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七月蜂,八月蛇,九月黃鱔惹不得。”它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我就是竹韻


現在很多人休假,都喜歡去周邊的農村遊玩。在農村,不僅可以呼吸到清新的空氣,而且可以讓孩子們可以更貼近大自然。

然而,這個大自然也是有很多套路的,如果不事先備足功課,也很容易受到傷害的。

有一句俗語說得好:“七月蜂,八月蛇,九月黃鱔惹不得”。如果您對此不知道,可是容易出問題的,下面就和有書君一起安利一這些基本常識吧!

“七月蜂”~在昆蟲的世界裡,什麼情況最容易傷害攻擊者?沒錯!就是生長、繁衍的時期。農曆七月正是蜂兒們活動的高峰期,它們生長、繁殖的速度比往常要高很多。

這個時候,蜂窩中的蜂兒已經繁殖並迅速成長,這個時候攻擊性極強,只要招惹到幾隻,便會導致群體攻擊。蜂類中比較厲害,而且相對比較常見的,就是馬蜂。

馬蜂對外界的干擾非常敏感,要是有生物靠近,會用尾部的針刺向敵人,讓其身體不舒服。嚴重時,還會讓人因此喪命。

所以說:農曆七月,如果去野外遊玩,一定要遠離馬蜂窩,更不要去招惹喲!

“八月蛇”~蛇是冷血動物,即怕熱也怕冷。農曆八月白天天氣熱,蛇一般都會選擇晚間涼爽的時候出來覓食。

蛇一般是不會主動攻擊人的,但是它們喜歡在路邊休息,對於同樣喜歡乘涼爽趕路的人,如果不小心踩到它們,它們可是會條件反射在腿上咬上一口的。

很多蛇都有毒牙的,被其咬上一口,如果不及時就醫,很容易危及生命的。畢竟我們沒有自尋草藥救治的本事,更重要天氣熱,傷口也極易感染。

至於“九月的黃鱔惹不得”,聽老輩人說在一年中的這個月份,黃鱔也具有較強攻擊性。原因是在農曆九月份的時候,黃鱔要繁殖後代,而當媽媽的黃鱔自然會因為母愛,天性使然而變得強勢。

小黃鱔可能沒什麼攻擊性,但是成年的大黃鱔,有的足足有好幾斤重一條,被它咬一口同樣是很危險的。

黃鱔這種動物本來就是肉食動物,它的牙雖然無毒,但因為它生長的水域不潔淨,很容易讓傷口發炎。而且它們看似溫順,但行動迅速,讓人措不及防。

所以,在農曆九月份的時候,去田裡抓黃鱔的時候,千萬要注意安全。

不論是七月的蜂、八月的蛇還是九月的黃鱔,不是隻有這個月份才具毒性或者攻擊性,只是在這幾個月,更容易與它們偶遇而矣。

其實,不論是蜂還是蛇,再或是黃鱔,它們很多時候是出於本能的自衛。而很多時候人類是因為某種目的,主動去捕捉它們。正如另一句寫七月蜂的俗語:“七月蜂,八月松,九月十月去無蹤”。

在這裡,七月蜂,意味著七月“燒蜂”。因為蜂蛹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蜂毒其價值堪比黃金,所以才使得更多的人鋌而走險,進山鑽林,去捅馬峰窩。

同樣是“七月蜂”卻反映出不同的結果,一為蜂傷人,一為人傷蜂。

而對於另外的兩種毒物,現在已經很少見到野生的。有書君有時在想,雖然它們本身有毒,也可能攻擊人類,給人類帶來危險,但是它們也是自然界中不可或缺的生靈,是不是也應該給它們在這個世界,留有一席之地呢?

