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迎来最大幅降费,到手工资会多吗?会影响养老金正常发放吗?

安美惠


社保迎来最大幅度降费?到手工资会变多吗?会影响养老金正常发放吗?

大家好,我是长期关注社保的思之想之,今年社保降费有两大方面,一是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降低;二是核定调低社保缴费基数。


降低单位缴费比例不影响个人工资和养老金

今年5月1日起,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由之前的20%降低到16%,四个百分点的降幅前所未有,但这个不会对职工个人的工资和养老金产生影响。

因为降低的是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是给企业降低社保缴费负担,个人8%的缴费比例没有变化,所以个人到手工资没变化,养老金也不会变化。

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是纳入到统筹账户的,不影响职工的个人账户,虽然进入到养老金基金里的钱会变少,也不会影响养老金正常发放,因为养老金累计结余4.7万亿元,再加上部分国资划转社保基金,中央调剂金实施,会确保养老金的按时足额发放,这一点国家也是多次承诺过的,退休人员也不必杞人忧天。


调低社保缴费基数会使到手工资增多

除了降低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之外,今年还会核定调低社保缴费基数,之前社保缴费基数虚高,依据的是工资水平较高的城镇非私营单位的在岗职工平均工资,而没有包括私营单位。

以后核定社保缴费基数上下限的时候,会纳入私营单位,变成非私营单位和私营单位加权统计的全口径就业人员平均工资,这样一来,社保缴费基数将会调低。

对于之前按照社保缴费基数上下限缴纳社保的人来说,随着缴费基数降低,每个月的缴费就会变少,而到手工资就会相应增加。


同样的,有利有弊,缴费减少,每月到手工资增加,但纳入到个人账户的养老金的钱也会变少,所以会影响未来养老金的待遇。

这是硬币的两面,看你怎么抉择。需要强调的是影响的范围按照社保缴费上下限来申报和缴纳社保的人,如果你的社保缴费基数是你的平均工资,那么你就不会受到此次社保基数调低的影响。

更多社保问题,关注思之想之,欢迎点赞转发。


思之想之


社保迎来最大幅度降费,到手工资会多吗?会影响养老金正常发放吗?

今年国家减税降费惠企惠民新政频出,力度逐渐加大,其中继续降低社保缴费比例,尤其是5月1日起,养老保险用人单位缴费比例可由20%将至16%,以及不再只采用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而是采用非私营和私营单位加权平均的社会全口径的职工平均工资作为社保缴费社平工资,制定当地社保缴费的上下限的新办法,也就是适度降低社保缴费基数,这两大举措形成了大力度的社保降费是重头戏。

那么由此到底能给企业、国家和个人带来哪些影响呢?职工个人到手工资会增加吗?会影响养老金的正常发放吗?企业的缴费负担减轻了吗?会促进企业依法足额按时为职工缴纳社保吗?针对这些大家关切的问题,我们来一一梳理一下吧。

1、职工个人到手工资会增加吗?

有的人会,有的人不会。以养老保险为例,如果只有降低用人单位的缴费费率至16%的举措,不降低个人缴费费率8%,那么个人的缴费标准是没变的,不影响到手的工资。到了每年因社平工资上涨,而调整社保缴费基数时,如果你的工资没涨,到手工资还会减少一些呢。

但现在,又出台了调整社保缴费社平工资的新政策,采用社会全口径,包括私营和非私营单位职工的平均工资作为社保缴费社平工资,用它的40%或60%(各地不同)作为缴费下限,用它的300%作为缴费基数的上限,就等于降低了社保缴费基数的下限和上限。

大家都知道,社保缴费金额等于缴费基数*缴费费率,职工的非人缴费费率是8%,现在缴费基数变没变,是决定你缴费金额变不变的根由。如果缴费基数降低了,当然缴费金额就降低了,到手工资就有可能增加了。反之,如果缴费基数没降,当然缴费金额就没变,如果没涨工资,到手工资就不可能增加。

那么缴费基数上下限降低后,哪些人的缴费金额会随之降低呢?就是单位给你申报的工资收入低于社平工资下限,和超过社平工资上限的人。按照规定,工资收入低于社平工资下限的人,是按社平工资的下限缴费的,工资收入超过社平工资上限的人,是按社平工资的上限缴费的,上下限降低了,当然缴费金额就会随之降低,到手的工资就有可能增加了。对于单位给你申报的工资收入介于社平工资上下限之间的人没有影响,因为缴费基数和价费费率都没变。

例如,A的月工资收入是2000元,原来当地社保最降低缴费基数是3000元,那么他就要按3000元的8%,缴纳个人费用,实缴金额是240元。现在社保最降低缴费基数变成2800元了,那么他就要按2800元的8%,缴纳个人费用,实缴金额是224元。也就是说到手工资可能会增加16元。但这种事情持续的时间会很短,因为每年的社平工资都会调整,会上涨,所以2800元的标准有可能很快调整为新的一年的3200元,那么你的缴费金额就会变为256元,到手的工资还是不会增加,还会减少。不过扣得多,养老保险个人账户金额就多了,将来的个人账户养老金会高一些。

2、会影响养老金的正常发放吗?

