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燕慕容暐:慕容氏亡國後圖謀復國終至失敗被殺的悲情皇帝

前燕慕容暐:慕容氏亡國後圖謀復國終至失敗被殺的悲情皇帝

前燕慕容暐:慕容氏亡國後圖謀復國終至失敗被殺的悲情皇帝

公元337年,鮮卑族貴族慕容皝建立 “燕”。其全盛時的統治地區包括冀州、兗州、青州、幷州、豫州、徐州、幽州等部分,史稱“前燕”。前燕歷三世三主,共三十四年。

前燕以其所在地為戰國時燕國舊地,故國號為“燕”。《十六國春秋》始用“前燕”之名,為區別同期的慕容氏諸燕,歷史學家遂襲用之。又以其王室姓慕容,又稱為“慕容燕”,而其他慕容氏諸燕都不用這個稱呼,“慕容燕”成為前燕的專稱。

前燕幽帝建熙十一年(370)十一月,前秦滅前燕。慕容暐成了前燕的末代皇帝。

前燕慕容暐:慕容氏亡國後圖謀復國終至失敗被殺的悲情皇帝

慕容暐(350年-384年),即前燕幽帝(360年―370年在位),字景茂,前燕景昭帝慕容儁第三子,母親是皇后可足渾氏。

慕容暐初封中山王,公元356年(永和十二年),皇太子慕容曄去世,慕容儁在次年立7歲的慕容暐為皇太子。光壽四年(360年),慕容儁去世,慕容暐繼位,年號建熙。這一年慕容暐剛剛10歲。

慕容暐即位後便以慕容恪為太宰,讓他專攝朝政,而慕容評、陽騖和慕輿根則分別獲授太傅、太保及太師,參輔朝政。

從360年慕容恪輔政到367年病死其間,為前燕政治較為穩定的時期。

前燕慕容暐:慕容氏亡國後圖謀復國終至失敗被殺的悲情皇帝

慕容恪專攝朝政,慕輿根自恃自己屢有戰功,心中並不服慕容恪。慕輿根向可足渾太后及慕容暐中傷慕容恪,想要他們誅殺慕容恪及慕容評。慕容暐信任慕容恪,勸止了打算聽從慕輿根的可足渾太后。

後來慕容恪及慕容評密奏慕輿根罪狀,慕容暐命侍中皇甫真、右衛將軍傅顏等收捕慕輿根,並將其家人黨羽一併誅殺。

前燕建熙二年(361)以前燕河內太守呂護倒戈為導火索,前燕與東晉在中原展開了連綿的戰事。前燕建熙四年(363年),前燕全面的攻勢開始發動,四月,慕容忠攻滎陽,東晉滎陽太守逃到魯陽。

前燕建熙五年二月(364),前燕李洪開始略地河南,四月,前燕攻許昌、汝南、陳郡,徙上述三地萬餘戶於幽州,遣鎮南將軍慕容塵屯許昌。七月,太宰慕容恪親自領兵攻打洛陽,東晉洛陽守軍戰敗逃離。

前燕慕容暐:慕容氏亡國後圖謀復國終至失敗被殺的悲情皇帝

前燕建熙六年三月(365),前燕攻克洛陽。這一系列的戰役後,前燕從東晉手中獲得了中原的控制權。

前燕這一切戰績,都離不開小皇帝慕容暐的叔叔慕容恪。

慕容恪(321年—367年),字玄恭,前燕文明帝慕容皝第四子,前燕景昭帝慕容儁之弟,十六國時期前燕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被後世譽為十六國十大名將之一。

慕容恪因性格謹慎大度,從十五歲起即掌握軍隊,多次以弱勝強,穩固了慕容氏遼東霸主的地位。後趙石虎死後,中原大亂,慕容氏入關略地,佔據河北。後趙將領冉閔自立後,慕容恪與其多次交戰,終將其引至平原,以“連環馬”擒之。

前燕慕容暐:慕容氏亡國後圖謀復國終至失敗被殺的悲情皇帝

其兄景昭帝慕容儁死後,小皇帝慕容暐即位,慕容恪任太宰總攬大權,卻毫無私心。以“德治”為基,構築前燕最大版圖,引起鄰國恐慌,臨終前仍在為國家的未來做妥善安排,是被敵人稱作“古之遺愛”的曠世名臣。

吳王慕容垂才能出眾,慕容恪對其非常倚重,曾多次向小皇帝慕容暐進行推薦。

366年,慕容恪病重,深慮小皇帝慕容暐手中無實權,而慕容評又多猜忌,便對慕容暐之兄、樂安王慕容臧舉薦吳王慕容垂,但是慕容臧沒有聽從慕容恪的話。

367年,慕容暐親臨慕容恪府向他詢問後事,慕容恪再次嚮慕容暐推薦慕容垂,說:“我聽聞傅說舉薦士人,板築之人都可以,更何況是國家的懿籓!吳王兼具文武之才,才能僅次於管、蕭,陛下如果把政務交給他,國家就能獲得片刻安定。不然,我怕二寇肯定會有窺窬之計。”慕容恪言終而卒。死後獲賜諡號桓。

