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太后和皇后,哪個權利大?

藍黑19080309


在過去,經常有小說、電視劇裡會有皇后跟太后鬥智鬥勇,最終皇后可以戰勝太后的故事。故事往往很精彩,菜在真實裡歷史中,這樣的故事,完全沒有存在的國家。

因為太后跟皇后之間,完全不是一個重量級的選手。太后可以輕易的壓制皇后。中國有浩瀚的歷史,我們下面會集中明朝、清朝一整段時期進行分析。

皇后的人選,自然是從嬪妃中選拔上來的,名分是皇帝的正妻,統率皇宮,與皇帝一同參加重要典禮。太后則是從先帝皇后,或者新皇生母兩種人中選出的。跟皇后相比,太后影響力可以超越後宮,延伸至朝局變化,國家大事中。這時中國歷史長期存在的情況。

太后干預朝局,垂簾聽政,都有自己的合法性。因為如果從一個家庭角度講,相對皇帝而言,太后是母親,皇后是妻子。在過去王朝提倡孝道的時期,對父母的孝順是天子必須做的一件事。因為他是天下道德的表率。

如果從一個王朝的角度講,在皇帝年幼無法處理政務時,太后更能代表“君”,而皇后只是“臣”。中國過去有幾千年儒家“君君臣臣”的思想洗禮。君臣之間的關係,甚至演變成一種“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愚忠。

而皇后作為“臣”的身份,雖然統率後宮。如果幹預朝中,即便有外戚支持。如果沒有皇帝認可,只要扣上一個後宮亂政的罪名,皇后包括她的家族,就永無翻身之地。

最直接的例子,就是晚清時,慈禧垂簾聽政後。執掌兵權的僧格林沁,每次上奏摺的時候,都要在開頭寫上”伏乞皇太后、皇上聖鑑“。

當時的山東監察御史董元醇曾上奏摺:‘使天下鹹知皇上聖躬雖幼,皇太后暫時權理朝政,左右不得干預,庶人心益加敬畏,而文武俱不敢稍肆其欺矇之術”。

(讓天下都知道皇帝雖然年幼,太后暫時權理朝政,其他人不得干涉,這樣平民就會敬畏,文武官員就不敢矇騙)

所以說,太后是可以合法干預政事,可以合法代表皇帝權力,並得到認可。其餘人就不能這麼做。否則就是干預朝政。可以降罪處罰。

皇后跟太后的巨大區別,就顯現出來了。這也是為什麼,明、清兩朝,極少有外戚干政的情況下,沒有孃家人的支持,太后依然可以垂簾聽政。

清朝前期的孝莊太后,扶持幼主,讓清朝平穩度過前期動盪不安的局面。後來,慈禧獨攬朝政。她只需私下召集內閣大學士,就能罷黜,斥罵當時執掌軍隊的最高掌權人恭親王。至於光緒皇帝,形同傀儡。隨意斥罵。即便還政光緒,也可以隨時收走。

如果皇帝有什麼失誤,太后還可以昭告宗廟,得到群臣支持後,廢除皇帝。明朝萬曆皇帝少年時曾貪杯飲酒,縱於享樂,想要拔劍殺了內侍。這件事傳到萬曆生母,李太后耳中後。萬曆被召來痛斥。

李太后放言萬曆,要廢黜他,另立更賢明的皇帝。萬曆只能苦苦哀求,不敢再犯下次。最後萬曆下了罪己御札,又罰跪以後,事情才告一段落。這種事情,皇后要是敢對皇帝做,九族都保不住。可太后卻是名正言順。

即便有朝一日,皇帝親政,太后的地位,也比皇后高。當然,皇后也不是完全沒有機會。最簡單的辦法,就是好好活著。把太后、皇帝都熬死。媳婦熬成婆,就有機會了。

對歷史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關注一下:腦洞外星人,一個研究地球歷史的外星人


腦洞外星人


在歷史除了歷朝歷代的都有一個皇帝,還有一個就是皇后,偶爾有個雙皇后。皇帝退休了就是太上皇,皇后退休了就是皇太后;下一任皇帝退休了,這一任的太上皇還沒死的話就會繼續升級皇爺爺或者皇祖父,而皇太后就繼續升級為太皇太后。

皇后權利大?

