崑山錦溪古鎮的奧灶面

崑山錦溪古鎮的奧灶面

崑山錦溪古鎮的奧灶面

崑山錦溪古鎮的奧灶面

崑山錦溪古鎮的奧灶面

崑山錦溪古鎮的奧灶面

崑山錦溪古鎮的奧灶面

崑山錦溪古鎮的奧灶面

崑山錦溪古鎮的奧灶面

倒錦溪古鎮的第一天,早餐是奧灶面。還算好吃。不過這面據說也把許多北方人“熬倒”了。江南的面不如北方面來得濃烈,辣子儘管放,肉湯濃濃地,吃下去,滿嘴油,胃像著了火。所以嘛,吃麵的北方人來到江南,想吃麵也只有這奧灶面了。於是對這個面印象也就深了。

百度下奧灶面,這面的來歷也有意思。奧灶面以紅油爆魚面和白湯滷鴨面最為著名。紅油爆魚面,麵條細白,湯色醬紅;白湯滷鴨面,白麵白湯,原色原味。

奧灶館至今已有近百年的歷史。它的前身是崑山的“天香館”,因為經營不善,店主棄館而走。債主趙三老太將它交給繡娘陳秀英經營,易名“顏復興”。心靈手巧的陳秀英本來就擅長精細小吃烹調,她虛心徵求意見,精心烹飪製作,果然非同凡響。只有三張半桌子的小麵館顧客盈門,名聲四揚。解放後,根據“奧妙在灶頭上”的意思和諧音,正式命名為“奧灶館”。

相傳,清朝同治年間,在玉峰山下有一家小麵食鋪,店主是名女子,名叫顏陳氏。她悉心經營,取南北面食之長,製作出一種面白、湯紅的紅油麵。由於色香味俱佳,因而深受過往食客的喜愛,生意興隆而馳譽古城崑山全縣。然而,有些同行為了競爭,便中傷其經營的紅油麵是“懊糟面”(即邋遢之意)。儘管如此,小面鋪的紅油麵因其貨真價實,依然受顧客青睞。一天,店鋪來了一位書生,吃麵時,他提出建議:乾脆取“懊糟”之諧音,用“奧灶”兩字為招牌,經營這一獨特的風味。這樣,經書生和其他食客的廣泛傳播,“奧灶面”美食享譽四方,很快成為江南的著名小吃。為滿足廣大消費者的需要,1983年,還在蘇州開設了“奧灶館”分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