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不常见到会写诗的人?

博古通今传奇


喜欢诗的人很多,爱写诗的人也不少,只不过会写诗的人并不多。

写古体诗,是讲究平仄,对仗,格律的,创作难度很大,即使掌握了这些,也是远远不够的,好诗要有美感,有意境,切忌空洞堆砌,无病呻吟。

比如那些老干部体,套话连篇,毫无生气,陈词滥调,千篇一律。这些诗虽然也叫诗,但实在是平庸之做,算不上好诗。

好的古体诗,要有生活气息,要意境高远,或清新,或唯美。比如王维的诗,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才是上乘。

好诗要有内容,有情趣,有气势,有感染力。让人读后能引起共鸣,或愉悦,或感动,或激情澎湃,或警醒开悟。如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白居易的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李清照的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朱熹的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等等。

写诗还要有灵感,并非有学问就能写好诗。好诗往往在一瞬间触景生情,写出飞来之笔。所以又有言说,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比如史湘云和黛玉联诗:寒塘渡鹤影,冷月葬梅花。

写好诗还要有细腻的情感,敏锐的观察力,和缜密的思维能力。

现在的新体诗要求少得多,有更多的人去写,可新体诗也是要有内涵的。连个主题都没有,云山雾罩的胡诌一通,谁都看不懂是什么意思,那可不叫诗。

好的新体诗也是有意境,有美感,有内容的。比如舒婷的致橡树,戴望舒的雨巷等等。

最后一首自己写的诗,请大家指点:

最美田园居

茅庐草舍又何妨,

醉舞东篱也疏狂。

庭前做圃陈瓜菜,

房后分畦种果粮。

风吹禾麦千层绿,

雨染菜花万点黄。

僻野乡村自有趣,

不为名利两奔忙。

有喜欢诗词的,请关注我~下里巴人文字,谢谢!






下里巴人文字


诗词是文坛中最高的一个层次,能把千万个字缩小到几十个字来包括形容。

诗词作者必须有人类最高的侠义精神情调与浓缩高尚的情操。

只有远大的目标理想,宽阔的爱民胸怀,侠肝义胆的自然中人,有着悲欢离合,酸甜苦辣的,人情似纸,世态炎凉的,世俗偏见的亲身经历过的包经风霜阅历……才能有了对人生社会新的见解和认识。作品就象蜜蜂辛勤劳动的采花采多了自然就酿出蜜了。











正义女神柳艳欲留芳名


诗是文学的一种表现形式。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那么,为什么现在会写诗的並不多见呢?我认为有以下几点原因:

1、语言不好驾御。因为诗的语言和一般的口语不同,要求用更精炼的语言,浓缩的反映生活。尤其是古典诗词讲就平仄、对仗、格律,创作难度很大,即便是现代诗歌,同样需要语言的提炼,也要写出节奏感和意境才行,语言功底成为写诗的一大障碍。

2、无论什么文学形式,最终都要反映生活。没有对生活的细心观察,善于把握生活的一个侧面。写出诗一定会缺乏画面感和动感,会显得很空洞。大家可能会有这样的印象,有时读了某人写的诗,觉得语言很美,但过后没留下什么印象,就是因为缺乏生活,只是用华丽的词藻堆砌而已。要用很少的语言、短小的篇幅反映丰富多彩的生活确实有一定难度。

3、与爱好、追求和价值观有直接关系。我国在上世记八十年湧现了一批以舒婷为代表青年诗人,诗歌创作欣欣向荣,各种诗刋类的文学杂志丰富多彩。后来,在经济的大潮中,很多人放弃了诗歌创作,下海到了另一个大潮中,诗歌创作基本上进展不大,一些文学杂志也因此停刋。写诗的人自然就减少了,因为那时侯还没有网络,只有纸媒而己。

综上,写诗确有一定难度,但是,我们只要敢尝试,肯学习,就应该受到鼓励和赞扬。重在参与,让我们一起来尝试写写诗,这也是陶治情操的一种好方式。




固本守源


这个问题有陷阱呐!