前燕慕容暐:慕容氏亡國後圖謀復國終至失敗被殺的悲情皇帝

慕容恪死前想舉薦吳王慕容垂代替自己為大司馬,但最終慕容評改以慕容暐弟慕容衝接替慕容恪。

慕容衝是歷史上有名的美男子,驍勇善戰,可這會兒他才十歲。慕容評於是成為攝政,和太后可足渾氏共同執掌朝政。

慕容恪生前已經為滅秦布好了局,攻下了殽關並駐兵防守。而前秦鎮守陝城的符廋因為內部矛盾派人向燕國獻城投降,關中地區門戶大開。

燕國君臣也認為這是個大好的機會,趁著前秦分裂,應該趕快派兵去解救符廋以便一統天下。

前燕慕容暐:慕容氏亡國後圖謀復國終至失敗被殺的悲情皇帝

慕容評只想舒舒服服地在鄴城享受,他拒絕了大家的提議,很冠冕堂皇地說:“秦國是個大國,現在雖然有危難,也不容易被消滅。陛下雖然英明,能比得上先帝嗎,我們就更別提了,難道能和太宰慕容恪相比嗎?大家能保住國家就行了,平定秦國不是我們這些人能做到的事情。”

符廋本以為自己一投降,燕國必然會出兵相助,誰知他沒等來燕軍,卻等來了秦兵的包圍。符廋一邊破口大罵燕國一群小人,一邊不得已繼續給燕國寫信求助。慕容德等人一再上書懇請出兵,慕容評只是置之不理。慕容垂亦只能對信長嘆,他深知苻堅、王猛都是傑出的人物,如果不趁機消滅他們,以後燕國定會悔恨不已的,奈何自己人微言輕,大權都在慕容評掌握之中。

沒有燕軍的接應,符廋終於城破被擒,燕國也白白錯失了一個大好的機會。

前燕慕容暐:慕容氏亡國後圖謀復國終至失敗被殺的悲情皇帝

公元369年(太和四年),東晉桓溫發動北伐戰爭,進攻前燕,引發了著名的枋頭之戰。

東晉大司馬桓溫率步騎五萬出師伐燕,桓溫是中國歷史上的名將,以一句“男子不能流芳百世,亦當遺臭萬年”的豪言壯語名留青史,滅成漢、伐前秦威震天下。

其實早在慕容儁死的時候,東晉朝廷就蠢蠢欲動準備北伐,桓溫當時聲說:“慕容儁死了,還有個慕容恪呢!”現在慕容恪也死了,桓溫認為時機已經成熟。他不知道的是,前秦那邊也在商量伐燕,結果苻堅說:“慕容恪雖然死了,還有個慕容垂呢!”一票否決。

公元369年,桓溫開始了人生中第三次也是最後一次北伐。桓溫一路上勢如破竹,先攻克湖陸,俘虜了慕容忠;接著,前燕大都督慕容厲和晉軍戰於黃墟,大敗,慕容厲隻身逃脫,太守率全郡投降;隨後,晉軍又擊敗了前燕將領傅顏;慕容暐派慕容臧率軍抵抗,大敗,此時桓溫的軍隊已經打到了距離鄴城僅有幾十裡的枋頭。

桓溫屯兵枋頭,皇帝慕容暐慌了,和太傅慕容評商量,慕容評給出了兩個主意,一是趕快派人去向前秦請求支援,並答應割讓虎牢以西的土地做為出兵條件;二是做好遷都的準備,萬一桓溫打過來了,就趕緊捲鋪蓋退回遼西去。

前燕慕容暐:慕容氏亡國後圖謀復國終至失敗被殺的悲情皇帝

慕容暐雖不情願,可屢戰屢敗,也只好準備接受這個建議。

慕容垂實在是看不下去了,再三懇求慕容暐:“請陛下准許我帶兵去攻打他們,如果實在不能取勝,再走也不遲啊。”

雖然慕容暐實在是不願意相信慕容垂,可更不甘心把祖宗的基業拱手相讓,到了這種境地,只能是讓慕容垂出兵試試了,於是任命慕容垂為大都督,率五萬步騎抵禦桓溫。

慕容垂生平沒有打過敗仗,桓溫生平也從未敗過,兩位不敗將軍終於在戰場上相遇了。慕容垂一出馬,就連戰連捷,一戰生擒了晉軍的嚮導段思,二戰斬殺了晉軍李述,晉軍頓時士氣低落。與此同時,慕容垂已經派了弟弟慕容德率騎兵一萬繞到桓溫背後的石門,截斷了晉軍的水路糧道,豫州刺史李邽則截斷了晉軍的陸路糧道。

前燕慕容暐:慕容氏亡國後圖謀復國終至失敗被殺的悲情皇帝

桓溫派袁真去奪回石門,結果貪功冒進,掉進了燕軍的埋伏圈,被打得一敗塗地。桓溫剛接到石門慘敗的戰報,又得到前秦出動兩萬援軍的消息,糧草也斷了,無奈之下,只得下令撤軍,晉軍焚燒戰艦,丟棄輜重盔甲,開始從陸路往南撤退,他還不知道,真正的災難發生在撤退中。

