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又到了,你還記得哪一首有關清明節的古詩詞?

青山紅豆心


中國人的文化傳統,很重要的一條就是慎終追遠。所謂慎終就是正確地鄭重地對待死亡,特別是父母親人的去世。追遠就是中國人特別明顯的拜祖傳統。這是中國人的心理基礎,因此主要用於追思古人先輩和祖宗的清明節,成為中國人最重要的節日之一。

清明節在早春時節乍暖還寒的時候,天氣陰晴不定,所以有杜牧的清明時節雨紛紛的說法。

古人寫清明節的古詩詞很多,好玩的國學不一一列舉。今天,好玩的國學推薦兩首比較特別的詩詞,從中可以一窺清明時節,詩人們的心理狀態。

第一首我們來看宋朝優秀的詩人王禹偁的《清明日獨酌》:

一郡官閒唯副使,一年冷節是清明。春來春去何時盡,閒恨閒愁觸處生。

漆燕黃鸝誇舌健,柳花榆莢鬥身輕。脫衣換得商山酒,笑把離騷獨自傾。

詩人說,一個地方官清閒的職位唯有副使,一年之中清冷的節日只是清明節。春去春來什麼時候是盡頭,閒恨閒愁所到之處就萌生。

燕子和黃鸝爭相鳴叫,柳絮和樹莢競相飛揚。脫去官服換來商山的酒,獨自笑吟《離騷》中的詩句。

一郡官閒唯副使,一年冷節是清明。春來春去何時盡,閒恨閒愁觸處生。很顯然,詩人在清明節過的是清冷寂寞的日子,這與他的處境有關。詩人算的上一位正派的才華橫溢的人,但是這樣的人是無法吃得開的,所以他被貶到一個小地方做官,這個官與悲慘的蘇東坡在黃州做的是一樣,都是極小的官職。前四句,很顯然對自己的貶謫生涯不滿,有很大的牢騷。

漆燕黃鸝誇舌健,柳花榆莢鬥身輕。脫衣換得商山酒,笑把離騷獨自傾。但是最後四句,詩人馬上就給自己找到了解脫的理由。首先是外面的春色大好,山花爛漫,鳥兒歌唱,面對如此生機勃勃的大自然,我們怎麼能悲傷,怎麼能辜負大好春光?所以,詩人說,找來隱士喝的酒,再讀幾遍離騷,就可以抵抗人生的煩惱!~

另外一首是絕美的悲傷的詞,是著名朦朧派情歌王子吳文英的詞。

風入松·聽風聽雨過清明

聽風聽雨過清明。愁草瘞花銘。樓前綠暗分攜路,一絲柳、一寸柔情。料峭春寒中酒,交加曉夢啼鶯。

西園日日掃林亭。依舊賞新晴。黃蜂頻撲鞦韆索,有當時、纖手香凝。惆悵雙鴛不到,幽階一夜苔生。

吳文英的詞,歷來比較難懂,我們還是翻譯一下。在看翻譯之前,好玩的國學先來解釋一下,這首詞是一首懷人之作。所懷之人顯然是舊時情人,時節是清明節前後細雨濛濛的時節,地點是當年他們你儂我儂的西園,所懷念的情節是吳文英擁情人入懷時候,那種奪人心魄的香味。

聽著悽風苦雨之聲,我獨自寂寞地過著清明。掩埋好遍地的落花,我滿懷憂愁地起草葬花之銘。樓前依依惜別的地方,如今已是一片濃密的綠蔭。每一縷柳絲,都寄託著一分柔情。料峭的春寒中,我獨自喝著悶酒,想借夢境去與佳人重逢,不料又被啼鶯喚醒。西園的亭臺和樹林,每天我都派人去打掃乾淨,依舊到這裡來欣賞新晴的美景。蜜蜂頻頻撲向你蕩過的鞦韆、繩索上還有你纖手握過而留下的芳馨。我是多麼惆悵傷心,你的倩影總是沒有信音。幽寂的空階上,一夜間長出的苔蘚便已青青。

這首詞最為絕妙的地方是下片。西園曾經是他們山盟海誓的地方,這既是他們的美麗回憶,又是不敢回憶的傷心之地。西園內的鞦韆架上,曾經留下少女燦爛的笑聲,曾留下少女飛揚的裙角,留下溫香軟玉的香味。如今秋千在,但是人不在,一段愛情無疾而終。唯有殷勤的蜂蝶,還留戀那過去的香味,在鞦韆上遲遲不肯離去。吳文英從蜂蝶想到自己,從西園的孤寂中,在西園的臺階上,脈脈,默默,直到青苔爬上他的記憶。

這就是清明最悲傷的愛情!


