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外专红色经典:五 大学校长的楷模——王季愚

哈外专红色经典:五 大学校长的楷模——王季愚

大学校长的楷模:王季愚

哈外专红色经典:五 大学校长的楷模——王季愚

我在制作电视专题片《我心中的太阳——黑大红色经典》的过程中,采访了不少老教授,他们都是上个世纪四十年代末五十年代初哈尔滨外国语专门学校毕业生,如今都是八十多岁的老人了,这是一个淡漠和淡忘一切的年龄,难有什么事情能够打动他们了,可是,令我惊讶的是,他们一旦谈起哈外专老校长王季愚和副校长赵洵的话题,竟然是那么激动不已,记忆是那么深刻、感情是那么真挚、语言是那么热烈,对两位老校长的爱抚和培育之恩无不感念之极!这是为什么?答案非常清楚,那就是:

王季愚所具有的马克思主义的政治魅力、学贯中西的学识魅力、独立高尚的人格魅力、精英輩出的教育魅力,深深地打动、感化、激励了学子们的心,总装了他们的世界观,决定了他们的革命道路,影响了他们一生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取向,因此,他们忘了任何别的什么,也决不可能忘记自己的人生导师老校长啊!

一 马克思主义的政治魅力和历史胸怀

王季愚的马克思主义政治魅力,首先在于她有着革命家的一生。

1930年她考取了国立北平大学法学院俄文班,因为苏联十月革命的影响,在当时学俄文被视同共产党一样。她与于伶、陈沂同班,参加了俄文读书会,了解苏联和苏联文学,同时兼学英文和日文。九一八事变后,她立即投入到抗日救亡运动,参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左翼文化团体“社会科学家联盟”(联)。1938年王季愚参加党的地下组织,以季子、西冷、季愚等笔名,从苏联《红星》杂志上翻译了大量文章刊登在《上海妇女》杂志上。

1938年孙冶方代表组织通知王季愚被批准为中共正式党员,无候补期。

1939年上海的党组织根据中央指示,陆续输送一些理论工作者和文化工作者去延安,周扬和艾思奇现行。1940年8月,王季愚转道香港、桂林,到达重庆,周恩来安排王季愚母子住在周恩来公馆,后来经周恩来安排赴延安鲁迅艺术学院文学部工作,开始系统学习马列主义和毛泽东理论著作。她记忆力惊人,能背诵《新民主主义论》、《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和《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等文章的主要章节。抗战胜利后,她随延安鲁艺徒步行军来到东北佳木斯担任东北大学文学院院长,后来在刘亚楼兼任的东北民主联军总司令部附设外国语学校最困难的时侯,来到这里主持学校全面工作。从此开始,一直到后来的哈尔滨外专、外院、上海外院,毕生从事外语教育,成为新中国外语教育的奠基者、新中国外语教育的先驱与前辈,杰出的人民教育家。

王季愚的政治魅力还在于,她有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胸怀。

从延安外国语学校到哈尔滨外国语学校,都是培养苏联翻译的,培养出来的学生都工作在重要岗位,所以对学生的政审非常严格。来这里学习的除了部队推荐的政审合格的学生以外,还有很多是来自国统区和沦陷区学生,他们多数出身于有钱人家。穷人家的子弟连饭都吃不上怎么可能来读书呢?那么,应该如何对待这些从国统区和沦陷区来的非工农出身的学生呢?

王季愚的做法是两条:一是相信青年人是追求进步的,二是对年青人在追求光明的道路上所走过的弯路不要苛求。有了这两条,非工农出身的学生就可以完全放下了思想包袱,满腔政治热情走上共产党指引的革命道路。我从1950年学校对学生政治面貌调查统计表中吃惊的看到,有不少后来的模范共产党员和业务尖子,他们参加革命前在国统区或沦陷区曾经参加过国民党或三青团或外围组织,假如对他们曾经走过的弯路坚持苛责,就等于拒绝他们向革命转变,等于葬送他们的政治生命。

