很多女人沒那麼事無鉅細,或工作時間限制,不一定每次都去,但她們會放在心上,不會忘記孃家的大事,女人的天性就是孃家和老公孩子一樣重要,女人一樣會為孃家人拼命,女人和男人一樣,根系族群。


YLQQ1892771


這個話題我也來回答一下吧!這個應該說地方的風俗不一樣了,我孃家柳州那邊(我們是少數民族,不代表全部柳州的)是可以回孃家掃墓的,我大姐二姐我堂姐她們都嫁了但是每年都是先祭拜自己的祖先(婆家這邊)然後再去祭拜自己的父母,我堂姐我姐姐她們都嫁同村活隔壁村,每年都要去祭拜自己的父母親,這很正常的。可我嫁這邊玉林靠近湛江的廉江這邊——博白就不一樣了,她們清明節女兒不能回孃家,都不用女兒祭拜生養自己的祖先,好像女兒和孃家沒有一點關係一樣,我感覺不解,後來聽她們說清明節那天不好回孃家,意思就是那天回孃家不好,到現在我也不知道什麼不好?不知道是對女兒不好還是對孃家那邊不好,反正我孃家那邊沒有這種說法,父母養我們這麼大不容易,他們沒有了難道我們去拜一拜他們的泥堆也不得嗎?所以說,我孃家那邊是可以回去的,而且你要是是個孝順的女兒就必須回去看看,父母的養育之恩我們不能忘記


w的他


這話題簡單,回答起來費勁,各地風俗不同,入鄉隨俗,順其自然。比如,七月十五,十月初一,廣東這邊好像沒聽說過哪裡會掃墓的?我們這裡是春秋兩祭:清明節,重陽節。

清明節是全國性的祭祖節日(廣東陽江那邊有“春分”祭祖),大多數地方都在執行。

說到出嫁女回孃家拜祭,也是各有風俗。我們這邊,以前是極少看見有女人參與掃墓的,但是鄰近的東莞地區就不同,家裡女兒自然去掃墓,出嫁的女兒也可以回孃家掃墓!東莞也是清明節和重陽節兩祭(重陽節隆重)。為什麼電視新聞常說:重陽節,大批香港人早早過關,回鄉祭祖。

就是重陽節祭祖這個風俗。通常來說,重陽節祭祖很隆重,熱鬧,因為清明時節雨紛紛,天氣不好,很多人家就草草拜祭,例行私事,到重陽節晴空萬里,再搞隆重些。還有各村、各房的“大眾山”(廣東人把上墳祭祖稱之“拜山”),就是共同的祖宗,都是在重陽節會集各房男丁去拜祭(買祭品的錢按各房男丁人頭攤派),或扛燒豬,或張羅酒席(拜祭後開宴吃喝),搞得很隆重,很熱鬧(有得吃就熱鬧)。

近十幾年來,村裡各枝各房拜祭“大眾山”互相攀比,開辦酒席,大吃大喝,都用燒豬拜山,炮仗龍燒紅了山頭!

有些還搞募捐贊助,就是辦酒席的錢(這個不搞攤派,隨意),邀請生活好的人(賺錢多的人)捐款,也有攀比:張三捐五百,張六想出風頭,就壓過張三捐一千,張七就會捐兩千!我見過一個做局長捐一萬的!捐款多了,一天吃不完就連續吃兩天!還有剩餘款項就存銀行留作明年重陽拜山辦酒席吃喝!

我們這邊上墳祭祖風俗,出嫁女一般不參加。她是本家女兒當然可以參加,但孃家有男丁,她就不去。因為有些人們心理複雜:家裡有兄弟,你一個出嫁女去孃家拜山,有啥意思?通常都是孃家沒兄弟的,出嫁女才會幹這事。也有很多出嫁女不願做。既費勁又花錢(買雞買肉買炮仗龍),還有路遠,還有回孃家沒地方住,等等因素,都是出嫁女不願做的。

總之,孃家有兄弟,出嫁女一般不回去拜山的。

不過有一條,祖宗遷墳,記得很多地方的出嫁女都要買祭品(紙紮房屋公仔之類)燒給祖宗,到場拜祭。

為什麼說“出嫁的女就是潑出的水”呢,從拜山祭祖就知道。都是男丁的事。以前的女人不準入祠堂的!