當時諸將打算立刻追擊,但慕容垂以晉軍初退,必定嚴加戒備,以精銳軍隊斷後,於是打算遲點才追擊,待晉軍乘追兵未至而加速行軍,令兵士筋疲力盡時才進攻。慕容垂因而率領八千騎兵尾隨晉軍,發現桓溫果然在看不見追兵後加速。

數日後慕容垂下令進攻,騎兵於是加速,於襄邑趕上晉軍,配合慕容德所率埋伏於襄邑的伏兵夾擊桓溫。

前燕慕容暐:慕容氏亡國後圖謀復國終至失敗被殺的悲情皇帝

儘管歷史習慣稱此戰為“枋頭之戰”,但實際上在枋頭髮生的,只是對峙,真正大戰發生地點,是在襄邑。

在慕容垂、德兩兄弟的夾擊下,東晉軍大潰,陣亡超過三萬人。前秦的援軍苟池、鄧羌二將一看,打落水狗的機會已到,連忙參戰,往潰敗東晉軍的屁股後面又狠狠踹了一腳,桓溫再敗,又損兵近萬。

這次前燕和東晉之間的戰爭,影響深遠。

東晉方面,桓溫敗於枋頭,望實俱損,他的地位開始轉折。東晉幾十年間再無力北伐。

前燕方面,前燕小皇帝慕容暐和太傅慕容評在枋頭之戰後不是勵精圖治,反倒是自以為是,不修政務,國內政治日益腐敗。

前燕慕容暐:慕容氏亡國後圖謀復國終至失敗被殺的悲情皇帝

前秦方面,通過助燕擊晉,穩定了北方的局勢,實現了王猛設想中的晉、燕兩傷而秦得其利的構想,為後來的伐燕乃至統一北方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吳王慕容垂在擊敗桓溫的戰役中立下大功,然而他卻被輔政的慕容評所猜忌。慕容垂被逼無奈,與妻段氏、慕容令、慕容寶、慕容農、慕容楷及蘭建、高弼等西奔前秦。前秦天王苻堅得知慕容垂來奔,十分高興並親自迎接,以慕容垂為冠軍將軍,封賓徒侯。

苻堅早就想消滅前燕,一直忌憚慕容垂,如今最大勁敵已經投誠,苻堅開始討伐前燕的計劃。

前秦征戰前燕,起初並未佔到上風,但由於當權的慕容評為人貪鄙,致使軍心離散,結果前燕15萬主力部隊被王猛所率領的前秦軍殲滅,苻堅趁勢率10萬軍隊包圍前燕的首都鄴城。

370年十一月,慕容暐逃出鄴城,試圖返回遼東的根據地龍城,中途被前秦軍抓獲,前燕滅亡。

前燕慕容暐:慕容氏亡國後圖謀復國終至失敗被殺的悲情皇帝

慕容暐在國亡後成為前秦臣子,封為新興郡侯。

到了前秦東晉淝水之戰時,慕容暐以平南將軍、別部都督隨軍。前秦於淝水之戰大敗後,時駐鄖城的慕容暐隨前秦軍北撤,並護送苻堅的張夫人。

慕容暐行軍到滎陽時,叔父慕容德勸慕容暐乘前秦軍力大損而復國,但慕容暐又不聽從。慕容暐終與苻堅回到長安。

淝水之戰後,前秦對境內各族的控制力減弱。公元384年(太元九年),慕容垂在河北建立後燕。不久,慕容暐之弟慕容泓也在關中建立西燕。

前燕慕容暐:慕容氏亡國後圖謀復國終至失敗被殺的悲情皇帝

慕容泓建立西燕後,向苻堅要求送還慕容暐以換取燕秦兩國和平,但為苻堅所拒絕。苻堅亦因此召慕容暐來斥責,終在慕容暐叩頭陳謝之下原諒他,並命他寫信招撫慕容垂、慕容泓和慕容衝。

慕容暐暗中派密使嚮慕容泓說:“我是籠中的人,肯定無法回去了;而且我是燕室的罪人,無必要顧慮我了。你就建立大業,以吳王(慕容垂)為相國,中山王(慕容衝)為太宰、領大司馬,你可以做大將軍、領司徒,承製封拜,收到我去世的消息後,你就自己稱帝吧。”

前燕慕容暐:慕容氏亡國後圖謀復國終至失敗被殺的悲情皇帝

公元384年,慕容暐與慕容肅共謀聯同長安城中數千鮮卑人作亂,以應進攻長安的西燕軍,他還策劃借兒子新婚為由設計在其家殺害苻堅。然而苻堅因大雨而沒有去,事情洩露,苻堅召慕容暐和慕容肅並殺害二人,更誅連城中的鮮卑人,幾乎被苻堅殺光。

慕容暐死時35歲。到後來慕容德建立南燕時,諡慕容暐為幽皇帝。

(本文圖片為網絡資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