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句詩:垂柳退色山空濛,紅葉知秋石榴紅。天高雲淡收夏色,第四句應該怎麼寫?

蒲公英103609131


題對詩挺有研究,天賦不錯,應該是自己的原創詩作罷!退也不可能提這個新穎的問題,人他續寫完成自己的作品。原詩如下

垂柳退色山空濛,

紅葉知秋石榴紅。

天高雲淡收夏色,

???????。

要想補充第四句詩,首先要分析一下詩體。本詩明顯是七言詩,若要知道作者該詩是七絕不是古風。只要推敲一下首句的平仄韻律便可一目瞭然。

垂柳退色山空濛

平仄仄仄平平平

不用說與七言絕句明顯不符。那就純屬古風詩歌體裁。

接下我們分析本詩意境主題。顯然是一首描寫秋景的作品。首句寫垂柳因秋風吹度而自然退色,雲霧籠罩的山巒若隱若現,糢糊不清的樣子。非常神奇美麗。第二句寫秋山紅葉盛景,石榴豐收景象。第三句進一點明秋天雲淡天高,夏天一去不復返了。

根據本詩作呈現的柳黃,山奇,楓葉,石榴等幾種景色,按照古人寫詩慣例和風格,那麼收句最好是抒情或者言志,當然不否認用典和懷古等續法,才能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才顯得完美得體。請看

垂柳退色山空濛,

紅葉知秋石榴紅。

天高雲淡收夏色,

秋水望穿無故人。

其實本人覺得此詩在平仄格律上略加斟酌,就可以搖身一變,演化成一首七絕,比原作稍遜一籌,請大家欣賞,並誠邀諸君點評斧正為盼。

山色空濛煙柳鳴,

楓林石榴映山紅。

炊煙飄蕩九天外,

雲雁徘徊暮色中。

【秀才注】原作"山空濛"與"天高雲淡"的描寫有矛盾之嫌。不知師友們怎麼看。





秀才品詩詞


四句詩:垂柳退色山空濛,紅葉知秋石榴紅。天高雲淡收夏色,第四句該怎樣寫?

首先我們看這首詩是否附合絕句的規律?只要看第一句就行了。垂柳退色山空濛。平仄應是平仄仄仄仄平平平。平起平收的格式是平平仄仄仄平平。仄起平收的格式是仄仄平平仄仄平。這句都不付合,還是三平尾。從第一句可以斷定這只是古風七言詩。和七言絕句沒關係。所以續詩可以按照古風七言來續。

下面再來詩的內容。垂柳退色意味著要落葉,落葉的原因有兩個,一是樹病缺少營養,二是自然脫落。秋天是葉落歸根的季節。

再看山空濛,是說山谷空蕩,霧氣重,在初秋時節為明顯。紅葉是秋風一美景。唐代杜牧有《山行》一首。

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深處有人家。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

在這首詩裡,詩人把霜葉說得比二月花還美。可見秋景勝人一籌。

再看石榴紅,石榴因其子多,被人捧成吉祥果,大紅大紫,多子多福,讓不禁想起唐代李商隱的《石榴》:

榴枝婀娜榴實繁,榴膜輕明榴子鮮。

可羨瑤池碧桃樹,碧桃紅頰一千年。

詩人把石榴果比作碧球,可渭想象新奇,出人意料之外。也鑑證了詩人對石榴的感情。

再來看天高雲淡是秋天天氣特徵,當然就不存在夏天的天空特徵了!說秋天天空,你不禁會想到王勃所作《滕王閣序》中的詩句。

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在秋水長天之間,有落霞在向下飛降,孤鶩在飛翔。靜感畫面有了動感,動靜接合,情景相融,一幅美麗畫面,撲面而來,振撼人心。

下面講怎樣序寫下一句。首句以垂柳退色起興,接受感受山谷之空濛,承接紅葉於石榴,再轉望天高雲淡,夏空己去。最後一句如寫合才完美呢?如何是天地相合,可以秋水。就有了"水落石石見月明。"。如果是繼續延引天高雲淡收夏色,在天空中繼續做文章,就可以合上下句,"隊雁南行空留聲。"。如果是接時間變化去會上下句。就有"雪飄梅豔爭慶豐。"。如果用提問式收尾,可以這樣合上上句,"何處不起故鄉情?",顯得特別有人情味。

