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何應欽?

瞌睡蟲來了擋都擋不住


何應欽是近代史上一個重要人物,其人信仰三民主義,卻並不徹底;不缺能力,但缺些忠誠;經常親日,有時也積極抗日;沒有子女,卻堅持和結髮妻子一直到老。

何應欽信仰三民主義,但對孫中山的政策執行卻不徹底

何應欽1890年出生在貴州,祖輩從行伍出身轉到了經商,又轉換到了務農。雖然家裡情況來回變化,但是何應欽的學業沒有耽誤,兩次留學日本,學得過硬的軍事理論。

學多少東西並不是影響何應欽發展的最重要因素,最重要的是何應欽兩次留學日本期間,認識了一些重要的人,比如孫中山、蔣介石、陳其美等人,受大家影響,何應欽加入了同盟會。

何應欽是孫中山絕對的粉絲,非常認可三民主義。

何應欽雖然對三民主義很認可,但是對於孫中山提出的“聯俄、聯共、扶助農工”執行並不徹底。在孫中山去世後,何應欽就開始變了,1927年,國共撕破臉後,何應欽變得很活躍,開始積極“剿共”,從此之後,何應欽一直堅持對抗,直到去了臺灣。

所以說,何應欽對“三民主義”,是很形式化的認可,是具有濃烈的理想主義色彩的。在實踐中,執行和實施得並不徹底。

何應欽能力突出,但忠誠度有限

何應欽此人不缺能力,軍務能力和政務能力都不弱,但在職業生涯中,對老領導“很不專一”。但,神奇的是,何應欽還能全身而退,這點挺強。

何應欽第一次從日本回來後,在陳其美手下當過差,當時和蔣介石還是同事呢。後來何應欽二次去了日本,到日本士官學校進修去了,這一去就是好幾年。1916年歸來後,到了家鄉貴州,在督軍劉顯世的支持下辦起了貴州講武堂。

由於長得一表人才,而且文武雙全,因此劉顯世將侄女介紹給了何應欽,就此,何應欽攀上了高枝了,這一年何應欽27歲。

沒想到,何應欽和王文湘的結合,持續了一輩子,看來何應欽是個專一的人。但感情上的專一不代表做事上的專一,1920年11月,何應欽和大舅哥王文華反了劉顯世,成功逼宮。這個舉動讓劉顯世氣憤不已。

1921年3月,王文華被人刺殺了,何應欽在黔軍當中底子還比較薄,於是被趕出了貴州。沒有了勢力的何應欽,被劉顯世得知了去處,於是派人前去,讓何應欽的胸部和腿部大受其傷。

養好傷之後,何應欽在雲南混了段時間,在1924年終於投入到了組織的懷抱,來到了偶像孫中山的身邊。孫中山讓何應欽進了黃埔軍校,擔任了副總教官,看來孫待何應欽不薄。

1925年孫中山去世,何應欽的強大後盾不在了,但好在曾經一起工作的兄弟蔣介石還有實權,於是何應欽就成了蔣介石的左膀右臂。隨著東征、北伐,何應欽的勢力一點點在增長,野心也一點點在變大。

1927年,當汪精衛的武漢國民政府通電反共反蔣時,李宗仁的桂系,還有馮玉祥、閻錫山都開始逼蔣下野。何應欽此時的判斷是:蔣介石樹敵太多,這是要走向末路了,大樹要倒了。因此,何應欽開始私下支持反蔣的隊伍。當時的蔣介石,太希望有人支持了,特別是對於何應欽期望很大,但通過此事,蔣介石失望了。

蔣介石下野了,寧漢合流了,汪精衛去法國了。何應欽暗自慶幸自己的選擇正確時,蔣介石殺回來了。蔣介石用一系列的手段告訴何應欽,老子的支持力量還很多。這下子何應欽傻眼了,從此後,何應欽知道汪精衛靠不住,蔣介石比汪、馮、閻、李都靠譜。

於是,在中原大戰時,何應欽很堅決,就在蔣介石這邊,不換方向,不亂站隊伍。看到何應欽的表現,特別是何應欽老爹去世時,何應欽仍然在堅持指揮戰爭,蔣介石被感動了,何應欽還是能靠得住。

蔣介石不是一個心軟的人,但對於何應欽,他再次看走了眼。1936年,發生了西安事變,舉國震驚。元首被扣了,到底該怎麼辦?

國民政府分了兩派,宋美齡、宋子文等蔣介石的親屬和心腹,堅持談判解決,而何應欽卻提出武力救人。沒有了老蔣的政府,何應欽妥妥的二號人物,不管宋美齡他們說什麼,何應欽堅持武力攻向陝西。何應欽不僅是這樣說,也是這樣做的,點將點兵,向西安開進。

為什麼何應欽這麼堅決呢?原因只有一個,無論結果是什麼,他何應欽都是最大受益者。如果武力救人成功,勢必成為第一號功臣;如果武力救人不成,張學良撕票了,那麼乘勢敲掉張學良和楊虎城的隊伍,自己成為妥妥的第一號人物。

