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淨收入20萬,花個幾十塊都要糾結半天的人是個怎樣的心理?

紫色陀螺27906498


你好,我是志明

我出生在一個小中產家庭,父母以前很貧困,他們通過自己的奮鬥才有了現在的生活,財富來之不易。而我的童年跟著爺爺奶奶長的,那個年代的長大的人。自然生活節儉,所以他們的消費模式對我影響非常深遠。


但是這個節儉你要看他在哪方面節儉

比如我媽媽,去外面散步,口渴了不會去買水喝,而是回家後再喝。但是如今房子,商鋪已經買了好幾套了。每個月就收個房租,加上退休工資,日子過得很輕鬆

我的爺爺奶奶,買雙鞋100來塊錢就嫌貴。但是在我剛畢業的時候,在外面工作沒有錢。我爺爺二話不說就給我拿了6萬塊,對我說孫子長大了,在外面需要錢;


你能說他們節儉嗎?他們認為錢,花在該花的地方才是有價值的,而不是把錢用在一些沒有意義的事情上


如今我的年收入也達到了30萬左右,在購物的時候也會三思而後行,很多月薪幾千塊的人看上去也比我過得更好。但是這些年輕人,往往背後欠債一大堆。消費觀念和原生家庭的影響是很大的,所以這一點上沒有必要刻意的為他人定標籤。


黃軒林


窮的心理!就差渾身上下都寫滿窮字!😂

就說我老公吧,稅後20萬+,家有倆建設銀行,房子還還著貸款,壓力山大。捨不得給自己買衣服。

馬上要去新單位報到了,實在沒衣服穿,今天下去跑到奧特萊斯買衣服。

我說,你先看,看上了告訴我,我幫你要折扣。

然後他在波司登看見一款羽絨服搞活動,359塊,拍照發給我看。

為了省那幾十塊,我覺得沒必要。😂

男人不抽菸,偶爾喝酒,對自己吝嗇,但是對孩子還是很大方的。

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我也是這樣,衣服幾乎都是淘寶,記賬三年了,能不花的錢儘量不花。

可憐天下父母心!

世道艱難啊!大環境不好,2019要勒緊褲腰帶過日子。



說說二三事


說說我家的,我自己做生意,有個小廠,有店鋪,年收租幾十萬的廠房,住廣州一線江景房,自己開奔馳s,老公開xc90。就這樣我父母退休的教師,有自己的退休金,自已買的衣服鞋子都不捨得買超過50塊錢的,給他們買衣服鞋子,回來都得慌報價格,起碼要打個二折才能接受。但給四個外甥花錢一點不含糊,買保險,交補習費,幾萬幾萬的花,你能說他們摳門嗎?只能說老一輩,經歷過文革,經歷過饑荒一輩子節減慣了


微雨青塵


一個同學發達後,各種驢牌,香奈兒,一點也不低調的奢華,各種秀,刷存在感。錦衣哪能夜行呢?生怕別人不知道。上菜時,服務員離她幾米遠,她就尖叫“離我遠一點,這件衣服可是你幾年才能賺來的”。

我們這群屌絲說“噓,新晉上流社會,不要那麼浮誇啦!”

看她如此愛炫,有好事者,開玩笑讓她贊助幾千塊班級聚會,她立刻畫風突變,比起你們,我還算有錢,可是比起李嘉誠,馬雲,王健林,我窮死了。

大吐苦水:新買大別墅,裝修上百萬,壓力山大。剛去玩豪華郵輪遊,大出血。孩子這個貴族學校真受不了,一年幾十萬……

嗯,富人的世界,我們果然不懂……


月映萬川3


我現在年入40W...身上除了表貴點其他都是淘寶買的..羽絨服最貴380;裡面的毛衣..本來今年雙11想買的.回來想想還是算了...

順便搜索了一下.我身上這件毛衣居然還是2009年在淘寶128元買的.

2000年參加工作.實習.半年沒工資.半年後一個月180元...

三年後工資漲到700元...

只有吃過苦的人才會知道賺錢的不易.

