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牛河”清淤 文

“黑牛河”清淤 文/杜益茂

上世纪五十年代,在灞桥区灞河以北有个黄桑圃乡(今属灞桥街道办管辖)。黄桑圃乡附近有一条河流,当地村民叫它“黑牛河”。它源于灞桥街一带,由地下渗出的水汇集到街北的铁路附近,在街北形成一条小溪,向北蜿蜒流去,经灞桥乡的香胡湾、务庄村西,到新筑乡的枣园、兰家、双寨,进入水流乡,最后汇入渭河。

早些年,“黑牛河”上曾有过水打磨。每逢干旱时,“黑牛河”沿途村民开渠引水,浇灌大片农田,但多年积累的淤泥,使河床不断增高,遇到涝雨天气,河水溢出,毁坏庄田。1958年,灞桥区政府决定修复“黑牛河”,组织沿途村民分段掏出淤泥,又动员机关干部、学校师生参加义务修渠。这年暑假,灞桥区教育局组织所属的市34中、19中、18中、28中、36中高年级学生在黄桑圃乡黄邓村段义务修渠。

这次修渠工期限定半个月,每校要完成千米挖淤泥任务,离工地远的学生需吃住在社员家中。学生自带铺盖和劳动工具,如铁锹、脸盆等,奔赴黄邓村,战斗在“黑牛河”工地上。我所在的市34中距黄邓村有二三公里,参加义务修渠任务的学生每天早出晚归。天不亮,学生们从学校出发,一路步行赶到工地,立即投入劳动。这时,只见数千米的“黑牛河”两岸,红旗招展,人山人海。男同学脱下上衣,挽起裤腿,头顶火辣辣的太阳,时而用铁锹挖泥,时而用脸盆舀水。女同学站在河岸边或接泥或接水,再倒出渠外。这样周而复始坚持劳动,同学们个个成为“水人”,满身污泥。因为时间紧,任务重,同学们每天要劳动8个小时,紧张时休息时间还加班加点。由于劳动强度大,有些同学都累垮了,但从没人叫苦。

修渠劳动中,同学们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在劳动实践中。因在渠中作业,先排水后挖泥,工作乱、效果差。同学们创造新的操作方法,由原来一个面工作改为两个面工作。把一部分精壮的劳力先用在排水上,迅速排完水,另一部分赶快挖泥,抛上渠岸。挖泥的在挖的同时,刚才排水的已到另外一段处排水。有的利用吊杆挖泥,吊杆栽在渠两旁,同学们分成组,渠中的同学挖泥装筐,岸上的同学操作吊杆提泥上岸,吊杆一上一下,好像油田工人釆油一样,这样既省力,又提高了工作效率。还有的学生用科学的吊水方法,两人一组,分别站在渠两旁,用双绳吊一筐篮舀满水,一齐用力将水排出渠外,避免了腿长时间浸在水里对身体带来的危害。

修渠任务如期完成,在之后的几年,由于“黑牛河”的修复,当地农作物获得丰收。而今“黑牛河”因地下水位骤降而干涸,现已不复存在,只留下当年几座小桥的遗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