宋美齡急了,趕快冒著風險去了西安,把詳細情況告訴了蔣介石。蔣介石明白了,如果自己不能妥協,形勢很有可能惡化,而且自己犧牲的概率極大,真是危急存亡的時刻。關鍵階段,蔣介石同意了一致抗日的要求,然後派蔣鼎文帶著自己的手諭去見何應欽,何應欽一看,知道事已至此,不可再強求了,於是收兵返回。

這次事情後,蔣介石開始防著何應欽了,慢慢地用陳誠等人牽制和平衡何應欽,不再讓何應欽總是大權在握,通過各種方式將何應欽控制在一定範圍。

何應欽很親日,又很抗日

何應欽是國民政府中很親日的,親日程度不比汪精衛差,但是何應欽的度把握得更好。

何應欽在日本待的時間比較長,他對於日本的經濟、軍事、文化比大多數國民政府的幹部理解更深、更透。

何應欽的日本朋友很多,比如岡村寧次,就是何應欽非常好的朋友。何應欽對於日本有些“怕”的感覺,如果可能,儘量不惹日本人,這一點和汪精衛很像,認為日本國小實力強,如果中國直接開戰,打不過。

於是,1933年的長城抗戰,何應欽和汪精衛都成了主和派,《塘沽協定》雖然不是何應欽簽訂的,但其實就是何應欽在積極協調的結果。不久後,何應欽又和日方代表梅津美治郎簽訂了《何梅協定》,作為了《塘沽協定》的補充,從此,華北主權旁落日本。

但是,矛盾的是,全面抗戰打響後,何應欽開始積極抗日,先是提出保衛南京的大方案、大措施,被蔣介石給否了。後來當了遠征軍司令,和日本死磕了好幾次,在犧牲大量國軍基礎上,也殲滅了不少日軍,這一點還是值得認可的。

抗戰八年中,何應欽雖然並不是特別亮眼,但是基本原則把握住了,不投降,不賣國,堅持抗日,也許這才是何應欽聰明的地方,懂得大勢不可違。

1945年9月9日,何應欽作為國民政府代表接受了日本的投降,這是何應欽的人生最高點。

日本投降了,按理來說,日本的那些重要戰犯都應該受到處理,但有個漏網之魚,那就是岡村寧次。這個重要人物漏了,是國民黨眼瞎了嗎?沒有,因為有人保護了,保護者就是何應欽。從國共內戰開始,岡村寧次成了國民黨的軍事顧問,打著對付解放軍的名義,國民黨保護了岡村寧次。岡村寧次能活著,何應欽“居功至偉”。

1949年,蔣介石政府在法庭上宣判岡村寧次“無罪釋放”,舉國譁然,但也沒有辦法了,連國民黨都快跑了,岡村寧次又怎能限制住呢?估計,蔣介石政府是在為後來做準備,因為遷了臺灣,要發展的話還要日本人的幫助。

去了臺灣後,除了政府的閒職外,何應欽還長期擔任了“中日文化經濟協會會長”,真是一輩子很少離開日本人。

何應欽一生娶了一個老婆,沒有孩子

何應欽的一生何其漫長,活了整整98歲,但妻子只有一個,孩子一個都沒有。

按理來說,何應欽再娶的機會太多了,條件也太夠了,有權有錢,儀表堂堂,只要放個意思出去,美女們都會上杆子過來。但是,何應欽沒有找,一直沒有另找,終其一生,只有王文湘一個老婆,沒有子女。

執著專一的感情讓人敬佩,但這只是何應欽人生的一個方面。

何應欽其人,對老婆專一,對領導不專一;信奉三民主義,卻又不完全執行孫中山的“聯俄聯共”;親日,卻也曾經扛過日。這就是何應欽多面的人生,矛盾的人生。


藍風破曉


何應欽,生於1890年,字敬之。國民黨陸軍一級上將,貴州省興義人。是蔣介石麾下八大金剛之首,畢業於日本日本陸軍士官學校。完全徹底的親日派。黃埔軍校總教官,可以說在黃埔的資歷僅次於蔣介石,但他對黃埔系的影響幾乎沒有。黃埔系也沒有任他當老師的,(也許怕老蔣多心)也就是由於此。何應欽被蔣介石防範了一輩子,蔣介石依靠他高超的政治手腕把何應欽掌握於股掌之間。何應欽也算是“位高權重”將國民黨軍隊的所有二把手做了個遍。包括國防部長,軍政部長,三軍總長,甚至行政院長。

就何應欽一生的軍旅生涯而言,他沒有直接指揮過部隊,更別說親臨一線指揮軍隊打戰了,和國內軍閥,抗日。解放戰爭他都沒有指揮和參與過,他更像一個傳聲筒和後勤部長。其中最關鍵在於,蔣介石不許何應欽沒有自己的嫡系部隊,沒有自己的嫡系將領,更沒有自己的派系。始終老老實實地(被迫?自願?)待在老蔣身邊當副手,作為國民黨第一批一級上將,居然沒有一個拿得出手戰役,僅比張學良好點,難怪白崇禧大罵何應欽是童養媳婦。是奶媽,天天給人家養軍隊,看家狗。閻錫山也說,何應欽見老蔣就會打立正。何應欽雖然看上去在國民黨權傾朝野,但實際他在軍事不如他的學生,陳誠和胡宗南,個人實力上不如李宗仁閻錫山。白崇禧,薛嶽,關麟徵,杜聿明,傅作義等人對何應欽也是頗為瞧不起。覺得何應欽完全是依靠“拍馬屁”熬資歷資歷做到軍中二號人物的。何應欽好不容易在西安事變雄起一把,但結果卻是老蔣平安回來。雖然他是想致蔣介石於死地,進而取而代之,但蔣介石平安回來以後,依舊重用何應欽,可見何應欽做官的本事。

