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岡山,風展紅旗映初心

革命老區是黨和人民軍隊的根,是新中國走來的地方。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週年。70年砥礪前行,70年滄桑鉅變,革命老區和新中國一起“換了人間”。本刊特推出從老區發展看國家鉅變的主題報道,展示我們黨始終為人民謀幸福,不忘來處,不忘初心;展示老區人民繼承和發揚光榮傳統,永遠跟黨走,在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國夢的偉大征程中和全國人民一起奮勇前行的堅實腳步和堅定信心。歡迎積極來稿。

——編 者

(視頻:井岡新貌)

一座山,就是一種精神。

井岡山是革命的山、戰鬥的山,也是英雄的山、光榮的山。當年井岡兒女不怕犧牲,跟著毛主席、跟著共產黨鬧革命,近5萬革命烈士長眠於此,用鮮血鑄就了偉大的井岡山精神。

一座山,就是一面旗幟。

革命戰爭年代,井岡山紅旗引領中國革命從勝利走向勝利;新時代,井岡兒女弘揚跨越時空的井岡山精神,在脫貧攻堅實現全面小康的征程中,高舉旗幟奮勇爭先,在全國率先脫貧摘帽。

新中國成立70年,井岡上下,到處鶯歌燕舞;紅色沃土,遍地活力迸發。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走過鐫刻光輝的歷史、走向充滿希望的未來,巍巍井岡見證了中國共產黨人行程萬里、不忘初心。

井冈山,风展红旗映初心

(在泰井高速公路井岡山入口處,樹立著一座巨型“井岡紅旗”雕塑。)

“千里來尋故地,舊貌變新顏”,井岡山用壯麗答卷,兌現中國共產黨人的莊嚴承諾

群山無言,是最忠實的見證者。井岡山為中國革命作出了巨大的貢獻和犧牲,黨永遠不會忘記、共和國永遠不會忘記。讓老區人民過上幸福生活,是革命先輩的未盡夙願,是我們黨和政府義不容辭的責任。新中國成立以來,黨中央始終關心支持革命老區經濟發展,當地黨員幹部帶領群眾一代又一代接續奮鬥,發展經濟、改善民生,山鄉面貌發生鉅變。

走過70年,井岡山人民感慨萬千。

這是深情關懷的70年,幾代黨和國家領導人親臨井岡山革命老區——

井冈山,风展红旗映初心

(1965年5月,毛澤東同志重上井岡山)

一張由井岡山管理局交際處開出的發票,因為年代久遠已經泛黃。時間:1965年5月29日,編號為0006482,上面寫著:首長、伙食費、7天、每天2.5元、合計17.50元。一張小小的發票展示了一代偉人艱苦樸素、與人民同甘共苦的風範。那年初夏,在闊別36年後,時年72歲的毛澤東重訪八角樓、再登黃洋界,他滿懷深情對幹部群眾說:“我相信,井岡山將來還會變得更好,更神氣。但我勸大家日子好過了,艱苦奮鬥的精神不要丟了,井岡山的革命精神不要丟了。”

1972年11月,鄧小平來到井岡山。他說,“井岡山精神是寶貴的,應當發揚。”這些話鼓起了井岡山人“闖新路”的勇氣,改革開放煥發勃勃生機。

井冈山,风展红旗映初心

(2016年2月2日,習近平同志在井岡山看望困難群眾。)

井冈山,风展红旗映初心

(面貌一新的井岡山神山村。)

2016年2月,習近平總書記第三次來到井岡山,看望了茅坪鄉神山村貧困戶,對井岡山脫貧攻堅工作進行面對面指導,提出“井岡山要在脫貧攻堅中作示範、帶好頭”。在紅軍烈士後代左秀髮家,詳細詢問他家中的生活狀況、收入情況。習近平深情地說,我們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黨,將繼續大力支持老區發展,讓鄉親們日子越過越好。聞訊趕來的村民們聚集到村口,齊聲向總書記問好。

井冈山,风展红旗映初心

(滿眼金黃的油菜花成為井岡山坳裡鄉美麗鄉村的一道風景。)

這是接續奮鬥的70年,各級黨委政府一任接著一任幹——

1957年,江西省和南昌市下放第一批497名幹部,創建了井岡山墾殖場,篳路藍縷,以啟山林。

在新中國成立10週年的國慶節這一天,井岡山第一座裝機容量640千瓦的水電站建成發電;井岡山第一家工業企業井岡山酒廠,把生產的第一瓶梨子酒帶給了毛主席。

1977年底,井岡山決定:開發風景名勝區。黨委主要負責同志與考察組成員一道,跑遍五大哨口之內的山山水水,為了探明筆架山風景點,自帶乾糧,搭起茅棚,在海拔1300多米的山頂上風餐露宿32天。1982年,經國務院批准,井岡山被列為第一批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