“为什么不常见到会写诗的人?”这一句问话里最苛刻的还是那个“会”字!会写诗的人和写诗的人之间的区别,远于云泥!

写诗的人你天天都能看到。

但会写诗的人你真的不常见到。

因为会写诗的人有一种骨子里的骄傲,他们的诗不是什么人都可以读的,也就是说想看他们的诗,需要资格,需要底气,需要才学,需要作者对你的认同。

你,可以看我的诗!这是一种赞誉。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真正会写诗的人,写诗不是为了名利,更不是为了虚荣,仅仅是喜欢,仅仅是琢磨,既不想发表,又不想出书,只是一丝岁月的印迹。若是其中有情,自然更不会给人阅读。

好诗,始终都在。

但是我们看不到,我也是有幸在许多年前见过真正的诗词高手!见到他们之前,我是很牛B哄哄的,七个不服,八个不忿,颇有些人挡杀人,佛挡杀佛的无边杀气。

然后我就谦虚了。

你要知道,如果一个人写得只是给你好一点,你可以给自己找出许多理由来,比如时间太短,比如我还没有润色,比如他读得书比我多一些等等。但如果一个人写得明显比你高出九重天的境界,任何自我安慰都是自欺欺人。

一个乞丐可以向一个工人炫富,但绝对不会和一个国王攀比。

当年那些水平的词,我几乎都看不到了。而现在看到的比我强的都不多,我也想再看看那些会写诗的人写的诗。

当一条山路种满杂草的时候,那些梅花已经迁居到别处了。


亦有所思


雾霾太重,宅在家里

七绝 雾霾十二首

不堪污秽复霾尘,兽病喘哮禽病呻。

巫咸下问谁之罪,雁向天空大写人。

城中重雾失楼台,天上浓霾拨不开。

人类空多科技力,澄清须待好风来。

光景初冬便不同,楼台缥缈雾连空。

龙门洛水风烟外,阆苑瑶池想象中。

世界如闻喘咳声,无边垃圾正围城。

岸堤几处闲篝火,弥漫黄昏二恶英。

如纱似网困飞鸿,望里嵩高不见嵩。

近日喜闻今上语,青山绿水是治功。

水畔垂纶霾不宜,山中樵采雾难为。

宅家终日无聊赖,不是吟诗即写诗。

数篇和得登高作,终日揣摩月出诗。

望夜登高无月出,姮娥深宅病相思。

午晦霓虹疑幻蜃,野昏车辆似爬龟。

何方得出沉霾外,犹恐阳乌昼不飞。

匹似鸿蒙浩莫分,笼城终日雾连云。

辟开浑沌别清浊,世上安寻盘古斤。

雾接重云云压城,远山近水不分明。

偶然栏外一长望,好大一锅牛肉羹。

餐馆炊烟断万家,施工工地网遮沙。

一从环境入评考,街上逡巡洒水车。

长饥拟练辟谷法,重雾欲寻胎息经。

口罩面纱识无用,只宜闭目习黄庭。


河洛书剑诗词


写诗同写文章一样,可以写虚,也可以写实。通常写实的比较难写,写虚的只要夸张手法用的恰到好处,就可以写成一首比较好的诗了。(如果是格律诗,注意按格式填就好了)。

话不多说,先来一首虚的七律看看,

《七律.爱的春天》

春风万里桃花艳

公子多情妹有心

笑语欢歌传爱意

相依共偎醉轻阴

一只旧燕鸣青叶

两树新鸯闹绿林

羡煞城中惆怅客

高山响水有知音

写实七律一首(半实半虚)

清明祭祖松坡上

不问苍天问鬼神

锄草插香燃炮仗

添花借酒敬先人

年年老树怀春意

岁岁新枝谢旧恩

三尺神明萌后世

五洲共奉认同根








草斋聊赋


为什么不常见到会写诗的人?

这个问题问的感到好笑,满大街的人来来往往你怎么知道对方会不会写诗是不是诗人呢!

