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酐不稳定怎么办?医生:别急,避免肾衰竭,2种方法可以尝试

血肌酐在肾病圈的解毒堪比“网红”,提到它多数人会与尿毒症挂钩。虽然它对肾功能的反应比较“迟钝” ,但依然是判断肾功能变化的重要指标,因此当肌酐起起伏伏时,不少患者的心也开始跟着忐忑。

肌酐不稳定怎么办?医生:别急,避免肾衰竭,2种方法可以尝试

血肌酐的不敏感性主要体现在慢性肾病早期,一般不作为判断肾病的首要指标。但一旦确诊肾病后,血肌酐依然可以作为衡量肾病发展进程的重要指标。按肌酐来对慢性肾病进行分期,有两个数值非常重要:186μmol/L和707μmol/L。超过186μmol/L则意味着发生肾功能不全,肾脏功能出现不可逆转的损害,707μmol/L大家都不陌生,就是判断尿毒症的分界值。

面对肌酐升高,一些肾病患者首先想到的就是寻求降肌酐药物,先把肌酐控制住,以免加速肾衰竭的进展。但其实还有一件事不能忽视。

肌酐不稳定怎么办?医生:别急,避免肾衰竭,2种方法可以尝试

你的肌酐可能是“假性”升高?

血肌酐升高不一定代表病情加重,主要有两方面肾友要注意:

一波动范围。一般情况下血肌酐升高在20—40μmol/L之间,且患者没有严重的异常症状如尿量减少、恶心、呕吐等,不必要着急降肌酐,这属于正常的波动幅度。但如果波动范围超过20%,比如现在测量肌酐为200μmol/L,下次测量肌酐为250mol/L甚至更高,升高超过20%,就要及时找出引发肌酐升高的原因,及时进行降肌酐治疗。

二造成升高的原因。肌酐升高后肾友先不要着急,首先要确诊导致肌酐升高的原因,不同情况治疗方案不同。

肌酐不稳定怎么办?医生:别急,避免肾衰竭,2种方法可以尝试

引起血肌酐升高的原因,除了肾功能受损,还有这几项因素:

1、发生感染,导致肾脏内炎症复发

肾病患者一般免疫力较低,因此发生感染的几率较高,比如感冒、发烧、尿里感染等,感染会引起肾脏内容免疫炎症发生,导致免疫复合物的蓄积,从而导致体内毒素增加,引起肌酐升高。

此时应该及时去除炎症因素,抑制炎症的发展,来保护肾功能避免发生进一步损害,炎症消除后,肾脏内恢复稳定,肌酐慢慢的就会降下来。

肌酐不稳定怎么办?医生:别急,避免肾衰竭,2种方法可以尝试

2、乱服药物,引发药物性损伤

有些药物具有升高肌酐的作用如维生素C、羟苯磺酸钙,如果减量或停掉药物,肌酐会回落,且不存在肾功能损害。

但有些人乱服药物,误服一些肾毒性药物如抗生素、止痛药、还有一些具有肾毒性的中草药,导致肾功能急性受损,引起肌酐升高,此时需要立即停止服用相关药物,然后及时修复肾功能,降低肌酐。

肌酐不稳定怎么办?医生:别急,避免肾衰竭,2种方法可以尝试

3、饮食不当,引起肌酐升高

摄入太多肉食,会导致体内蛋白质、脂肪、胆固醇等物质增多,在体内消化吸收后,剩余的物质代谢后也会产生毒素,增加肾脏代谢负担,肾功能受损后不能及时排出毒素,也会影响肌酐的代谢,引起肌酐升高。

因此肾友们要坚持遵守优质低蛋白饮食、低脂的饮食原则。

肌酐不稳定怎么办?医生:别急,避免肾衰竭,2种方法可以尝试

血肌酐的升高主要体现的是患者体内毒素水平的升高,因此降低肌酐做好2点很关键:

一、加速代谢,疏通血管,降低毒素水平

肾脏受损后,肾脏组织会有部分纤维化、硬化,导致血管堵塞,继而引发高血压等情况,毒素水平也升高。

二、提升免疫力,防治感染。包括从日常饮食、运动、预防上全方面来预防感染。

在抑制炎症方面西医西药有效果,优势大,而中药在疏通活血方面有一定作用,因此肌酐升高后肾友们不要着急,先找原因,再找方法是关键。

如果有蛋白尿、血肌酐或肾病综合症等肾病问题,可以点下面“了解更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