可是,王季愚校长没有这么做,而是对青年人坚持政治引导。她亲自给学生讲社会发展史,讲中共党史。王校长的报告深刻、生动、风趣,总是座无虚席,掌声不断,在讲到关键之处,她会将手中的粉笔头向空中一掷,不容置疑的结论,在年轻人心中树立起坚定的信念!她还凭着延安的老关系把《解放日报》国际评论员陈泉璧,挖来任学校政治教研室主任。他的时事教育大课,对形势的透彻分析和精彩点评,就像一团火,点燃了同学们的革命激情。她特别培养、建设和团结了一批包括象熊映吾这样后来成为全国著名经济学家的政治理论教师队伍。1953年5月1日《光明日报》对哈外专政治理论课教学经验进行了长篇报道。

1950年王季愚在年终工作总结中说了这样两段话: 学生们“学政治课的目的,是在毕业后能有正确的远大的政治目光,能以马列主义观点分析世界一切大事,能以新民主主义的观点为人民服务”;“如果同学对我们的教育目的认识不够,将来对事的看法不够正确,不远大,我们的目的便要落空,这是人民很大的损失,故同学都应重视它,如同重视俄文学习一样”。

这样的学校怎么可能只有流利的外语而没有理论思维和政治信念?所培养的人怎么可能只有知识而没有远大理想呢?正是因为这里的校领导不只是教育家同时又是革命家和政治家,所以,从国统区、沦陷区来到哈外专的学生受到革命教育后,背叛了过去,选择了革命道路。他们曲折的人生轨迹生动的记录了他们是如何经过痛苦的比较,以哈外专为转折点坚定地走上了共产党的道路,同时也证明了王季愚等老一辈马克思主义者的历史胸怀和政治魅力!

王季愚所具有的马克思主义历史胸怀,还表现在历次政治运动中所持有的实事求是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立场:

1947年东北解放区开始三查三整时,有人在传达运动精神时说,非劳苦大众出身的都要清除出党。王季愚与赵洵一起向罗荣桓和刘亚楼反映情况,使得上级不久下达了《对待知识分子的决定》,保护了一大批非工农出身的干部和学生。

五十年代初开展三五反运动时,上级给学校下达“指标”,王季愚亲自去市委要求撤销“指标”,提出“学校有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的正确意见,结果是又避免了一次扩大化。

1957年反右斗争来势汹汹,根据上级按师生比例下达的“指标”,学校有200多名师生被打成“右派”。王季愚非常痛心而无奈,但是她不顾上级对她提出的“不要犯组织性错误”的警告,尽一切可能保护了被错划成“右派”的干部、教师和学生,非但没有把这些所谓的“右派”开除出校,而是安排在校办农场“改造”,并很快在一年后陆续调回学校恢复工作或学习。

当然,有些人一直认为王季愚太右倾了,甚至认为她是右派的保护伞,对此王季愚不以为然,她曾经大度而风趣地说:“办学校没有什么,检讨、检讨、再检讨就是了。”正是她代人受过勇于担当的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胸怀,保护和挽救了大批同志和他们的家庭。

文革期间牛鬼蛇神保护伞的大帽子自然就扣到她的头上,老账新账一起算,面对残酷批斗,她硬是不低头。1981年她病逝后,杨尚昆夫人李伯钊说:“狂风暴雨袭来时,有随风倒的小草,也有宁折不弯的大树。王季愚同志在延安时我就了解她,她的性格就是这种宁折不弯的大树!”

这就是我们的王季愚校长,具有马克思主义政治魅力和历史胸怀的王季愚!

二 学贯中西的学识魅力

哈外专红色经典:五 大学校长的楷模——王季愚

王季愚的国学造诣很高,古文功底深厚。三十年代在上海曾经给商务书局标点过二十四史。她通晓英、日、俄语,1935年在夏衍的建议下,开始翻译高尔基的世界名著《在人间》,1936年出版,由夏衍亲自设计和书写封面,艾思奇推荐由上海读书生活出版社出版,李公朴亲任发行者,发行全国。译文流畅优美。1947年重庆读书生活出版社出版发行了王季愚的第三版《在人间》。王季愚与许广平来往密切,曾经向鲁迅引荐过赵洵,并请鲁迅先生亲自为赵洵翻译的肖洛霍夫的《静静的顿河》作序。王季愚在北京和上海时期,对中外文学做过比较研究。