好玩的國學


清明時節雨紛紛 ,路上行人慾斷魂。

清明、我念母親 。歲月匆匆、泣別母親不覺又已三十多個年頭了,冷冷清淚、她舐犢之情至今我還歷歷在目、彷彿如昨。 我記得、母親在她迴光返照的彌畄之際、還緊握著我現在妻子的手、一直叼念著我孩子的名字。 是的、當時我兒細女細、正是我與生活拼愽抗爭、為一家生計奔波最需要人扶持一把的時候、我最可親、最可信賴的母親正是在這個時候離開我們了。 我低聲呼、輕聲喚:媽!媽媽!可任我喚盡千聲、她都不再應我了。我肝腸欲斷、我百感交侵、我實難形容、我當時痛切難捨的心情、從不輕易流淚的我、我淚如雨下。

每年清明、我和妻子兒女都到母親的墓前拜祭、墓地裡、那嫩綠的枝葉滿是露珠、猶如淚滴點點、飽含著深深的祭意、微風吹過草木婆姿、又彷彿是母親見到我們的歡欣。 母親曾經承受了數不清的艱辛困苦、用畢生的心血勤儉持家、養育兒女、在母親博大的胸懷、我們享盡了崇高的母爰。 母親雖有綠草相伴、花蝶相陪、也扺兒不能常擁母親身旁悲憾、不能不勾起我們懷想聯翩、思念無限。 失去母親的痛、斷腸穿心、懷念母親之苦、傷感悲慼。對母親的愛、更不只是三月清明、而是、時常湧入我的內心、並伴隨我的一生、母親始終給我兩公婆和孩子們畄下永恆美好的記憶。 (摘自我的回憶錄:"我的百味人生"


用戶錦上添花朝朝有瑜


清明時節雨紛紛!很多人會想到這首詩吧,我也一樣,清明節到來我好想念一個老人,我的爺爺。

爺爺去世那年,我還在讀小學5年級,那一天中午,我吃完午飯準備去上學,剛走到門口路邊就看到爺爺坐在石凳子上,手扶著柺杖想要站起來,嘗試了幾遍,可還是站不起來!

我在一邊看著卻不敢相信,往日健壯的爺爺怎麼突然這樣,我們偷枇杷果那個舉起柺杖追著我們的爺爺,90歲了還一個人去放牛,回來的時候還扛著一大棵樹回來的爺爺,為什麼坐在石凳子上站不起來了?

“來孩子,來扶我一下”,爺爺的聲音就這麼蒼白無力,我扶著爺爺消瘦的身體一步一步緩慢地回到爺爺的房間,慢慢地扶著他坐在床上,倒了杯水給他,喝完水後爺爺就躺下了,我看到爺爺休息我才去上學了。

沒想到爺爺這一躺就永遠沒再起來了,放學後回家的我聽到了爺爺去世的消息……我沒哭,想哭卻哭不出來,一滴眼淚都沒掉下來,爺爺在床上被白布從頭蓋到腳,媽媽在旁邊哭得厲害,跟我說爺爺走了,趕快叫一聲爺爺。然後我也沒叫,全身被白布蓋著的爺爺只露出一隻很是蒼白的手,有的人不敢看,害怕。我卻是伸手去摸了下爺爺的手,沒有了血色的手很冰涼。

晚上做白事,上山安葬了爺爺,回家後已經是凌晨5點了。我沒有睡意,坐在樓頂上望著爺爺安葬那個地方,想起了還小的時候。

爺爺記性不好,門口前有兩棵枇杷樹,因為熊孩子多,偷枇杷果的。有時候我去摘都會被當成偷果的,爺爺本來是拄著柺杖走路了,一發現有人就舉起柺杖追著跑,想到這裡我居然笑了。