不会,但部分人的个人账户养老金会略有减少。我国的社保缴费,和待遇的领取制度采用的是收支两条线。社保缴费基数中的社平工资变了,不等于养老金计算公式中的社平工资也同步调整。计算退休人员养老金的社平工资要不要也调整为社会全口径职工的均值,决定了对退休时个人养老金待遇到底有没有影响。

如果调整,什么时候调?怎么调?要不要分段计算?有没有过渡性说法?现在没有明确,还是未知数。在没有出台养老金计发新办法前,我个人的判断是对基础性养老金和过渡性养老金部分没有影响,对部分个人的个人账户养老金可能有影响。哪些人呢?就是上面说的单位给你申报的工资收入低于社平工资下限,和超过社平工资上限的人。这些人的个人账户养老金会相应减少,但减少幅度比较有限。

那么降费之后,会不会影响养老基金的积累,收发发多,无法保证按时足额正常发放,或难以长期维继呢?目前看,不会,至少中短期不会,如果将来生育率能跟上,长期也不会。从国家公布的目前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余4.7万个亿,以及收支预测数据看,是可以持续的。最大的风险因素是将来的生育率和代际参保率。国家已经在采取一些措施,如国有资产划拨养老基金,加大用人单位参保监控等,相信国家会进一步采取相应措施的。不用担心,相信国家有智慧、有能力统筹好社保制度的长期可持续发展的。

3、企业的缴费负担减轻了吗?会促进企业依法足额按时为职工缴纳社保吗?

新政落实后,企业的社保缴费负担不仅减轻了,而且是大幅减轻了。尤其是养老保险单位缴费费率和缴费基数的双降,从而降低的人工成本,是真金白银可以算出来的,幅度很大。对减轻运营较难、抗风险能力低的小微企业的负担意义就更重大。

那么是否就可以判断,此后用人单位都会依法按时足额为员工缴纳社保呢?很遗憾,有的单位能,有的单位不能。在一些老板眼里,这是两回事,至少还可以继续钻一段时间的空子。只考虑自己的利益,不会真正理解国家下这么大决心,出台这么多用心良苦,旨在既惠企又惠民的政策。还会像以前,机会主义和侥幸心理驱使之下,按最低标准或打折给员工交社保,甚至不给员工交社保。

可以肯定的是,多项调控政策齐头并进,守法企业会越来越多,情况会有逐渐好转。但从根本上讲,还需要政府部门进一步加大监管力度,提高违法成本或代价,切实保护劳动者权益。如加快社保费用由税务征收的落实步伐,不依法按时足额为员工缴纳社保上黑名单,影响社会信誉,不给贷款,没有竞标资格等。要有足够的震慑力度和惩罚力度。

我是“水流云在草青青”,认真诚恳的退休顾问,欢迎大家加我的关注,查看更多关于社保及退休的文章。愿天下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


水流云在草青青


3月2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落实,降低社会保险费率具体配套措施。具体做法有这么几个:第一,各地可将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从原定的20%降低至16%;第二,核定调低社保缴费基数,各地有过去依照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核定社保基数,改为以本省城镇飞私营单位和私营单位加权计算的全口径就业人员平均工资核定缴费基数;第三,将阶段性降低失业和工伤保险费率政策,再延长一年至2020年4月底。

通过这三个有效措施,社会保险费的缴费将大大降低。很多职工的到手工资也将会增加。

缴费基数降低

以前的时候一些职工工资缴费基数远远超过实际的工资水平,因此就会出现明年发2000元工资,但是按照3000元社保缴费的情况。如果按照养老保险个人承担8%,医疗保险个人承担2%的比例计算,将至少每月减轻100元的费用。

天津市2018年公布的2017年度职工平均工资,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社会平均工资是7073元,而全口径职工月平均工资是5607元,降幅26%。

国家公布的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是6193元,而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是3813元,差距更是高达62%。进行平均以后,社保缴费钱数将会大幅降低。


企业用工成本降低

企业社保缴费比例和基数都负担降低了,势必也会提升职工的工资待遇水平。用人单位只要工资有优势,就能够吸收更多的人才,而且也会提升职工的积极性。另外,一种可能是企业缴费负担降低,可以雇用更多的职工。


