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好汉都是些什么人,为何会占据梁山那么多年?

晕海的感觉


“英雄莫问出处”,说白了就是你要混好了,出身也就无所谓了。可是现实生活中有时候却不是那么回事,如果出身不太好,你的成功之路将会受到很大的阻碍,否则当下也不会衍生出“拼爹”一词。

古代亦是如此,在古典四大名著中就能看出来。《西游记》中你要是出身不好,成佛成仙都困难;《三国演义》中你要是出身不好,创业打天下都困难;《红楼梦》中你要是出身不好,嫁人都困难;《水浒传》中你要是出身不好,当官都困难。

《水浒传》中,一百单八将的出身,决定了他们上梁山的态度,这不仅决定了水泊梁山的走势,也直接决定这些好汉们的个人命运。

梁山起义被称作农民起义,但是一百单八将里面只有一个农民,就是绰号“九尾龟”的陶宗旺,排水泊梁山第75位,剩下没有一个农民。陶宗旺也是第一个死的好汉,在攻打方腊时,为掩护梁山好汉,力挺千斤石,英勇殉职。

梁山好汉的出身大致可以分为四类:朝廷命官型、土豪型、手艺人型、黑社会型。

朝廷命官型

朝廷命官型好汉在梁山好汉占比将近五分之一,宋江就是典型代表之一。古代常说的“官吏”,“官”是有朝廷编制的,而“吏”是又官直接委任,是专门为官服务的,是没有朝廷编制的。严格来讲宋江并不属于朝廷命官,仅是个小吏,相当于现在的秘书,文案。掩护晁盖等人智取生辰纲一事暴露,误杀阎婆惜,被迫惹上官司投奔梁山。

宋江毕竟是在官场上混过的,当朝廷提到招安时,梁山好汉大力赞成的几乎都是这种出身的人,都想着最后还是要归顺于朝廷才是正途。毕竟归顺朝廷的日子才算安稳,还有俸禄可拿,不用再背着土匪草寇之名度日。

黑社会型

所谓的黑社会型都是当时已经在黑道混得不错的一些山大王,已经各自占有一个山头,只是因为各自山头的战斗力太弱,才有了三山聚义,最后都靠向梁山一个大山头来打天下。黑社会型好汉潜意识里是反对招安的,首先他们逍遥自在惯了,不想过体制内生活被约束,更重要的是,以前他们都和政府打过交道,都是和政府对着干的一伙人,对政府并无好感。

但是这伙人都有一个公同的特点,就是讲义气,当宋江说归顺朝廷时也便跟着去了。但是他们无一例外,没有一个是好下场,征方腊时全部殉职了。黑社会型好汉注定成为炮灰,因为他们和招安里的统治阶级利益方向是不一致的。

土豪型

刀叔认为他们是最冤的,本来个个家财万贯,锦衣玉食,却被梁山盯上其丰厚家产,被梁山陷害的妻离子散,家破人亡,没有办法才被迫上的梁山。所以一有招安的机会,便巴不得摆脱这种土匪的日子,过回正常合法的生活。玉麒麟卢俊义、小旋风柴进、扑天雕李应便是典型代表。

但是土豪型好汉和官府类型的还不太一样,他们并不恋栈权威,只想过会逍遥自在的大财主生活。所以这个类型的好汉,只要不太执迷于功名利禄,一般都得了善终。

手艺型

也就是中下层劳动人民。这类型好汉占据了一百单八将的绝大部分,如郑天寿(银匠)、孟康(造船)、侯健(裁缝)、汤隆(铁匠)、萧让(字画造假)、金大坚(石匠)、凌振(做火药)、道全(郎中)、蒋敬(会计)等。

这类人都是凭借这些小手艺混饭吃的,可是不足以能够让他们有更好一点的生活,有的生活过的甚是艰难。他们上梁山只是为了能改善一下生活,能安安稳稳地在梁山定居。他们没有什么主见,离开梁山便又过会以前艰苦的生活,所以招安时也只能跟随宋江,注定下场比较惨。

所以,施耐庵写《水浒传》时,其实早就按照出身阶级安排好了所有好汉的最终去向,不难看出在小说中出身不好的都当了炮灰。


刀墓手札


有人说少不看水浒,老不读三国,其实这话有一定道理。水浒传描写的是水泊梁山一百单八将占山为王的故事,其中的打打杀杀,恩怨情仇,血腥场面,确实不适合少儿品读。

那么聚集在水泊梁山的这些好汉都是些什么人?他们为何能长期占领梁山那么久?