就何應欽個人而言,他是一個聰明人明白人,從一個貴州小軍閥起家,認準政治準形勢,攀附上蔣介石,一生無悔(有2次動搖)。可見何應欽眼力不錯。而在在政治上及其圓滑。雖然汪精衛多次“拉攏”他,何應欽卻始終在在蔣介石一邊,可見,何應欽知道汪精衛不能成事,在對待日本人的問題上,何應欽無疑和汪精衛都是親日派,但親日而未降日。何應欽是出於由於羨慕,(汪精衛是恐懼),表現出親日傾向。但是他守住了底線。

在大陸權傾一時的何應欽到了臺灣以後。就和其他國民黨大佬一樣,被蔣介石徹底地拋棄邊了,此時的蔣介石的最大心願就是傳位給兒子蔣經國、蔣介石在臺灣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這些資歷深厚,權傾朝野的大佬剔除,也意味把丟失大陸的原因推給了他們。何應欽上很靈光,深諳中國傳統文化薰陶的何應欽對此更是心領神會。何應欽主動交出兵權(實際就是擁護,他也無兵權可交)。不問政事。只養蘭花,蔣介石對何應欽如此識時務也是頗為讚賞,給了何應欽中央評議委員會主席。總統府戰略顧問。(雖無實權,卻有虛榮),禮儀上上給予了何應欽最大尊重。晚年何應欽應該還是不錯的。在何應欽90大壽的時候,蔣經國在“總統府”向何應欽頒發了當局的最高勳章——國光勳章。在祝壽大會上,蔣經國對何應欽執晚輩。十分恭謙。1987年10月21日上午,何應欽因心臟衰竭去世,享年98 歲。

我是清水空流,歷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關注和點評。


清水空流


何應欽的人生非常複雜,他的人生中有值得我們讚賞的地方,同時也有應當受到我們唾棄的地方。

在私德方面,何應欽的為人是沒有缺陷的,他的一生不好賭、不好色、性格非常的溫和,是民國少有的持家好男人。

他在他妻子無法生孩子的時候,他並沒有選擇放棄自己的妻子或者另外娶一個老婆,而是寧願承受著絕後的結局也要對自己的妻子不離不棄,這點是值得很多人敬佩的。


何應欽在貴州的發展與離去

何應欽是個很優秀的人,1909年的時候,他通過考試第一名的成績被清朝陸軍部公費送到了日本留學,首先入讀了東京振武學校,與蔣介石成為了校友。

東京振武學校並不是一個正式的學校,而是一個專門為日本陸軍士官學校開設的預備科學校,類似於我們現如今所說的學前班,是個打基礎的地方。

何應欽後來又經歷了很多事情,最終進入了在近代史中有著巨大意義的日本陸軍士官學校,成為了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的一名學生,與後來他的好朋友岡村寧次成為了校友。


