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或者江阴未来有可能“撤市设区”吗?

寇亚君


这个似乎不是问题!随着无锡主城区的发展,框架的不断拉大,江阴、宜兴“撤市识区”只是时间问题。君不见,曾经的“华夏第一县”无锡县,即便“撤县设市”成立了锡山市,不照样分拆成惠山、锡山两个区了吗?再看看一东一西两个邻居——苏州市和常州市,均已把两个县级市“撤市设区”了。前者撤了吴县市和吴江市,后者撤了金坛市、武进市。只有无锡至今仅撤了锡山市一个县级市。我估计等到地铁一号线北延至江阴,“锡澄一体化”条件成熟,江阴就差不多该“撤市设区”了。至于宜兴,由于隔着太湖,短时期内不太可能。但“锡宜一体化”也在推进中,前期,可以在环太湖高速太湖遂道开通后,把宜兴周铁等沿太湖乡镇通过区划调整,并入滨湖区(滨湖区的部分乡镇已划出,进入到新成立的无锡经济技术开发区),待条件成熟,再撤市设区。


恋上民宿的杨叔


从可能性方面来讲,宜兴或者江阴未来都可能“撤市设区”。

仅仅从江苏省范围来看,从2000年左右开始,基本每个地级市都完成了一轮“撤市设区”的动作。而江苏省“撤市设区”的第一个城市就是无锡市。

2000年12月,锡山市被分设为锡山区和惠山区。

2001年,吴县市被分设吴中区、相城区。

2002年4月,武进撤市设区。

2002年4月3日,丹徒县撤销,设立镇江市丹徒区。

省会南京更是完成全境都是市辖区的变化。

苏锡常三座城市中,苏州和常州都已经有两座城市完成了“撤市设区”,市区面积都得到了扩大,从这个角度来看,无锡市的行政区划调整已经落后,市区面积的狭小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无锡市区经济的发展。

从无锡地图上可以 很明显的看出,江阴市区主要是沿长江发展,而宜兴更是远离无锡市区,从陆地方面来看,宜兴就是无锡的一块飞地。

如果说无锡市区没有扩大市区面积的想法,肯定是不可能的。驽马认为,如果无锡市进行撤市设区,江阴应该会比宜兴更早一些。

现在制约无锡进一步撤市设区脚步的,更多的是江阴和宜兴经济巨大的经济体量。


驽马小卒


我的理解,无论“撤县设市(县级市)”,还是“撤市(县级市)设区”,在行政级别上是没有太大变化的。

通俗的说,县级市在行政级别上和区、县是同一个级别,只是在财政支配权和地方经济规划上会有所变化。

以医疗教育为例:在撤市设区之前,县级市和地级市的教育、医疗的规划建设及实施情况都是各自管各自的,在撤市设区之后,县级市就会纳入到地级市的整体规划中,一般来说地级市都会着重建设医疗教育,更好的改善民生,这点大家可以注意一下,那些改区之后的地方,新建医院和学校都是非常及时的。

再说说城镇化脚步:设区前,很多地方都是农业为主,改区之后,工业及第三产业的规模及质量都会有很大改变,所以城镇化脚步必然要加快。与此同时,城市建设的速度及建设的投入都将会加大;因为县级市是相对独立的经济区域,城建投入基本都是自筹,若过大可能无法承受;但改区之后就不一样了,随着地级市的整体规划,以及地级市强大的财力支持,改区之后纳入整体规划,对城市发展可以起到加速作用。

撤市设区,不是行政区划的简单调整,而是城市化的一种行政手段,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达到一定程度的必然结果。撤市设区后,最明显的就是扩张城区面积,进行资源调配和功能转移。所以我认为:对于老百姓来说,撤市设区应该算是一件好事情。未来,随着无锡主城区发展到一定规模,撤市设区也是一种必然。就无锡而言,下辖的县级市仅江阴、宜兴两市,江阴离无锡市区较近,紧邻惠山区;宜兴离无锡市区较远,隔着一个太湖。所以,要扩大主城区规模,江阴会早于宜兴撤市设区。尤其是S1号地铁线延伸至江阴后,“锡澄一体化”就基本完成。这是大势所趋!君不见:曾经的“华夏第一县”、百强县排名第一的无锡县撤县设市后,又于2000年撤市设区;接下来的百强县之首顺德也于2002年撤市设区;再后来,排名前十的佛山、南海、武进、吴县、吴江等都先后撤市设区了。江阴、宜兴跑的了吗?


