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無閒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


若無閒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

若問最美好的季節,黃龍慧開禪師說: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閒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

心無掛礙,生活便有詩;心無煩憂,詩就在手邊。

花影

宋·蘇軾

重重疊疊上瑤臺,幾度呼童掃不開。

剛被太陽收拾去,卻教明月送將來。

唐有李白撈月,宋有蘇軾掃花影。

劍客心中有劍,處處是劍;詩人心中有詩,水中月,臺上影,也處處是詩。生活再平凡的點滴,也過得很別緻。

若無閒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

暮春即事

宋·葉採

雙雙瓦雀行書案 ,點點楊花入硯池。

閒坐小窗讀周易,不知春去幾多時?

書上的鳥影在動,墨硯中的楊花沾,手上有書香。美好的時光該是這模樣,淺笑安然,歲月靜好。

若無閒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

閒居初夏午睡起(其一)

宋·楊萬里

梅子流酸濺齒牙,芭蕉分綠上窗紗。

日常睡起無情思,閒看兒童捉柳花。

漫長的夏日,躺床上吃梅子,賞芭蕉,睡午覺,醒了看兒童捉花,真是悠閒。

當下,人們忙於各種雜事瑣事,也許我們所匱乏的,恰恰是懂生活的宋人,長自心裡的這縷情思!

若無閒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

答鍾弱翁

唐·牧童

草鋪橫野六七里,笛弄晚風三四聲。

歸來飽飯黃昏後,不脫蓑衣臥月明。

唐代有個窮書生叫鍾傅,好不容易當上了小官,又遇上仕途不順,還多次被降職。一次鍾傅鎮守甘肅省平涼縣,和一位道士閒遊,看見一個牧童牽著一頭大黃牛來到院子裡。牧童應道人之請,即興作下這首小詩。

詩中描寫牧童“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美好生活,心靈無羈無絆,自然放鬆。實際是委婉勸說鍾傅,趁早離開爾虞我詐、角名競利的官場,歸隱田園。

若無閒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

山中問答

唐·李白

問餘何意棲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閒。

桃花流水窅然去,別有天地非人間。

李白曾多次隱居山林。呆在湖北的十年,他在碧山的桃花巖過隱居生活。賞桃花,聽流水,以天為友,以地作伴,自由自在,情趣天然。

朋友問他,為什麼繁華的世界你不去,偏偏呆在這深山老林呢?李白便寫下這首詩回答。別人不懂的世界,我樂在其中!

若無閒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

題鶴林寺僧舍

唐·李涉

終日昏昏醉夢間,忽聞春盡強登山。

因過竹院逢僧話,又得浮生半日閒。

對於工作狂來說,五加二,白加黑,一個春天倏忽間就過去了。

於是忙裡偷閒,週末走寺廟,遇高僧,相談甚好。難得在紛擾的世事中,暫且得到片刻的清閒。感覺真好!

都說,身體和靈魂總有一個在路上。但是,忙裡偷閒的歇息,才能走得長遠!

若無閒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

破山寺後禪院

唐·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

萬籟此俱寂,惟聞鐘磬音。

忙於生計、疲於奔波的我們,幽靜的寺廟,無疑是一方淨土。週末聽聽鐘聲,滌盪靈魂,無疑是一劑良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