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一年研发收入上千亿,超过中兴通讯总营收,中兴还有追上的机会吗?

颛治国


我们无法预计100年以后的事情,如果那时候中兴和华为都在,或许中兴已经超过华为。但是从一个中短期的时间,比如看未来10年,中兴通讯肯定是无法超过华为了。


我们先看一下中兴和华为营收的变化情况:



从上面的数据图可以看到,在2006年的时候(孔方兄能找到的可供对比的最早年份数据),华为营收656亿,中兴232亿,这时候中兴就只相当于华为的35%,两者就不是同一个体量了。在之后的6年时间,华为和中兴的增速都差不多,但是由于华为基数要得多,所以两者之间的绝对差距是越拉越大的,到2012年,中兴才800多亿的营收,但华为达到了2000亿元大关以上。


到2012年之后,真正的马太效应发挥作用了,凭借智能手机的兴起,华为的增速越来越快,到2018年总营收达到7200亿元+;中兴通讯则是受到美国禁运、罚款的重创,营收掉到了855亿元,和2011年的水平相当,只相当于华为12%,可以说是一夜回到7年前。


所以,从这十几年的发展情况来看,无论是体量上,还是增速上,中兴都已经远远落后于华为,两者完全不是一个数量级的概念。打一个形象的比喻,如果说华为是一个1米8的成年人,而中兴就是这人旁边的那只猫。


有足够多的营收,才可能有足够多的钱投入到研发,而只有大量的研发才能保证在在5G的竞争中处于优势,这是华为实践成功的经验。我们经常听说华为在澳大利亚、新西兰、英国、德国、美国遇到封杀了,但我们没有听到中兴有这样的待遇,这也足以说明,中兴距离华为确实有相当大的差距。


下面是华为和中兴的研发投入对比。其实从研发投入/总营收的比例来看,中兴一点也不弱于华为,但由于分母——即营收差别太大,所以中兴的研发费用只相当于的华为的十分之一,而且这还没有考虑研发费用的效率问题,华为是私营企业,而中兴通讯是国企,研发效率谁高谁低,不难猜出来。


研发就像踢足球的训练,训练平时是没有成绩的,但是没有训练,上了球场永远也赢不了。练得最刻苦的球员,才有可能成为最优秀的球员。中兴和华为研发投入的差别,也注定了两者未来的后劲完全不同。


当然也有人会说,老是拿中兴通讯和华为比,显然不公平,中兴其实也很优秀啊!或许是吧,但中兴通讯长期依靠自己在中国的优势(国企),国内业务占比一直在提高,而国外的收入一直裹足不前,这足够说明一些问题吧?


下图为中兴通讯国际业务收入变化情况,2018年大幅下降或许有足够的理由,但在2012年之后的5年时间,一直没有什么实际增长。


说了营收和研发投入这两个核心数据的差别,我们又要落到企业性质上的差别来了。中兴通讯的国企身份有优势,但同样也是劣势,因为它无法像华为那样实现全员持股,国企全员持股是需要层层审批的,难度大到几乎无法实现。这样必然会造成企业效率的损失的,华为的狼性文化虽然残酷,但对企业却是有利的。


关注孔方财经,让你第一时间了解热点财经事件背后的经济原理。


孔方财经


部分答者已经答很优秀了,那么我们就换个角度来看华为和中兴通讯。

关于中兴通讯特派监察员,很多人认为是奇耻大辱,甚至相对于10亿美元的罚款更让人无法忍受。然而,实际情况可能并非如此,我得到一个朋友的二手消息(如果朋友需要我注名,或者写什么免责,那么联系我)。

特派监察员进入中兴通讯之后,事无巨细全面参与公司管理,做了如下改变:

1改善员工福利,比如伙食和加班奖金发放方面。

2改善内部效率。项目流程优化,提供人员技能培训。

3增强回款。

4内部反腐。

5国际环保认证。

中兴通讯并没有因为被派驻特派监察员而出现衰败,反而,这个意外的设置使得中兴通讯在国际市场上获得了信用背书。订单应接不暇。

我们并不是说这不是屈辱,而是说,实际上对于中兴通讯,一些基本的管理效率和国际接轨的内部管理制度是不具备的。中兴通讯是典型的国企,其内部人员并不只是靠能力获得地位的提升,或者说,本身就缺乏拼搏的动力。

华为强在哪里?很多人说是因为华为多牛多牛,都说任正非和余承东多牛,实际上,华为的能力在于单个个体的价值输出,说直白点,华为强在18万员工的股权激励,强在每一个华为员工自我利益和公司利益的高度统一。如果按照粗略的雇员体系统计,华为大约是中兴通讯员工人数的两倍左右,但是销量天差地别。营收中兴只有华为的11.86%。单个中兴通讯员工可能之产出华为的1/5的销售收入。

我们说一个企业,首先是人组成的,人不上进,那么诸事兼休。

福利好的公司,工资高的公司,一般都比较强大。兵马未至粮草先行。


凯恩斯


还有啥机会呀,一点机会都没有了,现在中兴落后越来越多,还被老美掐着脖子,自己又是暴露在公众当中,作为一家上市公司,在搞技术含量和有不少机密的信息领域,犹如任正非所说,如果华为像思科一样是公众公司,也许就发展不到今天了。

其一,是创始人的基因。任正非是客户为中心,中兴通讯的创始人侯为贵是技术专才,搞定客户方面的举措比华为办法少太多了。

其二,就是所谓的公开不公开的问题,公开公司的战略是裸露的,不上市的华为是隐秘的,别说打中兴通讯让它摸不到头脑,打思科、爱立信这种国际巨头,都游刃有余。

其三,华为的战线拉长了,不仅建立了世界级的技术壁垒,终端2C业务也如火如荼,仅是智能手机,加智能电视等,都可以造出一个中兴通讯的规模来。

其四,一个在美国面前不得不认怂,一个不断跟美国硬怼,借助美国营销全世界,即便任的女儿被扣捕了,也不影响华为的高姿态高发展,中兴通讯如何超越它呀。

最后当然是最直观的数字了,研发费用都超过中兴通讯的总营收了,证明不仅规模大得多,投入都是硬投入,这不差距越来越大吗。


财经作家邱恒明


其实中兴也算不错了,也是科技型企业,也有很多专利,比起华为来还是有差距,华为是突破超越了以前的自己。中兴目前深耕运营商市场就可以了。

越花钱越赚钱,这是华为敢于大手笔研发投入,相比有的公司越省钱越亏,支撑这些行为的有,财经预算,项目效率管理,团队合作。中国企业缺乏产学研下的研发市场结合,研究好这些,这样研发很多都能落地转化产品。

当然中国有一家华为是不够的,最少要出现10家研发型大公司


马非马abc


小编,研发还有收入,初次听说,创造性发明啊!


手机用户69639687698


由于战略错误,中兴把赚到的利润教给了美国人,还被迫找了一个爹来监控自己


江南烟雨582


肯定有,研发不是看钱多,儿是看有没有研发到点子上,研发的越多,没有用,还不是死。


qdfhtfbxg


中兴有这一劫是注定了的,也充分说明了企业领导的短视!


林中漫步2660411


体制原因,决定永远没可能


我怕冷5


“研发收入上千亿”是个啥意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