1916年,何應欽從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畢業回國,回到了貴州發展。

在貴州期間,他憑藉著其大舅子的勢力在貴州發展得如魚得水。

不過在他的大舅子被殺掉後,實力不足的他被剝奪了軍權、被趕出了貴州,而也正因為離開了貴州,才有了他後來的發展。

何應欽一生輝煌的起點

離開貴州後的何應欽,最終來到了黃埔軍校,在校長蔣介石的看重下,成為了黃埔軍校的總教官。

在黃埔軍校擔任教職期間,何應欽對學生們關懷備至,就如同一個媽媽一樣讓人覺得暖心,因此他在黃埔學生中就有了一個何媽媽的外號。


雖然黃埔軍校總教官的職位說起來並不是特別高大上,但這個職位卻決定了何應欽後來輝煌的一生。

在黃埔軍校的校長蔣介石成為民國至高無上的大佬後,站在臺風口上的何應欽也隨之扶搖直上,成為了蔣介石陣營中的第二號人物。

何應欽的兩次觸雷

蔣介石在崛起的時候,他對何應欽非常信任,可謂是推心置腹到了極點,不過後來何應欽所作出的兩件事情卻讓蔣介石對他的信任淡薄到了極點。

何應欽一生中做過兩件讓蔣介石非常忌諱的事情,一件就是在1927年時,與汪精衛以及桂系軍閥聯手脅迫蔣介石下臺,導致蔣介石一度失去了所有權力。

另一件事發生在1936年,西安事變是蔣介石獲得權勢後經歷最為兇險的事情,在他成為了張、楊的俘虜後,何應欽做出了一件差點讓蔣介石丟掉小命的事。


那時候,何應欽點起蔣介石的嫡系部隊,打著救出蔣介石的名義就要帶兵去攻打西安。

不過在宋子文、宋美齡的堅決反對下,他並沒能實施這個行動。

要是當時他真的帶兵去攻打西安的話,在危急情況下,蔣介石的小命能不能保留得下來,倒成了一個大問題。

事後據很多人推測,何應欽當時之所以想要用武力去救出蔣介石,主要是他在老二的位置上坐太久了,想借張、楊的力量除掉蔣介石,然後自己名正言順地繼承蔣介石的所有權力。

不僅很多人是這麼想的,就連蔣介石本人也是這麼想的。

所以在經歷了這兩件事情後,蔣介石越發疏遠了何應欽,要不是何應欽的勢力網太過於寬闊,可能蔣介石在經歷這兩件事情的任何一件之後,就立馬把他給除掉了。


何應欽身上親日、抗日的矛盾

而在何應欽的身上,有一個非常矛盾的地方,那就是他的抗日以及親日。

在抗戰爆發、烽火連天的時候,他並沒有對日本做出任何的妥協。

而是堅決和蔣介石站在了同一戰線上,指揮、協調軍隊對日本進行了抗擊,從這點上,我們可以說他是抗日的。

但是,他在親日的態度上,卻又經常讓人覺得無法接受。

早期他和日本簽訂的一系列協議我們就不說了,我們就說日本投降之後發生的事情


日本投降對當時已經全面抗戰了八年的我們來說,是一件值得所有人歡欣鼓舞、振奮無比的事情,但是何應欽的一個細微舉動,卻彷彿潑了一盆冷水般,讓很多人的興奮瞬間熄滅了。

受降儀式進行時,何應欽以二號大佬的身份主持起了受降儀式,接受起了日軍主將也就是他好朋友岡村寧次的投降。

何應欽在接受投降的時候,或許是為了讓自己朋友好受一些,也或許是懷著什麼目的,當時竟然在投降儀式上向岡村寧次彎下了腰,他的這個細節,無疑為這個原本應該完美落幕的受降儀式蒙上了一股陰霾。

何應欽一生親日

除此之外,還有其他細節可以看出何應欽其人的親日。

軍刀對於日本軍官來說相當於第二條生命,所以在戰爭結束的時候,勝利方一般都會要求日本軍官在投降儀式上交出他們的軍刀,以此來達到宣示勝利的效果。

不過在何應欽主持受降儀式的時候,為了照顧到岡村寧次等人的情緒,他特意撤除了收繳軍刀的儀式以及禁止那些投降的日本軍官們佩戴軍刀進入受降儀式中。

何應欽的舉動為眾多日本軍官保留下了他們對自己軍刀的擁有權。

在百萬日軍被送回日本的過程中,作為日軍主將的岡村寧次本該是要回到國內受到懲罰的,但是因為何應欽的關係,他並沒有回到日本,而是留了下來。

接下來他成為了秘密軍事顧問,並在何應欽和蔣介石的幫助下,逃過了美國人的戰後懲罰,算是日軍所有主將中最幸運的。

此外,我們通過一件事情也可以看出何應欽的親日。

在臺灣時期,何應欽被忌憚他已久的蔣介石剝奪了所有權力,僅保留下了一些沒什麼權力的顧問職位。

失去了所有權力之後,何應欽並沒有消停,接下來,他在日本和臺灣友好的道路上來回奔波起來,並在此期間,與已經退休的岡村寧次很好鞏固了互相之間的友誼。


所以說這就是何應欽,我覺得他個人的私德方面是沒有什麼好說的,是當之無愧的好男人,但是在親日的態度上,他的表現卻讓人覺得非常的失望,就如同口中吃了一口蒼蠅般的感覺,給人一種說不出的厭惡感。


孤客生


1945年9月9日,南京中央軍校大禮堂所在的黃浦路上,佈滿了站崗巡邏的國軍士兵,他們身著嶄新的軍裝,個個高大威武、氣宇軒昂。 從轅門道至禮堂的道路兩側,每隔幾米就樹立著中、美、英、蘇等同盟國的旗幟,在旗幟中間站立著的則是頭戴白色鋼盔的憲兵。 這一天是日本向中國正式投降的日子,上午9時許,在禮堂的受降桌前,日軍中國派遣軍總司令岡村寧次大將,用因為過度緊張而不停顫抖的手在投降書上籤下了自己的名字,隨後從上衣兜裡掏出印章,歪歪斜斜地蓋在自己的名字下方。 在219名國民黨陸海空軍將校、51名國民政府文職官員、47名盟國代表以及88名中外記者的注視下,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參謀總長、同盟國中國戰區陸軍總司令何應欽上將從日軍參謀長小林淺三郎手中接過降書。

身著一級上將軍裝的何應欽,雖然極力讓自己顯得輕鬆一點,但是在這激動人心的時刻,他還是難以掩蓋心中的喜悅: 對於何應欽來說,榮任“三九”南京受降大典的受降主官,應該是他漫長的軍旅生涯中最為輝煌的一頁了。由此既可以看出他在國民黨內部的地位,也可以看出蔣介石對他的依仗。但是,在聚光燈下接受日本人投降的何應欽應該不會想到,這其實也正是他走下坡路的開始: 《周易》中的“亢龍有悔”,指的是已位至極點,再無更高的位置可佔,這四個字用在何應欽的身上也許再恰當不過。 就在南京受降儀式上的喜悅尚未退卻的時候,何應欽的好日子也到頭了,先是由於同盟國的戰勝,“同盟國中國戰區陸軍總司令”這一看起來“霸氣外露”的職銜也沒有了存在的必要。隨後,國民黨政府撤銷了軍事委員會,成立了國防部,蔣介石的心腹愛將陳誠取代何應欽當上了參謀總長。


