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最霸气的一首词是哪一首?

信陵君无忌


说不尽的辛弃疾!诗人,词人,剑客,英雄,军事家……无数如繁星闪烁的光点之下,都有辛弃疾风流倜傥万丈豪情的英雄形象!

辛弃疾最霸气的词,当然是这首《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词曰: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想当年,辛弃疾确实如抗金战场上的霸气十足的孙权和“定乱代兴之君”的刘裕,“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1140年,辛弃疾生于山东济南,当时山东为沦陷区,受尽金兵的奴役与盘剥,辛弃疾在感受亡国之痛中长大,从小树立雪耻报国之志。

1161年,济南人耿京率众起义,举起抗金大旗,22岁的辛弃疾随即响应,也拉起了一支2000人的队伍,加入了耿京的武装。

辛弃疾豪爽侠义,浑身是胆,刀剑之术和马上功夫皆十分了得。当时,他推荐僧人义端加入耿京的队伍,义端却偷了耿京的帅印投奔金国,辛弃疾闻讯飞身上马,沿途急追,不过短短3天时间,辛弃疾就提着义端的人头而归,面不改色心不跳。

1162年,辛弃疾率部归宋,受到宋高宗赵构接见,一切谈妥,封辛弃疾为天平军节度掌书记,封耿京为天平军节度使。然而,当辛弃疾拿着节度使印信去召耿京归朝时,却在路上听说耿京被义军部将张安国、邵进暗杀身亡,张安国、邵进投靠了金国,辛弃疾二话没说,率部直趋金营,开展“锄奸行动”。

据史料记载,辛弃疾“赤手领五十骑缚取于五万众中,如挟毚兔,束马衔枚,间关西奏淮,至通昼夜不粒,壮声英概,懦士为之兴起,圣天子一见三叹息!”辛弃疾仅率50个骑兵,到集结五万之众的金营锄奸,其人数之悬殊、情势之危急、场面之惊险,真是让人想都不敢想。当时,张安国等正与金将喝酒庆贺,辛弃疾从金将的酒桌上将他生擒,然后打马而归,全身而退,其机智、勇敢和高强的武艺让人万分佩服,真是:于百万军中取上将之头,如探囊取物耳!

辛弃疾将叛徒张安国抓到建康(今南京),在市曹中公开处决,一时人心大快。这一年,辛弃疾才23岁,真是英气逼人,气吞万里如虎,怪不得宋高宗见到辛弃疾后也禁不住连连赞叹!


帝国的脸谱


见辛弃疾秒滚进来。

最霸气的一首当然是这一首: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这句简直振聋发聩,气冲云霄。

就好像廉颇大爷用蒲扇大的巴掌一下子抡过来把我扇了两米远,卯足了丹田之力吼道:老子还能吃三碗!

我被那一巴掌扇得脑瓜子嗡嗡的,一抬头还能看见他双目如电,猩红的战袍随风而扬。

如果可以的拍成画面的话,这首词所展现的恢弘大气,堪称大片镜头。

如苍鹰俯掠过大地,亭台楼阁,江山万里从我们身下飞驰而过,站在高台之上的孙仲谋睥睨江水滔滔,在我们经过的那一瞬幻化为青烟。

才子多情,佳人挥长袖起舞,忽然之间的人声鼎沸,却在走近一步之后空无一人,恢复了原有的死寂。有雷霆划破天际,暴雨如注,狂风将楼阁碎为齑粉,再也找不回原来的模样。

日出东方,又迅速西沉,把天地间染上一片金色,那抹好看的颜色却渐渐消逝于枝桠之上。此刻,有孤独的身影走在寂寥的长街之上,夕阳拉长他的身影,他推开一扇陈旧破败的门,门里却是纸醉金迷,身着衮服的刘裕虎目圆睁,揽衣而起,突然将手中的夜光杯掷了过来。

夜光杯碎了,每一个碎片上面都倒映着千军万马扬鞭北上的画面,喊杀声震天,夹杂着热血男儿们狂放不羁的笑。

马蹄渐渐踩出了一副地图,刀光剑影,战场杀伐不过是地图上的一个位置,无数白骨不过是元嘉年间的一个数字。乱军之中有位浑身是血的将领,伏在马背上仓皇而逃,他不住回过头来北望,通红的眼睛的眼睛里是仇恨,是失落,是绝望····

我们倏忽从他身边经过,风驰电掣一般从神京而过,沿扬州南下的路上,遍地死尸,硝烟和烽火里,异族人狰狞着挥刀追赶而来。愤然一个转身,却看到一间热闹的祠堂,香烟袅袅,人头攒动,正在啄食的乌鸦被鼓声惊动,飞起在碧空上盘旋。

碧空下莽莽苍原上,有一位将军面北而立,他长槊在手,风吹得他猩红的披风猎猎而响,也吹动着他发白的胡须。他一直站在那里,好像在等待什么人。

暮色西沉,他依然站着,也许,直到时间尽头!

