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护真的没有前途吗?

崔亚玲


以下希望能够帮助到您,望采纳,谢谢🙏

1 我国男护士的从业现状

1.1 在校男护生的现状 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在扩招男护士,比例虽低,但数量逐年增加。而调查表明,在校的许多男护生对未来的就业存在困惑与心理压力,对护理专业发展前途和护士地位持肯定态度较少[2,3]。颜琬华等[4]在高等护理专业男生心理体验的质性研究中,20名男护生在社会观念、专业认识、自我概念、专业成就感以及群体归属感等方面存在着巨大心理压力和困惑。谢晖等[5]调查显示,61名护理系男生专业观调查中,毕业后很愿意从事护理专业的仅占13.1%,较愿意的占34.4%,而且随着年级的增加,护理系男生愿意从事护理专业的比例逐渐减少。王丽霞等[6]也有类似的调查结果,不但有许多男护生不愿意毕业后从事护理工作,而且大量男护士在临床护理岗位也难以工作长久,较多人脱离了护理岗位。

1.2 注册男护士的现状 目前,我国对男护士尚未有明确统计,但从各医院了解的情况来看,在中国128万护士队伍中,男性比重远远达不到1%[7]。2006年,何国喜等[8]对云浮地区14所医院调查显示仅有9名男护士,占全区总数的0.29%。有报道显示,2008年南京1.5万多名注册护士中,男护士不足20人,低于0.1%[7]。2009年,张平等[9]对武汉市5所综合性医院调查显示,目前5所医院共有在岗男护士45名,平均每所医院只有9名男护士,且大部分是中专、大专学历,本科生和硕士生则寥寥无几。陈翠屏等[10]对2006届—2008届河南大学护理学院毕业的30名本科男护士调查显示,有15名男护士已离职,离职率达50%。

2 影响男护士从业的因素

2.1 传统观念是最大的影响因素 长期以来,护理被认为是女性特有的专业,这种观念根深蒂固。社会对男性从事护理工作还存在着许多偏见,认为男性从事护理工作没有太大出息,他们的社会地位尚不能被人们理解认可,使男护士在正常的社会交往过程中显得不自信,内心会不由自主产生一种自卑感,有低人一等的感觉。王玲等[11]调查表明,影响男性从事护理职业的因素中,传统观念占30.8%。池迎春[12]的调查也有类似的结果。

2.2 社会对男护士的态度 社会偏见仍是影响男护士择业动机的重要原因。在中国,老百姓普遍认为护理专业是女性的“专利”,男护士在工作中常常不为病人、家属、同事甚至亲人理解和支持,还有人认为男性当护士“没出息”。一些病人及家属让男护士护理操作也不是很情愿,甚至用鄙视、异常的眼光看待。另外,社会对男性的要求大于女性,男性要承担事业、家庭的重任,特别是面临婚姻问题时,大部分女性还不是很愿意找男护士作为男朋友结婚。所谓“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这一传统观念还是深深影响着中国老百姓,这让男护士感觉很困惑。

2.3 专业成就感低及对未来发展的不确定 由于受传统医学模式的影响,目前,临床护理工作仍以执行医嘱和完成常规护理工作为主,在现行的医院护理体制下,护士依然处于从属地位。打针、发药、测体温、量血压、铺床以及一些琐碎的生活护理,这让高学历的男护士觉得护理工作缺乏成就感,自我价值难以体现,对未来的发展抱有否认、怀疑的态度。程家娥等[3]在对大专护理男生的调查中发现,仅17.3%的男生愿意成为一名护士,大部分男生仅将就业作为跳板,原因之一就是对护理工作缺乏成就感,对未来的发展缺乏信心。庄嘉元等[13]对9名男护士工作体验的现象学研究,男护士的压力主要为自我实现的受限及对未来发展的不确定。

2.4 对护理专业认识不足 H o l l a n d[14]认为,对职业兴趣没有充分的了解认识是妨碍个体做出决策的主要因素之一,而兴趣是建立在需要的基础上,是带有积极情绪色彩的认知和活动倾向。专业的选择事关个人前程,应该是学生自己的最佳决策。而有调查显示,许多男护生在填报志愿时并非自愿选择护理专业,他们或者是家属的意愿,或者是被调剂到护理专业[5]。多数男护生对护理专业缺乏认识和兴趣,他们的理想专业是医疗、口腔、检验等专业,为确保被录取进入该大学就读,他们虽然在填报志愿时填写服从学校分配,实际在情感和认识上却没有做好被调剂的准备,以至于真正面临被调剂到护理专业后,产生了强烈的情感落差,甚至带排斥情绪。丁丁等[15]对57名男护生专业认可程度的调查发现,主动选择护理专业的男护生仅13名,占22.81%;了解护理专业5名,占8.77%;对护理专业感兴趣7名,占12.28%。

