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世界为何没有核动力飞机?

会行走的书柜


随着1945年广岛原子弹的爆炸,人类军备也开始进入了核时代。这种东西除了能够制造核武器之外,还能够给武器装备提供动力。现在的核动力设备大部分都是安装在舰艇上,使用核动力的舰艇几十年都不需要更换燃料,大大提升了舰艇的续航里程和使用寿命。核动力不仅清洁高效,产生的能量也要比普通燃料更强,像航母的电磁弹射技术,在常规动力航母上使用会出现动力不足的现象,核动力航母就不会出现这类问题。让人疑惑的是,这样高效的能源来源,却没有使用在飞机上。在当今世界上,不管是民用飞机,还是在役的军用飞机,基本都是常规动力的。


虽然当今世界已经没有核动力飞机了,不过在上世纪50年代~60年代初的冷战时期,美苏两大冤家还真搞出过两架核动力飞机。在当时洲际弹道导弹还未出现的情况下,如何掌握全球打击能力,成为了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心头大事。伴随着上世纪中期的核能热潮,美国率先开启了对核能轰炸机的研制;美国以当时最大的轰炸机B-36H轰炸机为蓝本,造出了第一架核动力飞机NB-36H,并于1955年进行首飞。

而当克格勃得知美国正在进行核动力飞机的实验后不久,苏联也开始了自己的核动力飞机的研制。苏联则以自己家的图-95轰炸机为蓝本,造出了图-119核动力轰炸机,并于1962年成功首飞。不过有趣的是,美苏两家的核动力飞机自始至终都未曾使用过真正的“核动力能源”,NB-36H和图-119一直都采取常规动力,仅仅是将反应堆搭载在飞机上进行测试和获取数据而已。可是在试验过后不久,美苏两国的核动力飞机项目就纷纷被下马了(美国NB-36H于1957年退役并拆毁,苏联的图-119于1965年退役并拆毁),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核动力飞机的弊端非常多,造价成本比较高,实用性也一般般。潜艇和航母的装备数量有限,造价高也勉强接受了,飞机的装备数量多,几千架战斗机,就需要几千个核反应堆,其成本远不是平常国家能够承受的。在实用性上,核动力飞机虽然续航里程足够长,但是在实战中,续航里程几千公里就已经足够了,太长反而显得多余,而且飞行员也不能承受超长的续航时间;更何况还有航母这个移动机场。在这种情况下,搞核动力飞机显得是非常多余的了。

并且,核动力飞机还存在一个极大地隐患:坠机的成本过高。像阿三这种经常摔飞机的国家,装备了核动力飞机就等于不断地朝着自己国内投放脏弹。没有一个国家能保证飞机不会坠落,一旦坠落在居民区或是其他人流量大的地方,那么其造成的损失也将会不可估量。并且,如何有效的保证飞行员能够不受飞机中的核辐射影响,在整个技术攻关时期也一直都没能解决。再加上六十年代洲际弹道导弹的出现,使得核动力飞机所谓的“战略打击能力”的优势完全不复存在,下马的结局也是必然的。


二战吐槽君


目前没有,以前有,但也没有使用核动力进行过飞行。原因也简单,一个是太重效率不高,一个是不安全。

美苏争霸最激烈的年代,双方都论证过核动力飞机,美国还将和反应堆安装到飞机上进行过试验,但都没实用化。核动力飞机的吸引力还是很大的,利用核能能取得几乎无限的续航能力,而且飞机的载荷能力也更高,这对于冷战期间互相毁灭的思维非常合拍。但随着试验的进行双方都发现,一是核反应堆的重量,防护的重量带来的对飞行的负面影响实在太大,几乎完全抵消了带来的好处。而且造价极度高昂,根本造不起几架。再就是谁也无法保证这种飞机百分百安全,是机械就会有故障,是飞机就有可能坠毁。核飞机万一失事造成的附带损失可能会大到无法估量。综合以前问题,美苏对核动力飞机都是浅尝即止,没有继续下去。

不光在军事上,在民用方面核动力到现在也还没有完全替代传统能源供给。无论是军用的核动力潜艇,核动力航母,民用的核电站,除了造价高昂,运行条件苛刻,人员和设备要求极高等问题以外,还有一个麻烦事容易被大家忽略,就是核废料的处理。反应堆产生的核废料目前没有任何好的解决办法,只有深埋,处理价格几乎是天价,而且对该片区的影响几乎是永久性的,到现在还没有任何解决办法。