分享一个实例:

兵马俑门口有一个经常拾破烂捡矿泉水瓶子的老汉,捡着捡着便仰天长叹:

烈日炎炎多辛汗,

先人坟旁捡破烂。

腹有诗书五千册,

不及路人扔矿泉!

老汉一张口引来游客惊叹,兵马俑博物院太神奇了一个捡破烂的老汉都是诗人,了不起!

当然老汉因为这么几句也得到了好多矿泉水瓶瓶!

所以诗人多的是只不过君眼拙不认得罢了!


灵官庙人孙玉龍


其实写诗的人不少,读诗的人也很多,不管古诗,现代诗,还是白话诗,与诗的人大有人在。我是一个文化大革命时代的初中生,只上七年学,初中二年,只是喜爱诗词,本人学写诗六七年了,个人认为诗要大众化,才有生存空间。

王宽喜 2018-09-02 阅读29

诗词

(秦楼月中华新韵)嬬妇

娇阳日,夕霞晚暮滋山媪。

滋山媪,鸟鸣丛树,夜天暮堡。

坡尖隐现耕牛走,妇嬬依府向夫眺。

向夫眺,某婴偎母,土屋烟罩。

新韵〈蝶恋花〉春

千絮万条扬柳彼。挑李芬香,春到梅先笑。

雨润大千风啸浠,南燕北往泥巢喜。

生讨世间同相食。君子失机,拱手他人气。

碧草芽生经雪戏,高风竹亮节洁直。

新韵(江城子)清明祭父

二载父子隔阴阳。再家乡,且悲伤。

先爹凤栖,岸毕话凄觞。要使想逢应梦里。卑已往,痛肝肠。

夜来忽想小时光。小村庄,阅书郎。

灯火更深,伏雪伴书香。

应使麦青风呼啸,齐雨檐,芥花芳。

2015年4月4日王宽喜

注:凤栖,是凤栖山公墓

三言诗《思乡》

夜已深 难入眠 卧榻床 神已游

一幕幕 望心头 历几春 未返乡

今住舟 奔江头 雪如垠 寒来袭

念伊人 梅枝梢 雷苞花 老亲邻

可安好

改:网友国家闯天崖〈蝶恋花〉思乡为三言诗

2014年12月15日王宽喜

(新韵眼儿媚)俩守厢全

伊人晗羞伞遮胭,恐露小癍尖,

柔柔婀娜,拂帘相见,髻翠头卷,

郎才犹伫阑珊度,痴女俊郎缘。

窃蜂蜜吮,蝶花情缘,俩守厢全。

2016年6月2日王宽喜

〈喝火令〉夏

烈日天生火,娇阳孕地烟。

引喝寒错锁喉肝。

任允润甛身怨,任允润休欢。

野界风摇铺,丛坪侧卧安。

且风云翘月腾翻。

再外微凉,喜雨起乐欢。

咧咧展腰抬臂,依就伫心尖。

2016年6月23日王宽喜

〈喝火令〉新韵夏收

夏时天生火,娇阳孕地烟。

开镰收麦老少欢。

登丰喜悦田间,地垄汗漫衫。

妇髻淨粮仓,白翁修补编。

且铁扠挑垛腾翻。

扬场除糠,臂背挥诗篇。

赤赤夏忙人瘦,虽苦哺辛甜。

〈一剪梅〉雪

片片青沙压万枝。

白了江河,银了山川。

冰雕玉潔作画诗,飞洒飘扬,疑是花开。

莫道冬寒阶无情。

润了天际,滋养辽千。

梅带寒雪吐芳霏,不是春辉,胜是春辉。

2O16年12月24日王宽喜

(沁园春)雪

西風寒肅,瀚空娥毛,玉絮砌雕。

閱北國大地,河封凌掛,從林溝峪,披銀松嬌。

天海遼闊,冬雷聲濤,蒼漭無際起龍蛟。

西玩強,對華更囂張,牛氣沖霄,

鐵馬提搶駛礁,美軍腱闖吾海島。

韓美薩德鋪,倭佔非囂,越過海界,魚龜成妖。

國已強盛,軍威振敵,堅守南海築健橋。

雄心壯,看尖刀利刃,亮劍今朝。

20l6年12月22日王寬喜

〈長相思〉年

一重山,兩重天。