--------丸--------


祁门小谢


辛弃疾一生写了很多词,流传到今天只是一小部分,还有六百多首,但是读过辛弃疾所有词的人却是少之又少。

如果非要在茫茫的词集之中找出一首最霸气的,那么我认为是《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且看全词: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古代的仁人志士,每逢登高,总要抒发一下自己内心的情绪。

阮籍登上楚汉的古战场,便说:时无英雄,遂使竖子成名。陈子昂任职期间,心中不快,自己告归,登上了幽州台,发出了“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的感慨。

那么,报国无门、满腔怨气的辛弃疾登上赏心亭固然也要抒发一下自己内心的愤慨。

水龙吟这首词是辛弃疾的代表作品,人们历来都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从“落日楼头”开始向下七句是人们最喜欢的句子,二十七个字,一气呵成沉郁顿挫,充满了豪情。但是人们往往忽略了“登临意”从何而来。

登临意自然是来自于望见了“千里清秋”和“水随天去”。如此场景,看着楚地天空的浩渺,河水东逝的浩浩荡荡,胸中的情绪喷涌而出。

现代有的人,写自己的情绪,感慨无人知道自己,自己心中都没有分晓,偏偏强做忧郁,如痴人说梦。

结尾处的“红巾翠袖,揾英雄泪”说到底,还是词人无奈的表现,前面望见的一切、感慨时光流逝功名未立,都在无奈与泪水之中结束,惹人落泪。


诗书君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灸,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点秋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嬴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一提到辛弃疾的词,我的脑海里立刻会闪出这样一幅场景:满怀国破家亡之愁,壮志未酬的辛弃疾,在与友人陈同父高谈阔论之后,回首往事,痛饮一番!……

他拨亮油灯,抽出宝剑,醉眼朦胧中,恍惚回到当年战斗的情境。嘹亮的号角吹遍了「连营」,广阔的土地上,战士们正在分食大块的烤肉。此时战鼓齐鸣,塞外军乐雄壮震天。原来将士们正在沙场点兵!火热的战斗激情自然喷涌而出。一个「连」字,透出声势之豪壮,军容之整肃。「八百里」、「五十弦」佳对天成,与「吹角连营」相辅相成,烘托出雄浑壮阔的意境。

骏马奔驰、箭似流星、惊心动魄。马与箭两个具典型意义的事物,以色彩鲜明的词语,写得历历如画、栩栩如生!这一切都是为了「了却」洗雪国耻,恢复中原的「天下事」,是为了施展雄才大略,赢得为国家建功立业的「生前身后名」!

读到此,有声有色,酣畅淋漓的点兵场面,斩将擎旗的英雄战士,「了却君王天下事」的赤胆忠心,无一不跃然纸上,然而一个陡转──「可怜白发生」!一下从理想的高峰跌入了现实的深渊。全词至此戛然而止,为读者留下了无尽的思绪。

真是壮怀激烈、千古好词啊!


临时客


最近怎么这么多稼轩相关的问题推送到我这儿来。

要说霸气,稼轩的词几乎都是自带霸气的,比如这首: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我该去何处遥望神州大地?在北固楼上,满眼都是大好风光。古往今来,有多少兴旺之事。漫长的历史长河,犹如长江之水一样滚滚奔流,永不停歇。

孙权少年时代就能指挥千军万马,占据东南与北对抗,从不低头。天下的英雄有谁能和他一较高下?只有曹、刘而已。难怪曹操会说:生子当如孙仲谋!

辛弃疾对北固亭是很有感情的。除去这首,还有另外一首大家更熟悉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此时,一生都在想为国杀敌,收复河山的辛弃疾已经被闲置在家多年。

终于等到朝廷想通了,要北伐,辛弃疾被派到镇江去做知府。

京口,曾经是孙吴的重镇、都城。心怀大志的辛弃疾在这里登上北固亭望远,看到万里江山,自然会想起曾经在这里奋战过的英雄们。

孙权在这里指挥千军万马的时候,还不到20岁,他坐拥一方,与北方的曹操抗争一生。辛弃疾出道的时候也就20来岁,想到这些,自然会代入自己,他孙权可以从南向北攻,我辛弃疾为什么不能?