井冈山,风展红旗映初心

(井岡山八角樓)

黨的十八大以來,全面打響脫貧攻堅戰。黨的十九大,又吹響了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的衝鋒號。江西省委書記劉奇先後17次來到井岡山,指導脫貧攻堅工作;吉安市17位市領導、126個市直單位“駐”進井岡山;每一戶貧困戶至少一名幫扶責任人,井岡山3000多名黨員幹部,與群眾一塊過、一塊苦、一塊幹,誓要拔窮根奔富路。

這是滄桑鉅變的70年,井岡山天翻地覆慨而慷——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井岡山是一個偏僻落後的小山村。新中國成立之初,由於戰爭創傷、交通閉塞等原因,這裡滿目瘡痍,人民生活十分貧困。70年彈指一揮間,今日的井岡山,風景如畫、環境優美,經濟社會快速發展,民生福祉不斷提升。2018年,井岡山主要經濟指標增幅繼續保持吉安市前列,全年實現生產總值77.32億元。脫貧攻堅繼續鞏固提升,貧困發生率降至0.25%。

井岡山書寫的壯麗答卷,回報了黨中央和毛澤東、鄧小平、習近平等人民領袖對革命老區的殷殷深情,兌現了中國共產黨人的莊嚴承諾:在扶貧的路上,不能落下一個貧苦家庭,丟下一個貧困群眾。”

井冈山,风展红旗映初心

(井岡山茨坪鎮)

“山上山下,風展紅旗如畫”,加強黨組織建設、發揮黨員先鋒模範作用始終是井岡山最大的優勢、最強的力量

1928年1月。劉資育(僱農)、朱天桂(貧農)、謝達海(剃頭匠)、李庚福(自耕農)……13名貧苦農民在毛澤覃帶領下,對著上面寫有“C.C.P”字樣的紅綢子,站齊宣誓、唱國際歌,光榮加入中國共產黨。

井冈山,风展红旗映初心

(井岡山第一個農村黨支部——喬林鄉黨支部舊址)

這是在井岡山成立的第一個農村黨支部——喬林鄉黨支部,短短4個月時間支部發展到76名黨員,成為紅色根據地的戰鬥堡壘,彰顯出黨組織的凝聚力、戰鬥力和號召力。

無論是在革命戰爭年代,還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新時代,井岡山的實踐反覆驗證了這樣一個道理:組織強,才能人心聚事業旺;黨員作示範,群眾才能跟著幹。

在黃洋界腳下的柏露鄉長富橋村,擔任過20年生產隊長、13年村支書的吳餘慶與新中國同庚。長富橋村原有的小蓄水池前兩年就跟不上用水量,離任10年的老吳決心領頭重修水池,疏通水源。一座近30米高的小山包擋住了水路的必經之路,需要開掘引水隧道。

70歲的老支書一馬當先扛起鋤頭上了山,村裡的黨員幹部和村民不甘落後跟著上。由於高度和寬度受限,吳餘慶不得不跪著挖土。時間一長,疼得腰都直不起來。“爹媽去世我都沒有跪過這麼多。”吳餘慶聲音爽朗:“誰叫我們是共產黨員呢。”3個月後,清冽的山泉水汩汩流進村裡。

黨員就是旗幟、就是榜樣。只有充分發揮黨員幹部的先鋒模範作用,群眾才會信服。

井冈山,风展红旗映初心

(井岡山荷花鄉大倉村的精品民宿。)

荷花鄉在各支部實行黨員積分制管理辦法,參加一次“三會一課”積2分,組織生活會一次積4分,反映並解決群眾問題積3分……每次積分都在黨員出勤表上貼上一面小紅旗,一年下來,每個黨員表現有了量化的標準,黨員的積極性調動了起來,黨員的先進性得到體現。荷花鄉黨委書記吳小平告訴記者:“目前黨組織對年輕人有很強的吸引力,這兩年共有15人遞交了入黨申請書,10人成為入黨積極分子。”

“群眾是因為看到才相信,而不是因為相信才去看。”井岡山市委書記劉洪的話擲地有聲:始終把黨的力量挺立在脫貧攻堅前沿,堅持脫貧攻堅在哪裡,黨建工作就跟進到哪裡;脫貧項目在哪裡開展,黨員作用就在哪裡發揮。