五六年前,我們這邊鄉下出現一宗爭奪遺產的案子,轟動一時!

老陳去世,沒有兒子,女兒嫁到外地,生前指定侄子小陳贍養,說好:老陳死後,幾間房子、6畝田地和3萬多元存款全給小陳。這是老陳當著很多親人親戚的面說定的!

但是,小陳老婆不孝順,還唆使小陳不要盡孝道,愛理不理的樣子!在老陳病重期間,小陳借工作忙,很少去看望老陳。小陳老婆在家也不去看望。在老陳最後的3個月,都是女兒阿芬回孃家照顧一切。

等到發送完老陳之後,阿芬就提出:小陳沒盡到贍養責任,老陳的遺產不能給他!

小陳老婆當然不肯,使勁爭奪遺產!

兩家就打官司,到法院起訴。結果呢,按照法律條文,第一繼承人當然是女兒了,哪輪得到侄子哦!

法院判決:阿芬繼承父親的遺產。小陳沒份。

有親人問阿芬:“你嫁到外地,來回費勁,清明重陽你父母誰去上墳呢?你還是分給小陳幾千元,讓他負責。”

阿芬心裡恨小陳“反骨”,哪肯,一分錢不分給他!強硬地說:“我回來做!不用他管!”

所以,這幾年重陽節阿芬都回孃家給父母拜山。(她嫁到外地幾百公里,一年能回去拜祭一次就不錯了)

人們對於祭祖心理是複雜的,有些幾兄弟每年輪流買祭品主祭,今年是老大,明年老二,後年老三,輪著來。而每家的生活水平不一樣:老大是農民,收入少,按例買只小公雞、八兩肉、一碗煎雞蛋(不放鹽)、兩碗飯、三杯酒、一袋蘋果、幾排炮仗和元寶香燭紙錢若干。僅此而已。而老二是有錢人,他看不慣老大的小氣,就會主動提出:自己出錢買一隻烤乳豬(三四十斤小豬烤熟)拿來一起拜祭!但老大就會拒絕!老大心裡會想:今年輪到我主祭,我怎麼做是我的事!你有錢,明年輪到你再買吧!這種嫉妒排擠心理,很多人都有。

有一次,我們家族重陽拜山,輪到堂兄弟阿堂,他窮困,就買一隻小公雞(殺好淨重1.3斤),半斤豬肉(水灼熟),煎兩隻雞蛋,就這麼一點東西,幾十人同去拜山,像什麼樣呢!我看不過眼,就對阿堂說:“我去買一隻燒雞、兩斤燒豬肉、兩斤牛肉丸,搞幾隻魷魚灼熟,拿過來,給你一起拜祭,如何?”阿堂不同意,擺手說:“明年你們自己搞好些吧。”

很多人買祭品拜祭祖宗,嫌花錢多!而又極其希望祖宗能保佑他發財致富!這種心理是無法理解的!

總之,自己的祖宗還是要拜祭的。出嫁女有孝心,拜祭自己父母、爺爺是應該的,可以的!廣州市大把出嫁女給父母、祖宗拜山!因為公墓場地緊張,不允許帶很多東西進去佔用地方,所以她們就買幾兩燒豬肉和燒酒去,也算聊表孝心。精神可嘉!

有些青年時興拿菊花去掃墓。各有道理,悉聽尊便。

有些公墓以前規定不允許帶肉類祭品和燒香,因為拜祭的人們強烈不滿,強烈要求,也就放開了,畢竟是傳統拜祭風俗,沒幾塊肉,不燒香,成什麼樣子呢?也是人們盡孝心的體現。

大城公

在報刊發表文章原用筆名:東山尹,莊滿,鳴白,營種。

1996~2005年在全國暢銷雜誌包括

廣東省《共鳴》《家庭》《深圳青年》《佛山文藝》《江門文藝》《惠州文學》《同舟共進》《炎黃春秋》《家家樂》《金橋》

河北省《文史精華》

河南省《名人傳記》《人生與伴侶》《時代青年》

湖北省《幸福》《治安縱橫》《知音》《警笛》《今古傳奇》

湖南省《康樂園》

廣西《西江月》《靈水》

海南省《青年時代》

四川省《龍門陣》《分憂》《成都商報》

雲南省《女性大世界》

陝西省《家庭之友》

內蒙古《這一代》

上海《青年一代》《文匯報》

安徽省《戀愛婚姻家庭》

北京《婚姻家庭》

吉林省《演講與口才》《做人與處世》

黑龍江省《家庭生活指南》,等等雜誌報紙發表各類文章160多篇;