核反应的原理很美好,但距离普及使用还有非常非常长远的道路要走。要克服小型化,平价化,无害化还需要大量科学研究。在取得实质性突破之前,核动力飞机还是科幻小说中的产物。


图片都不是实际存在过的飞机,和标题一样都是镜花水月。


航空君


核动力飞机现役没有,但历史上曾经有过。曾经人类视飞行为神话,等到真正能上天之后想的更多的是,能不能飞的更快一点、更高一点、更远一些,也是这种需求刺激了科技的发展创新,在核动力出现之后似乎这些问题都不再是问题。

先来一款美国版核动力飞机。

冷战前期1946年二战刚结束,享受到核武器利好的美国已经迫不及待的想把核动力用于飞行。在那个核力量至高不上的年代,美国人提出了X-6核动力轰炸机项目,该项目以B-36轰炸机为基础,安装一台通用电气P-1型核反应堆。

改装后的型号是XB-36H/NB-36H核试验机,在50年代进行了多次试飞,用于研究空中核反应堆的屏蔽要求,以及辐射对飞机系统、人员的影响。

难看的机头就是为了屏蔽飞行机组人员,在机头鼻部进行了改装,包括一个12吨的铅和橡胶盾。

1955年-1957年,总计进行了47次测试飞行和累计了215小时的飞行时间(其中89次是反应堆操作),这是目前有据可查的美国唯一机载反应堆试验。

再来一款苏联版核动力飞机。

上世纪60年代,看到美国人的壮举之后,苏联跟着眼红也打造了一款图-119核动机试验机,在图-95战略轰炸机基础上改进,采用4台核发动机。

同样为了降低核辐射对机组人员的影响,发动机分成上下两层,并排安装在飞机尾部的隔离舱里。1962年,图-119试飞成功,此后这架核动力飞机一共进行了60多次的飞行试验。

美国一样苏联也认为,既然已经拥有成熟的洲际弹道导弹,核动力飞机就显得有点多余。同时无法有效解决反应堆散热问题、以及在自家空域头顶核炸弹万一掉下来可不是一件闹着玩的事,最终两家都放弃该项目。

有一段玩笑是这样的, 图-119在理论上能够绕地球赤道飞行80圈不用停歇,只要飞行员还没死的话。


河东三叔


每次战争一结束,对军队来说都不是啥好事情。战败的固然倒霉,战胜的也好不到哪里去。为啥?没仗打了,要裁军,裁减装备,裁减军费呗。要想不被裁,除非你能找理由说服政府。

二战一结束,美军就面临着这样的问题。但美军很快就找到了与国会讨价还价的理由:苏联威胁巨大,巨大到有可能会“发动第三次世界大战”,所以,美国军队适当的裁减人数可以,但裁减军费和装备可不行。不但不行,相反还要加大资金对新武器装备的研发和采购,淘汰落后的。

在美军计划研发的新武器中,核动力飞机是最引人注目的。美国军方说,要是苏联挑起第三次世界大战的话,我们的轰炸机大约根本来不及起飞就在袭击中尽数被击毁在地上了,所以很有必要研发核动力飞机。因为它不烧油,带着几百克的核燃料就能在天上飞好几个月。如果把这种飞机造成了,让它们载着核弹常年围着苏联飞,光是威慑效果就很不错。先别说研制这种飞机难度有多大,理论上听起来就非常的“诱人”。

说干就干。在十亿美元的经费支持下,核动力飞机所用的反应堆研制颇为顺利,很快就装到了飞机上。那是用B36飞机改装而来的,出于保密的原因,美国政府给它一个X6的代号。这个X6在1955年9月首次试飞,但试飞的目的不是为了测试核动力,而是为了测试核辐射。事实上,在测试过程中,反应堆根本没有启动。在这架X6此后的数十次飞行中,反应堆也一直处于关闭状态。但即便如此,那反应堆的辐射也相当吓人。那些正值生儿育女最佳年龄的飞行员不知道是怎么被忽悠进重达12吨的驾驶舱的——之所以这么重是因为它包裹了很多防辐射材料,至于防不防得住就不清楚了,反正坐在地面实验室的那些科学家们很有信心。军方高层是不是也很有信心呢?未必。X6每次飞行,他们都安排一架满载士兵的运输机在旁边护航,如果它一出事,士兵就马上跳伞,封锁现场,抹杀证据,消除谣言。如此胆战心惊的试飞了几年,X6的敌人冒出来了——弹道导弹。随着技术的进步,弹道导弹的射程越来越远,打击精度也在不断的提高,而且它还和核弹结婚了,半小时就能从地球的这边飞到那边,给敌人毁灭性打击。既然弹道导弹如此给力,核动力飞机如此的不争气,那么现在就到了让它下马的时候了。何况国内的媒体已经在热热闹闹的讨论“核动力飞机万一掉下来怎么办?”,国会那边更是对这个花钱惊人的项目不耐烦了。结果,在1961年,美国的核动力飞机寿终正寝。