夕下光輝彩雲間,雞嗚迎大年。

車兒歡,道兒寬。

訪友會親互拜年,聚言把酒喧。

2017年元月27日農歷三十王寬喜

〈叉头凤〉清明祭母

今生别,音容绝,飘魂归处朝天阙。

情深切,梦中月,思母如雪,死生难阅。

雪,雪,雪。

泪滴血,时间跃,儿思娘亲心内结。

无期泪,心疼碎,缅怀恩母,憶昔追月。

页,页,页。

2017年4月8日王宽喜作

〈卜算子〉榴花

五月莽塬榴,花朵千般火。

招勾蜂蝶钻蕊心,六瓣闹天硕。

孕籽赤晶红,碧翠朱霞锁。

芳妆万般染弄新,维美甘甜果。

2017年5月28日王宽喜作

〈叉头凤〉新韵暑夏

毒阳火,热气锁,地焦烧烤无处躲。

天作恶,人心惑,四十高温,晚加劳作。

热、热、热

娇阳阔,绿篱握,修剪作业辛勤乐。

时光迫,工作火,蒸热熔烤,赤光之射。

涩、涩、涩

2017年7月12日王宽喜作

注:绿篱,修剪绿化造型的机械

〈太常引〉新韵湖波

千顷湖水散金波,紫染雲烟遮。

碧水伴曲乐,射虹麽,驚天歌。

楼台亭角,轻娑笑媟,双影舞罗婆。

鸬鹚戏绿荷,鲤鱼跃,赏花窝。

2017年7月28日王宽喜

〈长相思〉新韵七夕

牛女别,七夕节。

乞巧银河鹊喜接,滩头风浪阙。 情真切,悲也切。

诉尽离别思迫结,期盼永相携。

2017年8月25日王宽喜作

〈江城子〉新韵秋收

秋高气爽海云天。

观山间,尽红粘。

硕果累累,梨枣放香甜。

百里金装收眼底,黄谷米,长长尖。

秋收季里没得闲。

裹衣妆,握刀镰。

苦愈心甜,满载笑盈旋。

迄寄来年风雨驻,一碗酒,带丰年。

2017年9月15日王宽喜

〈调笑令〉中秋思亲

中月,中月,泪洒思亲泣血。

空虚定望滴滴,人生最苦分离。

心灭,心灭,时止佳节难悦。

注:滴滴,雨声。

2017年10月3日中秋节前王宽喜作

喜迎十九大帖〈永遇乐〉新韵

国梦如织,构思新启,一带一路。

世界同赢,人们目注,贸易长无数。

拓宽经济,惩贪治腐,科技兴国民睦。

订宏图,今朝绘就,振兴神洲科布。

南疆海廓,巡疆航母,守固领空健驻。

不忘初心,决胜全面,迎入新时曙。

两期双百,相交德立,在继国强民富。

中国梦,国人称颂,旭辉在慕。

2O17年10月20号王宽喜作

新韵〈苏幕遮〉念君

髻松松,铅华淡。

瘦骨迎风,寒灌沙扑面。

白雪飘然花玉伴。

亭曲楼边,一点寒梅探。

典红颜,花戴冠。

轻摆双肢,慢步丽姿转。

窕窈思君几度倦。

为见情郎,凝驻春心念。

2018年1月14日王宽喜作

如梦令·榆叶梅

(新韵 八寒)

不似梅英疏淡,

亦非海棠浓艳。

夺目小桃红,①

锦簇花团烂漫。

争赞争赞,

别是春光无限!②

① 榆叶梅,又叫小桃红,因其叶片像榆树叶,花朵像梅花而得名。

②榆叶梅花语:春光明媚、花团锦簇和欣欣向荣。

好词欣赏,学习学习,吾也合一首

不是梅科悠淡,

近亲桃枝结伴。

榆叶簇花漫,

更没海棠红艳。

争恋争念,

觍腆挽梅同赞。

2018年4月18日,于诗友合诗王宽喜

长相思

长相思,苦相思。

伏卷春秋写华诗,浅情难会知。

累相思,倦相思。

一纸浓香诉别痴,言痴到几时?

