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比做CT可以更早发现肺癌的诊断手段?

HONGYANGXI


肺癌是世界范围内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约有120万人新发肺癌。而且这样的发病率还在持续上升。 有关组织预测,到2025年我国的肺癌发病率会上升到200万左右,约占全世界肺癌发生的一半以上。

肺癌是一种非常恶性的肿瘤,早发现肺癌对于治疗具有很重要的意义。目前发现肺癌常用的手段还是影像学的检查,包括胸部ct等。 胸部低剂量螺旋CT检查目前被认为是早期发现肺癌最好的手段。大量的研究也发现对高危人群进行低剂量螺旋CT筛查可以大大提高肺癌的早期诊断率。

最近还出现了抽血查血液中的各种抗体和基因改变来进行早期诊断的办法,但是目前都处在研究阶段,还不能真正应用到临床。

在这里还是需要强调一下,早期肺癌并没有明显的症状,而引起肺癌的原因是多因素综合的结果。总的来说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各种环境污染、大气污染,以及空气中的有害物质是导致近年来肺癌持续上升的重要原因。

大量的研究也表明吸烟与肺癌的发生存在明显关系。近年来不吸烟的女性肺癌病人的发病率也越来越高,这可能与厨房的油烟污染、房子的装修、有害气体污染等存在一定关系。

肺癌的发生还具有一定的遗传背景,经常可以看到具有家族史的人发生肺癌的可能性要较其他人群要高,需要特别警惕。


胸外科乔贵宾医生


我是小影大夫,一名影像科医生。对于肺结节,目前有胸片、CT检查是最常用的,胸片看不到小结节。能最早发现肺小结节的检查,目前也只有做CT。PET-CT不用于筛查早期肺癌,都是在做了CT后依然无法定性的,才建议做PET-CT来评价是良性还是恶性。

目前CT可以做到0.65mm一层的扫描,所以能发现1mm的结节,是发现肺癌最早期的一种检查手段。一个胸部1mm的扫描,就有250-300多张图像,想想影像科医生的工作量得多大。常规的CT有些医院是5mm一层,有些是2mm一层扫描。最薄层CT能看到的图像都是1mm或者0.65mm。打印出来的胶片,只是在其中抽取的50-60张图片,会损失一部分的信息。所以为什么带片子去会诊的时候,有些医生会说看不清,建议重新做,就是这个原因。


对于肺部的CT,对于<5mm以下的结节,不用过度治疗,随访是最好的手段,随访过程不会造成肿瘤的转移,建议一年后随访。有朋友说,为什么不马上做手术切除,因为这些结节大多数是良性的,如果一发现结节就切除,那么有多少人会无故做多一次手术,只有影像上怀疑肺结节有癌变的可能,才建议手术治疗。

CT是发现早期肺癌的主要手段,胸片无法发现小结节,很多胸片能看到病灶的时候,已经是晚期了。很多朋友问肺结节能不能做磁共振。不能!要想筛查早期肺结节,不能做磁共振。因为肺部有大量的气体,磁共振对有气体的器官显示不好。胃肠道也一样,不建议做磁共振。还有一个就是PET-CT,不用于常规体检筛查癌症,更不用于常规体检筛查肺癌,这种全身扫描辐射剂量高,对早期肿瘤的筛查意义不太大。只有在做了胸部CT后,怀疑是肺癌或者评估有没有转移的时候,可以做PET-CT检查。

目前,能筛查最早期的肺癌,依然还是CT检查。但是确诊肺癌,金标准要做病理。影像学检查只是看形态,来评估是不是肺癌,最后究竟是不是肺癌,需要直接看到有癌细胞,才能确诊为肺癌。


小影大夫


近年来,关于低剂量螺旋CT作为肺癌的早期筛查方式逐渐的被国内的医生接受和普及,因此有越来越多的人群接受肺癌筛查。

低剂量螺旋CT筛查肺癌已经是国际共识,是肺癌目前最规范和最有效的筛查方式。但是CT毕竟是影像学手段,只有在形成病灶时才能发现。即使是灵敏度更高的PET-CT,也是有病灶才能能发现,更何况在病灶极小的情况下,所有CT都没法发现。

虽然早期发现的结节大部分都是良性的,但只要是病灶,总有肺癌的可能性。有没有一种手段可以在CT发现病灶之前就能发现异常,并及时进行干预?