創作

123萬字長篇歷史武俠小說《誰主天下》

60萬字長篇歷史武俠小說《還我河山》

39萬字名人傳記《北洋軍閥列傳》

武俠小說在《江門文藝》連載;

撰寫《科學發展觀》理論文章17篇;

創作歷史題材電視連續劇本一部;

深入研究中醫藥和腫瘤學科20年。








大城公


在我們這裡,女子出嫁後,回孃家祭拜是自由的,一年中這裡主要有以下幾個日子,女子會回孃家上墳的;

1;清明節,出嫁的女子都會回孃家,和孃家人一起去上墳祭祖,在婆家也會全家去上墳祭祖。

2;七月十五,出嫁的女子會回孃家和孃家嫂子,弟媳,或者自己的姐姐妹妹,一起去祭拜自己的孃家親人,也有的陰曆十月初一也會去。

3;自己的爺爺奶奶,父母,兄弟故去,出嫁的女子會在頭七,三七,五七,回孃家和孃家人一起去上墳。

4;自己親人的忌日,出嫁的女子也會回孃家和孃家人一起去上墳祭拜。

5;也有很多女人沒那麼事無鉅細,或工作時間限制,不一定每次都去,但她們會放在心上,不會忘記孃家的大事,女人的天性就是孃家和老公孩子一樣重要,女人一樣會為孃家人拼命,女人和男人一樣,根系族群。


驛動星期六


我們這一帶鄉下聽說有出了嫁的姑娘不用上祖墳的,也有媳婦也不用上祖墳的,我認為這兩種都不對,感到對婦女是一種歧視,不過雖有這樣的說法,實際上也沒有嚴格這樣做,還是照樣去,只不過姑娘和媳婦不去也沒有人怪罪。也有孃家人私下裡或心裡不樂意出嫁女上孃家祖墳的,說是會使孃家不發旺。對此我很不以為然,清明祭祖現在都有一天假,是以春遊,踏青,一家人團聚為主的活動,是一年中比較隆重和正式的活動,老年人就常說千里回鄉為祭祖,生,死都是人生的大事,在中國古代,視死如生,表現在歷代帝王家就更為突出,我認為以後這種所謂的婦女可以不用上墳的觀念會逐漸打破,被逐漸淡化。


樂樂335536


什麼都扯上重男輕女。美國不會吧?歐洲大多數國家也不歸吧?可為什麼女嫁男必須改男姓呢?關鍵是在於人類的繁衍。史上也有出現過母系氏族,但是時間不長。為什麼?因為分不清血緣關係,造成嚴重繁衍問題。女的基因一般三代後很難再遺傳下去,而男的卻會。古代也許沒有很好的辦法來解決,所以搞了宗祠,也讓後人知道自己屬於哪個血脈,也是一種規避再次出現母系氏族。至於祭祖,大家都是拜祖宗。一個出嫁的人,是孃家收屍還是夫家?拜祖先,出嫁的跟後面來拜的有啥關係?你是他們的祖先?侄子跟他的後代們是不可能供奉你的。而夫家很多在婚後都會在正月十五左右在宗祠辦新婚添丁等儀式。也就是說你死後可以進宗祠享受後輩子孫的供奉。這才是你真正的歸宿。上門女婿也同樣,但是男方得在他的宗祠先祭祀說明。現代社會是很多沒男丁,所以沒辦法。有男丁傳承的,還在乎你供奉嗎?難道他的子孫供奉不起?我那邊的祖墳是不可能讓外嫁的女人去祭拜的。至於風俗不同,沒什麼好討論的。關鍵在於活著的時候能做到孝和被孝。死後在怎麼樣都是馬後炮。


呀累


這是個不好回答的問題,各個地方的風俗不一樣,現在的獨生子女家庭多,不讓出嫁女掃墓,那就是淒涼之地。

我家就一個女兒,所有兒子做的事,都是女兒做,如我愛人病故,女兒扛靈頭旛,女兒包頭,一切一切都是女兒做,女婿可以扶持女兒一把,但決不讓他當主權,只要有祭奠逝去人的祭日,都是女兒去掃墓,

感謝我有個孝順的女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