我沒見過奶奶,我還沒出生奶奶就不在了。爺爺一個人住,幾個兒子每個月輪流送米和錢給爺爺當生活費。我有時候玩累了就跑到爺爺家,正好他一個人在吃飯,他看到我來就拉我過來幫我盛了一碗飯,檯面上只有一個菜,一大碗的豆豉和幾片五花肉,爺爺卻笑得那麼開心,不停地給我夾菜,把肉都夾給我了。我的記憶中,我應該不只一次跟爺爺單獨吃飯了,每一次都能看到爺爺那開心的笑容,走的時候還給我幾個水果,不是買的,那是他在山上摘的野果!

現在長大了,懂事了才知道爺爺那時候有多麼的孤獨,一個人做飯一個人吃飯一個人住,所以我跟他一起吃飯的時候他會笑得那麼開心。可惜那時候我還不懂事,不能孝敬爺爺,現在有能力可是也孝敬不了爺爺,希望如果有來生,我一定要好好孝順你,

爺爺!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淒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j瘋華爭茂


清明時節雨紛紛,

路上行人慾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

牧童遙指杏花村

這首詩在很小的時候就會了,每到清明節的時候,我在之前都沒有什麼感觸,因為至親至愛的人,在我近30年來離開我的就是在2018年3月份,離我而去的奶奶,他以93歲的高齡離開了我們。因為外公外婆和爺爺,都是在我還沒有出生的時候都有想你,一離開,只有奶奶,從小在我的印象中都很深刻。記得小時候,由於父母和爺爺奶奶分了家,奶奶單獨居住那個時候,奶奶在家裡面養了很多雞鴨,我們很多堂兄弟姐妹讀書的時候都要往他那裡經過,他都會給我們煮雞蛋或者是鴨蛋吃,放學的時候還留我們在她那裡吃飯。這是我記憶最深刻的,他會把丫蛋蛋弄來泡,或者是用來包成鹹蛋,或者是用來包成皮蛋,那個時候都喜歡吃他家的蛋。至於現在我,都很少再吃雞蛋,那些可能是因為小時候吃的比較多吧,當然,奶奶還帶著我走親戚,記得在小的時候家裡面都非常的窮,能走親戚就意味著能吃好的,所以說對奶奶的感情非常的深刻。之前到清明節的時候,都沒有太思念或者是太想念的親人,但是,現在今年是奶奶去世後的第1個清明節,家裡面的堂兄妹或者是長輩們早就回家給她老人家掛了紙,做了清明,但是,說實話,在這個節日,我還是非常的想念他,不知道他老人家在天堂是否安好。

雖然我們不是大詞人,大作家,但是對親人的想念和思念,我們一點都不比他們用那些美妙的詞語描繪出來的差,我們的感情更真實,更實在回憶更完美。





貴娛圈


我和大家一樣,腦子裡第一閃現出來的就是這首清明的古詩,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在這個清明節的日子裡,我最思念的就是我的母親,母親日夜的操勞,把我們養大成人,在我23歲的時候,本應該是要享福的時候到了,可是我的母親因一場大病離開了我們,離開了這個世界,八年的時間過去了,我還是會經常做夢夢到我的母親,有一次做的夢,讓我深深的記住,在夢裡在夢裡我夢見我的母親給我包了一頓餃子,包完了母親就說你趕緊吃吧,我走了,我說媽媽,你別走,你要去哪裡?她沒有說話,就這樣,推開門就走,我趕緊追上前去,只是看見母親越走越遠,可我怎麼追都是追不上?真的是太痛苦了,這個夢把我從睡夢中驚醒,醒來更是肝腸寸斷,痛不欲生。

每年的清明節,我和弟弟都會,去墳前祭拜,每到,墳前祭拜,都能想起母親在時為了養育我們吃過的苦,受過的累。每當想起就會心酸,思念我的母親,希望您在天堂那邊沒有病痛,過的幸福,家裡一切都好,不要再惦記了。





一修小哥de北漂


大概就是那首“清明時節雨紛紛”吧。可惜今年的4月5日沒有天陰沒有小雨,絢麗的陽光讓人想到生機勃勃的向日葵花。死相對於生,死亡即重生,這一世的苦難不堪痛苦隨死亡而終結消逝,再後來,大概就是赤裸裸的重生吧。