從單純的後宮權利上來說,後宮一切都歸皇后做主。皇后有權決定後宮任何的大小事情,而且在後宮擁有著自己獨有的權利。畢竟皇后才是後宮的“一家之主”。當然,這是從單純的權利上來說皇后是最大的。就比如現在社會里,當家的兒媳婦最大。

太后權利大?

雖說皇后是最大,但是皇帝是誰的兒子?皇后是誰的兒媳婦?他們都是皇太后的後代。皇太后又是從皇后的位置上退位下來的人前一任皇后。因此,皇后不僅很尊敬皇太后,很多事情都還會向皇太后請教。皇帝作為兒子,也會聽皇太后的懿旨,皇后又要聽皇帝的聖旨,因此間接的皇后也就不敢忤逆皇太后的懿旨。因此,從關係上來分析的話,皇太后的權利又要大一些。

因此,雖說皇后名義上是後宮裡最大的角色,可實際的情況下,卻要受到皇太后的節制。而且皇太后是從皇后的位置退下去的,人脈、政權都很牢靠,皇后有時候不得不聽從。就比如還珠格格里面的皇太后與皇后。

皇后、太后誰的權力大

但是又有一種情況,就是如果這個皇太后的兒子不是皇帝呢?那麼這個皇太后就要夾著尾巴了。如果是有手段的皇太后另算哈。因為當家作主的是別人的兒子,別人的兒媳婦。自己就是一個過期皇后。就好比現在某局長退位了,難道他還有權利插手?現任局長可不是吃素的,肯定不同意。

因此,太后和皇后誰大,說白了還是要看誰的兒子當皇帝。自己的兒子當皇帝,一般情況下太后權力就比皇后得大。反之,別人的兒子當皇帝,太后的權利就沒有皇后大。


歷史扛把子


皇太后之上有太皇太后,之下有皇后。

這就好比做官,要一級一級地來,不可造次的。封后是三千佳麗的終極目標。

要說權利。母以子貴。關鍵兒子爭不爭氣,強不強勢。一般情況是,強勢的兒子,皇太后的勢力空間有限,皇后的權利恐怕更有限了。兒子是皇太后生養的,有且只有一個。皇后麼,幾天立一個也行。相比較而言,皇太后厲害多了。這要取決於皇太后的根基固不固哈。

當然也不盡然,皇后心狠手黑,有時凌駕於朝堂之上。比如武則天,這皇后實在霸道。直接以武周取代李唐,天變地變皇后位從不變,而且升格為皇帝。

呂后強勢,這皇后也厲窖,慈禧也能耐,相比武氏仍然差個檔次。

所以,秦朝,連皇后也不曾立,漢朝有呂后,漢景帝朝有竇太后,漢武帝先受太皇太后的氣,再受王太后的氣,還受皇后的氣,這竇漪房,王誌,阿嬌,一代一個"後",惹翻了劉徹,以故漢武帝"變態",立了個衛子夫為後,也戒心頗重,皇后也最後不得善終。終武帝一朝,外戚不振,不敢亂來。以後,就是主少母壯,皇后的權利就大了,皇太后沒兒子,腰桿不硬,回後養老去了。直接搞成外戚專權,危及宗室傳承,造成動亂。





劉一千五


太后是國君的母親(不一定是生母),皇后是皇帝的妻子,隨著國君(皇帝)的換屆,皇后是可以升級成為太后的,而權力卻並不一定會因為升級而失去,這樣一來,就要分情況考慮了。

第一種:理想的婆媳關係

從身份上來說,圍繞著皇帝,太后和皇后就是婆媳關係,皇后身為一國之母,管理後宮,而太后作為皇帝之母,在後宮頤養天年,皇帝和皇后按照孝道對太后盡孝,包括經常探望、物質保障等等。


這種情況下,無所謂誰權力大,因為太后不管事、皇后管事,如果太后要管某件事的話,皇后一般也不敢頂撞,這就是理想中的婆媳關係,相安無事。

大多數情況下,太后和皇后的關係都是這種,畢竟孝道的力量非常強大,皇帝即便再怎麼不喜歡太后,表面上的東西還是要有的,而皇后多數時候都是皇帝的從屬人員,不敢頂撞皇帝,自然對太后恭恭敬敬。