这个问题一直困惑我们,我们也一直在探索。记得2002年左右时候,国内刮起了一阵肿瘤基因风险检测的风,我们称“基因算命”(不久后国家叫停了)。那个时候有很多人拿着一些体检报告(在日本和韩国做的居多)来看门诊。印象最深的是我们科一个大夫的亲戚,说最近寝食难安,因为在韩国做了一个基因体检(大概花了30万),提示肺癌风险30%,后来我们查了没有任何症状,影像学也没有什么异常,据说“患者”最后拿着报告跑遍全国大医院。去年我们还专门问了那个大夫,他亲戚身体没什么事,钱比以前还多。

其实这种基因检测现在还有,并且还很多,有的叫易感基因或遗传性基因检测,可能国家也放开了,我们觉得乳腺癌和结直肠癌等是可以做一做,有些是比较明确的,但对于肺癌来说,目前还没有明确的说法,不建议拿这些作为肺癌风险辅助参考。

2008年左右,CTC(循环肿瘤细胞)一下子在临床上火热了,当时FDA批准在结直肠癌上的预后应用上(2004年批准在乳腺癌)。当时比较轰动的就是可以早于CT发现肿瘤的进展,这个对我们外科来说很重要,因为CTC是只要有病灶,就可以从原发病灶或转移病灶脱落进入到血液循环的,而这时候CT可能无法发现,但我们通过检测CTC可以发现,这对早筛意义很大。



到目前,我们研究了10年,很可惜的是在早筛方面始终无法令人满意。使用的技术已经是第二代,第三代了,但除了在确的肺癌预测复发,转移和疗效评估上有作用外(这个也是很重要的应用价值),想早于影像学来提示肺癌还是不行。其实国际上也一样,我们和国外很多专家也交流过,也没有太好的结果。

其实从2015年开始,我们同时关注了cfDNA,这个倒是一个最有希望的手段。cfDNA是细胞凋亡或破碎后释放一些DNA到血液中,相对比较稳定,如果能找到一些蛛丝马迹同样可应用于肺癌早筛。我们和国内生物技术的专家一起合作了3年多,总算有一些初步成果。在国际上看,通过cfDNA的检测,无论是甲基化还是表观遗传学手段,在鼻咽癌,肝癌的早筛已经有非常大的突破,肺癌也有一些报道。相信用不了多久,肯定有早于CT的方法来发现癌细胞,并及时进行干预,将其“扼杀在萌芽状态”,从而抑制肺癌的发生。

在国内,肿瘤早筛是有很大需求的,然而由于资本利益驱动,市场上推出的筛查方式参差不齐,老百姓并不太明白,很多时候是白花钱。因此,希望各方努力,一方面推动人群中采用低剂量螺旋CT作为肺癌普筛,毕竟目前的国内筛查率不足20%,远远低于国外。另一方面,临床医生,大学,研究机构等也要相互协作,积极探索接受新技术新方法,积极尝试,打破传统认识,这样才能有突破,始终相信这一天能到来。


胸科新欣家园


目前,肺癌已成为威胁百姓健康的“超级杀手”,肺癌作为发病率和死亡率居于首位的恶性肿瘤,让许多人心生担忧,害怕哪天肺癌细胞就在身体里悄无声息的生长起来。早期肺癌和晚期肺癌的治疗效果,是完全不一样的,可以说有着天壤之别。如果能早期发现肺癌,大约80%的患者都是可以治好的。肺癌不同于肝癌、胰腺癌等其他癌症,治疗效果相对乐观,早期发现再经过治疗,患者可以正常工作和生活。