七月蜂、八月蛇、九月黃鱔,你們也要遠離這個時期進山的人類喲~有書君語:一直倡導終生學習的有書君今天給大家送福利了啦。2019年最值的讀的52本高分暢銷好書,免費領取。從認知思維、情感故事、工具方法,人文社科,多維度承包你一整年的閱讀計劃。

活動參與方式:私信回覆“福利”或點擊閱讀原文即可免費領取。限時福利,先到先得哦~


有書共讀


俗話說“七月蜂,八月蛇,九月黃鱔惹不得”它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在過去,農村的環境還沒有像今天這樣遭到破壞,山上、水田裡、河流中都有各種各樣的動物。比如野雞、野兔、蛇這些在山裡就很常見,而農民去水田裡幹活的時候,也常常見到、捉到泥鰍、黃鱔、青蛙這些動物。那個時候,小孩子也常常滿山坡,到處瘋玩,掏鳥窩、取蜂窩、找野果吃,可以說以前農村娃的童年的大部分美好時光都是在野外。不過,家長們也常叮囑小孩子們,有些動物是不能招惹的。在農村裡現在依然還有些老人對後輩說“七月蜂,八月蛇,九月黃鱔惹不得”,這句俗語說的是什麼意思呢?有道理嗎?

七月蜂,八月蛇

在過去,農民記事都是以農曆為主,就算是今天在農村裡辦喜事了也是以農曆為主,所以這個七月、八月,則分別是指農曆的七月和八月份。其意思是說在農曆七月份的時候山裡的各種蜂是千萬不能去招惹,尤其是馬蜂窩千萬不要去捅。而農曆八月份的時候也不要去招惹山中的蛇,特別是毒蛇,這些都是非常危險的。

因為在農曆七月份的時候,蜂窩中的蜂都已經繁殖並長大了,這個時候的蜂極具攻擊性。只要招惹到了幾隻,那就會引起它們的群體攻擊。如果是一兩隻蜇一下還沒什麼事,但遭到蜂群的攻擊了,那就情況比較嚴重了。

農夫曾經在山裡砍柴,不小心就驚動了蜂窩,遭到了它們的“群攻”,當時還去醫院打點滴了才消腫的。大家可不要小看這些蜂群了,情況嚴重是要出人命的,尤其是在過去醫療條件的時代。而在農曆八月份的時候,白天氣溫比較悶熱,到了晚上又比較的涼爽,所以蛇也喜歡出來活動,很多就喜歡在小路邊上休息。雖然他們不會主動攻擊人類,但是在走夜路的時候不小心踩到它們了,那它們就會條件性的反擊而咬人。在過去農村的毒蛇也比較多,像銀環蛇、金環蛇都是很常見的,如果不能及時治療是容易危及生命的。

九月黃鱔惹不得

至於九月的黃鱔惹不得,聽老輩人說在一年中的這個月份時,黃鱔也是有攻擊性的,原因是在農曆九月份的時候黃鱔要繁殖後代了,而當媽媽的黃鱔自然會因為母愛的天性而變得強勢。小黃鱔可能沒什麼攻擊性,但是在過去農村有很多的大黃鱔,有的足足有好幾斤重一條,被它咬一口同樣是很危險的。因為黃鱔這種動物本來就是肉食動物,看似溫順其實也是很兇猛的,動作也很迅速。所以,在農曆九月份的時候,去田裡抓黃鱔的時候,千萬要注意安全。

有人說“七月蜂八月蛇,九月黃鱔惹不得”是因為這些動物到了這些月份的毒性就增大了,其實這個不太準確,應該是在這些月份碰到的概率更高了,並且這些動物也變得更加強大和有攻擊性了,所以要提防、小心!農村所流傳的很多俗語,都是古人經驗的總結,實用性還是有一點的。


農夫也瘋狂


農村俗語說“七月蜂,八月蛇,九月黃鱔惹不得”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空氣好,風景也不錯。但野外出行,也有潛在的危險。冬天寒冷還感覺不出來,但一到農曆的七八九月份,各種傷人的小動物就活躍起來了。農村老俗話說“養蛇傷腳,飼虎傷脖”,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溼鞋的時候?

城裡人可能沒有很深的體會,對於農村孩子來說,小時候害怕什麼?就是莫名其妙的就被蜜蜂蜇傷了,癢疼難受,要是蜇到眼皮,眼睛就會像桃子一樣的紅腫。農村老話說的“七月蜂”,可不是蜜蜂,而是野外生存的馬蜂,毒性比蜜蜂更厲害,據說幾隻馬蜂可以把一頭健壯的大牛給撂翻了。

