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二:开悟的起点

又一位大师走了。

飞雪连天射白鹭,笑书神侠倚碧鸳。

金庸先生的小说,曾陪我度过许多不眠之夜。

读到英雄故事,或扼腕叹惜,或豪情满怀,暗下决心也要成为这样顶天立地的人。

先生笔下英雄豪侠很多、郭靖、杨过、令狐冲......都是义薄云天、侠骨柔情。可我最钟爱的,还是《天龙八部》里的乔峰。

不二:开悟的起点


什么是真正的大侠?

见义勇为、为民除害算吗?有情有义、快意恩仇算吗?

我觉得都不算。

所以前期的乔峰也算不上真正的大侠。

同所有男主角一样,乔峰经历了一系列坎坷遭遇,朋友背叛、爱人死去、颠沛流离等等。他一心想把每件事做好,可造化弄人,越是努力越往往事与愿违。

更痛苦的是,他发现自己的真实身份竟然是自己从小就憎恨的,屠戮汉人无数、野蛮残暴的契丹人!

有趣,这个残酷的真相,恰恰是他开悟的起点。

与阿朱相恋后,他问阿朱愿不愿意接受他契丹人的身份。本以为阿朱会纠结一阵,没想到阿朱爽快地欣然接受:当然愿意,愿意做一位契丹女人,跟着乔大官人在草原上放马牧羊。

聪颖如阿朱,一方面是爱乔峰便不在乎他的身份,另一方面也基本看明白了,汉人契丹人,又有什么分别呢?

不二:开悟的起点

阿朱死后乔峰也开始思考这个问题。

他来到宋辽边境,看到宋人官兵对契丹人也是烧杀抢掠,将契丹女人掳来随意侵犯,毫无人性,还自诩为正义......乔峰开始明白,汉人契丹人的确无异,人性的弱点都一样一样的。

再后来到了大宋境外,与契丹人和女真人都打了交道甚至称兄道弟,他就更明白,各族人民其实没啥区别。都各有优点也有缺点,之所以结下仇恨无非是总站在自己的角度考虑问题——所以各个民族都觉得自己特正义特无辜,而其他民族都是恶魔禽兽咯。

此时的乔峰,就有了一种悲天悯人的情怀:冤冤相报何时了?

甚至有了一点天下大同的思想: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

所以他最后自尽就不意外了。

那时宋与辽又要打仗,乔峰一看,一边是养我育我的汉族同胞,一边是血浓于水的契丹同胞,这一打起来,肯定两败俱伤、哀号遍野。

不二:开悟的起点

他心有戚戚,又无法化解这样的矛盾,唯有一死,或许能感召数人,换来几十年和平......

这时,乔峰才成为了真正的大侠。

他放下了分别心——不分族类,均慈悲以待,甚至愿牺牲自己以拯救苍生。


放下分别心,做到”不二“,真的很难。

二战期间日本对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每一个中国人都深深铭记。

可是,我们往往仇恨有余而思考不足。

有时候我会想,那些中日混血儿,像金城武、胡杏儿,还有福原爱与台湾老公的孩子,他们是如何看待日本祖辈及其罪行的?

不二:开悟的起点

他们会不会因混血这种特殊身份,少些分别心?

他们会不会跳出简单的仇恨,用一种理性和达观,看到历史的悲怆感,以及人性深处那些值得思考的弱点?


族与族之间,会有分别心,会有矛盾。人与人之间当然也是。

很多人际关系矛盾皆因困于“小我”,只从自己的角度考虑问题。

房东与租客之间,常因一些小事寸步不让,互相指责;乘客与乘客之间,也因谁挡了谁下车的路而纠缠不清;甚至亲子之间,父母望子成龙心切却不体谅孩子的压力,孩子任性叛逆也不理解父母的苦心......

谁对谁错?有时候说不清楚,每个人站在自己的角度,都认为自己无比正确,无比正义。

他们缺的就是同理心,缺的就是”不二“心。

当你委屈,感到受伤时,须知他人之心与你一般柔软,也会委屈,也会为你所伤。

当你愤怒时,须知他人同样感受到了侵犯,同样会竖起愤怒的羽毛。

当你抱怨别人不理解你时,可以想想,你又何曾设身处地地去理解过对方呢?


拥有了”不二“心,也就拥有了公德心。

前几年有一个新闻,一位老太太带着孙子登上拥挤的公交,她抡起膀子,驱赶孙子周围的乘客,这样给孙子争出了一片不小的空间。可是不少乘客都被她伤到了。

不二:开悟的起点

如果大家批评她不讲公德,她大概会振振有词:我是为了孙子呀,这是舐犊情深,这是伟大的爱!我没有错,是你们欺负我们老的老小的小......

这位老太太,她就缺了同理心和“不二”心。

爱护孩子当然没错,错就错在,你家孩子是人,其他乘客也是人,你家孩子需要舒适,其他乘客和他们的小孩也同样需要舒适。

只把自己人当人,而不把陌生人当人,这并不合适。


作为一个普通人,我们每天都有很多小九九,每天都像蚂蚁一样,为那一亩三分地,为了明天的口粮苦苦打拼。这当然没有问题。

只是,在像小蚂蚁一样苦苦耕耘之时,也可偶尔仰望星空,尝试去看更广阔、更高维度的世界。

也可望一望众生,去感受每个人的温度,他们也有七情六欲、喜怒哀乐,与你这般无异.......

也可放下分别心,知道生命的意义可以很深很远,而不要囿于“小我”的贪、嗔、痴。

不二,开悟的起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