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华高科、格力董事长齐上央视,MLCC行情预期成谜

风华高科、格力董事长齐上央视,MLCC行情预期成谜

2017年年底开始的MLCC缺涨行情引起了原厂、贸易商和游资各路人马的热炒,在2018年年底终于触底告一段落,然而开年以后村田、三星和太诱的产能吃紧和乐观表态又有唤醒中低端MLCC行情复苏的迹象。此前,外界普遍认为此波被动元件修正周期最快要到Q2结束。

从2月份开始,国巨、华新科和国内龙头风华高科个股分别经历几次大涨,新华社跟进报道。进入三月份,国巨传出产能利用率偏低的消息,外资摩根士丹利、摩根大通等报告一致分析,但对是否买进国巨股票的意见相左,大摩认为应该减码,小摩却推荐加码。

一时间,MLCC前两季行情众说纷纭,只待市场来验证。

风华高科、格力董事长齐上央视,MLCC行情预期成谜

图:风华高科董事长王广军(央视网)

事出凑巧,3月3日晚,在央视财经频道播出的《对话》节目上,两家搅动2018国内业界风云的公司——风华高科和格力电器的掌门人同时出镜,风华个股闻声涨停。

虽然节目并非以芯片行情为主论点,但两家在历史血统、产业链极具代表性的制造企业,命运与争取“芯片主权”时代的中国芯片业休戚相关。

制造的上半场

风华高科、格力董事长齐上央视,MLCC行情预期成谜

图:肇庆风华电子工业园

1984年,以装配收录机起家的国营风华电子厂在广东肇庆成立。次年,从美国引进了多层陶瓷电容器技术,正式涉足元器件制造领域,在电子制造元器件需求还大量依赖进口洋垃圾的年代,很快成为国内电容器制造龙头

在风华造出第一批量产电容同年(即1985年),200公里以外的珠海北岭,肩负着“贸工技”模式开垦特区工业试验田的格力集团前身成立。恰逢经济体制改革困境,1992年总设计师南巡成为这批特区企业的命运转折点,彼时新生的格力电器在改革的春风中得以存活下来并受到改革继任者们的高度重视。

风华高科、格力董事长齐上央视,MLCC行情预期成谜

图:1994年接受视察的格力电器

1996年的11月,南粤酷暑将消,代表电子制造上下游的两家企业在深圳迎来了资本市场的洗礼,赶上了20年国内消费电子电器需求爆发的早班车。11月8日和29日,格力电器和风华高科先后在深交所上市,股票代码分别为000651和000636。

有趣的是,1996年上市初期,风华高科市值是格力电器的2倍有余。一家实控人是珠海市国资委,一家实控人是广东省国资委,23年间各自安好,戏剧化的是,格力电器现已成为风华高科的最大客户之一2800亿市值也已经是后者的21倍,被老股民戏称为“格力很给力,高科涨不高”。

数字不能代表一切,但如果说两家企业分别是“中国制造”和“中国元器件制造”前30年发展的缩影,是否一定程度上能说明很多问题呢?

造芯的风口

2018年将是载入中国芯片发展史的年度,对于风华高科和格力电器更是意义非凡。

风华未央

借助电子工业黄金配角“容嬷嬷”的逆天威名,2018年风华高科净利润暴涨300%,在收到证监会调查通知之前,000636一度成为游资眼中的当红辣子鸡。这轮席卷整个电子业、股市的冲击波让参与者喜忧参半,但国内MLCC三巨头风华高科、宇阳科技和潮州三环抓住机会名利双收,本土电容制造企业总算从咨询机构统计数据的“其他”栏目解脱出来。

风华高科、格力董事长齐上央视,MLCC行情预期成谜

图:全球MLCC厂商市占率

中国产业信息2018年的统计数据显示,风华高科和宇阳科技分别占到全球MLCC份额的2.5%和4%。随着村田、三星等大佬逐步退出中低端产线,这部分产能挤出效应带来的市场空缺将是大陆和台湾厂商登台唱戏的历史良机,被动器件也成为中国芯片制造业取得突破的重要入口。

尽管管理问题频受诟病,但在中国制造的上半场,国营工厂出身的风华高科渐渐走向台前,蜕变成有实力争取“话语权”和“自主权”的国际玩家。至于“外行”的格力电器在芯片领域更是动作频频,不遑多让。

董小姐的草原

“让世界爱上中国造”,出场自带Slogan的董小姐在节目中大谈材料、模具和自主化。2018年8月,格力电器出资10亿元成立零边界集成电路公司,开启自主造芯之路,以解决空调机的“核芯”问题。然而在系统和互联网公司频频跨界玩芯片的2018年,格力拓展传统消费家电业务边缘的举动打响了传统家电行业进军芯片的第一枪。

风华高科、格力董事长齐上央视,MLCC行情预期成谜

图: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央视网)

2018年12月,在闻泰科技“蛇吞象”收购安世半导体而陷入危机计划濒临流产的紧要关头,更加劲爆的消息传出。格力出资30亿联姻力挺张学政,帮助这笔优良资产收购计划顺利度过第二阶段,不得不说是神助攻!

请参见:

风华高科、格力董事长齐上央视,MLCC行情预期成谜

图:安世高管拜会闻泰和格力(闻泰科技)

2月25日,闻泰官网开年公布了安世半导体管理层先后拜会新股东闻泰和格力的消息,个中缘由不言而喻,至少可以确定的是,这笔刷屏一年的大宗并购即将宣告完成,年产1000亿颗标准元件的安世半导体进入了“中国芯”版图。长舒一口气的闻泰投资人不得不感谢董小姐和格力的雪中送炭,否则对于质押9成股权、负债29亿、股价闪崩的闻泰而言,肥肉没有咽下,却有噎死自家上市公司的风险。

三家皆大欢喜,但在商言商,格力无疑是最大的赢家。

第一,做芯片。空调芯片是目前格力电器唯一没有掌握的上游核心器件,但芯片的投资、技术门槛都很高,而一边试水,一边借机买下现成的安世半导体,40亿元的投资“性价比”已经远远高出了同行,不失为最好的入局方式。

第二,做空调。格力今后造空调很可能不再依赖进口,并获得更优的标准器件供应和技术支持。

第三,做手机。格力推出的手机几乎难觅踪迹但董明珠始终没有放弃做手机的念头,因为手机最有可能成为未来的智能家居控制中心,此时联姻对象全球ODM(原始设计制造)龙头闻泰科技是不二人选。

从国营工厂到特区新生儿,两家身负“中国制造”工业化重任的企业如今走上了各自的“造芯”路。

殊途同归

如果要概括中国半导体业的困境,仍然可以用上我们这代人熟知的经典论述:人民日益增长的芯片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行业发展之间的矛盾

人民的温饱基本得到了解决,但中国制造的温饱仍将是长期问题——对“芯片粮食”的需求仍然如饥似渴,从风华高科、格力电器甚至闻泰身上可以窥得一隅。细看我们的行业,从分销商、代理商到原厂和下游客户,轰轰烈烈的联姻、跨界和整合背后,是对稀缺资源——芯片和芯片制造能力的不懈追求

投机炒货也好,投资泡沫也罢,历史潮流终将大浪淘沙。在这波舆论热潮和政策东风助力下,希望各路中国芯势力都能在这个时代留下各自的印记。有泡沫的啤酒更好喝,不是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