以前没有为职工缴纳社保的企业,托词可能是负担重,当社保缴费减轻以后,也会有一批企业为职工开始缴纳社保。

降费措施会确保落实到位

其实国家强调,各地不得采取任何增加小微企业社保缴费负担的做法,对历史欠费不得进行集中清缴,而且各地要确保职工社保待遇不变,确保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预计本次降费举措一年会降低企业负担7000亿元左右。

养老金会保障正常发放

2019年初,人社部透露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余近5万亿元,规模可观,平均可以满足17个月的支付。2018年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收入50144.8亿元,支出44162.4亿元,累计结余近6000亿元。

本次及时进行降低缴费比例和缴费基数也形不成太大的压力。从2017年开始,国家要求将国有企业的10%股权划归养老保险基金理事会管理,这样又大大夯实了养老保险基金的基础。目前,全国养老保险基金理事会拥有管理基金超过2万亿元,拥有充足的资金储备。

综上所述

大家大可放心,即使2019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待遇再次调升5%,仍然不会对养老保险基金的按时足额拨付,产生任何影响。


暖心人社


我们都知道,国家已经更改了企业缴纳社保的缴费从20%降到16%,但其实社保费率下降对于我们员工并没有多大影响,为什么这么说?

要知道,降低企业社保缴费,这就意味着企业给员工就不用缴纳太多社保费,但这个前提是在不更改员工8%的个人社保缴费情况下,也就是说,这种变革会促进更多企业在缴纳社保上有积极性,这样就避免出现以前那种透漏缴纳员工社保的情况,其实这也就保障了我们员工享受社保的权利。

但这并不会增加我们的到手工资,也不会对我们的养老金发放有任何影响。


掌上保


社保迎来大幅度降费,是针对企业的,是减少企业的缴费压力。从这几年降费来看,反映了我国经济发展的变化,是全民福利,统筹规划,缩小差距。

我国的社保,在开始的以省级为单位自筹,单位负担百分之二十八,个人百分之十二。尽管这样,一些省份,仍然出现了养老金发放危机。为了解决这些危机,国家采取了中央转移支付,确保养老金的发放。

在政府的支持下,国家实行了统一的标准,单位百分之二十,个人百分之八。

随着国家经济的持续增长,中央按照百分之三点五进行全国统筹,用来平衡和保障社保养老金的发放。中央掌控社保统筹,有了资金保障,再一次降费,减轻企业单位的负担,成为可能。但是,是单位降费,不是个人降费,个人退休后的养老金不会因此受到影响,也就是说,不会比原来退休人员的养老金低。这是确定的。

国家掌握统筹经费,也有财政转移支付保障,是购买社保养老的必由之路。

至于企业降费,职工工资你不能够提高,与降费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因为职工的工资,由企业决定的,不是由国家降费决定的。国家给企业的工资监督,国家是指导性文件,不是强制性国家标准。各个地方对用人单位的工资监管,是按照最低工资标准强制执行。对于没有违背最低工资标准的,地方政府是没有干涉权力的。

所以,社保降费,并不会提高个人工资的。



1143160127


楼主您好,社保迎来最大降幅,到手的工资会增加吗?从4月4号发布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社保综合费率降低的这个通知当中,我们可以看出来,不但是要降低企业单位缴费比例,还要降低社保的缴费基数,如果说社保的缴费基数确确实实降低的话,那么会对我们到手的工资产生一定的影响,因为本身我们到手的工资并不会改变,所以说缴费基数的降低就意味着社保扣交的费用减少,那么我们到手的工资确实会增加一部分。

但有一点我们需要注意的是,毕竟每个月从工资当中扣除社保的比例并不是很多,所以说即使降低这个社保缴费基数,那么我们到手的工资也许会增加,但并不会增加很多,所以说这一点,大家首先要有一个心理预期的一个作用,因为可能只会增加几十块钱或者是100多块钱都是很有可能的,但是,作为这个社保降低缴费基数,并不单单只是针对于个人的缴费压力降低,而实际上企业单位,他的缴费压力也是在降低的,因为毕竟企业单位还是要为员工承担一个叫大部分的缴费。

至于养老金的正常发放,是不会受到任何影响的,因为我相信国家完全有能力来调控这个基本养老金的发放的,而且中央实行这个社保基金调剂制度以来,实际上对于那些入不敷出的省份都已经平稳的实现了正常的养老金发放,所以说,调低社保基数,不会影响正常养老金的发放,而且在此之前已经出台了养老金上调的这样的一个政策,所以说,肯定是不会影响养老金正常发放的。