自從北伐時期就一直擔任國民黨黃埔系中“二把手”的何應欽對此大為惱火,在他眼裡陳誠算個什麼東西,自己肩佩將星的時候,那個小矮子不過是個連長,如今卻爬到了自己的頭上。不過何應欽也明白,在抗戰過程中,陳誠已經積累起來了足夠的資本,再加上又有老蔣背後的支持,如果跟他硬碰硬的話肯定沒有好果子吃。何應欽是個聰明人,這種賠本的買賣他是不會做的。 1946年6月,何應欽被任命為聯合國安理會軍事參謀團中國代表團團長兼中國駐美軍代表團團長,出使美國,這兩個長長的頭銜看起來似乎十分風光,但是明眼人一聽便知,被遠調海外的何應欽已經是個去了勢的男人,想要東山再起已力不從心。 可以想象,在何應欽被蔣介石一腳踢到太平洋另一側的時候,心中一定是充滿了怨恨,一定在心裡渴望著抓住一個可以重新回到權力中央的機會。 一年之後,似乎上天聽到了何應欽心中的不平之聲,一個再次崛起的機會終於降臨到了何應欽的頭上。 1947年5月,蔣介石召何應欽回國。


雖然他沒聽過電影《大話西遊》裡的那句經典臺詞,但是卻也一樣不想讓自己在機會消失後“追悔莫及”。 回國之後的何應欽果然沒有失望,他先是被任命為戰略顧問委員會主任委員,第二年又出任國防部部長。何應欽對蔣介石重新起用自己的原因心知肚明,在內戰戰場上,蔣介石的心腹如陳誠、顧祝同、衛立煌等連連失敗。桂系的李宗仁、白崇禧藉機發難,蔣介石只得將自己推出前臺,來制衡桂系力量。(這輩子他一直被老蔣壓著)


李三萬的三萬裡


何應欽1890年,出生於貴州興義縣,畢業於日本陸軍士官學校 中華民國一級上將。1924年被孫中山授予少將軍銜,出任黃埔軍校副總教官,在黃埔軍官中是僅次於蔣介石的二號人物。在北伐戰爭中歷任國民革命軍第一軍師長、軍長,東路軍總指揮,為北伐戰爭的勝利立下赫赫戰功,深受蔣介石器重。

1927年,武漢國民政府主席汪精衛通電反蔣反共,馮玉祥、閻錫山、李宗仁、白崇禧等順勢響應,逼蔣下野。何應欽此時判斷失誤,誤認為蔣介石已是孤家寡人、四面楚歌,隨將寶押在倒蔣派身上。當時,白崇禧在會議上公開要求蔣介石下野,蔣介石回顧何應欽,希望能得到他的支持,何應欽低頭默不作聲。蔣介石異常傷心,拂袖而去。事後,蔣介石說:當時只要何應欽一句話,我就可以不走了。這是倆人第一次矛盾。



九一八事變後,何應欽代表民國政府先後與日軍簽訂了《塘沽協定》《何梅協定》,為日本在華北合法駐軍提供了法律地位,這其實是兩項有辱國家民族的屈辱條約。


1936年12月12日,震驚中外的西安事變爆發。當時,何應欽等人主張打,宋美齡、孔祥熙等人主張和。馮玉祥、李烈軍等國民黨元老出於國家民族安危的考慮,支持主和派政治解決。雙方爭執幾晝夜,宋美齡怕張、楊殺掉蔣介石,央求何應欽,答應張、楊的部分主張,何應欽堅決不讓步。最終,主戰派佔了上風,何應欽被任命為討伐軍總司令,一場內戰即將爆發。多虧宋美齡託人捎回蔣介石的停戰手諭,何應欽這才不得不作罷。假如西安事變不能和平解決,中國將再次陷入四分五裂之中,國將不國。蔣介石回南京後,並沒有責怪何應欽,相反對他大加讚揚。其實,從這時起,蔣介石對何應欽是敬而遠之。

全面抗戰爆發後,何應欽任軍事委員會參謀長,為抗戰做出一些努力。1944年,何應欽擔任了14年的軍政部長職務,被蔣介石另一個親信陳誠奪走。1945年9月8日,何應欽做為中國陸軍總司令,在南京接受崗村寧次代表日本政府的投降,這也成為何應欽一生最輝煌的時候。蔣介石把他捧到天上,接下來就要把他踩到腳下。1946年,何應欽出任中國駐聯合國軍事參謀團中方代表團長,從此,徹底失去兵權。

何應欽到臺灣後,被排擠出國民黨中央委員會,只掛了兩個不疼不癢的閒職,從此,無官一身輕,多數時間都用在打橋牌、打獵,栽花種樹。何應欽雖有負蔣介石,但他的性質與白崇禧、李宗仁不同,再加之他在黃埔軍官中享有威望,蔣介石並沒有怎麼難為他。1987年,何應欽病逝於臺北,享年98歲。

何應欽在政治上的所作所為一向為人所詬病,他兩次置蔣介石於絕境,想取而代之,但缺少殺伐果斷的手腕,最終被蔣介石棄之不用。他缺少的不是能力,是忠誠的品德。


洛水清風cuixiaosheng


蔣介石曾經氣呼呼地說過:“沒有我蔣中正,絕沒有何應欽!”