因此,在農曆七月份,馬蜂繁殖力很強,在田間地頭,山林丘陵,都會有馬蜂活躍的身影。幹活做事的時候,一不小心就會和馬蜂來個親密接觸。這小傢伙可不會分青紅皂白,逮住誰就蜇,還有喜歡山林跑著玩的,也要注意,看過一個報道,一群小孩子在山裡玩,結果碰到了一窩樹上的馬蜂,結果被蜇的很慘,還要打點滴解毒。因此,七月份在農村出行,切記穿戴整齊。

蛇再厲害,也不敢大白天在人的眼皮子底下晃悠。多半都是晚上,才會出來活動,尤其是七八月份,天氣不冷不熱,蛇類最喜歡就出來活動,捕捉小動物們吃。因此在農村夜晚出行,切記隨身帶個手電筒或者別的照明工具,手裡再拿根棍子,可以打草驚蛇。在大白天的時候,不要到草木繁盛的地方去,尤其是水渠邊,會有毒蛇在那裡睡覺,要是踩到了可就麻煩了,反咬一口,毒性大的來不及搶救,小命都會丟。

一到八九月份,經過長時間的生息,野地溝渠的黃鱔都長大了,有的有擀麵杖那麼粗息,黃鱔老了長牙,很兇的。但這個時候,很多農村人會下地捉黃鱔賣錢,有的挖洞,有的用魚鉤釣,有的乾脆用徒手捕捉了。看過一個小視頻,很多地方的農村人,確實喜歡徒手捉黃鱔,一不小心就會被黃鱔咬住手指頭,咬的鮮血直流,慘不忍睹。九月的黃鱔愛咬人,這是農村老輩人的說法。

我倒是沒有被毒蛇黃鱔咬過,馬蜂蜜蜂蜇的不少,深知被蜇傷後的難受。也沒有辦法,不過那時候家裡備有清涼油,被蜇傷以後抹一點,可以減輕痛苦。農村人也喜歡吃野味,比如吃野蜂蛹,然後就會去找馬蜂窩,於是被蜇傷的機會更多了。


農村老俗話


『在農村生活的時候,總能聽到老一輩傳下來的經驗之談,這些精闢凝鍊的語言給了後人生活的指導,也透射出了人們征服自然界的艱辛!就拿這句“七月蜂,八月蛇,九月黃鱔惹不得”來說,就可以窺見。』

「點擊右上角“關注”按鈕可以獲取頭條號原生態鄉村的更多優質內容!」



這句話其實字面意思很好理解,就是馬蜂在七月的時候,蛇在八月的時候,黃鱔在九月的時候,千萬不要去碰他,否則必然遭受攻擊!

馬蜂和一些種類的蛇是帶毒的物種,平常我們輕易都不敢去惹;而黃鱔是一種魚類,用來食用也營養美味,在人們印象中並不兇惡,也不帶毒,那為什麼俗話中強調它九月惹不得呢?

其實,這句俗話將這三個物種道出具體的月份不要去惹,正是總結歸納出了這三個物種的繁殖季節!馬蜂在七月,蛇在八月,黃鱔在九月正是各自的繁殖季節!更確切地講,正是這些物種後代正好孵化成幼崽的時候!

這就不得不說另一個自然界普遍存在的法則:護犢!也就是保護後代是所有物種的天性!我們人類在遇到危險時,可以犧牲生命來保護孩子的安全,這些例子不勝枚舉!汶川地震一位母親被垮塌的磚塊砸死,卻讓身體形成一道拱形藏著孩子,成為幸運兒!

而俗話中的馬蜂、蛇和黃鱔也同樣有這樣的天性!一旦在它們的繁殖季,當幼崽面臨風險的時候,它們會不計代價地瘋狂攻擊來犯敵人以保護後代!

馬蜂蟄人之後也會死亡,還有群居和群起攻擊的習性!它們都在一起保護著蜂后的後代,所以發起的敢死隊式攻擊就顯得更瘋狂!



蛇,特別是毒蛇,在遇到潛在危險時,做出保護蛇卵或幼蛇的舉動那就沒有絲毫猶疑!平時它們可能對一些情況或許包容,選擇平靜來觀察,但在八月時節,就會對一些干擾毫不留情地發起攻擊!所以這個時候,就顯得蛇更狂躁更具攻擊性,實際上就是這個護犢的天性!

