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桥遗梦》:风靡世界的畅销书,女人真都有个金凯德?

欢迎喜欢文学的朋友加入

我一直不喜欢贩卖鸡汤的畅销书,但《廊桥遗梦》是个例外。

说它畅销,这是毋庸置疑的。上世纪九十年代,它是全世界最畅销的小说前几名。我相信地球每一个角落,凡是能读书能看电影的人都会知道这个故事。它的知名度在当时完全不亚于最近几年的《追风筝的人》和《岛上书店》。就是现在,世界人民对它的知晓度也不会低于《巴黎圣母院》和《三个火枪手》。

说它贩卖鸡汤,这也是毋庸置疑的。虽然本书中所写的细腻情感和命运取舍曾经那样深深地触动我心,哪怕是现在年过三十五岁,历经沧海后再次翻开它还会被它打动片刻……

可我还是觉得,《廊桥遗梦》是一部不折不扣,如假包换,贩卖鸡汤的经典畅销书。

注意这几个形容词。

让我们回到过去。

时间是1999年。

我因病退学在家里每天熬中药又自学课程。当时,在京南上学的妹妹每周从学校回家一次,不时会给我分享她们学校的趣事。一天,她从学校带回来了一个薄薄的小册子,说她们班同学都在看。我已经在电视里听到了《廊桥遗梦》的大名,看过了那部电影的片段,一看那书名写着《廊桥遗梦》就知道这是那电影的原著小说。

我看的就是这个版本。

《廊桥遗梦》:风靡世界的畅销书,女人真都有个金凯德?

至今仍然记得看这本书时的情形。

那是当天晚上,在我的单人床上,一盏日光灯算明亮也不能说毁眼睛,三个小时后,我就流着眼泪把那本书看完了。对于当时言情小说只看过琼瑶、席绢、岑凯伦,看名著也只看过朴素的《简爱》和俏皮的《傲慢与偏见》的我来说,《廊桥遗梦》写的太好了。

它语言优美,情感细腻,人物的心理活动详尽,故事最后又那么悲惨,两个人直到老了都对那份爱至死不渝。我对我妹说,写的比琼瑶好多了。

大概是在同一时期,发生了王朔PK金庸的文化事件。记得王朔似乎在那样的气氛中说过这样一句话,他说《廊桥遗梦》不就是个婚外情的小说吗,看得中年妇女们蠢蠢欲动。我当时心想,他可真够狂妄的,把一部经典小说评价这么低。

再后来,让我们把时间图钉扎在2014年的杭州夏日。我正在客居期间,在理想谷的书架中又看到了这本书的新版本。我看到上面写着经典纪念版几个字,几乎有点儿替它扬眉吐气的意思。我心想,十几年过去了,《廊桥遗梦》还能出纪念版,足见它已经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

但是,生活就是这么拧巴,有时候连你的阅读也是这样。

我从理想谷书架上把它拿下来读了两遍,三遍,那个夏天我差不多重读了它四遍以后,我对自己说,你真的可以放下它了。因为“它所有的好也只能到此不能更多了。”

《廊桥遗梦》:风靡世界的畅销书,女人真都有个金凯德?

那么,《廊桥遗梦》这本书究竟好还是不好呢?

这还真不是一两句话可以说清楚的。

《廊桥遗梦》的作者是美国作家罗伯特·詹姆斯·沃勒。如果你去查看他的照片,会发现他本人的长发造型、背带裤就很像《廊桥遗梦》的男主人公金凯德。

小说讲述了一个美国乡村发生的爱情故事。说有一天,一对兄妹在收拾他们母亲的遗物时无意中发现了母亲给他们留下的信。他们从信中得知了母亲内心中一直隐藏了二十多年的秘密。原来,母亲曾经在他们和父亲不在家的四天中和一个路过摄影师发生了外遇。他们十分吃惊,却又被信中所记叙的情感打动,于是他们去找了作家“我”,希望“我”能把母亲的爱情故事写出来。

小说字数不多,大概五万字。

开篇写我接到了这对陌生兄妹的委托后开始调查当年旧事;中间很大部分写金凯德和兄妹的母亲弗朗西斯卡是如何短暂相遇并陷入热恋的;最后又是“我”对于金凯德的后续调查,结尾是一个和老年的金凯德有过接触的管号手从他的角度谈论金凯德,顺便说出那个叫弗朗西斯卡的女人一直留在他的心中。

从这个结构上来看,它显然是经过了作者一番精心设置的。对比我读过的一些欧美当代非一流作家写的非一流小说,如《阿甘正传》《沉默的羔羊》《龙纹身的女孩》《贫民窟的百万富翁》等等,这本小册子不可谓不突出。

因为它的开篇很私人化,充满了悬疑感,让人在刚开始读的时候忍不住翻看后面部分。而它在中间经过了大量的,两人唯美爱情的讲述后,又以弗朗西斯卡给儿女的信件结尾,呼应开篇部分,并在最后的最后,还加了类似于番外篇的内容给金凯德这个人物加以补充。而作者添加的部分显然是非常规化的,是类似于纪录片采访式的,有一种真实感,通过和金凯德最后日子接触过的音乐人来讲述,金凯德给他怎么拍出了显露他音乐灵魂的照片,又是怎样告诉了他自己和弗朗西斯卡的故事,音乐人还做了一首曲子来纪念这个男人和他深爱的女人……

《廊桥遗梦》:风靡世界的畅销书,女人真都有个金凯德?