媒体人杨壮波的落脚地


预计江阴市撤县级市建区的时间不会等太久了。

江阴目前处于全国百强县(市)前三位之内,经济实力爆棚,上市企业比无锡+宜兴还多,GDP占无锡全市三分之一,因宜兴不足三分之一,所以江阴逊于无锡城区。至于文化实力,与现在无锡城区差了一大截。

江阴若想进一步发展,首先肯定不是与张家港市靖江市合并组建地级市~这是江阴一些人的梦想,但涉及苏州无锡泰州三市几无可能,张家港靖江人不一定与江阴人做同样的梦。

江阴若变为无锡市区,民众会有很大得益,全部成为无锡市民而不再是农民,更多享受城市社会福利,而非农民福利,这对享受医疗和教育的更好待遇将十分明显。原锡山市(无锡县)民众的亲身体验很充分了。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修建和完善,江阴与无锡城区的往来更加快捷,更加方便,必将加快推动县级市江阴的城市化进程。

至于宜兴,因为地理原因可能会稍慢一步并入城区。

小农经济的眼光是自我封闭自得其乐。而数字时代将冲破壁垒,加速城市化,富民强市。


吴歌说事


记得50年代,至90年代无锡市纺织厂里面有许多江阴人,有人健忘!


銘心483


宜兴和江阴未来是否有可能“撤市设区”?

小编认为江阴有一定的可能性,但难度很大;而宜兴设区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想知道江阴宜兴能否“撤市设区”,首先我们就要了解什么是“撤市(县)设区”。

撤县设区一般是指市级行政单位将其下属的县级行政单位改设为区级的行政单位。撤县设区必须经省、市政府同意,最后经过民政部和国务院同意,经实地考察方能批准。

实质上,撤县设区是市(直辖市、地级市)通过行政手段将其所辖的县(县级市)调整为该市辖区(也就是市区)。

撤县设区,不是行政区划的简单变化,它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达到一定程度的必然结果。撤县设区,最主要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城市化水平,促进经济发展。撤县设市的中心思想是本着有利于行政管理、有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环境的改善和人民群众生活质量提高的原则进行。

那为什么说江阴有可能被“撤市设区”呢?

(无 锡)


并区后更利于锡澄协同整合发展

众所周知,县与县级市的财政是独立的,并不直接与挂钩。锡澄合并后无锡财政收入将大大提高,有利于城市发展。另外,无锡是一座沿湖城市,却没有沿江线,这也是无锡的一块心病。

目前整个江苏都在支持沿江开发,建设扬子江城市群,唯独无锡却无奈只能面向太湖发展。拿下江阴以后,无锡可以“江湖联动”,扩大经济增收点。

另外江阴目前是县级市,因宪法规定:市不能直管市。所以现在全国的县级市要不是省直管,要不就是地级市代管,代管权是省里委托给地级市的,而代管权是可以被省里随时收回。要知道江阴可是苏南四小龙,全国百强县前五,经济地位不可忽视。无锡肯定不希望将来江阴脱离它,而将江阴市变成无锡江阴区,可以说是最保险、最安全的办法。

(江 阴)


难度相当大

锡澄合并那么多好处,为何又说难度相当大呢?

一,江阴太壮,无锡不一定消化得了

无锡虽然在2017年产值已过万亿,但这个数字的组成却十分尴尬。市区经济在全域并不突出,在仅有两个代管县的情况下,GDP比重勉强过半。下辖县级市江阴,2018年GDP总量高达3500亿,人均更是超过21万元。因为县级市过于强大,完全能够自给自足,经济上并不依赖市区,所以市区不能有效地发挥对下辖县市的虹吸或者辐射作用。也就是说,无锡对江阴实施“撤市设区”对江阴的意义不是很大,偏离国务院对“撤市设区”的中心思想。因此,无锡也错过了2015年江苏那次“并区大潮”。江阴的情况类似昆山,而苏州市区的经济体量更甚于无锡,却也对昆山无可奈何,无奈在2015年舍近求远拿下了吴江。

有人说,当年如此强大的锡山市不还是被无锡并了?那是因为锡山本身就是原“无锡县”的一部分,而无锡县是无锡的母县,并入无锡无可非议,具体可以参考苏州吴县,常州武进县。

二,不符合江苏省发展方针

2018年底,江苏两会中首次提到“提升南京首位度”这一概念。目前,省会南京GDP占全省比重过小,排名全国倒数第二。济南合并莱芜以后,首位度排名将无限接近南京。因此,省里势必要把南京做大做强,在省里要有绝对的号召力。

无锡合并江阴后,市区GDP达到9000亿,并且直接超过苏州,接近南京,这无疑是给省会南京带来沉重一击,省府无论如何也不希望看到这一天的到来。没有“省里”的支持,势必增加并区的难度。

那为什么说宜兴并区的可能性几乎为零呢?