這是在警告何應欽,你最好乖乖聽話,不然的話,讓你好看!

何應欽到底犯了蔣介石的什麼忌諱,讓蔣這麼生氣?

1927年4月,蔣介石撇開汪精衛和武漢國民政府,在南京成立了南京國民政府,這一下可將汪精衛給氣壞了。

不過,汪精衛也很尷尬,槍桿子幾乎全在蔣介石手裡,他手裡那幾杆是對付不了蔣介石的,所以他想要對付蔣介石的話,只能找人合作,找的是誰呢?桂系“李白”。

“李白”素有野心,想要取蔣而代之,此時寧漢分裂,蔣、汪兩人鬥得你死我活,可是汪因為手裡槍桿子太少,所以很難鬥得過蔣,只要“李白”能夠支持汪,那麼汪便可以扭轉局勢,轉而佔據上風。

蔣、汪鬥得越厲害,“李白”便越有機會坐收漁利。

這時候,馮玉祥也跳了出來站在了武漢這邊,如此一來,蔣介石便陷入了腹背受敵的處境。

更讓蔣介石意想不到的是,被他視為嫡系心腹的何應欽竟然也背叛了他,何應欽不聲不響地配合“李白”和汪精衛逼迫蔣介石下野。

此時的蔣介石不僅腹背受敵,還受了內傷,所以他不得不通電下野。

可是,在蔣介石辭職後,“李白”、汪精衛、西山會議派等等各方勢力仍然鬥得不可開交,形勢更為動盪,所以越來越多的人電請蔣介石復出。

1928年1月8日,蔣介石復任國民革命軍總司令一職。當年2月,蔣介石為了報復何應欽聯合“李白”、汪精衛對付自己,直接撤銷了何應欽第一路軍總指揮的職務。

蔣介石先是打了何應欽一棒,然後又給了他一根胡蘿蔔——任命何應欽為總司令參謀長,同時撂下話:“沒有我蔣中正,絕沒有何應欽!”

蔣介石這話確實說的沒錯,何應欽能有今時今日確實是多虧了蔣介石的信任和提拔。

何應欽生於1890年4月2日,1910年入讀日本振武學校,後來又入日本陸軍士官學校學習,1916年學成回國後受聘於黔軍。

後來,何應欽因和妻兄王文華髮動“民九事變”,於1921年被驅逐出貴州,後在滇軍中任職。

1924年,蔣介石奉命籌辦黃埔軍校,所以到處招攬人手,讀過日本振武學校和陸軍士官學校的何應欽也因此成了蔣的招攬對象。蔣一招手,何便興奮激動地跑到了廣州。

何應欽到了蔣的麾下後,很得蔣的信任和重用,很快升任了黃埔軍校教育長、第一軍軍長,短短兩年時間便坐到了這個位置,不得不說真的很讓人驚訝。

可是,這邊蔣才將他提拔起來,那邊他便背叛了蔣介石,蔣介石能不氣嗎?

所以,蔣介石才發狠地給了他一個警告,沒有我蔣中正,哪有你何應欽?不過,何應欽卻似乎沒有領會到蔣的用意,幾年以後,他又一次觸碰了蔣介石的逆鱗。

1936年12月12日,張學良發動“西安事變”囚禁了蔣介石,何應欽一看,心思便活絡了起來,這是他的一個機會——或可取而代之。所以,在蔣介石身陷險境的時候,何應欽不僅沒有想辦法讓蔣介石脫困,反而想要出兵討伐張學良,然後趁機代行了蔣介石的總司令職務。

何應欽這一招確實夠狠,他發兵圍攻張學良,確實很可能會造成張的狗急跳牆,然後一槍崩了蔣介石。

不過,何應欽的“借刀殺人”沒有成功,只怪蔣介石討了一個好老婆——宋美齡。

宋美齡在這時候表現出了過人的政治謀略,她一邊穩住何應欽,一邊則親飛西安和張學良展開談判,最終和平解決了西安事變。

經此一事,蔣介石意識到了何應欽確實是一頭養不熟的白眼狼,不過奈何當時何應欽手握軍權,所以蔣也只能投鼠忌器,沒敢一下捋了他。

蔣介石已經不再像過去那般信任何應欽,所以他培養了陳誠,用陳誠去慢慢取代何應欽的位置。

何應欽的反反覆覆是他失寵的根本原因,雖然他確實有能力,但是蔣介石顯然更願意用聽話的人。

所以,後來何應欽直接被蔣介石給一腳踹開了。

何應欽這廝也沒少幹壞事,他是國民黨內出了名的親日派。

1945年8月15日,日本無條件投降,何應欽則奉命在南京主持“中國戰區日本投降簽字典禮”,這本是一個青史留名的好機會,可是何應欽偏偏將青史留名弄成了遺臭萬年。

日軍多年以來,在中國犯下了滔滔罪惡,所以日方代表在向何應欽遞交投降書的時候,被要求立正站直,然後低頭彎腰地雙手捧著投降書遞給何應欽。何應欽一看,心裡不開心了,怎麼能讓自己的“日本朋友”這麼低聲下氣?