我的父親死於癌症,眼睜睜地看著他掙扎斷氣,體內的積液血液從七竅中流出,生前痛苦不堪死後更是狼狽不堪,如此悲壯,與病毒同歸於盡。父親剛走的那段時間,我總喜歡駐足在他經常經過的地方,雖然知道在這個世界上再也不可能會遇到他,但還是莫名其妙地尋找,因為父親只是一個模糊的影子。

因父母離異,父親把他的愛都給了新家庭的小女兒,相對於她們,他留給我的回憶太少太少,依稀記得的只有他愛讀書,出過書,得了癌症,死得很慘……

於是清明時節緬懷故人的時候我在想,要好好地陪女兒長大,讓她記住我多一些,否則,以後的清明時節她努力地回憶也拼湊不出我的模樣,那才是真真的悲哀了。


原上草和小小草


第一想到的是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今天0點一過去給外公上墳。外公是2016年走的,那時我大肚子,沒去送一程,接下來我又生孩子,又要照顧小孩,導致我一直沒能去給他上墳。今年孩子稍微大一點了交給了婆婆管,於4月4號十二點一過也就是4月5號0點到達墓地。對著外公跪拜,求他原諒我現在才來。聽著不遠處有人在哭,哭得驚天動地,肝腸寸斷。我們這有習俗,頭三年的新墳要早點上,我想他們這位親人肯定是剛走不久。或許還年輕,才會讓她如此肝腸寸斷惋惜不已。現在很多人會不知足,還有些人遇到挫折緩不過來,我想說,其實活著就是最大的幸福。留得青山在 不怕沒柴燒。身體健康,人生才有無限的可能性。


一瓢影子


我想大家都會想到那首杜牧寫的"清明"吧!

清明時節雨紛紛,

路上行人慾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

牧童遙指杏花村.

我記得每到清明節,都會回老家去掃落!當然今年也不例外.每年的清明掃墓,我也沒有很大的悲傷情緒,而更多的是團圓和責任吧!怎麼說呢!本人的爺爺,奶奶,雙親父母,全部健在!掃墓都是為我給我爸爸的爺爺奶奶!

說到這裡我都有一點感到慶幸。別人的清明,不是思父,念母,就是懷念父母的上一輩。我都慶幸的為我的人生到現在力止,都沒經歷過大悲而點贊。有時也會想,曾幾何時,我會不會和你們一樣。想到這不時有點悲傷的情緒撲面而來!真願他們平安健康!

人生感嘆,真的不求什麼大富大貴,平安健康就好,親人是如此,朋友也是如此,你我更是如此!





暢天地憶人生


提到清明節的詩詞,最膾炙人口的應該就是唐代詩人杜牧寫的《清明》:

清明時節雨紛紛,

路上行人慾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

牧童遙指杏花村。



清明最早是作為二十四節氣中一個。公元前105年,漢武帝命太史令司馬遷、星官射姓、歷官鄧平等20餘人,制定了太初曆,也就是我們今天的農曆,將清明作為一個節氣確定下來。