第二種:強權太后,絕對壓制皇后

皇帝是帝制時代的最高統治者,但有些時候,權力是不在皇帝手中的,或在大臣,或在宦官,或在後宮,在後宮的主要情況就是在太后手中。

太后掌權的例子並不鮮見,從第一位太后秦宣太后到最後一位太后隆裕太后,被人熟知的掌權太后就有呂后、北魏馮太后、武則天、遼國蕭太后、慈禧太后等,其他如秦宣太后、東漢竇太后、鄧太后等,同樣是手握重權,皇帝(王)都不敢對他們大聲說話,更何況皇后(王后)。

第三種:強權皇后,壓制太后

這種情況是權在後宮的另類體現,並不常見,而且在著少見的情形中往往沒有太后的存在,比如呂后當皇后的時候,漢朝是沒有太后的,武則天、蕭太后、慈禧太后等都是如此,這讓他們想壓都沒人可壓。

不過這種情況的確是存在的,比如晉惠帝的賈皇后,以晉惠帝的名義把太后楊芷廢為庶人,關到了小黑屋金墉城,之後又將其餓死。

還有宋光宗的李皇后,在當太子妃時就把太上皇宋高宗、皇帝宋孝宗和丈夫玩弄於股掌之間,成為皇后更是不得了,一直攔著丈夫和宋光宗不讓見面,太后更是連惹都不敢惹她。


平沙趣說歷史


所謂太后,就是皇帝的母親,封建時代帝王母親的尊稱;所謂皇后,只是皇帝的妻子,是世界歷史上帝國最高統治者—皇帝正配的稱號。按皇宮的規矩來說,皇后執掌鳳印,母儀天下,是真正的六宮之主,整個後宮,都是由皇后在管理,所以皇后統領後宮,名義上皇后的權力更大。

按皇家規矩來說,皇后在禮儀上與皇帝平等,出同車、入同座。在過年、皇帝以及本人生日等重要的日子時,皇后也要接受百官的朝賀;並且皇后還擁有自己的官署,平時負責管理整個後宮。因此,在理論上,皇帝的所有的嬪御、後宮的宮女、女官等等,都是她的臣屬。

但是,古代遵循“百善孝為先”,以仁孝治天下,皇帝都聽太后的話,還得尊敬太后,皇后自然也得尊敬並順從於太后!甚至整個後宮,包括皇子與公主們等等所有人,都對太后唯唯諾諾後!

因此,如果按資本、級別與年齡來說,太后資本最大!因為封后是後宮嬪妃們終生的目標,普通的嬪妃都想晉封為貴妃、皇貴女妃、皇后、皇太后,於是一級一級的往上升。因此,皇后最後有可能晉升為太后。而太后,則是皇后“多年的媳婦熬成婆”的升級版,並且,皇后年輕的時候,往往是太后親自挑選的兒媳婦,如果不聽話或不孝敬,就有可能被廢掉,再另選一個,而太后則永遠是太后,只要朝中沒有發生天大的鉅變,只要她還沒有老的老眼昏花,一般情況之下,皇后都是不敢過於衝撞太后,不敢過於挑戰太后的權勢,更不敢搶佔太后的風頭的,因此就表面的情形來說,整個後宮太后算是真正的第一——因為人家畢竟是皇帝的母親,不管是親生的還是非親生的,人家的名頭都在那擺著呢!


所以,在偌大的宮廷之中,有時候皇后可能還不受尊重,因為皇后有可能得寵、也有可能不得寵,因此權勢、風頭盛的是皇帝最寵幸的妃子,這時的皇后就成了擺設。但是,太后無論如何都會受到尊重,因為她不但不會與後宮嬪妃爭風吃醋,而且還是皇帝都要聽命於的人。所以在後宮中,嬪妃們往往都會故意討太后的歡心,以使自己在皇帝面前的寵愛更長久些。並且,她們也都希望自己能早日生個皇子,那樣就有可能繼承大統,而升為太后了。

不過,凡事都不能一概而論,有時候還要看誰的更有手腕,尤其是皇帝最聽誰話等方面也有很大的關係,比如,做皇后權力大的、手腕高明的有武則天、趙飛燕、韋皇后等,她們不但在後宮一手遮天,而且還對朝堂上的皇權虎視眈眈;那麼,做太后的手段更不是深不可測,比如,呂雉、孝莊、竇太后、慈禧等,她們不但掌管後宮,而且還牢掌國家大權許多年呢。

所以,如果硬要比一下古代的太后和皇后哪個的權利更大,也要看是哪個朝代的皇后與太后了。而就一般情況來說,皇后更有實權一些,但卻不敢見動搖或僭越太后的地位!