除了美国,苏联也在弄核动力飞机。苏联的克格勃可不是吃素的,他们很快就搞到了美国秘密研制核动力飞机的情报。苏联政府在核实了之后,也赶紧上马自己的核动力飞机项目。负责研制苏联核动力飞机的是米亚西舍夫设计局、图波列夫设计局,库滋涅佐夫设计局和留里卡设计局。前两个负责设计飞机,后两个负责设计发动机。米亚西舍夫很有飞机设计才华,设计风格前卫大胆。从如今找到的设计资料看,他设计的核动力飞机放到今天也不为过时。但就是因为他太有才华了,所以遭到同行的妒忌和打击。当时的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文化不高,对米亚西舍夫设计的高度前卫科幻的飞机一无所知,也听不懂他在说啥玩艺,于是就将他的项目下马了。但老米不服气呀!他在飞机设计方面的确非常有才华,但在其他方面就不大开窍了。赫鲁晓夫不让他搞,他偏要搞,政府撤资了没关系,他自筹资金搞。结果把赫鲁晓夫给惹火了,一声令下,关闭了他的设计局,他本人“光荣”的“升任”苏联茹科夫空气动力研究所所长。而图波列夫就要高明得多。他把自己的作品图95轰炸机拿出来,直接在它上面装个核反应堆,然后就拿去交差了。赫鲁晓夫对这核动力的图95挺满意的,下令试飞,以尽快装备部队。当然,图95也和它的美国兄弟X6一样,在试飞中根本不敢开核反应堆。另外,X6好歹在驾驶舱包裹了十来吨的防辐射材料,图95更省事,直接给它装几块几厘米厚的铅板应付一下就了事了。这核动力的图95后来也被弹道导弹“打”下马了。


血染战旗红


怎么没有?肯定有啊。

冷战时期的美、苏两个超级大国都弄过核动力飞机项目,美国之所以弄核动力飞机,一方面是维持技术优势的考虑,另一方面则是战略空军那群迷恋战略轰炸机与大规模轰炸的高级将领全力抓权的考量。对于核动力飞机的战役使用,基本的思路是可以用其携带核武器并长期部署在空中待机,以极大地提升核武器的生存性。不管怎么说,美国在20世纪50年代就开始以B-36洲际轰炸机为蓝本捣鼓核动力轰炸机,康维尔公司还真的搞出了3架原型机,并命名为NB-36H,反应堆采取普通的堆栈构型,靠反应堆热量加热空气为发动机提供动力。但是,问题也随之而来:反应堆堆芯完全暴露在外,一旦起飞这尼玛完全就是一个飞翔的脏弹啊,一边飞一边喷放射性粉尘。这3架原型机也只好作为“空气动力试验机”,重点试验了飞机安装核反应堆后的空气动力学性能与核反应堆在飞行情况下的工况稳定性,并未敢在空中真正使用核反应堆。后来美军内部主张洲际导弹的一派将领占了上风,这事儿就下马了。

至于苏联,完全是抱着“美国有的我也要有”的心理,加上托派分子赫鲁晓夫莫名其妙的原子能崇拜,上赶着也搞起了核动力轰炸机。至于战役使用跟美国想法一样,也是打算让轰炸机带着核武器在天上长期飞行待机,以提升核武器的生存性。同美国人不同的是,苏联人仗着自己的国土广袤无人区众多,用图-95“熊”式轰炸机改装一架核动力轰炸机之后,还真的在天上飞了几圈,但是遇到的问题跟美国人一样:放射性污染太严重。毕竟一个大脏弹在天上飞,谁想谁恶心不是。于是很快也下马了。


军武次位面


曾经的地球,不光有核动力飞机,还有飞碟,空天母舰。这些二战或冷战的产物,虽有很多没有遗留下来,但研制这些杀器的过程,无疑为我们在其他领域做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比如现在的航拍无人机。