“喚起工農千百萬,同心幹”,井岡兒女感恩奮進跟黨走,在決勝全面小康的征程中展現新風采

站在八角樓上駐足凝望,思緒不禁回到了星火燎原的鬥爭歲月。當年,紅軍在與敵人做軍事鬥爭的同時,還帶領群眾搞經濟建設、進行土地改革。群眾擁護紅軍、參加紅軍,努力生產支援紅軍,到1928年冬天,根據地經濟得到發展,僅當時的寧岡縣糧食就增產20%,茶油的豐收更是十幾年所未有。

歲月悠悠,山川依舊。依靠群眾、動員群眾、組織群眾,始終堅持走群眾路線,依然是黨的力量源泉。黨一切為了群眾,群眾才會衷心擁護黨,感恩奮進永遠跟黨走。

從井岡山城區乘車出發,在山間公路盤旋一個小時後,終於來到長坪鄉。這裡是全市海拔最高的鄉鎮,平均海拔800多米,貧困發生率曾經高達20%。長坪鄉因地制宜向貧困宣戰,組成合作社建高品質冷水魚養殖場。貧困戶沒信心,村幹部耐心細緻做動員;貧困戶沒資金,村裡爭取幫扶款幫助入股;貧困戶沒技術,村幹部全程服務包教包會。“沒有組織就沒有家,感謝共產黨的恩情、感謝政府的幫助。”脫貧後的村民用質樸的語言表達感恩之情。

井冈山,风展红旗映初心

(井岡山市拿山鎮草莓產業扶貧示範基地 ,脫貧致富的農民笑容滿面。)

在拿山鎮江邊村,350畝的草莓產業扶貧基地裡清香瀰漫。正是採摘期,大棚裡綴滿了一簇簇紅彤彤的草莓,統一著裝的員工正忙著採摘、分裝。基地負責人甘忠明是一位有21年黨齡的老黨員,他說,起初,基地採用“公司+合作社+農戶”的模式,許多農戶有疑慮,第一批只有13戶貧困戶加入。如今,草莓基地吸納的144戶紅藍卡貧困戶全部脫貧。

“群眾得到了實實在在的好處,覺得生活有希望有奔頭,精氣神特別高,做事也有幹勁。村民主動支持村幹部的工作,村裡的大事小事都參與進來講奉獻。”長富橋村新任村支書吳雪香告訴我們。這些年來,村裡捐資助學、打掃衛生、修建水渠,都是群眾自發動員起來出錢出力。特別是村裡的公益設施建設,比如修路、鋪設水管等需要徵地,村民都積極配合支持,沒有要過一分錢的徵地補償款。

井冈山,风展红旗映初心

(全國脫貧攻堅獎奮進獎獲得者彭夏英家住宅舊貌換新顏)

一陣春雨過後,走進茅坪鄉神山村別有一番景象。山間的桃花開了,紛至沓來的外地遊客到這裡打餈粑、吃農家飯,小山村變得喧鬧起來。3月22日中午,我們來到習近平總書記看望過的彭夏英家。她說,去年開了農家樂、賣土特產、做民宿,一年差不多有10萬元的收入。2018年,她光榮地獲得了全國脫貧攻堅獎(奮進獎)。“我們不能一直靠黨和政府養,要靠雙手自己幹。”越來越多的村民向彭夏英學習,靠自己努力脫貧奔小康,展現自信自強新風采。

車行井岡山腳下,巨大的“井岡紅旗”雕塑映入眼簾,基座上刻著五個遒勁的大字:天下第一山。在青山綠水間,鐫刻著黨徽和五角星的紅旗雕塑彷彿迎風招展,“井岡山”三個鎏金大字熠熠生輝。

70年滄桑行過,改變的是革命老區的山鄉面貌;70載信念如磐,不變的是中國共產黨人的赤子之心。

(視頻專訪:井岡山市委常委、組織部長黃明熙)

(視頻專訪:井岡山市扶貧辦主任劉新)

(視頻專訪:井岡山市茅坪鄉黨委書記劉曉泉)

(視頻專訪:井岡山市坳裡鄉黨委書記李曉峰)

(視頻專訪:井岡山市茅坪鄉馬源村支部書記魏成芳)

(視頻專訪:井岡山市柏露鄉長富橋村支部書記吳雪香、江西交通職業技術學院駐長富橋村扶貧工作隊第一書記 江志強)

(中宣部《黨建》雜誌、江西日報共同策劃。策劃:崔海教、張天清,執筆:張天清、熊亞光、林雍,攝影:周霖、塗星星,視頻製作:張天清、周霖、塗星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