王季愚从抗日战争后从事外语教育以来,强调学习外语要和学习母语同等重要,只有这样才能做好翻译工作。为此,她在外语学校内部设置语文教研室,周扬的儿子周艾若和李立三的儿子李人纪都曾做过中文教师。王季愚还经常请翻译家戈宝全、作家吴伯萧来校小住,举办翻译和文学讲座。五十年代初毕业生力冈被誉为我国苏俄文学顶级翻译家,王士燮翻译普希金被公认为是表达最准确最优美的译文等等,都得益于学校母语与外语并重的教学方针。注重口语翻译,这是哈外专教学的又一特色。王季愚充分利用哈尔滨苏侨人口多的优势,不仅主讲教师由苏侨担任,助教、其它如体育、舞蹈、音乐、美术教师,甚至打字员、清扫员都是苏侨,刻意营造俄语会话氛围,尽快进入俄语思维,保证发音准确标准。建国初期,在苏联援建的空军海军装甲兵部队和国防、外交、苏联援建的156项重点工程中的首席俄语翻译,大多是哈外专的毕业生。

早在50年代初,王季愚领导的哈外专是新中国首创研究生教育的外语学校,开创了新中国研究生教育的历史先河。当时开展研究生教育的直接原因,是为了培养中国自己的俄语教师队伍。1954年之前,哈外专的教师以苏侨外教为主,王季愚预见到这些外教老师迟早是要回国的,学校必须抓紧培养自己的教师队伍,这是一项战略任务。历史已经证明了王季愚校长的远见卓识,当四年后大批苏侨回国的时候,我们培养的自己的俄语研究生已经达到200多人,从实践教学到理论教学,门类齐全,数量足够,质量合格,平稳迅速完成过度,学校担负的向国家各条战线培养大批俄语翻译的任务没有受到任何影响。

1955年,王季愚又适时提出学术建校的战略措施。她深知哈外专作为首个以俄语教育为主的外语学校,不仅要向国家源源不断地输送俄语人才,同时还要义不容辞地担负起新中国俄语教育科学研究的重任。她提醒大家提高俄语教育水平,仅仅依靠提高教学方法是远远不够的,最主要的办法是要依靠提高俄语的学术研究水平。为此,她制定了学术建校的方针,提出学校工作由教学一个中心,变成教学与科研两个中心,这种提法比后来的提出教学与科研并重的提法早了整整半个多世纪。这是多么大胆的教育创新!王季愚动员全校教师参加俄语学术研究,同时聘请了11位苏联专家,带领教师进行各方面的俄语理论研究。哈外专是全国最早开设俄语理论课教学和俄语教材编译室的学校,作为学术建校的两个直接的成果就,一是编写了一系列的俄语教科书和辅导材料,成为全国俄语教学所普遍采用的教科书和辅导教学著作。哈外专坚持学术建校的传统一直流传至今,这是目前黑大俄语学院任然保持全国俄语教学首席位置的根本原因。

二是编写了种类齐全、数量多、部头大、水平高的俄语辞书。其中《大俄汉辞典》是周恩来总理在他最后的岁月里在广州词典会议上决定的编写任务并特定由黑龙江大学俄语系完成的。《俄汉详解大辞典》是王季愚和赵洵两位老校长直接组织的,从1958年开始编纂,中间三次被打断、三次重启、两代人携手接力、全国各地哈外专学子鼎力合作,历时40年,终于在1998年成功出版,被俄罗斯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所长通讯院士宋采夫亲自作序评价它“是一部具有跨世纪意义的词典”。这两部大典标志着它在全国乃至世界俄语学术研究中的崇高地位,也放射着王季愚学术建校的历史光辉。

