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沒有突如其來地想要改變現狀

01

前幾天和我的朋友雅雅聊天兒,她剛剛從廣州回來。我很驚訝:“沒聽說過你要去廣州啊!”

她略停頓了一下,笑了:“不知道為什麼,突然很煩。看誰都覺得不順眼,然後把手機關機,坐了一趟綠皮列車就過去了。”

我呆呆地看著她,覺得我面前的朋友,是“假”的雅雅。雅雅一直都是“別人家的孩子”,一直品學兼優地茁壯成長,考上名牌大學,畢業以後就回到家鄉,聽媽媽的話考取了公務員,現在是副鎮長。我常常笑,聽起來就是“老女人”的官銜,同輩人都覺得有些傻,父輩人卻覺得很厲害的樣子。

“那你現在呢?”

“被罵了唄,隨後就是繼續上班,加班、寫材料、接待來訪群眾。”

你有沒有突如其來地想要改變現狀

雅雅平靜地看著我,其實她的苦我真的懂。所謂副鎮長,其實就是基層工作人員,每天的工作有多煩瑣、多複雜、多無奈、多辛酸,只有自己知道。

每一次聽到同齡人說在大城市月收入不菲,下班以後去健身房健身,在地鐵上用kindle看了什麼書很有感觸,哪怕是去星巴克裝裝樣子,總之一些生活中習以為常的細節,都會讓雅雅羨慕不已。

雅雅所在的小鎮鎮政府,基本沒有下班的概念,下班的時間不是在寫材料,就是在宿舍。宿舍就在工作樓的後邊,曾經有一次深夜兩點,雅雅還被書記敲門,讓她馬上起來寫材料。

每天青燈對著電腦,雅雅覺得自己像一個尼姑。

於是那一天她爆發了。她一個人在宿舍喝了兩瓶啤酒,然後打了辭職報告,最後並沒有打印出來交上去,只是關了手機睡了一大覺。


你有沒有突如其來地想要改變現狀

醒了以後,雅雅突然捯飭了自己一番,濃妝豔抹地坐上了一趟南下的列車。後果是什麼,她不知道也不想知道。因為計劃太突然,雅雅只買到了一張硬座車票。夜深了,雅雅的好奇心與戒備心逐漸被疲憊打敗,她睡著了,晃晃悠悠、迷迷糊糊,待她再睜眼的時候,看到天空已經是魚肚白色,上面劃過了幾架閃爍的飛機,不遠處一排排壓抑的高樓離她越來越近,耳邊響起一串串流利的粵語,她再去問乘務員,對方明確地告知她,到廣州了。

02

雅雅略做了一番整理,就在下車以後開始了不要命的暴走。她一個人去坐了珠江遊輪,遊覽了中山大學,還順便逛了一下高大上的太古匯,吃了一些小吃。

她累得走不動的時候,已經走到了廣州塔下的公園,她坐在珠江邊發了很久的呆,最後把手機開機,來電提醒和微信消息一下子轟炸得手機死機。她再把手機開機,平靜地看完每一條消息。隨後,她回來了。

好像心裡有個旁白說:“於是,她的生活重新步入了正軌。”

從廣州回來以後,雅雅受到了嚴厲的批評,但是僅此而已。好像也怕她這頭人畜無害的小黃牛再次出走,再也沒有人提起這件事,就像吃飯、睡覺、打豆豆一樣,雅雅重新開始了工作、工作再工作的生活。

你有沒有突如其來地想要改變現狀

我聽雅雅說完她的故事,突然想起劉瑜的一篇文章叫《非正式瘋狂》,裡面有寫到,有一位女演員總是恐懼自己會突然失控,做出特別瘋狂的事情來。比如有一次參加奧斯卡頒獎典禮,坐在觀眾席中,她突然想大喊一聲“薄荷”,這個高呼“薄荷”的念頭如此可怕,以至於她身上都憋出汗來了。然後她說:“如果我做了,那麼我就是officially mad。”想想吧,多可怕啊,officially mad和unofficially mad之間就隔著一個小小的詞——薄荷。

劉瑜看到那裡非常恐懼,想起了自己經常有的那些“薄荷時刻”。她開會的時候想過要尖叫,在大街上走路時想過要裸奔,深夜會突然想給別人打電話說“你借我一顆精子吧”,甚至想偽造自己的死亡去某個小鎮當售貨員等。只是最後她沒有這樣做,她像鐵絲網隔絕住猛獸一樣,控制了這些突如其來的瘋狂。