老实说,我在写这些的时候有点儿脸红。

因为我觉得它不真实,觉得它像一味春药,觉得似乎在这本小册子里的所有人都在做梦。这两年流行一句鸡汤话,大意是“如果你想做成一件事,全世界都会过来帮你。”如果我改一下用来形容《廊桥遗梦》时,我们可以说是“如果你深信有人爱你爱得发狂发疯,全世界都会来帮你。”

它的写作是卓越的,至少是触动人心的,非常精致,有些部分甚至到了完美的语言。

让我们来感受下:

她总是对他说,“你是最好的,罗伯特,没人比得上你,连相近的也没有。”他想男人一定喜欢听这样的话,俚是他自己没有多少经验,无法知道她是不是在说真话。但是她有一次确实说了一些使他萦绕于怀的话:“罗伯特,你身体里藏着一个生命,我不够好不配把它引出来,我力量太小,够不着它。我有时觉得你在这里已经很久很久了,比一生更久远,你似乎曾经住在一个我们任何人连做梦也做不到的隐秘的地方。你使我害怕,尽管你对我很温柔。如果我和你在一起时不挣扎着控制自己,我会觉得失去重心,再也恢复不过来。”

这是金凯德出场时对于他和旧情人间的对话描写。能看出,旧情人的话让金凯德充满了一种雄性魅力,而这种魅力直接“引出”后面弗朗西斯卡的出现。

这段:

沿着记忆的长河,她也能清晰地看见他。每年她都在脑海中把所有的影像过一遍细细地回味一切,刻骨铭心,永志不忘,就像部落民族的口述历史,代代相传直至永久。他身子瘦。高。硬,行动就像草一样自如而有风度,银灰色的头发在耳后长出不少,几乎总是乱蓬蓬的,好像他刚在大风中长途旅行,曾设法用手把它们拢整齐。

这是老年的弗朗西斯卡回忆往昔,金凯德在她心目中存有的形象。果然是一个标准的浪子情人。

这段:

他仰望着天空,双手插在裤袋里,相机挂在左胯上。“月亮的银苹果,太阳的金苹果。”他用他的男中音中区声部像一个职业演员那样朗诵这两句诗。

她望着他说:“W。B。叶芝'流浪者安古斯之歌'。”

“对,叶芝的东西真好。现实主义。简洁精练。刺激感官。充满美感和魔力。合乎我爱尔兰传统的口味。”他都说了,用五个词全部概括了。弗朗西丝卡曾想方设法向温特塞特的学生解释叶芝,但是没能让大多数人理解。

这一段,灵魂碰撞来了。两个人都喜欢叶芝,这个不重要,他念了一句叶芝的诗她立刻知道了出处,这也不重要。重要的是,他用五个词精准概括了叶芝的诗,而她找到了知音。这一段儿曾让我感觉到了“灵魂伴侣”这四个字的含义。但细一想就会发现,远远不够,灵魂伴侣如果是两条缎带,这只是缎带上的两个不经意碰了一下的扣子。

还有这段儿,我非常喜欢的。

在零度空间中常有奇异的时刻。一条长长的长路从马格达莱纳以西蜿蜓绕过多雨的新墨西哥,变成了人行小路,然后又变成野兽踩出来的羊肠小道。我车窗的乱水器一甩,羊肠小道变成了人迹兽迹都没有的洪荒森林。乱水器再一甩,又退回了一步,这下到了大冰原,我乱缠头发,身披兽衣,手拿长矛在杂草中行进,身体精瘦像冰一般坚硬,浑身肌肉,狡黠莫测。过了冰原,再沿着事物的发展阶段往回走,我在深盐水中游泳,长着鳃,深身是鳞。再往远处我就什么也看不见了

……在这呵气之中的某个地方有乐声飘飘,于是那奇异的,盘旋上升的舞蹈开始了,完全踏着自己特有节拍,把那个缠头发手拿长矛的冰纪人炼化。缓缓地,在柔和的乐声中总是柔和——那冰纪人落下来,从零度空间落下来……落到她的体内。

仪式感和画面感都来了,来自最后年老的弗朗西斯卡翻开金凯德给自己寄来的他的一篇文章《从零度空间坠落》。这篇文章的文学性和美高于这部小说的叙事部分,一定程度上证明了金凯德本人的人格魅力。但,文中所写的那个奇异的,充满了原始,宗教,异域,虚空,伟大,美感的坠落向下后的目标却是—— 自己所爱女人的身体。

替这位才华男士惋惜一下。

《廊桥遗梦》:风靡世界的畅销书,女人真都有个金凯德?