王季愚还有一项惠及至今的决策。1952年,正当哈外专在市区教学大楼刚刚落成的时候,王季愚就提出一个令人震惊的设想,这就是在荒漠的郊外建设新校区,学校准备外迁。她说,随之解放后各项事业的发展,当初东北局划给哈外专的医大教学楼、邮电大楼等等,校舍迟早是要返还的,而且从长远看,“学校本身也要发展,要有活动场地、绿色校园、运动场、图书馆、俱乐部、游泳池,学生要在绿荫中读书,要有一大片土地,现在不动手以后就晚了”。

王季愚校长非但决策果断,而且行动之快令人震惊!1952年夏沙曼屯新校区就开工建设了,总面积十多万平米的教学楼、宿舍、礼堂及服务设施,两年多一点的时间基本竣工。此时正值苏联援建156项工程大量需要俄语翻译的时候,也是教育部决定高中取消英语课改上俄语从而俄语师资需求猛增的时候,而哈外专适逢其时具备了扩大招生的条件,仅1954年一次就招收了1700名高中毕业生,全校在校生达到3400名,教师达到350多名。更深远的是,正是由于她的远见卓识,才有今天黑龙江大学这座美丽壮观的校园。这是影响百年的决策呀!作为大学校长,王季愚学贯中西的学识魅力是令人折服的,她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是经得起历史考验的,她的光辉业绩不仅永彪史册而且永远铭刻在她的世代学子的心上!

三 独立高尚的人格魅力

哈外专红色经典:五 大学校长的楷模——王季愚

王季愚是大写的人,是真正的共产党员,是学子们一生和世代相传的做人的榜样。

学校返回哈尔滨之后,王季愚在马家沟飞机场附近办农场,养猪养牛养鸭养鸡,改善大家的伙食。在太阳岛租房买船供大家休闲娱乐。在帽儿山买房建设休养所大家轮流去疗养休息。

五十年代,宋庆龄曾经视察并高度赞扬过哈外专所办幼儿园的工作。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王季愚在东大直街校部的对面建了两座家属楼,解决了教工住宅问题,同时办了一个托儿所和幼儿园。王季愚和赵洵以深情的母爱,呵护着教工们的孩子,让孩子们享受最好的教育,还饲养了十头荷兰奶牛,每天给孩子们专供鲜奶。

王季愚对干部教师和学生要求严格,却有手足之情和母爱之心,操心他们的吃住与冷暖、困难与负担。早在解放战争期间,由于战局紧张的时候,学校从哈尔滨迁到佳木斯,除了口粮和军装以外全部需要自给。赵洵说,这时季愚在党组会上提出把延安带来的黄金卖掉,买了10辆日本人留下的旧卡车,由谢家彬负责去集宁金矿跑生意,这样一来学校生活慢慢好起来,还换回砂糖、苹果和极其少见的巧克力,这些东西自己人不准动全部给苏侨教师。为送病号和外教进城还买了一辆淡青色的马车,大家称之为青鸟”。在那么艰苦的年代,两位女校长把学校生活打理得那么精彩,老师教书和学员学习的热情都十分高涨。

她艰苦朴素一辈子,却对周围有困难的同志一贯慷慨解囊。甚至在文革中她只有30元钱生活费的时候,仍然接济了同样遭受文革劫难的9个孩子,视若亲生骨肉竭尽全力保护了他们。这是1981年九个孩子为王季愚校长扶棂的照片。

大多数人经常看到的是王季愚校长工作上指挥若定气宇轩昂的一面,对同志对学生和蔼大度悉心呵护的一面,却不知道她同时在默默地承担着多大的来自家庭的沉重负担和个人的不幸遭遇。

王季愚30年代在上海与戏剧家于伶结婚,后来于伶移情别恋,王季愚独自一人带着6岁的力凡和当时只有5个月的力平辗转去了延安的。抗战胜利后,她将5岁的力平寄养在延安同志家里,带着力凡长途跋涉来到东北,在三年战争当中不知儿子力平是死是活,全国解放前夕力平才回到母亲的身边。这是她从延安带来的可爱而饱经风霜的女儿力凡和儿子力平。王季愚对女儿和儿子没有任何特殊照顾,有的是严格要求。

王季愚对教工们的孩子是那样倾心,加上紧张的工作,反而忽略了对自己女儿的细心照料,以至于力凡生病,终于不幸。这是力凡在上海遭受文革迫害去世后,老人家凭窗而泣令人撕心裂肺的一张照片。

这是一位巨痛压顶不低头,性格无比坚强的人!也是用一生的宽容对待人,包括给自己造成不幸的人,只要他人幸福自己甘愿承受命运安排的胸襟无比开阔的人!能够把坚强与宽厚两个很难兼容的东西融合的一起的,只能是具有崇高思想和人间大爱的人,这就是王季愚!