錢從不亂花.比較喜歡吃和旅遊.

每年都請爸媽岳父母外出旅遊..

請了他們去泰國.臺灣.越南.俄羅斯.埃及.土耳其.希臘.斯里蘭卡.呼倫貝爾.三亞.張家界.新疆等等.國內他們基本都跑遍了...今年看他們身體.可以的話帶他們去西藏玩..


紅湯辣小餛飩


收入跟花錢完全兩回事。我年收入近百萬,最近5年收入超過一注雙色球頭獎,可是還是很缺錢。因為我不是富二代,什麼都要自己掙,一套大房子加好點的裝修,我現在還欠銀行一百萬。還有很多想法卻缺少錢的支持暫時辦不到,比如換臺更好的可以顯擺的車,還有再開個新公司。你讓我在其它方面揮霍,我根本捨不得。我朋友裡面很多收入比我少很多的,平時過的比我瀟灑得多,因為人家家庭條件好,買房買車大的開支有家裡父母支持,自己掙的平時隨便花。


Reggie-C


這個怎麼說呢!看是對誰了,現在20萬年收入要是在一線城市,我說吧屬於下層,當然不是底層,要是小縣城還算可以,我在深圳這裡其實也沒算過自己一年能掙多少估計60萬沒問題,小公司顧個小弟,幹雜活,我自己做的很熟了,相對輕鬆,對家人我是隻要用到到的地方多少都可以掏,對兄弟親戚,分人,我這些年借出去給這些人十幾萬,沒有一個還的,還得罪這些我窮我有理的人,所以對這些我現在是一分不出,對我自己我也挺摳,買包子不捨得買一杯豆漿,曾經窮怕了,對自己也狠習慣了,但是我要覺得這個人需要幫助,而且值得幫助我也會大方,老婆姐姐計劃買房子小縣城,老婆計劃借6萬給他,我說老姐窮,直接借10萬,不要她還了,然後老姐自己10萬,我10萬,老丈人3萬,姐夫姐姐5萬,姐夫爸爸3萬,妹妹2萬,超過了首付30萬,老弟蓋房子需要20萬,我給了7萬,又找老媽拿出2萬私房錢,就算這樣,還不是有不少人在背後說我摳,都以為在外打拼的人錢是大風颳來的,不知道都是我們辛苦掙來的,還非常節約過日子,不小心那天倒下了,除了挖苦你的人,難道還會有伸出援助手的人麼!我曾經倒下過,還是靠自己站起來


一線城市的小強


我是七零年的,現在有房有車有三商鋪,再自己做點生意,年收入超百萬,但是買奢侈包包呀衣服呀從來不捨得,覺得經濟實惠就好了。對於兒子女兒的教育投入我是很大方的,孝順父母也大方,再說父母都是窮苦出身,也捨不得大手大腳花錢。我們從小耳濡目染的,也自覺節約,從小看到錢來之不易,爸爸30元工資養活一家人。現在女兒女婿收入比我們還好,他們也知道節約。我覺得不是摳門,是該用的用,比如教育投資等等,不該用的就不用比如幾萬的包包幾萬的裙子等等(個人覺得),有錢了用來投資,錢生錢,讓生活沒有後顧之憂,日子會越來越舒坦。


細數人生果


說白了,就是掐,吝嗇,對金錢看得非常重,我們叫這樣的人為鐵公雞。

高中時,我讀《儒林外史》書裡有個叫嚴監生的吝嗇鬼,我至今仍記得非常清楚。

嚴監生快死時,伸出兩個手指,始終嚥不了氣,他的幾個侄兒和家人紛紛猜測,問他是不是還有哪兩個人沒來?他搖頭,問他是不是還有哪兩件事還沒了?他搖頭,問他是不是哪裡還有兩處田地沒收回來?他仍搖頭,大家又問了許多,紛紛不一,他卻只管搖頭不是。

