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茶叶的基础分类

中国六大茶类的分类标准

分类标准

茶叶品种繁多,其中中国最多。按照不同的标准有不同的分类方法,根据根据制作方法和茶多酚氧化(发酵)程度的不同,可将各种茶叶归纳为六大类:绿茶(不发酵)、白茶(轻微发酵)、黄茶(轻发酵)、青茶(乌龙茶、半发酵)、黑茶(后发酵)、红茶(全发酵)。外观由绿向黄绿、黄、青褐、黑色渐变,茶汤也由绿向黄绿、黄、青褐、红褐色渐变。

现代茶叶的基础分类

各大分类的茶品特点、名茶代表

绿茶

绿茶是一种不发酵茶,其品质特征为“绿汤绿叶”,茶品口感清香、醇美、鲜爽。绿茶一般经过杀青、揉捻、干燥三个工序,按照杀青和干燥方法的不同,分为炒青、蒸青、烘青和晒青绿茶四种,按照外形特征不同,可分条形、针形、扁形、螺形、尖形、片形、束形、毛峰、毛尖、卷曲形、圆珠形、单芽形等等。绿茶最讲究外形和色泽,追求清纯淡雅,故多采嫩芽制成。明前茶(清明前采制)最为珍贵,其次为雨前茶(清明后谷雨前采制)。

现代茶叶的基础分类

知名绿茶有:

西湖龙井(扁形,杭州);洞庭碧螺春(螺形,苏州);黄山毛峰(毛峰,安徽);太平猴魁(尖形,安徽);六安瓜片(片形,安徽);信阳毛尖(毛尖,河南);庐山云雾(条形,江西);都匀毛尖(毛尖,贵州);恩施玉露(松针形,湖北)等。

白茶

白茶属于轻微发酵茶,白色茸毛多,汤色浅淡或初泡无色,滋味鲜醇,清香甘美。主要产于福建福鼎、建阳、政和、松溪等地。白茶加工只有萎凋和干燥两道工序,是加工工艺最简单的茶类。

现代茶叶的基础分类

知名白茶有:

白毫银针,产于福鼎、政和等县;白牡丹,产于建阳、政和、松溪、福鼎等县;贡眉(寿眉),产于建阳、浦城等县;天目湖白茶,产于江苏常州溧阳市天目湖旅游区。

黄茶

黄茶属于轻发酵茶,基本工艺似绿茶,多了一道闷黄工艺。茶品叶黄汤黄、金黄明亮,甘香醇爽。分为黄芽茶、黄小茶、黄大茶三类。

现代茶叶的基础分类

知名黄茶有:

湖南的君山银针、北港毛尖、莫干黄芽;四川的蒙顶黄芽;安徽的霍山黄芽、皖西(霍山)黄大茶;湖北的远安鹿苑毛尖;广东的大叶青等。

青茶(乌龙茶)

青茶属于半发酵工艺,叶色青绿或边红中青,汤色橙黄或金黄,口感清香醇厚。产区主要分布于福建、广东和台湾三省,青茶加工方法一般经过萎凋、做青、杀青、揉捻和干燥,主要加工特点是做青,做青分跳青和摇青。

现代茶叶的基础分类

知名青茶有:

闽北乌龙茶(武夷岩茶—大红袍);闽南乌龙茶(安溪铁观音);广东乌龙茶(凤凰水仙—凤凰单枞);台湾乌龙茶(文山包种、冻顶乌龙、东方美人等)。

红茶

红茶属于全发酵茶,品质特点是红汤红叶,香高、色艳、味浓,滋味浓厚甘醇,似桂圆汤,有的有松烟香味。红茶加工方法一般经过萎凋、揉捻(揉切)、发酵、干燥等工序,茶品可分为小种红茶、工夫红茶、切细红茶(红碎茶)。

现代茶叶的基础分类

知名红茶有:

祁红(安徽);滇红(云南);闽红(正山小种—金骏眉、银骏眉、坦洋工夫,福建);川红(早白尖,四川);宜红(湖北);宁红(宁红金毫,江西);越红(浙江);湖红(湖南);台红(日月红茶,台湾)等。

黑茶

黑茶属于后发酵茶,其品质特征为叶色油黑或褐绿色,汤色褐黄或褐红。主要分布在湖南、湖北、四川、广西和云南等省区,有散茶和紧压茶之分,因主供边疆少数民族消费,亦称边销茶。

现代茶叶的基础分类

知名黑茶

湖南黑茶(天尖、贡尖、生尖);湖北老青砖茶;四川边茶;云南黑茶(普洱茶)广西黑茶(六堡茶)等。

往期精彩回顾

第33期:三分钟读懂当代熟茶的四十年风云史

第32期:一文读懂普洱茶的前世今生

第31期:茶文化的发展史

第30期:云南古树茶的主要产区及其口感

第29期:普洱茶“越陈越香”的秘密

更多资讯可关注微信公众号:“圣和班章老字号”

现代茶叶的基础分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