那么,如何更早期的发现肺癌呢?除了胸部CT,有没有更好的办法更早的发现肺癌呢。就目前来说,低剂量胸部螺旋CT是筛查肺癌的首选方式,越来越多的单位将胸部CT作为常规体检项目。也正因为此,现在发现肺结节的人越来越多,他们没有任何症状,绝大多数都是在体检中发现,其中一部分肺结节患者在多次随访之后确诊为早期肺癌。胸部CT甚至能够发现1mm的小结节,能够看出结节的形态,位置,密度,与血管的关系,能够初步判断良恶性,所以没有任何检查手段能够超越CT用来发现早期肺癌。对于大于8mm的胸部结节,如果胸部CT可疑恶性,但不能确定,而患者又比较焦急的话,可以考虑进行PET-CT检查。PET-CT也是CT的一种,只是成像原理不同,灵敏度更高,但价格比较昂贵。

其他的检查,包括肿瘤标志物以及循环肿瘤细胞等检查,对早期肺癌的作用微乎其微,在肺癌极早期,肿瘤标志物基本都是正常的,即便是肺癌晚期,部分病人的肺癌相关肿瘤标志物也是正常的。早期肺癌肿瘤细胞未进入血液循环,外周血中也无法找到循环肿瘤细胞。

低剂量螺旋CT对健康人群做肺癌的筛查,能早期发现肺癌,可以降低近20%的肺癌的死亡率。但肺癌的筛查不需要盲目的去做,一定是锁定的高危人群,年龄45岁以上,有长期的吸烟史或者接触二手烟,有长期工业粉尘、化学物质、放射性物质接触史,尤其是有肺癌肿瘤家族史的人,需要每年做一次胸部CT检查。


胡洋


不论男女,肺癌都是最常见的肿瘤之一,肺癌发病率在男性患者中排第一,女性患者的发病率仅次于乳腺癌,排名第二。为什么肺癌的发病率如此之高,与吸烟,二手烟,三手烟,空气污染,PM2.5超标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我们都知道,早期肺癌的治疗效果好,而晚期肺癌的治疗效果很一般,大家都想知道,怎么样可以早期发现肺癌呢?根据国内外的大量研究,适合早期发现肺癌,可以用来筛查肺癌的手段,首选的是肺部高分辨的CT检查。

低剂量高分辨的CT检查,可以发现小到5个毫米的肺结节,很多早期癌症都可以发现。因为肺是含气体的器官,彩超和核磁共振都不适合用来做肺部的检查。除了胸部CT检查,还有一个比较昂贵的检查,PET/CT检查,PET/CT检查不仅可以检查肺部,还可以筛查全身,看看全身其他的器官有没有癌症,但是比较昂贵,做一次全身的PET/CT检查,需要1万块钱,而且是全部自费,医保不报销。

有人问抽血查肿瘤标志物靠不靠谱,很遗憾,非常不靠谱,很多人虽然得癌了,但是肿瘤标志物并不会升高。即使升高,一般也是肿瘤的中晚期,早期癌症肿瘤标志物很少升高。

对于长期吸烟、家族有肺癌的患者、长期接触粉尘等人群,建议从40岁期,开始接受肺部CT的检查,这是国际上公认的,最理想的筛查肺癌的办法。


普外科曾医生


针对肺癌的早期筛查还是推荐肺部低剂量螺旋CT,更早、更准确直观的检出肺部结节,合理的评估肺结节的恶性可能程度。

胸片,由于组织的重叠不利于发现小的结节(有可能是早期肺癌),所以不适合早期肺癌的筛查。

肿瘤标志物,早期肺癌肿瘤标志物特异性及敏感性不高。只做为参考依据。

早发现、早治疗,只有早发现才能早治疗,结节的检出能力越高,早期的肺癌筛查越有利。目前认为胸部低剂量螺旋CT为筛查肺癌的有效手段且辐射量较小。下图2为图1例子本人吸收的大约辐射,33.95mGy*0.014=0.48mSV。