3 我国男护士的前景展望

3.1 男护士的职业优势

3.1.1 心理优势 社会心理学家普遍认为,男性逻辑思维强,应急能力强,遇事冷静沉着,处事果断。遇有突发事件,现场抢救时能够沉着冷静,应变能力和压力承受能力普遍强于女护士;面对急救场面,男护士能够坦然面对,心理素质好,稳重、果断;当抢救不成功,对病人进行尸体护理时,男护士能够有效控制局面并解决问题。

3.1.2 生理优势 男护士在生理和体力上的特点明显优于女性,体格强壮、精力充沛、耐力持久。张平等[9]调查发现,身体素质好被认为男性从事护理工作的最大优势,占90.1%。如遇心肺复苏、骨折牵引、骨科肢体消毒、手术体位的摆放、术后病人过床等,男护士可发挥体力优势。对某些持续时间长的手术,男护士能更长时间站立,从而满足持续时间长手术的需要。另外,男护士不存在怀孕、分娩问题,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因护士生育造成的人员短缺,便于护士长的工作安排和管理。同时,受中国传统观念的影响,妇女在工作之余,还承担相夫教子的家庭责任,相比之下,男护士毕业后从事全职护理工作的比例要高于女护士,男性受家庭的影响较小,能够专心工作。

3.1.3 更能体现医院的人文关怀 现代护理越来越重视对病人隐私的保护,当涉及某些男性病人特殊的护理时,大部分的男性病人更愿意接受男护士的护理。有调查显示,85%的男性病人表示,涉及隐私时较易接受男护士,如备皮、导尿等,可避免操作时男性病人和女性护士所产生的尴尬[16]。同时,男病人更愿意向男护士询问和了解男性健康的问题而面对女护士时,他们难以启齿了。因此,每个科室都应有一定比例的男护士才能真正体现医院对病人的人文关怀。

3.1.4 护理科研管理优势 护理科研是推动护理学科发展的重要力量,是提高护理质量的基础。然而,国内护理科研开展普遍不理想,总体来看,护理从业人数与发表科研论文数量的比例严重低于医疗专业[17]。而男护士逻辑性强,思维理性,接受新信息快、富有创造性与创新性,在科研方面具有较大潜力,在专业深度和广度方面会钻研得更深入。男护士的加入有利于护理科研的开展,改变人们将护理事业看做是一门简单技术操作的职业。男护士在护理管理方面更具有组织计划,分析决策的能力,他们善于组织、管理,更主要的是,由于男性处事方式,思维方式与女性的差异,使男护士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医院体制的改革和决策的制定,为护理争取更多的发展空间,进而提高护理在我国医疗界的地位。

  总之,男护士从事护理工作具有某些先天的优势,男护士在临床护理、护理科研、护理教育、护理管理的方面与女护士比较有优势,某些护理岗位由男性来担当,可以提高护理质量,创造更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还可以提高医院的信誉和知名度。因此,护理专业会因为男护士的加入而更加合理、更加科学,对于提高护理工作质量、优化护理工作模式、转变工作思路、促进护理事业的长远发展有很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3.2 社会需求

3.2.1 医疗单位 近几年来,国内综合性医院急需男护士,男性从事护理行业,符合现代医疗护理的发展趋势。杨磊等[18]对9所医院调查发现,最需要男护士岗位的科室分别是精神科(81%)、手术室(78%)、重症监护病房(71%)、急诊科(69%)和普通病房(32%)。张平等[9]对武汉市5所医院男护士具体需求量的调查表明,这些医院还需男护士100名左右,平均每所医院需要约20名。据此可知,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对男护士有较大需求,这也提示今后各院校护理专业招生需扩大对男护士的招生。此外,男护士在精神病院、养老院、急救中心、战地救护、社区医院等相关医疗部门也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如在某些精神病院,男护士能更好地约束兴奋烦躁病人,而女护士则很难对他们实施“保护性约束”,结果被打、被踢的事件常有发生,因此,男护士的发展前景是非常广阔的。

3.2.2 医护人员 R o t h等[19]调查显示,97.9%的医生、85.7%的护士认为医院需要或非常需要男护士。张平等[9]调查显示, 96.4%的医护人员认为男性适合或非常适合从事护理工作。一般而言,一个行业中适当的男女比例,既有利于工作协调,也有利于事业发展。王玲等[11]对北京3所医院医护人员调查显示,认为需要或者非常需要男护士加入护士群体占83.7%。何国喜等[8]对云浮地区14所医院的医护人员调查显示,80.5%的医护人员渴望男护士融入护士群体。此外,女性间易产生矛盾与摩擦,男护士还可减少同性工作人员之间的矛盾,有利于调节工作气氛,更有利于护士长的管理。池迎春等[20]对北京市3所三级甲等医院107名科室护士长对男护士工作认可度的调查,结果显示,63.6%的科室护士长对男护士的工作表示肯定,73.0%的护士长愿意与男护士配合工作。因此,男护士的加入必然会改变以女性为主的护理。工作方式和习惯,有利于建立一个平衡、健康、和谐、高效的护理队伍,有利于护理事业的发展,男护士以其自身的优势必将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

3.2.3 病人及家属 在市场经济发展中取得优异表现。


EHSManagement


做那个行业都有那个行业的价值,只要努力都有前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