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上坟,在农村有什么上坟的说法和讲究呢?

农夫也疯狂


乡村黑嫂为您回答。

清明上坟扫墓从秦以后开始流传,到唐朝时盛行开来,一直到现在,仍然是一个非常受国人重视的节日。

题主的问题是清明上坟有什么讲究,很多人不解,不就是去了摆点供品,然后烧纸就可以了吗?其实这里面讲究太大了,只不过随着生活节奏加快,我们很多人已经不再注意这些需要讲究的事。

我看到有回答说了一些什么人不能扫墓,咱们说点不一样的规矩。

一、清明地坟需要做什么

我们现在上坟,大多会带点供品,带着纸钱。去了后,把供品摆好,纸钱点着,等到纸钱烧完,很多人选择直接离开,这就算是完成了,供品有的会带走,有的则直接摆在坟前,也就是留下了。

其实,清明上坟一个最基本的做法需要折几枝嫩柳插在坟上,来源自然也是传说中的重耳第二年祭拜介子推时发现去年烧焦的柳树发了新芽,抽了新枝,于是就折下几根放在坟头和编了花环,咱们在这里不过多介绍了,太多人介绍过了。

咱们只说,现在已经很少有人上坟插柳枝了,当然这也不是必须性的,只不过是古时候传下来的一个项清明扫墓规矩罢了。

还有就是我们要为坟头添土,这个也不是强制性的,视各地规矩而定,有的地方去世人只要埋了,是一定不能再添土的,那这个规矩就无法实行。大部分的地方是可以添土的,但这些可以添土的地方人在上坟时,也很少有人添,具体原因是什么,咱们不在这里猜测,也不去评价。

二、烧完纸后有什么规矩

我们上面就说了,现在人烧纸,走时或者会把贡品带走,要不然会把贡品扔下。那正确的做法是什么呢?其实古人是坐下把贡品吃掉,也就是分而食之。

很多人嗤之以鼻,那是古人穷,现在人不缺这口吃的。其实这跟穷不穷是没有关系的。我们现在在一些农村,仍然还可以看到,在一些祭奠活动后,在家里有人去世上,贡桌上的贡品都会给小孩子吃掉,意思是可以沾到福气。

而扫墓完了吃贡品不只是一种沾福气的说法,还有和去世人团聚的意思。

总结:这些规矩在一些地方仍然发生着作用,有些地方则已经完全抛弃。我们在这里不去说保留和抛弃的好坏,只是单纯回答题主的问题。希望能帮到题主。

我是乡村黑嫂,一个有态度的农村观察者。喜欢我,请点击关注。

乡村黑嫂


清明将至,清明也是缅怀祖先要去上坟祭祀的节日,过完之后空空荡荡的农村,在清明节的到来之际,乡村的道路又开始变得拥挤起来,甚至有一些过年都不回来的,反而会在清明回来祭祖,乡镇的交通要道和一些主要路口,早早的就开始了堵车,要想顺利的早点回到农村的老家,在清明这一天可不能睡懒觉,要早起早出发,避开大队人马的高发期,也就避开了堵车,清明作为一个去扫墓祭祀的节日,都有什么讲究呢,这个还真的是要根据地域的不同,都有各自的习俗,像在我们这里是早上或者半上午去比较好,过了中午之后就不能在去了,这些都是地方习俗,并没有什么固定的依据,上坟都有什么讲究呢?这个还真的是有一些说法的。


不要穿太艳丽的衣服:扫墓是一项庄严的仪式,作为缅怀自己祖先,先人,穿着打扮要有庄重感,尽量不要穿一些太过于艳丽,或者花里胡哨的衣服,穿这些衣服跟上坟的氛围很不相宜,也会被邻居看成笑话,认为这是不懂礼节,不尊重自己祖先的做法,清明节上坟,穿一些不合适的衣服是不可取的,也是要一定要注意的环节。

不要照相:其实很多人都晓得,不止是上坟不宜照相,在一些寺庙之中也是不能够进行照相的,而且很多寺院都有警示,写明游客在寺院之中是不能够进行照相的,也是为了避免对于寺庙的亵渎,产生不必要的后果,上坟亦是如此,在上坟期间进行拍照也是很不敬的行为,尽量不要在上坟的时候进行拍照,这样的举动是很不适宜的。

上坟要保持肃静:上坟是一件庄重的仪式,也是一种安静肃穆的氛围,在清明节上坟时候,是不要进行嬉戏打闹的,保持安静平和的心态去祭拜,也不要说一些不着边际的胡话,胡说八道在这个时候是最不宜的,像污言碎语嬉戏打闹这些举动在清明节上坟时候,一定要杜绝这样的行为,跟这样的环境气氛会造成很不好的影响,这也是一种不懂礼数的行为,要摒弃这样的举动。

怀孕的不宜去上坟:这个说法好像很多地区都有,孕妇是不宜去上坟的,有身孕之后的身体是需要关切爱护的,舟车劳顿本来就是不宜,加上上坟的这种环境和氛围,对于孕妇和胎儿都有不好的影响,也有一些比较其他mi信的说法,这里就不在说了,但是这个孕妇不宜清明上坟,还是很多地区都有这样的讲究的。


清明节上坟是一年一度的祭祀先祖的重要节日,虽然说现在对于上坟习俗都有改良,很多地方也已经不在进行烧纸和焚烧祭祀用品的做法,但对于上坟这样的庄重场合,还是有很多需要我们注意的地方的,十里不同规百里不同俗,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的清明节习俗、习惯,和一些上坟时候的讲究,你的农村老家,在清明节上坟时候都有什么说法和讲究呢?欢迎大家补充评论留言,谢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