到了唐代,清明逐漸融合了寒食節、上巳節的習俗內容,成為一個重要的節日。


清明節除了是祭祀先祖的一個節日,它還是踏青娛樂的良辰佳節,這在很多詩詞裡都有體現。

長安清明

唐代:韋莊

蚤是傷春夢雨天,可堪芳草更芊芊。

內官初賜清明火,上相閒分白打錢。

紫陌亂嘶紅叱撥,綠楊高映畫鞦韆。

遊人記得承平事,暗喜風光似昔年。

這首詩描寫了清明時節長安的景象,賜新火、蹴鞠、盪鞦韆、出遊。



清明日

唐代:溫庭筠

清娥畫扇中,春樹鬱金紅。

出犯繁花露,歸穿弱柳風。

馬驕偏避幰,雞駭乍開籠。

柘彈何人發,黃鸝隔故宮。

這首詩描寫了人們在清明那天外出踏青的喜悅心情。



寒食城東即事

清溪一道穿桃李,演漾綠蒲涵白芷。

溪上人家凡幾家,落花半落東流水。

蹴鞠屢過飛鳥上,鞦韆競出垂楊裡。

少年分日作遨遊,不用清明兼上巳。

這首詩也描寫了清明時節的美麗風景和人們蹴鞠、盪鞦韆等娛樂場景。




蘇堤清明即事

宋代:吳惟信

梨花風起正清明,遊子尋春半出城。

日暮笙歌收拾去,萬株楊柳屬流鶯。

這首詩描寫了清明時節,遊人遊西湖的熱鬧場面。



郊行即事

宋代:程顥

芳原綠野恣行事,春入遙山碧四圍。

興逐亂紅穿柳巷,困臨流水坐苔磯。

莫辭盞酒十分勸,只恐風花一片飛。

況是清明好天氣,不妨遊衍莫忘歸。

這首詩描寫了清明時節郊外踏春的情形。



清明日對酒

宋代:高翥

南北山頭多墓田,清明祭掃各紛然。

紙灰飛作白蝴蝶,淚血染成紅杜鵑。

日落狐狸眠冢上,夜歸兒女笑燈前。

人生有酒須當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這首詩描寫的是清明節掃墓的情形。



寒食野望吟

烏啼鵲噪昏喬木,清明寒食誰家哭。

風吹曠野紙錢飛,古墓壘壘春草綠。

棠梨花映白楊樹,盡是死生別離處。

冥冥重泉哭不聞,蕭蕭暮雨人歸去。

這首詩描寫了清明時節的掃墓情形,生動地描繪出詩人的思鄉之情。

4月1日,四川木裡縣森林大火,30名撲火隊員壯烈犧牲,30多條鮮活的生命被無情的大火吞噬,我們多希望這是愚人節開的玩笑,然而現實卻是如此殘酷。在清明節到來之際,讓我們也向那些為人民的幸福安康犧牲的先烈、英雄們致敬!


趙亦菡


清明一為向先祖和逝去的親人寄託哀思,二可藉著春日美景外出踏青看綠草如茵,吃青團團。

清明之際,每個人心中大概都有那麼一個思念著的人。

這春日美景,倘若TA在該多好。

這種懷念無法敲鑼打鼓的宣揚,無法痛哭流涕地呼喚,只是突然在某個熱鬧的時刻,發著呆,偷偷在心裡告訴TA,“我還好,你呢?”

所以,這是一些思念逝者的詩詞、祭文。並不都寫就於清明,只為寄哀思予亡人。

(4月3日更新)

2019年3月31日,因四川省涼山州木裡縣森林火災而去世的30名撲火人員犧牲。

看到新聞的時候,不免心中哀慟。

他們朝著烈火走去,他們把背影留給掛念的親人,甚至來不及說一聲再見。

“雖千萬人,吾往矣。”

在這個格外沉重的清明節,請一起哀悼這三十名英雄。

我死國生,從容去,國殤民慟。——《滿江紅》張自忠<strong>

君埋泉下泥銷骨,我寄人間雪滿頭。——《夢微之》白居易

這是一首悼念知己的詩。

白居易與元稹相逢二三十歲,彼此為對方才情氣度所吸引,引為知己。後元稹因敷水驛事件被貶下放,白居易以死上書無效。再之後,元稹與白居易先後被貶,同是天涯淪落人,只能互通書信、傾訴衷腸。公元831年,60歲的白居易正賦閒於東都洛陽,驚聞元稹病逝於武昌,悲痛不已。當元稹的靈柩運回老家陝西咸陽時,途徑洛陽,他揮淚寫下此祭文。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蘇軾

這是一首悼念妻子的詩。

蘇東坡十九歲時,與年方十六的王弗結婚。可惜天命無常,王弗於二十七歲逝世。公元1075年,東坡來到密州,這一年正月二十日,他夢見愛妻王氏,於是寫下了這首千古傳世的悼亡詞。

小箱留得舊裳衣,母氏親縫衣此兒。 近日著來渾短窄,猛思泉下許多時。——《感舊》蘇泂

這是一首悼念母親的詩。

母親離世以後,開始學會堅強,學會在外人面前強顏歡笑。只是在某個突如其來的日子裡,穿著母親為自己縫製的衣裳,竟發現已經短了幾寸,才發現,原來,母親真的離開我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