话题说回核动力飞机,为什么要研制核动力飞机,续航能力好啊,当时的战略轰炸机的航程远比不上现在,无法承担美苏称霸世界的野心。自从巨大的蘑菇云在日本上空升起,世人便见识到这种末日杀器的威力。人们便想,控制核爆炸的过程,使其缓慢释放能量,这无疑又会开启核能的另一个潘多拉魔盒。于是核潜艇,航空母舰,核动力飞机,便开始论证,研制。

核动力飞机与其余二者的动力区别在于,前者采用高速气流与反应堆产生的高温接触,变成高温高压气流,再通过导流,气体依次通过各个增压涡轮,最后喷出产生动力;而后者则是通过反应堆产生的高温,将液态水加热,液态水在150个大气压高压环境中,被加热到343℃而不沸腾,再通过二次高压回路,将使260℃液态水在70个大气压下沸腾,产生的水蒸气使其产生动力。

二者原理相同,只是导热介质不同。其次就是防护的问题,航母自己潜艇,因自身尺寸优势,可是增加防护层,以隔绝核辐射。而核动力飞机,在考虑防护的同时还要考虑,核反应堆的尺寸及重量,在平衡动力与载重的问题上无法达到平衡点,以至防护问题,成为核动力飞机的发展瓶颈(进行过多次试飞)。与此同时,弹道导弹的出现,实现全球威慑已不是问题,而核动力飞机的研制费用无疑是天价,单价飞机造价必定过高,无法实现如航母和潜艇般的量产,且自身防护还是问题,一旦被击落,后果不堪设想。综合考虑,核动力飞机计划被搁置,但不排除今后核技术的提升,使得这一杀器重现江湖。




未央宫的执金吾


以今天人类的科学技术水平,还不能制造出用核能作为动力飞行的飞机。一者是核反应堆体积庞大,如果安装在飞机上,飞机就会不堪重负。二者是万一飞机失事,那飞机上的核反应堆摔坏破裂,那将会引发核事故,造成核污染。而核污染的危害性和长期性,在这里我就不多说了。总之,今天的科学技术所达到的深度,还不能制造出完全安全行驶的核动力飞机。(图片源自网络)



孤独的人209381559


主要原因在于一方面是舆论压力,谁也不想在头顶上飞个核弹;另一方面,飞机装核反应堆,需要轻量化和小型化,貌似这个矛盾就目前说还有些难度。还有就是技术问题,核弹的爆炸威力来自于核裂变,这种能量是不可控的,如果人类掌握了核聚变技术,对能量可控,并且无污染,那么也许会有核动力飞机列装。




一点星宿


有啊。

冷战时期的美、苏两个超级大国都弄过核动力飞机项目,美国之所以弄核动力飞机,一方面是维持技术优势的考虑,另一方面则是战略空军那群迷恋战略轰炸机与大规模轰炸的高级将领全力抓权的考量。对于核动力飞机的战役使用,基本的思路是可以用其携带核武器并长期部署在空中待机,以极大地提升核武器的生存性。不管怎么说,美国在20世纪50年代就开始以B-36洲际轰炸机为蓝本捣鼓核动力轰炸机,康维尔公司还真的搞出了3架原型机,并命名为NB-36H,反应堆采取普通的堆栈构型,靠反应堆热量加热空气为发动机提供动力。但是,问题也随之而来:反应堆堆芯完全暴露在外,一旦起飞这尼玛完全就是一个飞翔的脏弹啊,一边飞一边喷放射性粉尘。这3架原型机也只好作为“空气动力试验机”,重点试验了飞机安装核反应堆后的空气动力学性能与核反应堆在飞行情况下的工况稳定性,并未敢在空中真正使用核反应堆。后来美军内部主张洲际导弹的一派将领占了上风,这事儿就下马了。

至于苏联,完全是抱着“美国有的我也要有”的心理,加上托派分子赫鲁晓夫莫名其妙的原子能崇拜,上赶着也搞起了核动力轰炸机。至于战役使用跟美国想法一样,也是打算让轰炸机带着核武器在天上长期飞行待机,以提升核武器的生存性。同美国人不同的是,苏联人仗着自己的国土广袤无人区众多,用图-95“熊”式轰炸机改装一架核动力轰炸机之后,还真的在天上飞了几圈,但是遇到的问题跟美国人一样:放射性污染太严重。毕竟一个大脏弹在天上飞,谁想谁恶心不是。于是很快也下马了。


喃喃13812291006


这不叫核动力飞机,是可控核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