现在机会终于来了,辛弃疾在这里积极练兵,布置军防,朝野上下也充满斗志,在一片北伐的呼声中,辛弃疾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豪情。

他在词里谈论英雄,你看“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是不是很有一种读“青梅煮酒论英雄”的激动?

再看这首: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除了孙权,还有刘裕也曾在这里奋战过。刘裕从这里出发,3次北伐,虽然都失败,但是从未服输。

这让人想起了封狼居胥的霍去病,那种金戈铁马,气吞万里的气象,怎能不让人振奋。

20多岁出道的辛稼轩,此时已经65岁了,在回忆前人壮烈故事的同时,不禁引发了自身的感叹,65岁垂垂老矣,我还能再战吗!

话锋一转,廉颇虽老,尚能饭!我为何不能?

辛弃疾被这些英雄激励着,写下了这两首词。

可是,朝廷内外虽有气吞山河之志,却无能征善战之将,无运筹帷幄之帅。

他辛弃疾,不过是朝廷的一颗棋子,看中的不过是他的威望,北伐的重任,是万万不可能交给他的。

肉食者鄙,韩侂胄那个蠢货,他怎么可能北伐成功?

辛弃疾比谁都清楚这一点,所以他也只能通过怀念古人,来抒发自己的志向,仅此而已。

所以,空有一腔热血的辛弃疾,仅仅两年之后,就忧愤而死。

死前大呼三声:杀敌!杀敌!杀敌!



也可自话


很喜欢辛弃疾的词,更喜欢他的爱国情怀,其实在很多人的眼中,辛弃疾是一代爱国词人,而他的梦想并非成为一个词人,而是一个将军,一个自诩将军的人,这从我最喜欢也觉得最霸气的这首词可以看出,且看下文:

最是这首“菩萨蛮”中的一句: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这个时候的辛弃疾,在楚地辗转,想要将自己北伐的愿望实现,可是一直都没办法得到朝廷的重视,但将痛饮酬风月,莫放离歌入管弦。大致就是此时的辛弃疾的状态了。他在外做官,兢兢业业,但是心中还是想的收复失地。 无奈望向长安,可怜中间隔着的无数山。


辛弃疾南归以后的前二十年(1161-1181年)一直是在各地游历做官,再十年,闲居带湖。这个期间我们熟悉的便是,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和他的破阵子。以后又被启用三年后,又被辞掉了,这一次辛弃疾定居到了铅山,八年之后,又被启用。此时已经是嘉泰三年,公元1203年,此时的辛弃疾心态已经有了一些变化了。朝中外戚把权,他知道不能实现自己的北伐理想,便在开囍三年公元1207年辞官而去。

这一年秋季,辛弃疾长辞离世,在他的绝笔洞仙歌中有这样一句:羡安乐窝中泰和汤,更剧饮,无过半熏而已。一代巨星,就此陨落,可他的爱国情怀和气概永存于世,大家还有别的看法吗?


橙子趣说人文


以下四篇请看


《水调歌头·寿韩南涧七十》

上古八千岁,才是一春秋。不应此日,刚把七十寿君侯。看取垂天云翼,九万里风在下,与造物同游。君欲计岁月,当试问庄周。

醉淋浪,歌窈窕,舞温柔。从今杖屦南涧,白日为君留。闻道钧天帝所,频上玉卮春酒,冠珮拥龙楼。快上星辰去,名姓动金瓯。


上古大树,八千岁才是一年,今天这个日子,我前来给您祝贺七十大寿。收取那垂天的云彩,乘着万里的风,和造物主一起游玩儿。先生你要说年纪大了,请你问问庄周吧。喝好酒,唱好歌,看好舞。

从现在开始,拿着登山竹杖,这天上的明日就是为您留的。听说天帝的住所,经常有上好的美酒,还有冠冕堂皇的人物,住着富丽堂皇的宫殿。快一起走向那星辰,让名字惊动那些上天的诸神!