七夕

三标十三区项目部

8月18日 22:02

鹊桥仙新韵七夕

千年传幻,银河星汉,王母银簪划岸。

有情牛女止时分,阻思恋,鸳鸯泪面。

纤云弄巧,鹊桥作美,七彩虹桥相伴。

何时凤愿变成真,永不分,妻儿聚见。

六首新韵咏荷

三标十三区项目部

8月12日 18:03

十六字令

陶醉清香沁肺舌

而今古,诗墨画雄勃。

〈卜算子〉咏荷

红紫扮梳妆,翠玉清装上。

绿盖罗裙一剪裁,芳锦花拥荡。

浊垢净洁身,出水娇容放。

引领风骚满画塘,墨客文人唱。

十六字令

根入泥污碧水妆

蓬连叶,菱朵醉何芳


王哥


为什么不常见到会写诗的人。

写诗,你首先要爱上她,就象爱你的恋人一样。心里时时刻刻想着她。你要有深厚的文化积淀,有厚重的历史记忆。有着国人穿越历史时空踏着先贤的足迹,驻足纷繁的历史空间,或喜或忧,不为诗,不足以泣血而歌的杜鹃的情愫。不为诗,不足以达‘’黄河之水天上来‘’的雄浑壮阔之心境。当你夜不能寐,心潮起伏,你会作诗,抒心情之激动。当你冲冠一怒,你会作诗;泄满腔之义愤。苦会出诗,乐会出诗;忧会出诗,喜会出诗。你要有一定的文化素养,当然啦!你想见到的诗人,一定是名人,身上有光环的人。这个有点不容易,因为他忙呀!你想见他,他未毕想见你。我说的可能有些偏见,却是实话。那些著书立说,诗刊有名的诗人。不在少数,但是,流传后世,称为精典的又有几人,我国是诗的国度,几千年来,诗歌以种独特的形式,传播着人间大道,家国情怀,人文风骨,诗句中彰显着一代又一代人,前仆后继,忧国忧民,舍身取义的肝胆雄篇。让吾辈涕泪,永志难忘。吟诵一生的名篇佳句。可是,如今,文化的多样性,不如说是西方性,带来了那么多的困扰。外国的月亮比中国的圆占居了部分人的头脑意识。自我标:榜的一代宗师们,缺乏文化自信的面目暴露无遗,发表在诗刊上的所谓上乘之作,成了自娱自乐的消谴品,在大多数人无法理解所充斥作品的文化现象,真可谓误人子弟。那么,为大众所接受的文学作品,让人倍加期盼。以至于所谓的诗人,会写诗的诗人才会绽放出绚丽的光彩。


刘学功620


为什么不常见到会写诗的人?

【一】会写诗的人数占总人口数的比例少。

我国约有15亿人囗,喜欢诗词的人,大概不到1亿人。而且,喜欢诗词的人必定大于会写诗的人。



【二】写诗,需要文学沉淀积累,需要生活经验,需要灵感。

每个人都可以写诗,但写出的不一定是好诗。什么梨花体,什么羊羔体等等,终究是泡沫一般。要写出一首流芳千古的诗,确实是很难的。



【三】诗人在社会上,得不到应有的尊重。

有人把诗人叫做“湿人”,充满着嘲讽和讥笑。因此,各行各业中会写诗的人,也会把自己隐藏。正如我自己,会写几句,我的亲戚朋友都不知道我在头条上写诗。

综上所述,不常见到写诗的人也是理所应当的事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