对待同志,即便是犯了错误也会像春天一般温暖;而对待严重的错误路线,却坚决不低头——这也是王季愚!

1958年黑龙江大学成立后进行所谓的“教育改革”,把师生们都赶到农村“下乡办学”,那时农村就已经开始缺粮了,师生们在农民家与老乡们同吃同住,给农民带来很大的负担,而且不少师生,特别是女同学因为缺乏营养而出现浮肿,王季愚到乡下调查回来给省委写报告反映情况,并且要求立即停止下乡办学,返校上课。省委采纳了王季愚的正确意见,从此王季愚与当时的党委书记矛盾尖锐化,导致最后王季愚离开黑大去上海外语学院任职。这些对王季愚都是无所谓的事情,除了纯粹地为了学校的健康发展之外,她没有任何个人的恩怨和利害得失.她到了上海外院后同样做出了卓越贡献,得到广大师生们的一致赞颂。

文化大革命开始了,极“左”势力反扑,牛鬼蛇神保护伞的大帽子自然地扣到王季愚的头上,新账老账一起算,把她从上海纠回黑大批斗。面对残酷批斗,她硬是不低头,她自信真理的力量,在群众大会上,她说,你们今天把我斗臭了,以后我还会香起来!

王季愚解放以后,加倍地努力工作,却从来不提在文革自己所遭受的苦难,没有忌恨批斗她的人。一桩旧案也有了结论——那是1960年,因为中苏关系开始恶化,俄语系教学任务减少,王季愚利用这个机会组成25人的队伍编纂《俄语详解大辞典》,可是,因党委书记说大学编词典是不务正业而被迫停止。王季愚去北京找胡乔木和周扬寻求支持,最后以借调的名义将黑大俄语系的人借去北京编纂词典。70年代初,欧洲一个小国访华时赠给中国一套他们编纂的百科全书,而我们却拿不出像样的辞书而只能回赠《新华词典》,此事引起周总理的高度重视,召开了他生前最后一次会议——广州辞书工作会议,颁布了中国辞书编纂规划,并将俄语大辞典的编纂任务指令落实到黑大,王季愚主持编纂俄语词典是不务正业的荒堂指责也偃旗息鼓了。

古语有道:有其母必有其子,有其师必有其生。有王季愚这样的校长,必然会教育出王季愚那样的学生。

章金树是哈外专40年代末的毕业生,曾经给刘亚楼当秘书,后来被调到国防部给彭德怀元帅当秘书兼俄语翻译。1959年庐山会议批判彭德怀,用专机接章金树上山揭发彭德怀所谓“里通外国”的罪行。章金树在山上住了四天,一字未写,最后只说了一句话“我认为彭总没有问题”。这就是哈外专学生普遍具有的光明磊落、淡泊名利的高贵政治品质!从此大难临头,从北京贬到山区军营,最后当他不得不结束30多年戎马生涯脱掉心爱的军装时落泪了,转到地方后他依然为党和国家勤奋工作努力学习,80年代在文化部的一个重要岗位上再次为党和国家做出贡献。这就是哈外专学生顾全大局、忍辱负重、锲而不舍的高贵思想品德!他的爱人张亿伟与他都是哈外专三班的同学,在章金树最艰难的时候,两人仍像当年在哈外专那样,恩爱如初、相挽而行,这就是哈外专用共同理想和信念铸就的同学之情!

哈外专还有一位同学鲁芒,1957年因言获罪进了监狱。1960年大饥荒的年代,他的同学张凡冒着开除党籍的风险给鲁芒寄去救命的粮票,帮助鲁芒度过了绝望时期。监狱看守问张凡是你什么人?鲁芒含着泪水说:他是我的同学!