03

我小時候有一個鄰居阿姨,我叫她吳姨。吳姨有一次和她老公曾叔叔鬧矛盾了,我媽還把吳姨叫到家裡來做工作,我也偷聽到了她的一些訴說。

吳姨說有一次單位組織去南京培訓,她一個人去爬中山陵的時候遇到一個帥哥,她和那個帥哥一起爬了上去,對方對她噓寒問暖、貼心有加,竟然讓她心動不已。最後他們依依惜別,帥哥還給了她一張小紙條,上面有他的電話號碼,他說,可以隨時聯繫他,去找他。

吳姨回家以後照舊過日子,有一天曾叔叔又把襪子亂丟在洗臉盆裡,她突然受不了了,和曾叔叔大吵了一架。誰知曾叔叔拿出了南京帥哥說事,沒想到他竟然知道。他還看到了他們的合影,還有那張留了電話的小紙條。他們吵了幾天幾夜,吵到我家殃及我媽被迫當知心大姐。我媽那時問吳姨:“你打過那個電話嗎?”

你有沒有突如其來地想要改變現狀

吳姨說:“想過要打,但最終沒有打。”

經常一衝動想打那個電話,應該也是吳姨的“薄荷時刻”,可是最後她並沒有撥打。她用鐵絲網牢牢勒住自己那顆想奔出來的心,勒到出血、疼痛,勒到別人都知她不自知,直到曾叔叔舊事重提和她吵架。

最後我媽和我爸把曾叔叔也叫到我家,拿出我家電話按了免提撥打那個他們之間的“心魔”號碼,結果卻啼笑皆非。那邊有個女聲溫柔地說:“您所撥打的號碼是空號。”

04

很多人都喜歡說,自己心中有兩個小人兒——一個正義,一個邪惡。

正義的小人兒仁義道德,每天都說要上進、要努力、要積極向上。邪惡的小人兒永遠那麼貼心——努力是不錯,可是不努力真的好舒服,我好喜歡虛度年華。於是,有時候你會沒來由地想在一個正式場合尖叫一聲,開會的時候想把資料撒滿全場,想關掉廣場舞大媽的音響,想去偷一塊你明明買得起的巧克力,就想沒來由地做一個超齡的“熊孩子”。

你有沒有突如其來地想要改變現狀

在“熊孩子”的那個年齡段,我們各種搗亂,那時邪惡小人兒經常得逞,只是慢慢地通過父母和老師,還有社會,邪惡小人兒每次得勝都被痛扁,慢慢就消失不見了,正義的小人兒大行其道,我們也慢慢長大,稜角磨平變成一個所謂的大人。

你每天早上起床補充能量,坐上各種運輸工具被輸送到各自的車間從事計件的廉價的勞動,晚上回來補充能量,第二天繼續勞動。

可是你不甘心過這樣平庸的生活,那個消失的小人兒在你的心裡若隱若現,時不時跳出來讓你熱血一下,這時候你會發現,原來,他一直在你心裡,從未消失。他只是被關進了小黑屋,每當他衝擊牢籠,你就會有一種莫名的衝動。你知道這樣不好,真的不好,於是你會一遍一遍地關緊他,讓他屏住呼吸,向內生長。

所以,如果你突然有個自己都覺得瘋狂的想法,那是你邪惡的小人兒在衝擊他的小黑屋。你不妨回應他,適當地滿足他。因為,或許你做了,最後發現並沒有什麼大不了的;如果你一直囚禁著他,或許,某天他突然越獄了,你的“正式瘋狂”會讓你自己都無法接受。

文章摘選自《願你是別人的公主,也是自己的女王》

推薦


©內容簡介:30篇勵志、暖心又毒舌的小故事,給所有都市中孤獨、迷茫的年輕人一碗心靈雞湯。每個人都曾遭遇困境,遭遇失敗,遭遇人生中的各種悲傷,我們或許渺小而薄弱,但失去的仍可重新再來,不將就、不妥協,我們終將會遇見生命中的美好。本文中除了關於親情、友情、愛情的故事以外,還結合了很多當下熱點話題,比如熱門節目《奇葩說》中選手和辯論的題目,微博中熱搜榜的話題等。這些現代都市男女熱衷於討論的問題正反映了當代人的愛情觀、婚姻觀與人生觀,很能引起年輕讀者的共鳴。

©作者簡介:本兒心,本名王倞。期刊專欄作者,自律狂人,雙魚吃貨。喝茶也喝酒,講故事也談人生。16年重拾年少愛好開始寫作,在《知音》《博愛》《人生與伴侶》《分憂》等雜誌上發表文章十萬餘字。部分作品被“睡前伴讀”“富蘭克林讀書俱樂部”等知名公眾號發表或轉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