超能博士


皇后掌管後宮,不過權利最大的可是皇帝!太后是皇帝的老媽,具有權威性,皇后雖有些權利也得要尊重皇帝的老媽喲!太后這個“權威”應該大於皇后的“權利”。


四季喜樂


在中國古代皇權是至高無上的 皇帝說的話全國都得聽取 他是國家最高級別的元首了 那麼如果皇帝還沒坐穩位子 或者年齡尚小 不足以上朝的時候 這時候皇帝的母親會在龍椅後面坐下來 然後拉一道鏈子 皇帝在前面聽取大臣奏章做出決定的人可不是皇帝被人 而是在後面垂簾聽政的太后 歷史上有很多這樣的例子 最著名的是慈禧太后垂簾聽政 還有漢朝的竇太后 估計垂簾聽政可能就是漢朝發明的吧

但是歷朝歷代都是不允許女性干政的 做出決定權的只有皇帝一人 所以皇太后只能是以這種方式來輔佐年幼的皇帝 聽取大臣的諫言 做出決定 一般情況下皇太后是所有後宮的主人 有時她說的話連皇帝也不得不聽 後宮其實就是皇帝的家 皇帝在朝堂上說一不二 但是到了後宮也只能乖乖的聽太后一個女人的發落了 這個其實就是中國現在所有家庭的寫照 你一個大男人在外呼風喚雨 但是一回到家 那就由不得你了 而是你老婆來做決定

如果皇內心堅決要做的事情被太后否決 如果太后不掌權的情況下還好說 大不了就是個小小的家庭糾紛 幾天氣一消 大家該幹嘛幹嘛 但是一旦皇太后掌權的情況下 皇帝和太后鬧翻了臉 那皇宮就要出大事了 兩方都會劍拔弩張 但是基本上皇帝沒多大勝算 因為這時候皇帝剛上位 沒有太多的權力 而太后則不然 她可是經歷了朝堂更迭的 那些官們都想抱皇后這棵大樹 事情的發展結果可想而知了

推薦一個非常好用的新媒體投票工具!共享投票,一個完全免費的投票創建平臺,在共享投票平臺您可以根據您的需要,創建跨平臺投票(PC端+手機端),或者是僅微信參與的投票。共享投票平臺的投票類型多種多樣,包括面向組織機構的公益投票、面向公司群體的大眾投票、面向內部人員開放的“指定用戶”投票、面向特定人群的“邀請碼”投票,還有具有獨特風格的“口令投票”。


共享投票


比誰權利大首先得搞清楚三點:

1、要看皇帝是否是明君,如果昏庸無能貪圖美色,那太后和皇后都得給美人讓位;

2、要看太后是否是個有謀略的厲害角色,再看是否是皇帝親生母親,是否在前朝得寵並統領後宮有管理權;

3、要看皇后是否得寵有家族做後盾,否則很容易會有貴妃等人協同管理六宮,權利依然被削弱。


有西西沒哈哈


我認為是太后。皇后是後宮之主,統轄後宮,這個自然沒錯,但她統轄的是皇帝的後宮,她對太后做的是孝敬而不是管束。太后是皇帝的母親,連皇帝都要請安稱兒臣,何況皇后?太后雖然不管後宮事,但皇后要是行差踏錯做了失德的事,太后是可以出面干涉懲治的,甚至廢后賜死都有可能。沒聽說過皇后可以廢太后賜死太后吧?媳婦受婆婆管束,這在古代是不可違背的天理。


冰洋75194753


這是個關於婆婆和媳婦的問題。清官難斷家務事。。。如果太后是皇帝親媽,估計會更強勢一點,如果不是,權利就要看皇帝看不看重了,而且不能有個太長命的太皇太后,比如孝莊太皇太后。但名義上六宮之主的國母那仍是皇后。然而與聞廢皇后者多,廢太后者鮮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