於是,他也趕緊站了起來,彎腰鞠躬地接過了投降書。

這一幕,可謂是驚掉了所有人的下巴,何應欽的舉動,絲毫沒有勝利者的姿態,似乎只是兩個合作者之間的客客氣氣。

確實,何應欽很希望他能夠和日本人稱為合作者。

岡村寧次在日本投降後作為甲級戰犯,本應該被送到國際軍事法庭接受審判,可是卻因為蔣介石和何應欽的庇護,逃脫了制裁,一夜之間,從戰犯變成了蔣介石高級軍事顧問。

對於岡村寧次的“無罪釋放”,何應欽是出力頗多的,1956年何應欽去日本看望岡村寧次的時候,岡村寧次不禁感嘆道:“還有一件事,應該向您深深感謝,就是我們打了敗仗,卻沒有一個人變成俘虜,這是您的鼎助所賜。”

岡村後來又補充道:“我所以能夠擺脫戰犯,亦多虧了您派來的律師幫助,這雖然是件私事,我是應該向您致謝的。”

兩人你來我往地聊得很開心,何應欽也始終保持著“友好”,他們確實表現得像兩個十幾年未見的重逢好友。

但是,何應欽所為,不顧中國人的感情去保護和巴結一個日本戰犯,又與漢奸何異?

何應欽即便曾經再怎麼風光,可是他的反反覆覆,一如小人;他的親日媚日,一如漢奸走狗,終究讓他跌下了“神壇”,沒了往日的榮耀。


吾與吾國


何應欽(1890一1987),字敬之,貴州興義人,中華民國陸軍一級上將。

在政治上,他是一個“反共”分子,是國民黨軍中的“反共”急先鋒,著名的“四.一二”反革命政變中,何應欽就充當了最直接的劊子手,在圍剿根椐地的紅軍時,他也親力親為,堪稱是紅軍的最大敵人。

在行為上,他算得上是蔣介石的嫡系,但也不是那種沒有立場,一味的溜鬚拍馬、阿諛奉承之徒。在第一次“倒蔣”中,他就站在了汪精衛一邊,後來蔣介石回憶說“如果當時何應欽能站出來說一句表示支持我的話,當時我是不會下野的”。在“西安事變”時,他反對宋美齡的和平解決方案,力主付諸武力,這樣就沒有顧及到蔣的人身安全,把蔣置身於危險的邊緣。就是這兩件事,讓蔣介石對他非常不滿,為日後冷落他埋下了伏筆。



在抗戰中,他是一個堅定的抗日派,先後擔任過第四戰區司令,陸軍總司令,陸海空總參謀長,國防部長,為抗戰的勝利作出了卓越的貢獻,1945年9月,他在南京代表中國政府接受了岡村代表日本政府的投降,這是對一個軍人的最高獎賞,也是作為一個軍人的最高榮譽。


在生活中,他是一個知書達理的謙謙君子,到臺灣後,他被蔣介石奚落離開了政壇,但他沒有消沉,而是以極大的熱情從事民間文化的弘揚和經濟建設。他的妻子19歲嫁給他,一直不能生育,他擯棄傳宗接代的封建觀念,始終和妻子不離不棄,當妻子建議他另娶之時,他大發雷霆,堅決不同意,他的人品受到了人們的交口稱讚,甚至被臺灣媒體稱之為“中國第一好丈夫”。

1987年10月21日,何應欽在臺北病逝,亨年97歲。

謝謝閱讀


雪上長留馬行處


我們先來看一張老照片。

這是1945年9月9日,日軍駐華最高指揮官岡村寧次在南京簽字投降的照片。中國戰區陸軍總司令何應欽主持了整場受降儀式,並在日本受降書上簽字。左邊那位就是何應欽,右邊的是岡村寧次。

這一刻,也是中華民族的徹底戰勝日本法西斯的一刻,也是何應欽一生最為高光的時刻。

何應欽生於1840年,貴州人,中華民國一級上將。 他曾經在日本士官學校留過學,在日本就加入了同盟會。

回國後,1924年任廣州孫中山元帥府參謀。後來參與黃埔軍校建設,任黃埔軍校少將副總教官。在此期間,參與了討伐陳炯明叛亂和北伐戰爭。

1929年,何應欽當選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次年出任國民政府軍政部長,此後積極參加對中央紅軍的圍剿。 何應欽有過日本留學的經歷,所以他對日本有著一種說不上來的親近感。

他的親日是出名的,九一八事變開始就是主和派,1933年任北平軍分會代理委員長,與日本簽訂出賣國家主權的《溏沽協定》、《何梅協定》。這是他一生的汙點。 但何應欽和汪精衛等漢奸還是有著本質區別。

他把握住了底線。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後,先出任任第四戰區司令長官,第二年任軍事委員會參謀長,負責戰時軍制計劃和參與各個戰役的指揮,特別是任中國戰區中國陸軍總司令後,統一負責西南各戰區部隊作戰、指揮及訓練,對抗日戰爭作了一定的貢獻。