同樣道理,黃鱔雖然沒有什麼毒性,平時也很文靜。但是在九月的繁殖季節,它對於進犯的敵人也會採取猛烈的攻擊!由於黃鱔本身就是肉食動物,平常以蚯蚓、小魚蝦等動物為食,所以它也有鋒利的牙齒,並且咬的速度非常快!

在我的記憶中,正是南方農村晚稻插秧半月左右,也正是九月份啦,兒時的我們喜歡在稻田和一些溝渠中抓鱔魚!這個時候的鱔魚又大又好找。只要看見哪個水面上一堆泡泡,就可以發現鱔魚的洞口,也必定有鱔魚,個頭肯定不小!因為鱔魚的卵是從口中吐出來的,所以就形成了很多泡泡堆在洞口!



很多有過這個經驗的就一定有被咬的經驗!將手指伸到鱔魚洞裡,很快就逼近了鱔魚,但是也很快就被鱔魚咬!有時咬的鮮血淋漓,由於知道黃鱔沒有毒,經常受傷流血的我們根本不把這當回事!但是那些渠道中生長了很多年的鱔魚,個頭就更大,那被他們咬就可能更嚴重,不說能把指頭咬掉,恐怕也不是出點血的問題,搞不好要縫針!特別是傳說中還有一種稱為“白鱔”的鱔魚,據說就像毒蛇一樣帶劇毒,咬了要死人的!

所以,這些俗話是老一輩“以身試法”的經驗之談,是很有道理的!


原生態鄉村


俗話說“七月蜂,八月蛇,九月黃鱔惹不得”它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在我們家鄉,蜂,蛇,黃蟮這類東西都屬於山珍野味,營養豐富,常常有人捉了去賣錢,但捉歸捉,要選好時間段去捉,要不然會被其所傷,羊肉沒吃到,反而惹了一身腥。


人們歷年得出捕捉經驗,說七月的蜂,八月的蛇,還有九月黃鱔惹不得,這裡的惹其實也就是捉不得的意思。

七月為夏,氣候比較炎熱,春天裡,工蜂理巢蜂王產卵後,大批的幼蟲變成年蜂,蜂為了擴大它們的家族,會修築更大的巢。

如果你想吃蜂蛹,那你選錯時間了,俗說話說七月空,八月齊,九月十月滿鼕鼕,七月份蜂巢裡幾乎是空的,也就是成年的蜂比較多, 成年的蜂多你去惹那不是找麻煩嗎,被蜂蟄可不是好玩的事喲。

八月的蛇更是惹不得,到了立夏以後,蛇開始爬出洞脫皮,然後交配孵卵。立夏一般在五六月份,而八月份正是蛇孵卵的時間。


我們平常看到家裡溫順的母雞孵蛋時,都會炸毛似的護窩,啄人。而蛇這種冷血動物更是兇猛,而且在母蛇孵卵的周圍,還有護窩的公蛇,你一旦去惹它,小心被咬不說,還會追著人跑,恐怖得很。

至於九月的黃蟮,相信大家都很清楚,九月,也是黃蟮產卵的時間,據說端午節一過,黃蟮就不好吃了,公的瘦,母的會咬人。

這些貨在這幾月份都是惹不起的呀!所以要小心為是,不要貪圖錢和吃,而惹到不必要的麻煩。


泥糖小丫


首先是“七月蜂”,大家都知道蜜蜂會在陰曆三月份出來採蜜,經過三個月左右的勞作,蜜蜂的生命也就是快結束了,所以會在七月左右的時候選擇回巢繁衍後代,這個時候的蜜蜂是攻擊性最強的時候,而且蜜蜂都是群居動物,一旦你去招惹,會有一群的蜜蜂出來攻擊你。我們這邊就在前年有一個老農在七月份找蜂窩的時候被蜜蜂蟄過一次,據說最後在床上躺了一個多星期。


其次就是“八月蛇”,因為在二十四節氣中,八月一般是大暑與小暑兩個節氣,也是一年之中最熱的季節,大家其實都清楚,蛇是冷血動物,喜熱不喜冷,如果太冷了就會選擇冬眠,所以在八月的時候,是蛇最容易活動的季節,而且蛇也會在八月選擇繁衍,攻擊性也是非常強的,比如一些響尾蛇,銀環蛇,金環蛇,一旦被它們咬都都有可能送命,所以八月蛇是招惹不得的。