《水龙吟·甲辰岁寿韩南涧尚书》

渡江天马南来,几人真是经纶手?长安父老,新亭风景,可怜依旧。夷甫诸人,神州沉陆,几曾回首!算平戎万里,功名本是,真儒事,公知否?
况有文章山斗,对桐阴、满庭清昼。当年堕地,而今试看,风云奔走。绿野风烟,平泉林木,东山歌酒。待他年,整顿乾坤事了,为先生寿。

自从皇帝南渡之后,有几个人是真正的人才?中原的父老们,做梦都想着咱们能够收复他们,而我们却在好日子喝酒,感叹,真是可怜可叹,岂不闻,王丞相曰:“当共戮力王室,克复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对?”。这些只顾清谈的人啊,面对神州沦陷,他们那个是真心想要复兴的呢?算起来,我为平定金兵,戎马倥惚,已征战了万里之遥。横枪立马把金人赶走,建功立业,报效祖国,留名青史,这才是真正读书人的事业。韩元吉啊,你是否明白这一点呢?


您有无上的才华,你的文章可以与韩愈齐名,被人视为泰山、北斗,你的家世尊贵显赫,门庭前的梧桐成荫,浓密清幽,一定会找来金凤凰。你生来就志在四方,现在你虽然辞官在家,寄情于绿野堂的景色与平泉庄的草木,纵情于东山上的歌舞诗酒,但古代名相的志趣并未丢,为国捐躯的壮志也并未减。有朝一日,整顿完了天下大事,我再来为先生祝寿。


《西江月·遣兴》

醉里且贪欢笑,要愁那得工夫。近来始觉古人书,信著全无是处。

昨夜松边醉倒,问松“我醉何如”。只疑松动要来扶,以手推松曰“去”!


这一首西江月,虽然看起来,只不过是描写醉酒的场景。

可是句句都透漏出辛弃疾的霸气,它不像醉里挑灯看剑,英雄天下谁敌手一样说的大气。

但是你看他要愁那得工夫,全是一派高昂的气氛。信著全无是处。又全是一脸睥睨所有人的态度。

你看他醉倒后,闻松树,“我醉的怎么样?”,这句话明明就是对那些衣冠南渡人的讽刺,说的就是夷甫诸人,神州沉陆,几曾回首!诸君都说我醉了,其实我没有醉,你们都来扶我,何必这般麻烦,看老子以手推松曰“去”!,诸君滚犊子去吧!



《贺新郎·同父见和再用韵答之》

老大那堪说。似而今、元龙臭味,孟公瓜葛。我病君来高歌饮,惊散楼头飞雪。笑富贵千钧如发。硬语盘空谁来听?记当时、只有西窗月。重进酒,换鸣瑟。

事无两样人心别。问渠侬:神州毕竟,几番离合?汗血盐车无人顾,千里空收骏骨。正目断关河路绝。我最怜君中宵舞,道“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


这首我不翻译了,

“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


以上

目西


目西


题主说的是诗还是词呢?辛弃疾是词人,诗歌也有,但是我更喜欢的是他的词。我觉得辛弃疾最霸气的一首词应该就是《破阵子》了: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这首词可以说是整体是霸气无比,但是后面半句可怜白发生却略微带了一点伤感之意。前半阙描述的都是战争的场面,描述词人想象自己驻守边疆的情境,这种峥嵘之意,倾泻无遗。

后半阙的完全是描述个人的宏大志向,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收复河山,了却君王事,无比的悲壮,他并不畏惧生死,畏惧的是不能上阵杀敌,畏惧的是不能收复河山。


玄幻小子


个人认为,辛弃疾最霸气的一首词是《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尤其是其中那一句“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我们都知道辛弃疾是爱国诗人,其23岁就单枪匹马生擒叛将张安国,并将其带往南宋处斩,可谓勇略过人。胸中一腔赤诚血,自是霸气非凡!

在《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这首词中,辛弃疾对孙权的雄才伟略进行了极力的褒奖。“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坐断”二字用得极为霸气,描写了孙权19岁继承父兄大业,凭一己之力,坐镇江东,西征黄祖,北拒曹操,赤壁一战更是将不可一世的曹操打得元气大伤,可谓一世之雄也!

“天下英雄谁敌手?”,这一句迸发出辛弃疾对孙权才略无限敬仰,然后自问自答到“曹刘”,是啊,当时能和孙权比肩的只有这两位“青梅煮酒”的盖世英豪。

全词一气呵成,虽是在写孙权,却字里行间凸出作者自身英武豪迈的气派。


Maksim332


辛弃疾真乃当代英雄,然不幸英年早逝,实为不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