他的小妾趙氏分開眾人,走上前道:“爺!只有我能知道你的心事。你是為那盞燈裡點的是兩莖燈草,不放心,恐費了油。我如今挑掉一莖就是了。”說完,忙走去挑掉一莖燈草。大家看嚴監生時,點一點頭,把手垂下,登時就沒了氣。

當時我讀《儒林外史》以為像嚴監生這樣的人只有書中才有,直到後來工作時,我才發現現實中也有這樣的人,比嚴監生都還摳門,我們都在暗地叫他鐵公雞。

時間回到十年前,當時我有一個工友,姑且叫他小李吧,真的是吝嗇,是我見過最吝嗇的人,沒有之一。當時,我們一個月的工資大概在四五千左右,在十年前不算窮,比當時很多大學生都高。

這個小李子呢,非常節約,每個月只給自己花五十元,這五十元包括所有的開支,其他的錢都存起來,而我則與他相反,經常動不動請人吃飯請人洗腳按摩桑拿,反正基本就是個月光族,這些敗家往事也就不多說了。

單說這小李子,我經常請他吃飯請他去玩,但他卻從沒請過我,後來漸漸地知道他是一個一毛不拔的鐵公雞,就不想理他。但這小氣鬼,卻經常來我宿舍,我買的水果零食,他問都不問,拿起來就吃,吃完還說真好吃,真是好笑,這樣幾次,後來我乾脆就不買了。

他有幾次說要請我吃飯,但都是說說而已,同事兩年,卻從沒踐行過。唯有一次他請我吃了一支五毛的小布丁,之後呢每次都在我面前說他請我吃過冰棍,我該請他。他就是這樣一個人,非常吝嗇,非常摳門,在我印象中,他可以與嚴監生,葛朗臺齊名。

我不知道小李玩不玩頭條,如果玩的話他一定知道我在說他,不過我還是想跟他說“小李,你大爺的,我見過小氣的,但沒見過你這麼小氣的!”





瀟湘筆客


我是李合偉,既然年收入這麼高的人為何還要糾結呢?咱們難道只能說對方是摳門嗎?貪財嗎?我還是拿我自身說吧,我自身的案例說說:

一,打工那陣,做餐廳的服務員,領班,經理

這個過程經歷了半年,服務員的工資是370元,後來漲到450元,領班的工資是600元到1000元,經理的工資是2000元到3000元。

這個八年,我沒房沒車,但是愛炫耀,買個小東西從來不計較。所以買了一堆衣服,但是穿不了幾件,買了一堆生活用品,但是一搬家就全扔了,甚至買了很多工藝品,擺著玩。幾十元的經常買,不計較。貴的也買不起,小的反而不糾結。你說奇怪嗎?

實際上,這些扔的東西合起來可以買高檔衣服,高檔用品了,只要少而精就好。但是為了填充北漂的空虛和無助的心理,才會這麼花錢。請客吃飯還喜歡硬充面子,月光族,要面子,愛炫耀就是這個時期的生活。

二,有了自己的事業,年入百萬以上

我以前的文章裡寫過的,後來自己開餐廳,單拆遷就獲賠1800萬,這個時期,啥都有了,反而日常生活的東西,我看了都會思考要不要花。但是大件物品,在生意投資上,在員工獎勵從來不計較。

我認為當你有了,反而會把以前填充情緒的東西全部扔掉,找到自己喜歡的。有了自己事業那個時期我的表現就是,小件的,廉價的會糾結買不買。大件的,高質量,高品牌的會大方購買。

三,現在的生活

我現在除了工作,啥都不需要,偶爾需要點東西,公司後勤都給解決了。一個月連3000元都花不完,我寫文章一個月都上萬了,事業上的收入都是數字了。花多少也不糾結,但是沒有花錢的地方,幾乎沒應酬,又要控制飲食,保持良好的體型,對於車,房,高檔生活都沒有慾望了。只想踏實做點事業,讓家人,同事感覺到幸福和踏實,能長久下去就好。

總結:每個人價值觀都不同,只有你能完全接受和承載更多人,你才會更成功。每個人日常行為都是表象。背後都是自己的價值觀或者欲求,更多的是愛,你認為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