垂柳退色山空濛,紅葉知秋石榴紅。天高雲淡收夏色,水落石出見月明。

垂柳退色山空濛,紅葉知秋石榴紅。天高雲淡收夏色,隊雁南行空留聲。

垂柳退色山空濛,紅葉知秋石榴紅。天高雲淡收夏色,雪飄梅豔爭慶豐。

垂柳退色山空濛,紅葉知秋石榴紅。天高雲淡收夏色,何處不起故鄉情?











微詩陽春白雪


從本詩中作者流露出來的【垂柳退色】、【紅葉知秋】、【石榴紅】、【收夏色】是描寫金秋七月的景象。答題者要想切題,首先要從秋天展開思路。

老朽才疏學淺,只能湊合一句,請老師們斧正!謝謝🙏

垂柳退色山空濛

紅葉知秋石榴紅

天高雲淡收夏色

金風玉露更從容

金風玉露是成語詞彙之一,出自李商隱的【辛末七夕】詩“由來碧落銀河畔;可要金風玉露時”。金風即秋風;玉露乃白露。原指牛郎織女七夕相會,現多指男女相愛、相知、相伴、相守。泛指秋天的景物,一般用來描寫愛情。

今天,恰逄“情人節”。就以此答對賦之。



荖朽尋禪


補詩的活本人正好乾過,我先給你補上第四句啊!

垂柳退色山空濛,

紅葉知秋石榴紅。

天高雲淡收夏色,

一樹黃金落秋風。

作者本意是要寫秋天景色,秋天,垂柳退去新綠,顏色更加深厚,遠處山色空濛。葉子最知秋,都變成了片片紅葉,石榴紅了,一個收穫的季節!天高雲淡,秋高氣爽,夏天漸漸遠去,那滿樹金黃的樹葉隨著秋風飄然落下。

補得如何,歡迎大家批評指正。

再給大家分享一個更難的題目,要求為“葉黃滿坑金”補詩,即將殘存古詩句“葉黃滿坑金”五字整體嵌入,構成一首完整的古體詩或詞。

這首詩的背景資料如下:黃坑鎮,古稱“唐石裡”。南宋景定元年(1260年)產嘉禾一本十五穗,皇帝遂詔改建陽縣為“嘉禾縣”,稱“唐石裡”為“嘉禾裡”,並沿用多年。後因“葉黃滿坑金”詩句,御賜名“嘉禾裡”易為“黃坑”。但此詩全文不詳,詩人亦未留名,故流傳不廣,知之者稀。而由於地處偏僻,交通不便,長年經濟欠發達,民間多以“黃泥坑”自嘲,文化意蘊喪失殆盡,令人扼腕!為復原前人曾沉浸其中的詩意,黃坑農民決定邀請全球詩人為“葉黃滿坑金”補詩。要求詩詞內容應積極向上,富有美感,讓世人從中感受中華詩詞的文化意蘊,瞭解黃坑歷史文化曾經的厚度。

我當時是這麼補的,在此拋磚引玉啊!

茶碧群峰翠,葉黃滿坑金。

黃坑天府地,香茗至上品。

一禾結十穗,御名傳至今。

朱子思源處,且聽水龍吟!

你有什麼好的思路,歡迎一起交流啊!


路尋寫作創富


垂柳退色山空濛,

落葉訴秋石榴紅。

天高雲淡收夏色,

歸途雁陣數聲鳴。

此詩作者沒有註明是絕句,那就按古風對待吧,請大家不要一看到是七言古詩就聯想到格律,因為它根本就不是格律詩,當然在不失原意的情況下大家可以給他改成七絕,在此我替作者謝謝大家,謝謝!