懂社保


嘿嘿,谈谈我的看法。

按照最新的规定,其实个人缴费比例基本没有变化,只是降低了企业的缴费比例,这个也要根据不同省市原有的情况来判断,其实没法具体说下降还是上升。

第一,就是计费的基数发生了变化。各地由过去依据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改为以本省城镇非私营单位和私营单位加权计算的全口径就业人员平均工资,核定缴费基数上下限,使缴费基数降低。

这个数据,现在还不知道由于核算办法变化了,是提高了还是降低了。所以这是问好

第二,对于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可在本省平均工资60%至300%之间自愿选择缴费基数。也就是如果是自己缴费的,要看你自己能力,这个幅度自己调整。所以没法判断。

第三,原有的省市本身就是缴费比例低的,已经是16%的,就没有下降空间了,除非各地也根据下降幅度再下调,但是现在看可能性不大,毕竟养老金有点入不敷出了。

第四,由于工伤等下调了,个人缴费本身就没有支出或者支出很小的,那也看不出什么实惠的个人工资提升的变化。

这种下调,肯定是兼顾了全国的情况,对企业来说降低比没有降低了,负担多少要小点了,只要不是搭车把其他费用提升了就阿弥陀佛了。

对于个人来说,总体看影响微乎其微,但是企业收入多了,从长远看对个人总体的收入提升肯定是有利的。

养老金的问题主要是缴费的人群过去比例低,通过征收等方式改变,总体收入会提高的,所以发放没有问题,而且这种社会基本的民生问题,国家一向不会马虎的。

但是对于个人来说,国家只能是基本保障,如果自己有能力,趁年轻时候还要多挣钱才行。


想听我就说007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及,企业养老保险由20%降到16%,降幅很大,对企业有好处。现在在职工是否增加收入很难说。

以前养老保险是由社保部门征收,由于社保部门的核查手段较差,由企业自报工资总额,並未按实发工资交纳养老保险。多数企业为了少交费,都没有按实际发放的工资交费,还有一些企业按当地公布的最低工资标准和最低的交费档次交费。部份职工也认为这样好,到手的工资多。后来到了退休后,才发现养老金低了,比在职时少得多,这是由于设有正确和认真的按养老保险政策执行的原故。

现在确定社保费由税务部门征收,税务部门的核查手段完善,企业在工资总额上难以作假,只能按实际工资总额,按规定的标准交纳,这样可能不会低于往年的实际交纳额,还可能增加,因此退休职工的养老金不会受影响,在职的职工只要按实发工资按比例如实交纳了,退休后养老金也就不会很低了。


老轿夫29433357


我们把以上这个大问题分成两个问题来分析。第一个问题是:社保迎来最大幅降费,到手工资会多吗?

社保大幅降费指的是企业养老保险的缴费从20%降到16%,而个人的8%是不受影响的,你原来社保的养老保险缴费多少,现在还是多少,所以你目前到手的工资是不会改变的。

第二问题是:是否影响养老金的正常发放?我理解的正常发放指的是养老金发放的金额。

如果要想知道是否影响养老金的正常发放,那么我们就要了解养老金的计算公式。

社保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帐户养老金
基础养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1+本人平均缴费指数)÷2×缴费年限×1%

平均缴费指数为:当年平均缴费基数÷当地上年职工平均工资
如果每年的缴费基数都不同的,或者中间出现差异的,可以求月平均值
个人帐户养老金=个人帐户储存额÷139(国家规定计发月数)

从社保养老金的计算公式中我们可以得出,影响养老金金额的主要是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缴费基数、缴费年限这个三个部分,其他并无影响。

所以,企业养老保险费率的降低对以后社保养老金的发放并无影响。

如果想了解养老金具体怎么计算的,可以关注我,也可以私信我


八月梦想


社保降费有几个意思,第一,职工到手的工资会多吗,肯定会多,但是不会多多少,以我个人理解没有多大意义,但企业就会少交很多了,这个政策一听是对职工有利,但主要是为企业减负。第二,职工、企业少交了养老金,会影响养老金的正常发放,我想是不会的,全国有多少退休工人,如果会影响养老金的正常发放,国家肯定不会这么干,社会就乱套了,如果没有钱发社会治安不乱才怪,肯定会正常发养老金,但如果职工、企业少交了社保的钱,这批职工退休后会不会影响退休后的养老金,这才是要考虑的,我想肯定会影响这批人退休后的养老金,钱都少交了,退休金肯定会少,不可能少交钱,还可以多拿钱,国家不会做亏本生意,虽然现在讲减轻企业、职工的成本,但不是减这些,国家是要降税,才叫减轻企业负担,企业成本减低了,反过来为职工多交一点社保,有何不可,现在做反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