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是腰突,為什麼有人無需治療,有人要手術?

為什麼同樣是腰椎間盤突出,有人無需治療,有人必須手術呢?這是因為,不同的患者,其病情輕重程度也是不同的。

在腰椎間盤退行性改變的基礎上,纖維環破裂,髓核擠出,這便是“腰椎間盤突出”了,可它僅僅是一個現象,無併發症狀時,不能謂之疾病。

只有當突出物壓迫或刺激到相鄰的神經根,產生腰痛等症狀時,才可以稱為“腰椎間盤突出症”,才屬於疾病的範疇。

這也就是為什麼,有些中老年人在體檢後,發現報告單寫著“腰椎間盤突出”,可是醫生卻說:只是單純的突出,沒有出現症狀,不需要治療。

同樣是腰突,為什麼有人無需治療,有人要手術?

腰椎間盤突出,症狀不侷限於腰部

但若是腰椎間盤突出逐漸加重,出現了不適症狀時,就必須重視起來了。除了腰部疼痛,患者往往還會併發一側下肢或雙下肢麻木、疼痛等症狀,也就是醫生常說的“放射性疼痛”。

有患者疑惑:明明是腰椎間盤突出了,為什麼會引起腿疼?這是因為,腰椎間盤突出壓迫的神經,支配著下肢的感覺和運動,也就引起了腿部的放射痛,往往是沿著臀部放射至大腿後側、小腿外側或後外側,部分患者還可以放射至踝部、足背或足底。

出現以下症狀,腰椎間盤突出情況嚴重

如果說腿部放射性疼痛是腰椎間盤突出病情發展的信號,那麼出現以下幾種症狀時,病情則已經較為嚴重了:

1、下肢發麻發涼:除了腰腿痛,患者還可能併發小腿、足背外側、足跟、足底部位的主觀麻木感;部分患者還會出現小腿、足或整個下肢發涼、怕冷,雙下肢對冷熱的感覺異常等表現,這也是病情嚴重的表現。

2、間歇性跛行:當病情發展到一定程度後,患者可能出現間歇性跛行,給日常行動造成較大影響。具體表現為:長時間行走後發生腰痛,下肢放射性疼痛加重,需要立即下蹲或平躺休息,痛感才會減弱,此後才能繼續行走及活動。

同樣是腰突,為什麼有人無需治療,有人要手術?

3、馬尾綜合徵:還有一種情況在臨床上較為少見,即中央型腰椎間盤突出,壓迫的是馬尾神經,患者可能出現會陰部麻木、刺痛,大小便功能和性功能障礙等症狀。此時病情已極為嚴重,患者或面臨癱瘓的風險,一定要立即就醫,並考慮手術,萬萬不可拖延。

總之,腰椎間盤突出的病情輕重程度不一,治療上才會因人而異。臨床上對於腰椎間盤突出症的治療已經有了豐富的經驗,保守治療即可應對絕大多數的病例,如服用腰痛寧等藥物、理療、針灸等,收效顯著,患者也不必受開刀之苦。

本文圖片來源於網絡,與文字內容無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