前面提到的那位被誉为苏俄文学顶级翻译家的力冈,1957年被错划右派开除公职劳动教养,文革时带着全家下放山区,磨难的生活摧残了他的身体,也耽误了他太多的时间。但是逆境坎坷丝毫没有动摇他的生活信念和神圣追求,700多万字的译作都是在1979年到1996年的17年时间里完成的,他是在与时间和生命疯狂地赛跑,做出了令人难以置信的辉煌成就,终于在1997年刚过70岁的时候离开了人世。他是累死的。应该说,哈外专像力冈这样历经磨难永不言败,与命运抗争为事业献身的学生很多,力冈是他们的杰出代表。

从这些学生的身上可以生动地看到,王季愚独立高尚的人格力量是多么巨大!这种独立高尚的人格,说到底就是对他人、对社会、对民族的良知,和对这种良知的固守和捍卫。

四 精英辈出的教育魅力

哈外专红色经典:五 大学校长的楷模——王季愚

著名的大学校长,一定是膝下精英辈出,桃李满天下,令世人唏嘘仰慕的教育家。王季愚就是这样的大学校长。新中国建立前夕的1949年8月,周恩来约请王季愚到北京亲自下达10个月之内培养200名苏联翻译的紧急任务;时隔6个月之后的1950年2月,周恩来陪同毛泽东访苏归国途中视察哈尔滨时又一次接见王季愚,听取工作汇报。

王季愚没有辜负党中央和毛泽东、周恩来的期望,打破教育常规,充分利用哈尔滨苏侨外教和俄语语言环境的优势,以俄语实践教学为主,听说领先,注重口译,很快培养出一批批战争和国防、外交战线急需的俄语翻译,解决了党和国家的燃眉之急,同时也铸就了学校注重会话的教育特色。翻阅学校历史档案,可以看到当年学校接到部队各兵种和国家各部位发来的请调函、请调电文多如雪片。他们共同认为哈外专培养出来的俄语翻译政治质量好,会话能力强,当时军队系统的首席翻译几乎都是哈外专的学生,甚至国务院和各部位的主要翻译也是哈外专的,哈外专为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创建空军、海军、装甲兵、苏联援建的156项重点工程和新中国外交工作,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

从1946年王季愚主持东北民主联军总司令部附设外国语专门学校,到哈尔滨外国语专门学校、哈尔滨外国语学院,一直到黑龙江大学时期的1964年她到上海外国语学院前为止,18年来她直接培养的学生,精英辈出,桃李芬芳,遍布国防、外交、经济、教育、文化等各条战线,是国家的栋梁,事业的精英,社会的良心,党和人民的好儿女。

哈外专毕业生就职于国防战线的相当之多,特别是以刘亚楼为司令员的空军里,有一多半的翻译来自哈外专,后来都陆续成为空军的各级领导干部。

刘亚楼两任秘书章金树和孙维韬都是哈外专的早期毕业生。这里只说章金树:他1952年被调到国防部外事处后,因为给彭德怀当了7年翻译,所以1959年庐山会议期间专机把他接到山上揭发彭总所谓“里通外国”的问题。他在庐山住了4天,一字未写,最后只说了一句话“我认为彭总没有问题”!——这就是哈外专学生普遍具有的光明磊落、淡泊名利的高贵政治品质!

从此他大难临头,从北京贬到山区军营,最后当他不得不结束30多年戎马生涯脱掉心爱的军装时落泪了。转到地方后他依然为党和国家勤奋工作努力学习,80年代在文化部的一个重要岗位上再次为党和国家做出了重要贡献。——这就是哈外专学生顾全大局、忍辱负重、锲而不舍的高贵思想品德!他的爱人张亿伟与他都是哈外专三班的同学,在章金树最艰难的时候,两人仍像当年在哈外专那样,恩爱如初、相挽而行,这就是哈外专用共同理想和信念铸就的同学之情!