qzuser202173094天音


常言道:“道不同不相為謀”。出題君一看就是以“自由灑脫”為標榜,而我又偏偏是一個“格律”的受虐狂,道不同嗎?非也!君不聞“天下大道殊途同歸”之名言嗎?此也不例外,因為我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目的:“抒發情懷,豐富社會精神生活”,僅此足矣!再說這首詩我們也不是不能調和,當然我不會對出題君的作品大修的,那樣是對出題君的不尊重。畢竟誰又沒有乞求你參與,既然參與就應有入鄉隨俗的自覺。出題君的作品我此次一字都不改,僅把其作品第三句的句式來一個“乾坤小挪移”,即“天高”和“雲淡”前後置換一下,從而“中仄中平平仄仄”成了,在補上第四句的基礎上我還過了一把對聯癮。哈!兩全其美,何樂而不為呢?請欣賞:



垂柳褪色山空濛,

紅葉知秋石榴紅。

雲淡天高收夏色,

眼饞果碩飾詩容。



“花有花香,茶有茶話”,正所謂“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您的關注和交流就是對我最給力的鼓勵)。請不要吝嗇您的滿腹經綸來一起互動吧!發表你的想法和建議,讓我們共同蕩起方塊裡的漣漪裡,豐富彼此……


人文鏡


到看到前三句詩的時候我忍不住笑了,且不論平仄不調,格律盡失,文辭方面也是東拼西湊,強行組合,意境全無。此不可以稱作詩句,或稱打油詩亦為勉強。特別是第二句,淮南子裡本有一葉落而知天下將秋的句子,但是你一句紅葉知秋就俗了,後面石榴紅就更俗。第一句本有蘇軾山色空濛雨亦奇之句,不過被你一用特別是搭上一個垂柳就更平平無奇。我瑾修改你的詩句如下:

半山楊柳半山濛,一池秋水一池紅。東風漸收江山色,巧趁月夜僧房空。

當然,我做的也只是打油詩罷了,聊助一笑。


廣寒清虛


作者的詩題是三句:垂柳退色山空濛,紅葉知秋石榴紅。天高雲淡收夏色,求第四句。從作者已出的三句詩來看,首句起韻,按新韻押的是十一庚韻,依格律不具格律詩之規則和要求,當應定為七言古絕體,不作七言律絕論。從前三句詩來看,作者描寫的是秋天之景,前兩句:垂柳退色山空濛,紅葉知秋石榴紅。這兩句對秋之描述已到位,已是點到為止,恰到好處,而第三句與前兩句有矛盾之處,且有過度重複之嫌,詩到第三句描寫與表意都應作轉折,不能對秋景再作沒必要的極度抒寫了。為了精益求精,可將第二句改為:紅葉盡染處處濃,就更是不見秋字而秋卻清晰現。鄙人以為,給詩加以標題再用作者的前一句和修改的第二句,整首詩當為:《秋》垂柳退色山空濛,紅葉盡染處處濃。收穫喜悅溢滿臉,農家迎來糧果豐。(照古絕體,從作者景,把美麗的豐收的秋天就妥帖地給予了充分的展示:秋天好,生活美!)


如一尊者


國維老說:“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學,楚之騷,漢之賦,六代之駢語,唐之詩,宋之詞,元之曲,皆所謂一代之文學,而後世莫能繼焉者也”!既然難以為繼,本人識字不多,對格律也缺乏認知,又何必硬去拾人牙慧呢?偶暗自思度,提問者所出前三句,似為古詩新做,別有一番意味。便也不去解題和研究平仄了。反正是網絡時代,就擠上來就學著補個尾巴吧:

垂柳退色山空濛,

紅葉知秋石榴紅,

天高雲淡收夏色,

半老徐娘嘆霜風。

歲近遲暮,殘酒杯中,雁過也,黃華新綻,憑添了,點點愁濃。

(嘿嘿,好像有點創新,大家勿笑)


飄泊的飯盒


好詩!前三句把季節的變化和特點寫出來了,第四句也應該與季節相聯繫,並用某一事物點綴其特點方能上下連貫,一氣呵成。這首詩的美中不足是第二句出現了兩個紅,如第一個紅字改為霜字會好些。雖然文無定法,但詩有詩規,還是儘量不重複為好。下面改動後,我湊上一句,請各位批評指正: 垂柳退色山空濛, 霜葉知秋石榴紅。 天高雲淡收夏色, 雪映梅花度寒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