(宜 兴)


原因很简单,宜兴是无锡的一块飞地!

并区是有条件的!

撤县设区是有条件的,主要依靠国务院批转民政部1993年38号文件《关于调整设市标准的报告》,由于近十多来经济发展速度很快,各地撤县设区的申请越来越多,为了适应形势发展,民政部出台了一个《市辖区设置标准》。

其中有一条:

与市区连片的工矿区、林区、旅游风景区、港口区、开发区及其它自成一体的地域,可单独设立市辖区,但其总人口,和非农业人口不得低于最小市辖区标准,并且经济发达、公共基础设施较为完善。

宜兴不但未与无锡市区连片,甚至都不接壤。这一条硬性指标直接抹杀了宜兴并区的希望。其实,无锡在1983年选择代管县的时候就注定了要为今天的尴尬局面埋单。

也就是说,无锡若想合并宜兴的话,只能等下一次区划调整,与常州谈判,拿下阻隔锡宜两地陆路联通的雪堰镇,这个难度无疑比合并江阴更大!另外一种可能就把太湖那片隔断填平,这似乎更是天方夜谭。

因此,小编认为宜兴“撤市并区”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城市控


江阴不需要并区。无锡不大气,老是算计别人。当初京沪高铁利用江阴土地20公里不让江阴设站,如今建S1轨道交通喊锡澄一体化,费用全要江阴出,整整300个亿。江阴真要建的是东西向轨道交通。


徐霞客故里1


江阴南拓、无锡北进、合力一处、大事可成!

近期国家的长江经济带战略,江苏的扬子江城市群战略,无锡的锡澄宜一体化战略,无锡的产业强市战略,这些战略无一不引领无锡下一步的发展方向,无锡北进已成为这个时期无锡城市战略的必然方向!

近期将陆续启动涉及无锡地区的国家及省市重大基础设施有,南沿江高铁,盐泰锡常宜高铁,江阴长江大桥、S1锡澄市域轨道1期,锡太高速公路惠山段,锡宜高速公路改扩建,锡澄间多条路网的衔接……,如此众多重大基础设施的建设工程,无疑将会为锡澄一体化发展注入强劲的动力!

随着南沿江铁路的开工,以及盐泰锡常宜铁路江阴枢纽站的确立,围绕着江阴火车站的大开发即将启动,由于江阴火车站地处江阴南部区域,这就为江阴城市南拓提供了强有力支撑!而随着S1的启动,整个S1沿线也将会带动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投资进来,现在已经有300亿的梦东方,还有200亿的万科青阳小镇项目,而随着S1的启动,将会带来几千亿的投资,对于S1沿线的发展和经济的拉动将会产生强有力的推力!

总书记再三强调长江经济带战略要做好长江沿岸的生态保护。这也就是明确了在长江沿岸不能大规模布局工业等产业项目,而江阴的城市格局和产业布局也必将重做调整,江阴发展的空间和腹地也在南部,其产业布局也必须依托广袤的澄南地区,这里将会是江阴、以及无锡地区的经济快速发展的新引擎!

反观无锡,无锡的发展腹地和空间在哪?无锡适合大规模布局产业发展的空间在哪里?无锡发达的交通网络优势如何体现?无锡锡澄一体化的着力点在哪里?答案很明确,整个无锡广袤的北部地区(包括锡西北、锡东北)。无锡北进成为了无锡发展,锡澄一体化的必然选择!

有国家、省、市三级的战略支撑,又有盐泰锡常宜、南沿江高铁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外加已有梦东方、万科青阳小镇项目等各路社会资本的陆续介入,各项条件已经具备,时机已经相当成熟,不能再错失历史良机!这层窗户纸已经到了不得不捅破的时刻了,而S1正是破局最关键的举措!S1正式启动,锡澄一体化的局面将会迅速打开!事关无锡、江阴的发展大计,事关无锡城市能级提升!

最后归结为十几个字,江阴南拓、无锡北进、合力一处、大事可成!


八音涧


应该江阴和靖江合并为地级市,成为跨江发展的大城市。宜兴和溧阳合并为地级市,打造太湖西岸、宁杭线上的大城市。然后无锡和张家港合并....


爱上古玩-爱上收藏


江阴和宜兴应该庆幸由无锡管,由苏州或南京管的话早变区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