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看1聽選釣位

1、看水色

水本是無色無味透明的液體,由於生活著大量浮游生物,懸遊物質,加上魚兒用食時的攪拌,使水呈現各種不同的顏色。水色與垂釣的關係甚大,富有經驗的垂釣者,可根據水色來判斷魚情及其食餌的類別。淡黃水透明度在30—40釐米。水中黃絲草、無隔藻、金胞藻和合尾藻較多,水質較瘦。一般情況下,這種水內的魚食慾旺盛,喜食動物性釣餌。黃綠色的水,透明度在20—30釐米左右。水中綠藻、甲藻、裸藻、褐藻、黃藻豐富,水質不肥不瘦,適宜魚類生長。這種水內的魚兒,動物性、植物性的釣餌皆喜食。渾水內含有大量泥沙、腐殖質,水色黃褐,能見度在5釐米之內。大多是暴雨以後,泥沙衝入河流、池塘、水庫造成的。渾水除受汙染外,一般含氧多,食物多,但泥沙過多,易使魚呼吸困難,多逃入清水中,只有鯰魚等兇猛肉食性貿和沙鱧等小魚吃食活躍,並多在流水處覓食。

3看1聽選釣位

2、看水泡

魚星是魚兒呼吸、覓食等活動觸動泥土形成的一種氣泡。它是反映魚兒遊動的方向、魚兒品種、大小、密度高低的主要標誌。發現魚星,說明該處有魚;魚星多,說明魚多,是垂釣的好地方。 不同的魚產生的自星是不同的。鯽魚魚星:由攝食引起,水泡細而密集,一次連續多泡大小一致,每個水泡只小米粒般大鯉魚魚星:鯉魚愛掘泥尋食,拱動河底汙泥,產生大小不均的密集水泡。一連數十個同時上冒,魚星此起彼伏,常伴有濁水上升。鯿魚魚星:氣泡小而分散,陸續上冒。青、草魚魚星:先冒出幾個大的水泡,而後有幾個較小水泡冒出。

3看1聽選釣位

3、看水面

水面平靜如鏡的地方不宜垂釣,因這裡的魚兒不活躍,沒有覓食跡象。魚群浮在水面嚼水的地方也不宜垂釣,因水裡缺少氧氣,魚兒呼吸困難,不會沉下水吃鉤。魚兒一見到人影就立即逃竄的地方也不宜垂釣,這裡可能剛受過干擾,魚兒驚魂未定,不敢覓食。 魚兒遊動、跳躍、覓食、引起的水面產生的波紋,水面有魚波,則表明水內有魚。無魚波的水域,水平如鏡。

3看1聽選釣位

4、聽水聲

在多浮藻或水草叢、深處,稍加註意,就會聽到魚兒“哢樸、哢樸”的吃草聲。發出聲音的水域越廣,表明魚越多。或者聽到魚兒遊動、跳躍或追捕食物發出的擊水聲,表明該水域魚兒活躍。憑聲音大小,還可判斷該水域魚的大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