诸如上面罗列的优美的语言和触碰人内心深处的文字通篇都是。

如果你给它三个小时,可以从前读到尾,你甚至也会“坠落”到它体内,觉得它是如此的奇妙,如此的不同凡响,那感觉就好像你遇到了一个不同凡响,充满魅力的异性。

但它的局限也恰恰正在如此。

可能书友朋友们也有同感,那就是全书的故事太……自恋了,如果把这个故事用现实分析,它几乎完全不可信。

1、金凯德是一个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的摄影记者,当过陆战战地记者,足迹遍布全美国。他在美国大都市中拥有着女导演情人和文艺青年前妻,他还有一位异国情人,能够和他纵享肉体的欢愉。正常情况下,这样见多识广的男人是不可能对一位美国乡村小镇的农夫妻子动多少真情。一次艳遇可以解释的通,但,这书里写的是生死相许,是整个一生命运的等待,是“除却巫山不是云”,男主设定堪比琼瑶。

2、弗朗西斯卡,她是意大利那不勒斯的一个小镇文艺女青年,嫁给了美国一位小镇农夫做了家庭主妇。即使她曾在学校教授文学,她的见识,阅历,和气质还是无法和都市女性相比。她对于金凯德的痴迷情有可原,因为太多女人一辈子就靠一个情人梦活着。但实际上,她在和金凯德相遇时的表现,更多是她自己主动把金凯德想象成为自己的“灵魂伴侣”并引诱了那个男人,关键那摄影师还很配合。这俩人都活在梦里。

3、如果两人私奔成功……

书中这两位露水鸳鸯在四天后出于弗朗西斯卡对家庭的责任而忍痛分手,并在弗朗西斯卡陪丈夫到镇上购物时,在雨中,两人有了“永别式”道别。因为道别,两人才会有后面二十多年的思念,甚至两人都可以说是为了这段爱情伤心离世。那么,如果那天他们没有分手,弗朗西斯卡在雨中上了金凯德的那辆名叫“哈里”的车呢?

那么结果很可能是这样的:开始几个月,两人一起拍照,一起旅行,后面两人想要安定就回到金凯德的公寓同居。很快,弗朗西斯卡在大都市中发现自己很难找工作,不得不在一家超市勉强做收银员,金凯德也开始发现弗朗西斯卡因为来自小地方俗气又狭隘,两人开始彼此看不上眼儿。一年后,弗朗西斯卡撕掉金凯德给她在曼迪逊桥照的照片并指着他大骂“你这个骗子!”然后头也不回,搭乘最近的一班车回到农夫丈夫家中。和两个孩子道歉,和丈夫重归于好。很多年以后,弗朗西斯卡一直活到了七十多岁,她还有在自家门廊里坐着看大路的习惯。每当有路过的摄影师问她廊桥怎么走时,这个老太太都会伸出拐杖把那个“骗子”骂走。

看,我给修改的结尾实在是不太浪漫,但更真实啊。

在生活中,尤其是写作的人或喜欢文艺的人,总是会陷入一种我是宇宙中心的诱惑中。这在有些创作中是极好的,比如君特格拉斯的《铁皮鼓》,但在大部分作品中,一旦创作者采取了这样一种世界观并把他附着在笔下的主人公身上,就会让作品有些“矫情”。我之前写过随笔的《小王子》有点儿,在我国知名度很高的《穆斯林葬礼》的梁冰玉也有这个倾向。

但我十分佩服《廊桥遗梦》的作者,他在这部作品中竟然可以将这种世界观和对爱情过于幻想态度从开始坚持到最后,并且给与了“灵魂伴侣”一个唯美、略带伤感的诠释。他后面又写过《梦系廊桥》就矫情得让人读不下去了。

这里说一个小八卦。

2014年,《尘埃落定》的作者,著名作家阿来来到理想谷书店和麦老师用餐时曾经说他和他太太去美国旅行,他太太见到那个廊桥的景点也是异常激动跑去看。他表示不能理解。我就激动地说,是个女人都会向往那廊桥啊。

还有叶芝这位诗人,我也是从这部作品中知道又去找了叶芝的诗来看,非常喜欢。

最后,我想提一下《廊桥遗梦》的电影,那个改编是非常成功的。我尤其喜欢有一个情节,弗朗斯西卡刚刚遇到金凯德的那天晚上,她穿着裙子站在自家门廊前让风吹动裙子和头发的镜头。音乐响起,哀婉又自怜,在宇宙的虚空中探索黑夜的秘密。至少在那个瞬间,这部作品是完美的。

下期预告:

既然本文提到了阿来老师,那下周我们来谈谈他的代表作《尘埃落定》。

欢迎喜欢文学的朋友加入

《廊桥遗梦》:风靡世界的畅销书,女人真都有个金凯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