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貧窮青年的精緻生活指南

作者 | 孫瑞希

普通貧窮青年的精緻生活指南

張曼妮,準確地說應該叫張曉翠,今年26歲,大學畢業後留在了省城長春工作。曼妮是她上大學時給自己起的名字。

張曼妮的老家在長春下轄某縣城的農村,在省城的大學裡,如果沒有一個像“曼妮”這樣充滿小資氣息的名字,簡直是“冤孽”。

張曼妮月入3500元,無存款,也無家裡支援,每月靠死工資過活,日子緊緊巴巴,但這並不影響她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她時刻以“精緻”的情趣要求自己,並有著一套自己的生活指南。

01

工作日


早餐為張曼妮提供了上午所需的大部分卡路里。張曼妮的早餐與遠在魔都的大學同學阿花不同,阿花偏愛西餐。

所謂西餐不過是圖省時方便,麵包配牛奶、麵包配咖啡、麵包配麥片。然而,不管早上的時間有多緊張,中餐,永遠都是張曼妮餐桌上的主角。

在吃的法則裡,精緻重於一切。張曼妮從來沒有把自己束縛在一張乏味的早餐菜單上。她懷著對生活的敬畏,在擺盤造型中尋找著食物的美感。

張曼妮的早餐經常吃麵。煮麵,是女孩子在生活中,必須要掌握的技藝。她沒有時間親自擀麵,多數時間,她會提前在菜市場採購好切面。一斤切面4塊錢,分成4份,吃不完的放在冰箱裡冷凍,下次早餐拿出來煮也一樣美味。

張曼妮相信,一碗好的素食麵,一定要有油菜和香菇。能在一顆香菇頭上切出完美的十字花,那是靈性和藝術。

普通貧窮青年的精緻生活指南

作為一個小資女性,一碗飄著十字花香菇頭的素食麵,還算不上精緻,必須要搭配兩樣泡菜:辣白菜和酸黃瓜,還要再搭配兩樣水果,半隻切片的蘋果或者三兩隻小青棗。

每一個工作日的早上,當一碗熱氣蒸騰的素食麵出鍋的時候,張曼妮都像對待一件藝術品一樣,小心地擺盤。

她把湯麵盛進X寶淘來的和風小碗裡,用筷子把油菜和香菇頭挑到上面擺出完美的造型,再撒上一點白芝麻和黑海苔。泡菜和水果也用同樣精緻的和風小盤子碼好。筷子和湯匙也不能馬虎,一定要用原木的。

在藍花布的桌面上,這樣四碟一碗的早餐,顯得無比雅緻。張曼妮拿出手機拍了張照片,配了一條“植下淡然,收穫灑脫,安然若素,歲月靜好”的文案,然後發了個朋友圈後開始吃麵。

麵條柔韌,承載著浪漫精緻的味道,則會深深留在張曼妮的記憶裡。而這樣一頓營養可口、可供擺拍裝逼的早餐,成本不到5塊錢。

普通貧窮青年的精緻生活指南

02

週末

儘管幾乎沒有存款,但張曼妮仍然相信,作為一個精緻的東北小資,怎能放下對“詩和遠方”的追逐?

工作日的勞碌與瑣碎如同散了一地的雞毛,但在不加班的週末,張曼妮仍然希望把這一地雞毛攢成個撣子,在短暫的美好中,撫慰疲累的自己。

春季京都的櫻花、冬日箱根的溫泉,這些出現在阿花朋友圈裡的浪漫是入不了張曼妮的法眼——“太圖比”(東北方言:意思是真夠傻,太不實惠了)。

東北小資張曼妮自有她的一套低成本替代方案。長春不缺櫻花,每年的四月是櫻花盛開的好時節。伊通河的櫻花島,連門票都不要,一來一回兩塊錢公交車費就能搞定。

四月暖烘烘的太陽曬在頭上,聞著花香,看著靜靜流淌的伊通河,再拍上幾張櫻花的遠景、近景,配上一條“長春四月,紅了櫻花,青了黛瓦”的文案發個朋友圈。2塊錢,就完美地彰顯了張曼妮高雅的生活品味。

普通貧窮青年的精緻生活指南


但更多的時候,張曼妮喜歡去淨月潭國家森林公園。培養小資的生活品味,怎麼能不擁抱大自然?更何況,淨月潭是5A級景區,距離市中心只有18公里,門票價只有30塊。這是一個一年四季都能裝逼的好出去。

春日踏青,張曼妮約了一個好姐妹,對方出車,她出吃喝,門票和車輛通行費AA制。看夠了山山水水,兩人就在森林腹地找了一處平緩的坡地停了車。帳篷搭起來後,張曼妮從後備箱搬出一個大號的冰包,裡面放著她親手做的三明治,切好的水果,還有幾樣飲料。

在清風和鳥鳴聲中,賞著美景,哄飽了肚皮,美好的週末就結束了。而這,成本不超過100塊。

沒有朋友陪伴時,張曼妮一個人也會來淨月潭。春賞百花秋賞葉,夏沐荷風冬看雪。一年四季的淨月潭,坐著輕軌3號線,4塊錢就到了。

趕上冬天的瓦薩冰雪節,花銷會大一點。張曼妮滑了3年雪,技術沒什麼長進,還只能在初級賽道上比劃。

初級賽道三小時100塊,租滑雪服80塊,租個裝衣服的櫃子10塊,加上景區門票30塊。不請教練的話,220塊錢就能搞定。

普通貧窮青年的精緻生活指南

滑雪板、滑雪服、賽道,全方位無死角多拍幾張照片。回頭修完圖再配個“一略驚鴻,踏雪疾行,雙板激起萬羅松,未可迷霧辨疾風,輕杆已掠兩三峰”的文案發個朋友圈,文藝、獨特的浪漫情懷就全景呈現了,Perfect!