最後便是“九月的黃鱔”,九月一般都是河水退水分時候,這個時節天氣剛剛好,以前我們的父輩在這個時候如果幹旱會選擇抽水澆水,河水一旦少了,黃鱔便會在這個時節出來繁衍,由於護崽的關係,這個時間的黃鱔已經不是平時溫順的那樣了,而且黃鱔本來就是肉食動物,一旦攻擊起來動作之快也不遜於蛇,所以這個時節的黃鱔是惹不得的。



其實歸根結底一句話“女性本弱,為母則強”這句話的意思大家都懂,其實這句話不但適用於人類,也是適用於動物類的。綜上來說。這就是“七月蜂,八月蛇,九月黃鱔惹不得”的具體意思,這句話也是非常有道理的。


豫土人家


我昨晚上,閉著眼睛,在山坡上!上去的時候都有路。下來的時候找不到路!沒路得?在樹林裡亂串!找不到下去的路!在一處!無意一下看到,上方一塊大大的石板!石板外面,木葉子裡好家是蛇!好象看到蛇的頭在動!但,沒動出面。石板下里面好象有蛇!我,伸頭去找了一下,不知蛇有多大!心裡不知是,反正是,咚咚咚做!慌忙火急的,躲開了!從小,我都怕看到蛇!因為,人們都說,蛇冷冰冰的動!周身全是肉!如果用手摸它的話,感覺肉動動的!所以,沒膽子!怕摸著!


fgx226886


在農村生活過的人,應該不難理解這句話。七月蜂,八月蛇,九月黃鱔惹不得,這句話實際上有著很大的實用價值。這裡的七月八月九月,都是按照農曆來算的,現在我給大家解釋一下這句話的意思。

首先,農曆七月份,正是野蜂繁殖長大的時候,野蜂的數量會多於平常,並且有著很強的毒性攻擊性,倘若不小心被它們蟄到,輕則腫個大包,重則會有生命危險。另外,野蜂攻擊人,經常是傾巢而出,看著不起眼的野蜂,危險性卻不容小覷。

第二,農曆八月份,天氣比較悶熱,白天蛇一般躲在洞中。等到晚上天氣轉涼,它們就會出來覓食乘涼,水塘邊,磚堆邊,小路上,包括之前土胚房子,瓦房上面,都有可能成為蛇的“乘涼地”。蛇本身攻擊性很強,所以晚上的時候,應該多加留意,避免受到它們的傷害。

第三,九月黃鱔惹不得。可能在大家的印象中,黃鱔沒有蛇那麼令人膽戰心驚,但實際上,黃鱔的攻擊力不容小覷。九月份人們抓黃鱔,挖洞或者用魚鉤釣,有些人乾脆直接用手,不小心就會被黃鱔咬傷。大的黃鱔會有碗口粗,幾斤重,要是不小心被它咬一口,出血是再常見不過的事了。

黃鱔、蛇在小時候經常見,現在環境變差了,不僅黃鱔、蛇變少了,野兔,野雞,甚至連河裡的魚蝦都變少了。如果繼續這樣下去,不知道,我們還能留給子孫什麼?


西瓜二哥


七月蜂,八月蛇,九月黃鱔惹不得。這句話是老百姓在生活中總結出來的經驗,我小的時候,常能聽大人是這麼說的,而且也有過些許經歷。實際上它也是很有道理,它來自老百姓長期對這些物種的習性觀察而得出的結論。



七月蜂的可怕之處。

進入農曆七月份的時候,基本上蜂窩中的蜂蛹已長大,具有飛行去蜇人的能力,並且蜂的毒性處於最強的狀態。這時候野外的小小的窩蜂,已形成了大蜂群,而且這期間的蜂群是最大的,攻擊力也是最強的。這時候老百姓在外做農活,若不小心被蜇到,是非常痛苦的。

若是碰毒性很強的蜂,那就慘了,可能會導致發高燒。我讀小學的時候就試過,七月份是暑假,我上山放牛,碰到過一種叫做“牛角蜂”的。我被蜇後,頭昏目眩的痛苦難當,而且還發高燒,現在回憶起來,都邊寫邊渾身發毛。



