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古村臥虎藏龍,先輩花四萬兩白銀建豪宅,如今每根柱子值兩億

安徽古村臥虎藏龍,先輩花四萬兩白銀建豪宅,如今每根柱子值兩億

黃山腳下眾多古村中,有一座被稱作是“江南第一村”的小村莊,呈坎。這座古村始建於東漢時期,已經有1800多年的悠久歷史了。呈坎村以前叫做“龍溪”,因為村子從選址到建築規劃都緊密結合了五行八卦,藏風聚氣,於是取《易經》中的“陽”為“呈”、“陰”為“坎”而改名為“呈坎”,是著名的“八卦村”,近年來因為“爸爸去哪兒”而大熱。

安徽古村臥虎藏龍,先輩花四萬兩白銀建豪宅,如今每根柱子值兩億

安徽古村臥虎藏龍,先輩花四萬兩白銀建豪宅,如今每根柱子值兩億

呈坎村周圍矗立著八座大山,合八卦的八個方位;村內“S”形的龍溪河,猶如八卦陰陽分界線一樣穿流而過;村中借山水形勢建成的二圳三街九十九巷,池塘中荷花滿池,橫跨幾座小橋,迷宮般神秘中還有幾分優雅。

安徽古村臥虎藏龍,先輩花四萬兩白銀建豪宅,如今每根柱子值兩億

安徽古村臥虎藏龍,先輩花四萬兩白銀建豪宅,如今每根柱子值兩億

豐收的季節一到,村口曬滿了辣椒、玉米、豆角這些收穫的農作物,將小廣場鋪的嚴嚴實實,紅紅火火的特別喜慶,跟四周青瓦白牆也是相當搭調。村民們還自制了辣椒醬,一瓶瓶看起來讓人食慾倍增。

安徽古村臥虎藏龍,先輩花四萬兩白銀建豪宅,如今每根柱子值兩億

呈坎這種環山繞水、五星朝拱、負陰抱陽的八卦佈局,將周圍的自然山水、陰陽八卦風水學與儒雅淳厚的徽派建築藝術完美的結合在了一起,令人稱奇。走進曲折的小巷,一不小心就會迷路,如果不是有本地人指引還不知要轉上多久。也正是由於位置閉塞、交通不變,呈坎村才能逃過戰火的侵擾和破壞,保留下如此完整的古建築群。

安徽古村臥虎藏龍,先輩花四萬兩白銀建豪宅,如今每根柱子值兩億

村中大部分居民姓羅,他們同宗同族,祖祖輩輩生活在這裡。於是一座的羅姓祠堂應運而生,但它的規模之大、建築規格之高貴、建築工藝之精妙可以說遠遠超過了其他所有民間家族祠堂,被稱為“江南第一祠”。

安徽古村臥虎藏龍,先輩花四萬兩白銀建豪宅,如今每根柱子值兩億

這座祠堂最初是後人為紀念宋末元初著名學者和詩人羅東舒,始建於明嘉靖初年,前後耗時87年,耗費白銀逾45000兩,祠堂筆直巨大的柱子為金絲楠木,至少要兩個人才能環抱,除卻歷史價值不計,單就木材而論,現在這種品相和成色的金絲楠木早已無可尋覓。據說每一根價值就高達三億人民幣,真是低調彰顯著輝煌與豪奢。

安徽古村臥虎藏龍,先輩花四萬兩白銀建豪宅,如今每根柱子值兩億

宏偉的享堂,是羅氏族人祭拜祖先、商討議事、舉行慶典、執行族規、甚至宴請嘉賓貴客的地方。享堂上方高懸著明代書畫大家董其昌題寫的"彝倫攸敘"巨匾。彝,是平民祭祀祖宗的器物,代指法度;倫,為倫常;彝倫攸敘出自《周書.洪範》,古代社會的族權統治充分體現在這個詞上,即人倫和社會秩序,在祖宗定的法度面前,人人遵循,代代延續。巨大的“彝倫攸敘”橫匾, 字徑約1米見方,因太大太重,文革期間紅衛兵幾次想取都取不下來,後來機智的羅氏子孫用寫著“好好學習,天天向上”的紙把匾額糊了起來,才使它得以完好的保存、倖免於難。

安徽古村臥虎藏龍,先輩花四萬兩白銀建豪宅,如今每根柱子值兩億

完全參照山東曲阜孔廟格局制式而建的羅東舒祠,共四進四院,一進比一進高寓意“節節高升”;而最後一進的“寶綸閣”更是完全仿效紫禁城太和殿,雕龍刻鳳、張揚奢華,全然一副皇家氣派。連就寢的臥室也堪稱明代古建築一絕。 巧妙的結構,精緻的雕刻,絢麗的彩繪,集古、雅、偉、美為一體,可惜有些文物還是在文革中遭到破壞。

安徽古村臥虎藏龍,先輩花四萬兩白銀建豪宅,如今每根柱子值兩億

與大多數已經淪為旅遊景點的古鎮不同,呈坎除了基本保持著自然村的模樣,大部分村民也依然住在祖祖輩輩生活的古宅之中,過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只不過很多年輕人也跑到大城市打工去了,剩下的多是些老人。

安徽古村臥虎藏龍,先輩花四萬兩白銀建豪宅,如今每根柱子值兩億

狹窄的街巷中,零零星星的幾家店鋪中販賣著當地特產硯臺和竹編,不會主動向遊客推銷,討價還價也是怯生生。大部分房子都是私宅,非請勿入,幾家開放的都敞開大門迎客,走進一座看起來也有些年頭的老宅,古舊的傢俱和牆上的照片都讓人唏噓歲月的無情,給老奶奶拍了張照片,她小聲說能不能買個她自制的飲料,3元錢味道還不錯。

安徽古村臥虎藏龍,先輩花四萬兩白銀建豪宅,如今每根柱子值兩億

開放旅遊後,村民只能從門票收入中得到很少的一部分,於是有人出來反對有人自己做起了小生意,這樣的矛盾可能至今都沒能完全解決。但還好大部分村民對遊客的態度都很友善,希望越來越多的外來人儘量不要打擾他們安逸平靜的生活,不要毀掉這為數不多的原生態村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