我来回答这个问题。首先我们知道在梁山一百单八将当中,他们的出身是这样的。其中在宋朝各级政府当官的有三十三人,包括(宋江,武松,林冲,鲁智深)等人。占山为王的江湖黑道人物有二十五人,包括(杜千,宋万,公孙胜,郑天寿,王英,李袞)等人。地主和富户出身的有十人,包括(卢俊义,柴进,史进)等人。开酒店的个体户出身的有九人,包括(张青,孙二娘,施恩,)等人。打鱼出身的有八人,包括(阮氏三雄,李俊,)等人。行医看病等技术人员有六人,包括(神医安道全,)等人。小偷小摸的有三人,包括(时迁,)等人。其他行业出身的有十四人。


由此可见,朝廷为官的和江湖黑道的就占了半壁江山。这些人对后来的梁山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这些之前就是占山为王的人,他们过着“此山是我开,此树是我载,要想从此过,留下买路财”的强盗生活。到了梁山后,势力逐渐壮大。所以这些五花八门的人汇聚在一起,想干一番事业那还不是轻而易举的事。

要钱有钱,要人有人,凭借着八百里水泊天险,干着替天行道,除暴安良的事,梁山这帮兄弟过着衣食无忧,大碗喝酒,大块吃肉的乐哉日子。


另外这些人,大多都是被朝廷陷害逼上的梁山,所以他们以梁山为家,以兄弟情义为重。这一百单八将中除了三位女性以外,其余的全是大老爷们。这些老爷们当中有过婚史的也就三十几个人,剩下的七十多个都是精力旺盛的光棍汉。

这么多无牵无挂的大老爷们聚集在一起,而且个个都是精通武艺,打起仗来那还不是如狼似虎般的勇猛。因此梁山在重大战役中都是屡战屡胜。

梁山好汉们大多都是些没文化之人,除了吴用,卢俊义,柴进,燕青这几个算是有点文化,其他的都是大老粗。所以这些人是很好管理的,他们认为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既然上了梁山,入了这个大门,那就是以吃喝享受为主。

所以他们在前梁山(晁盖执政)时期,基本上就是过着这种生活,没有一个执政纲领和长远的发展目标。

直到后来宋江到来,梁山才逐渐统一了目标,迅速的发展壮大起来。说白了,梁山上这帮兄弟就是好管理。



总结就是两点因素:

一,梁山好汉大多是身背命案没有办法来到梁山。或者是被蛊惑诱骗家破人王亡后,无家可归上了梁山。所以梁山就是他们的唯一归宿。

二,梁山集团最大的硬伤就是没文化,俗话说得好“没文化真可怕”。没文化就好管理,这也是宋江看到的一个契机,因此他可以轻松驾驭整个水泊梁山。

这些因素也让梁山兄弟能够长期占据水泊梁山,立于不败之地。


任驰赢天下


让我们姑且把小说当成现实,用现代的观点分析一下这个问题。

以前老师告诉我们《水浒》就是一部逼上梁山的故事,我们被骗惨了有木有?!还说梁山好汉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我们上当了有木有?!!

真正被逼上梁山的寥寥可数,林冲是最典型的代表,解珍解宝也算吧,柴进虽说是逼上梁山的,但他一贯窝藏逃犯,早晚也是要出事。真正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大概只有一个鲁智深。还有被宋江逼上梁山的:卢俊义、朱仝`、秦明。有大量军官战败后无奈上了梁山的,也算被宋江逼上梁山了。

其余的人,大多不是什么安分守己的人,因为违法乱纪行凶作恶无法在家乡混了,或者不想做本分百姓,看到梁山可以跟官府对抗,干脆就去入伙了。

说几个突出的人物:武松落草的原因不是替兄报仇,而是帮黑社会抢地盘。孙二娘夫妻是杀人恶魔,李顺是渔霸,张横是杀人如割草的水盗,戴宗李逵是司法界败类,柴进宋江是黑社会保护伞。

当然不可否认这伙人有江湖义气,具体体现在江州劫法场

宋江作为一个官府人员,家中有一定的财产又愿意结交一些江湖人物,因而在江湖上有很大的名气(跟隋唐演义中的秦琼是不是很像?)但是阴差阳错,犯了砍头的罪,无奈之下做了老大,晁盖死后就做了大佬。

但是宋江念念不忘的是重新回到体制内,混个一官半职光宗耀祖。他也知道凭一己之力无法说服这些粗野的汉子,于是采取了两项措施:

一是招纳周边山头入伙,壮大梁山的同时平衡各方力量,使梁山元老不敢合伙反对自己二是用各种手段吸收军官、公务员和社会名流,为将来接受招安拉票。

这样梁山的构成变得相当复杂了。我们判断这样一个群体是乱匪还是起义,首先要看他们有没有纪律的约束,是否对平民下手。可以说从宋江上山后,梁山明显地有了纪律,打家劫舍的事很少了。但是为了迫绛秦明,屠杀了一村无辜百姓!