除了空军而外,海军、装甲兵和国防科工委包括二炮当中,来自哈外专的也很多。例如叶正大中将、夏明智少将、丁昕少将、长二捆火箭发射总指挥于龙淮等等都是。

外交战线来自哈外专的也不少。据统计仅驻外大使就有几十人之多。例如我国驻捷克斯洛伐克和保加利亚大使张大可和腾绍志等,张联是新中国最早的女大使之一,她是50年代初的哈外专毕业生。

外交部副部长齐怀远是王季愚1948年从沈阳招来的学生。中国驻俄罗斯大使李凤林是王季愚1950年首创的俄语少年预科班的学生,他在担任大使期间为苏联解体后的中俄友好关系做出了重要贡献。当年,王季愚非常关心预科班的小同学,看着这些穿着又长又大军装的少年们是那样可爱,给他们補习文化课,还经常亲自查夜,被子没盖好的给掖好。李凤林是预科班中年龄最小的。在少年预科班毕业的姜长滨是我国苏联问题研究专家,中央对俄关系六人咨询小组成员。在少年预科班里还有后来成为李鹏总理夫人的朱琳等。

在王季愚的弟子当中,还有一批后来成为党和国家的重要领导干部。阎明复,曾任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统战部部长、全国政协副主席。他是我党隐蔽战线的英雄阎宝航的儿子。1946年他16岁时从佳木斯东北大学毕业来到哈外专,王季愚亲自接待并安排他在老三班学习俄语。1949年毕业后分配到北京。195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成立了由闫明复、朱瑞真、赵仲元三人组成的翻译组,闫明复任组长。这三人都是哈外专的毕业生。翻译组的任务是翻译中苏两党之间的来往信件、为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出访或接见外宾时担任口头翻译。翻译组见证了两党由友好到破裂的全过程,并参与了中苏论战的一些工作。例如1960年经毛泽东审改发表的《列宁主义万岁》等三篇文章和1963年至1964年发表的九篇公开论战的文章("九评")。

还有一位钱育才,是哈外专50年代初毕业,1953年到1979年长期在对外宣传部门从事译俄工作,例如1956年苏共二十大后参与了《论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再论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等重要文章的翻译和核稿工作以及《毛泽东选集》第四卷俄文版的出版工作。

上个世纪50—60年代,担任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邓小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首席俄文翻译的基本上都是哈外专的毕业生。1989年戈尔巴乔夫旨在改善苏中关系访华之行,邓小平说阎明复50年代参加过两党会谈全过程,所以指令阎明复参加他与戈氏的两党的这次会谈。

不能不说的是,被翻译界誉为当代苏俄文学顶级翻译的也是王季愚的学生,他就是力冈,1949年入学的哈外专三级部的学生。作为文学翻译家,没有深厚的两国文学和双语才华是绝对不可以的。力冈在我国俄苏文学翻译大家鲁迅、曹靖华、草婴、戈宝全等前辈面前,敢于将托尔斯泰、普希金、屠格涅夫、莱蒙托夫、肖洛霍夫、高尔基等人的世界名著几乎重新翻译了一遍,谁有这样的胆量与实力?!只有受到早期翻译高尔基的王季愚的深刻影响和得到王季愚俄汉(外语和母语)并重教育的力冈,才会有这个胆量和实力!

力冈何止才华来自校长,刚毅的性格和不屈的意志何尝不是师从校长啊!力冈1957年被错划右派开除公职劳动教养,文革时带着全家下放山区,磨难的生活摧残了他的身体,也耽误了他太多的时间。但是,逆境坎坷丝毫没有动摇他的生活信念和神圣追求,700多万字的译作都是在1979年到1996年的17年时间里完成的!他是在与时间和生命疯狂地赛跑,做出了令人难以置信的辉煌成就,终于在1997年刚过70岁的时候离开了人世。

他是累死的。应该说,哈外专像力冈这样历经磨难永不言败,与命运抗争为事业献身的学生很多,力冈是他们的杰出代表!