八月蛇的可怕之處,在於碰到它的機率大。

進入農曆八月份,天氣異常酷熱。在野外,是老鼠、青蛙等等小動物活躍的時候。蛇自然也是知道這個期間,獵物最充足,出來獵食的頻率大幅度提高。所以無論是晚上,還是白天,老百姓在野外做農活,碰到蛇的機率就增大,從而威脅到生命安全。

最可怕的是,各種各樣的蛇,長期適應大自然優勝劣汰中,為了生存,它們的身體毒液調節。在這個八月份,它們身上毒液的毒性,是最強的,人一旦被咬到,若沒有得當的應對治療,非常容易造成身體傷害,甚至身亡。



九月黃鱔惹不得。

到了農曆九月份,在野外,是黃鱔活動最活躍的時候,因為黃鱔多在這個月份產卵。老百姓也瞭解黃鱔的這種活動規律,往往去田裡或者溪河中掏黃鱔,釣黃鱔。

根據老百姓的經驗,如果分不清黃鱔洞的出口和入口,可千萬別用手去挖,因為這個時候的黃鱔嘴很可能是張開的,你的手指伸到黃鱔洞裡,可能恰恰送到它的嘴裡。黃鱔的牙齒是很鋒利,手指被咬了不但會流血而且還很痛。

而且產卵的黃鱔處於保護的天性本能,這個時候一旦被咬上,是最拼命的,最用力的。估計被咬過的老百姓心有餘悸,侃上一句九月黃鱔惹不得。實則人的智慧捕捉黃鱔,易如反掌。


醉墨客林世偉


俗話說“七月蜂,八月蛇,九月黃鱔惹不得。”它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今天是驚蟄節氣,驚蟄以後冬眠的動物慢慢的開始活躍起來了,在冬天看不到的馬蜂、蛇和黃鱔也慢慢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在農村有“七月蜂,八月蛇,九月黃鱔惹不得”的俗語,那麼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

七月蜂

七月蜂的意思是農曆七月的馬蜂惹不得。在農村的樹林子中馬蜂是最常見的,小時候沒有地方玩便會跑到樹林去抓玩,一到了夏天大人便會叮囑我們別去樹林玩,就是怕貪玩將馬蜂窩捅了把我們蜇傷。被馬蜂蟄過的朋友肯定最有感觸,被馬蜂蟄後立馬就會鼓起來大包,大包又紅又腫,還特別的疼。農曆七月是馬蜂繁殖孵化的季節,如果此時捅了馬蜂窩,那麼肯定會被蟄的親媽都不認識,所以老人們在農曆七月的時候會叮囑小孩子們別招惹馬蜂。

八月蛇

農曆八月正是蛇孵化小蛇的月份,蛇多會藏在茂盛的草叢中,雖然咱們人類看到蛇都會很害怕,其實蛇看到人類也很害怕,因為它們害怕人類會傷害到它們,所以看到人類後便會立馬做好攻擊的準備。蛇在孵化小蛇的時候更會擔心人類會傷害到小蛇,所以在看到人類並不會先等待,而是直接攻擊人類,所以在農曆的八月最好不要去草很茂盛的地方,以免影響到蛇孵化小蛇而被蛇攻擊到。

九月黃鱔惹不起

說到黃鱔,相信很多人都想到由黃鱔做的各種美味佳餚,雖然大多數黃鱔都會被人們吃掉,但是農曆九月的黃鱔人們卻不敢去捕捉。這是因為九月的黃鱔正是一年中繁殖後代的時候,咱們經常說“女子本弱,為母則強”,黃鱔也是這樣的,在黃鱔繁殖後代時期,如果有人來抓黃鱔便會被黃鱔咬傷,所以喜歡徒手抓黃鱔的朋友要注意了。

其實“七月蜂,八月蛇,九月黃鱔惹不起”這句俗語,是根據每種動物的生長特點總結出來的,七月是馬蜂孵化的季節,此時招惹馬蜂窩會受到平時幾倍的攻擊,八月是蛇孵化小蛇的季節,如果影響到小蛇的孵化,便會受到大蛇的攻擊,九月是黃鱔繁殖的季節,如果抓黃鱔會被母黃鱔咬傷。農村中很多俗語都是老一輩的人們根據生活和勞作總結出來的經驗,值得我們學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