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哪些写清明的诗歌流传千古?

帝国的脸谱


清明节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在这历史的长河里,有无数的文人墨客用诗词歌赋来描述这个时节。下面我就选几首比较有名的吧!


这首被称为流传千古第一位置没人会反驳

清明 唐 · 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杜牧的这首《清明》诗可以说老幼皆知,下面再推荐一首苏轼的词。

望江南·超然台作 宋 · 苏轼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望,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这首词也是大家耳熟能详的。

清明节是祭祀扫墓的日子,这方面的推荐三首。

一《寒食野望》唐·熊孺登

拜扫无过骨肉亲,一年唯此两三辰。

冢头莫种有花树,春色不关泉下人。


二《寒食诗》五代十国·云表

寒食时看郭外春,野人无处不伤神。

平原累累添新冢,半是去年来哭人。

三《送陈秀才还沙上省墓》明·高启

满衣血泪与尘埃,乱后还乡亦可哀。

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



其他脍炙人口的还有如下几首

《寒食》唐·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襄阳寒食寄宇文籍》唐·窦巩

烟水初销见万家,东风吹柳万条斜。

大堤欲上谁相伴,马踏春泥半是花。


《嘉兴寒食》唐·徐凝

嘉兴郭里逢寒食,落日家家拜扫回。

唯有县前苏小小,无人送与纸钱来。


《寒食》唐·孟云卿

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

贫居往往无烟火,不独明朝为子推。


《寒食夜》唐·韩偓

恻恻轻寒翦翦风,小梅飘雪杏花红。

夜深斜搭秋千索,楼阁朦胧烟雨中。


《寒食夜》宋·苏轼

漏声透入碧窗纱,人静秋千影半斜。

沉麝不烧金鸭冷,淡云笼月照梨花。


风入松·听风听雨过清明

宋 · 吴文英

听风听雨过清明。愁草瘗花铭。楼前绿暗分携路,一丝柳、一寸柔情。料峭春寒中酒,交加晓梦啼莺。

西园日日扫林亭。依旧赏新晴。黄蜂频扑秋千索,有当时、纤手香凝。惆怅双鸳不到,幽阶一夜苔生。


描写清明时节的好诗词还有很多很多,我印象中比较深刻的也就这些,欢迎朋友们补充。


老梦Meng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的节日,又叫踏青节。据今已有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是冬至后第104天,是民间祭祖扫墓的日子。

说到关于描写清明的诗歌其中最著名的也是人们耳熟能详的就是唐朝诗人杜牧写的【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这首诗描写诗人清明时分独自奔波在旅途中,又逢春雨绵绵让人倍感孤独与凄凉。便向牧童打听哪里有酒家,牧童便指着远处的杏花村。全诗意境深远,耐人寻味。

还有一首白居易的【寒食野望吟】

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

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垒垒春草绿。

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死生别离处。

冥冥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

诗中主要描写扫墓的情形,此诗不仅可以看出扫墓时凄凉悲惨场景更能体现出漂泊异乡的思乡之情。

另外清明节除了祭祖扫墓以外在古代还有荡秋千、蹴鞠、射柳(一种练习射箭技巧的游戏)、

斗鸡、蚕花会、拔河、踏青、插柳、植树、放风筝等多种习俗。


陌路街角204079057


东风送暖又清明,烈士墓园老人行。双手抚碑喃喃语,白发苍苍泪纵横。泣儿长眠青山下,母牵儿手已曾经……。(祝天下烈士的父母亲身体健康,晚年幸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