哈外专不只有一个力冈,他的师弟王士夑在我国文学翻译界也颇有影响。他的代表译著有果戈理的《死魂灵》、阿托尔斯泰的《苦难历程》和法捷耶夫的《青年近卫军》。他多年潜心研究和翻译普希金的作品,译界评论认为他所翻译的普希金《叶夫根尼奥涅金》,在理解深度上和语言风格传达上都是我国已有7种译本中最好的。

力冈的师兄陈殿兴翻译的《契可夫短篇小说全集》和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卡拉马佐夫兄弟》和现代作家柯切托夫的《茹尔宾一家》都是上乘译作。王士夑的大部分译著是在60岁退休后译成的,老外专不少从事俄语教学的人都有深厚的双语积淀和良好的文学翻译素质。

能够标志俄语学术水平的,莫过于大型俄语词典了。上个世纪编纂出版的《俄汉大词典》和《俄汉双解大辞典》被称为中国俄语词典的经典之作,被俄罗斯语言研究所所长、俄罗斯通讯院士宋采夫称之为创世纪之作。这两部大典是在王季愚策划、赵洵亲自领导,由两个老校长的高才弟子李锡胤和潘国民具体执笔和全国老外专的学者执着努力下,历时40年完成的。

王季愚的教育魅力不限于外语范围。许多人不会想到:全国著名经济学家熊映吾竟然是王季愚的大弟子。奇怪吗?一点也不奇怪!因为王季愚不单是教育家,也革命家。看一下熊映吾的成长过程吧!

熊映悟是中国生产力经济学创始人之一,他撰写的《生产力经济学概论》是中国第一部生产力理论专著,获得中国经济学界最高奖孙冶方经济科学著作奖,是国家教委审定的第一部生产力经济学高校教材。他的论著《用发展观研究<》和《再论用发展观研究资本论>》,第一个指出马克思《资本论》的历史局限性,在国内外引起强烈反响,他是一个务实创新的著名经济学家。

1949年10月他到外专工作的时候刚满20岁,没上过名牌大学也未留过洋,家庭出身又不好,可是在担任三个班的政治助理员期间一展才华,王校长又冒着政治风险提拔他担任六级部主任。六级部学员毕业后,王季愚校长劝他转到经济学岗位,并两次送他到北京中央党校和人大学习《资本论》,嘱咐他要经得起波折,一心一意做学问。

说到这里我们就明白了,哈外专出现的这种文化现象并不奇怪,因为这里的校领导不只是教育家同时又是革命家和政治家,这里的土壤催生着政治和知识之花同时开放。

在王季愚的身边凝聚着一批杰出的政治理论教育家。例如李祖培、孙云、扈颖航、王绍顺、吴显昌等等。

这样的学校怎么可能只有流利的外语而没有理论思维和政治信念?所培养的人怎么可能只有知识而没有远大理想呢?

有一次王季愚校长用纯正的四川话对一个刚刚从四川来的叫陈隆增的男孩说:“到我们学校来不单纯是学俄语,首先要改造思想建立革命的人生观。”男孩瞪大眼睛问:“什么是革命的人生观,我不大懂。”“你坐过汽车吧,汽车的方向盘就好像一个人的人生观,是勇往直前,还是左转右转,就靠这个方向盘。革命人生观就是下决心干一辈子革命,临死都不动摇!小同乡,懂不懂?”陈隆增一下子明白了革命人生观是这么重要,并且一辈子也忘不了老校长的重要嘱托。

预科班毕业的学生方扬春,一生从事外事活动,访问40多个国家。1956年访问波兰期间遇到震惊世界的波兹南事件,1959年在维也纳,1963年在科伦坡,都经历了非常事件的严重考验,但他都能冷静分析,坚定维护国家利益,永不迷航。他深情地说,这都是母校给了我革命世界观的结果。每个外专学生在回顾过去时都会讲这一条:母校给我的世界观,终身受益。

这就是王季愚的学生们:他们首先是有社会良知和社会责任的人,是有理想和抱负、不负党和人民重托的人,是事业辉煌、正直无私的真正的社会精英!

  • 文责自负,本文内容版权与最终解释权归原作者所有,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转载请务必作者联系,取得作者的许可,并保留作者信息。

  • 转载请标明来源:大话哈尔滨,文章地址: http://imharbin.com/post/2794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