只有當小學同學王二狗那句不合時宜的評論:“張曉翠兒,你媽喊你回家扒苞米”出現時,才能把張曼妮從浪漫中拽回現實。

普通貧窮青年的精緻生活指南

03

穿搭

雖然收入不高,但那種滿身logo的奢侈品是絕對入不了張曼妮的法眼——像暴發戶一樣,有失小資情調。當然,最重要的是,買不起。

白菜價買不來真翡翠,張曼妮的微薄收入,沒辦法把自己打扮成貴婦或名媛,所以她選了一個非常適合自己又很省錢的穿搭風格——知性。

知性這玩意兒,豐儉由人,任君選擇。冬季的外套,你可以選一件大幾千的羊絨大衣,也可以選一件幾百塊的優衣X。重要的是色系的搭配要到位,要穿出味道,穿出感覺,舉手投足透露出溫暖、從容、歲月靜好的範兒。

普通貧窮青年的精緻生活指南

張曼妮經常逛商場,逛商場的目的不是為了買東西,而是看櫥窗裡陳列的衣服是如何搭配的。不同的色系、不同的風格以怎樣的方式呈現出來的效果更好。看到特別好的陳列,她會拿出手機“咔咔”個不停。

最常逛的是VERX XXXX和ONLX,因為它們的櫥窗陳列非常漂亮,又有很多適合在辦公室穿著的款式。

魔都的阿花戲稱這種風格是城鄉結合部的Office Lady,張曼妮覺得這人眼睛得有多瞎,不識得這麼高大上的國際時尚品牌,簡直是冤孽。

以張曼妮的收入,她能買得起的只有幾個快時尚品牌:優衣X、ZAXX、H&X,而且必須在打折的時候才能入手。更多的時候,她連打折的快時尚品牌都買不起,幸好還有某寶,得以讓她用最低的成本,搭配出最想要的效果。

普通貧窮青年的精緻生活指南

她的某寶收藏夾裡有300多家女裝店鋪,商場裡面看到的款式買不起,就到某寶上淘,淘不到正品就淘相似款。

一件藏藍色加厚西服領絲絨襯衫89.9元,一條淺咖色加絨毛呢闊腿高腰褲99.9元,包郵不到200塊,輕鬆搞定了一身OL裝扮。

她細心地減掉衣服上的線頭,別上一枚亮閃閃的水鑽胸針,搭上一條素色長圍巾,整個人職業感十足。

一個人的上班狀態,其實從穿搭就能看出來。她不會因為穿得過於休閒而給人鬆垮感,也不會因為穿得過於精緻而給人疏離感。

一件80塊的上衣,穿不出800塊的效果,對此,張曼妮並不介意。她只是想賦予它更多的價值。穿上新衣服的張曼妮拍了一張照片,並配了一條“淺水是喧譁的, 深水是沉默的,一襲布衣溫柔了歲月,早安”的文案發了朋友圈。

張曼妮細心地用朋友圈記錄著生活中每一個精緻的瞬間,這些精緻的瞬間帶給她溫暖和動力,讓她有了抵禦孤獨和艱難的勇氣。生活的意義,在於自己賦予。

省錢但不要過苦日子,張曼妮費盡心思地尋找讓生活變美的低成本替代方案。

一套兩居室,月租金1500塊,她與室友平攤租金。在她那方12平米的小天地裡,她巧用純棉青花布和綠植做軟裝。

15塊錢一米的青花布、8塊錢一盆的綠蘿,再加上幾個炭烤色的花盆和中國風的繡品裝飾小掛件,清新古樸的味道就出來了。

普通貧窮青年的精緻生活指南

貧窮的東北青年張曼妮,藉由這些精緻的細節,找回了自己對生活的掌控感。只有當她卸掉了工作中的偽裝,回到了這樣的生活場景中時,她才覺得自己才是生活的主人。她才能體會到:是我在操控著生活,而不是生活在操控著我。

在漫長無邊的黑夜裡,張曼妮用莊重又認真的精緻生活不斷地給自己輸送這樣的心理暗示:生活是豐富的,我是美好的。

這些暗示在瑣碎平凡的日常中,變成了溫暖又長情的告白,讓張曼妮深信:無論多麼貧窮,生存永遠不會成為奔跑前行的負擔。

普通貧窮青年的精緻生活指南

作者簡介:孫瑞希,生涯諮詢師,個人成長教練。十餘年HR從業經驗,經歷了從一線員工到高管的職業發展歷程。只寫實用的成長乾貨,推動你的職場進化。如果你正處在職場困境中,請為自己找一個靠譜的答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