抗戰後,何應欽在國民黨內爭權中失勢,地位被陳誠取代。雖然擔任過重慶行營主任、行政院長等職,但有名無實。後隨國民黨敗退臺灣,基本上退出了政治舞臺。

1987年病逝於臺灣,享年98 歲。 縱觀何應欽的一生,有功有過。他的發跡,得益於在日本留學時認識了蔣介石。


從此他一生追隨老蔣,期間有過動搖,(比如汪精衛反蔣和西安事變時他的態度),但最終還是和老蔣站在一條船上。 他一生都在反共,就算去了臺灣,人到晚年,仍然堅持“三不”政策。

他親日但沒有降日,在懸崖邊上,他及時回頭了。抗戰中他有過貢獻,但剿共時他也有過罪惡。

《何梅協定》是他的人生低谷,南京受降是他的人生高潮。他是民國時公認的好男人,一生鍾愛妻子,人稱他是“中國第一好丈夫”。 這就是何應欽。


我沒辦法用一句話評價他。也許就像那首詞裡唱的一樣,“是耶非耶,化為蝴蝶”。


剛日讀史


大悲大喜人生,回首只是餘波

談起民國史,談起民國的國民黨,有一些人總是繞不掉,就像談詩繞不過詩三百,談史離不開史記,談民國史也繞不開一個何應欽。


何應欽在民國史上的地位得益於他和蔣介石的深厚交情。早在蔣留學日本的時候,何應欽便與其相識相交,後來關係更近一步,成為了蔣介石的大獎。蔣在黃埔軍校擔任校長,何是教育長,總教官,東征時,蔣是第一軍軍長,何是第一師師長,北伐時,蔣是總司令,何則是第一軍軍長。

正是因為和蔣介石如影隨形的關係,何應欽在國民黨黨內,軍內一直被認為是蔣的支持者。不過,蔣介石大難臨頭的時候,何應欽卻屢次拋棄蔣介石,汪精衛聯合地方軍閥倒蔣的時侯,何應欽支持汪。西安事變,何應欽力主同張學良開戰,空襲西安,完全不在乎蔣介石的生死。單以此兩件事而論,何應欽稱得上是“二臣賊子”了。


也是因為這兩件事,尤其是西安事變中何應欽的態度,讓蔣介石大為傷心,雖然以後何應欽仍然立於國民黨中樞,不過只是蔣介石的平衡之術罷了,兩人關係不復從前。

到了臺灣以後,蔣介石大刀闊斧的改革,何應欽本來還以為自己繼續呆在中央,沒想到只弄了個顧問的虛銜,自知無趣的何應欽主動退出了國民黨權力中央,開始一心過自己的日子。晚年的何應欽日子出了出席一些活動,主持一些避無可避的會議以外,就是打橋牌,打獵,栽花種樹,也算是得自在人。


對於愛情,何應欽是一個感性的人。何應欽縱有千般不是,對於自己的妻子真的是仁至義盡,堪稱“好男人”的典範。何應欽妻子19歲嫁給了何應欽,因為身體的緣故不能為何家傳宗接代,她勸何應欽再娶一位,何應欽沒有聽從。後來妻子被查出乳腺癌,何應欽更是悉心照料,始終不離不棄。

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條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文章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


圍知歷史


說到何應欽,首先想到三個標籤

1.親日派 2.有一定戰略眼光的國軍將領

3.民國少有的好男人

1.何應欽的親日是出名的,九一八事變開始就是主和派,
1933年任北平軍分會代理委員長,與日本簽訂出賣國家主權的《溏沽協定》、《何梅協定》。而且他比較狡猾的是,他並不自己簽字。


親日並不等於降日,並不就是漢奸,至少他底線把握住了,全面抗戰爆發以後,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後,任第四戰區司令長官。 1938年任軍事委員會參謀長,負責戰時的軍制、計劃和指揮。 1944年任中國陸軍總司令,指揮了長衡會戰和湘西反攻戰。最後,還出現了彎腰受降那樣飽受指責的一幕。

2.作為國軍將領,何應欽資歷相當老,畢業於日本士官學校,這個是蔣介石的同學了,
1922年夏任雲南講武堂教務長。 1924年春任廣州孫中山元帥府參謀。不久,任黃埔軍校少將總教官,後兼教導一團團長,成為蔣介石的親信。後來我們講蔣介石嫡系派系時,會講到陳誠系和何應欽系,儘管解放戰爭時何應欽已經靠邊站了,但是何應欽系的實力並不比陳誠的土木系弱。而且相對於陳誠長於政治,軍事指揮能力欠佳來說,何應欽的戰略眼光和戰術指揮要比陳誠強很多。




3.他是民國時少有的好男人,他一生無子女,只過繼其弟何輯五之女麗珠為後。他的夫人王文湘,1917年在貴陽與其成婚後,雙方感情一直不錯。王於1952年被醫生診斷患有乳癌,發現時已屬晚期,病情惡化,無法進行手術治療,每年求醫都奔赴日本,直到1978年4月病逝。何政壇無事,正好忙家,自己動手搞家務,對病妻盡丈夫之責,對獨女盡父親之責。在國民黨上層圈中,有人稱他是“中國第一好丈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