手指触碰的光芒


早期肺癌诊断包括发现肺部结节确立癌症诊断两步,前者是基础。

一、在目前的检查手段里,CT对发现肺部小结节的优势是最明显的。

CT对于肺部检查属于横断面扫描,每隔一定的厚度扫描一个层面,普通平扫一般为间隔1cm,但薄扫的厚度为5mm以下,甚至是1-2mm,也就意味着肺部的一些微小结节也能被这种薄扫抓住,所以肺部结节在初期只有几个毫米时就会被CT检查扫描发现。

二、最终确立癌症的诊断依赖病理

早期的肺部微小结节取病理困难,而且PET-CT敏感性低,所以主要依赖定期复查。

一般6mm以下的小结节,定期复查增长缓慢或根本不增长的情况,绝大多数属于良性结节。如果复查发现结节增大,外形不规则、边缘模糊、磨玻璃样或部分实性结节,就应该密切观察随访,超过8mm或1cm以上的结节应该考虑做PET-CT检查或肺穿活检,进一步确定结节性质,形态学高度怀疑肺癌的也可以直接做微创手术切除。

所以,目前来看CT检查是发现早期肺结节最简单也最敏感的手段,至于结节是否最终被诊断肺癌,需要后续的进一步检查确定。


深蓝医生


肺癌筛查项目有哪些,是用肿瘤标志物筛查,还是用胸片或者低剂量螺旋CT进行呢,是很多人想了解的信息。因为随着经济的发展,而且对肿瘤早诊早治概念的理解,越来越多人开始关注体检、关注癌症筛查,哪些是行之有效的肺癌筛查项目,也就是大家关心的话题。

目前体检中,我们经常进行肿瘤标志物检查,但是这个检查目前并不被国际指南接受。这是因为目前研究发现,肿瘤标志物升高的人不一定得了肿瘤,而肿瘤标志物正常的人也有可能得了肿瘤。以常见的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为例,部分吸烟的人、糖尿病患者也可能出现CEA增高,所以目前在肺癌筛查中,国内外指南都不推荐使用。

另外,体检的时候常常进行胸片检查,这个能作为肺癌筛查项目吗?目前的答案是,国内外指南也不推荐使用胸片作为肺癌筛查项目,这是因为早期肺癌体积很小,而且密度、生长部位也隐蔽,所以一旦在胸片上能发现肿块,往往肿瘤已经较大,不太适合作为早期筛查项目。

目前国内外推荐的标准肺癌筛查项目是低剂量螺旋CT筛查。这是在2011年,美国进行了一项全国肺癌筛查试验(NLST),结果发现,针对肺癌高危人群进行低剂量螺旋CT筛查,可以降低肺癌死亡率20%。

肺癌的高危人群,根据2018 版中国肺癌低剂量螺旋 CT 筛查指南建议:针对年龄在50岁 -74岁之间的吸烟者,至少有20包/年吸烟史,如已经戒烟则戒烟时间未超过5年的人群,可以考虑每年一次的低剂量螺旋CT筛查。

如果处于肺癌高发地区且有肺癌高危因素的,可以进行筛查,例如宣威地区,长期处于无通风或通风较差室内,燃煤年数≥15年;个旧地区有10年或更长的坑下作业或冶炼史。

现在,大家应该知道国内外指南推荐的肺癌筛查项目是针对高危人群进行每年一次的低剂量螺旋CT。而大部分高危人群我们看到几乎都是吸烟者,所以还要呼吁大家戒烟,美国经验告诉我们,戒烟可以降低男性肺癌患者死亡率43%。


美中嘉和谈肿瘤


目前国际社会,推荐的肺癌筛查只有低剂量CT,有效、经济、无创、可及性强!


解耀锃肺结节影像医生


就目前的医疗水平来讲,体检时的低剂量CT是最有效,最快捷,最有参考价值的肿瘤筛查手段。建议45岁以上的人群体检时影像学检查可选低剂量CT排除肺部肿瘤可能,女性可另加选钼靶做乳房检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