事情的性质就变得复杂了。后来我们只能用一个含义同样复杂的词,一个用在英雄和匪徒身上都可以的词,来描述这伙人:

“好汉”!


混沌先生7


谢谢!

梁山好汉大部分是落难,被现状逼迫得走投无路的人。家庭,事业,或者有某方面不顺,造成了非常严重的人生悲剧,对其政治上有偏见的人们,在盛怒之下,反抗当下的世道,从而触犯了当时的朝纲,被朝廷通缉的一帮“贼配军”。



他们需要有一个人生的理想或者抱负作为生存下去的信念,或者是依靠!从而可以充实自己悲凉的人生。只要有一个地方,有一个人可以带领他们实现这个目标就可以了!然而,这个地方就是梁山,这个人先是晁盖,后来成了宋江。当这一切实现之后,这个团队需要修养生息,这个团队也需要更加精进的思想来达成自己的目标!一个团队需要实现自已的目标,需要时间与资源,更加需要机会!


这么多年的等待也只是在孕育这个机会!但是有了机会,没有实现的能力,也只有越弄越糟糕!从而使机遇变成了危机四伏的一个东西!宋江刚好充当了这样一个角色!愚忠而胸无城府毁掉了这个机会!八百里水泊梁山108将需要的是一个枭雄,而绝非是一个满腹仁义忠孝的儒将!在作者历经人生的种种磨难之后,始终记得当年朋友的一句话,人只有在三十岁之后才能看透生命存在的意义及价值,才可以看透社会所赋予人生的种种的意义及价值!


有时,英雄需要稍稍地转换一下角度,有时是中有非,非中有是,对中有错,错中有对。要达到佛家究竟圆满的境界,运气是一方面,努力又是另外一方面!佛家说的好,人生一切皆如雷如电如梦如幻,一如电光火石,一如梦幻泡影,都在各自的舞台上相互无奈下去罢了! 宋江带领108将,使其陷入无法自拔的深陷,间接地害死了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成歹历史的罪人,永远地被钉在了耻辱柱上!军师吴用作为一个宋江身边的智囊,在梁山108将死的死,散的散之后,缢死在了忠义堂上!


后世有诗云: 生当庙食死封侯,男子平生志已酬。铁马夜嘶山月暗,玄猿秋啸暮云稠。不须出处求真迹,却喜忠良作话头。千古蓼洼埋玉地,落花啼鸟总关愁。作者自作诗一首: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秋风无事何染尘,潇潇风雨愁无限。人生闲来悲秋风,不如拿起锄头修地球!离离原上草,野火烧不尽,春风也未来,如若问事问非问对错,放下笔杆细思量!


宋江的一生确实如他所说,是一个历史的罪人!把好汉们带出了深渊,带上了梁山水泊,可又带入了苦难的泥淖之中!这样的结果,从头至尾,从上到下,宋江脱离了牲畜的本性,又轮回如初,毁掉了自己的清白及一世英名!细说从头,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荣损掺半,平静如水!宋江算是把自已砸了,连后世都带来无尽的谩骂!几十年后元曲大家张养浩诗云: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风行君带你从细微处解读不一样的文史,欢迎欣赏


日记哥爱读书


看《水浒传》对梁山好汉这个笼统的称呼实在是不敢苟同。凡是上梁山的各路人马都是五花八门,各有故事,有的被逼上山的,也有被骗上山的,还有被拿上山的,还有为生计的,还有不少杀人犯罪,躲避法律制裁上山的。因此,有些根本称不上好汉,地痞流氓,杀人越货,开黑店卖人肉包子的怎是好汉?其中象催命判官李立,母夜叉孙二娘夫妇,揭阳镇穆氏兄弟,黑旋风李逵不管青红皂白,以杀人多为荣耀,似此等何称好汉?水浒中确有顶天立地,扶弱除霸的好汉,象鲁智深、武松、史进等人。由于前期晁盖主政时管理不到位,众人上山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后来宋江主政树立了"替天行道"的大旗,梁山才日渐发展壮大,也把各种出身的人笼络在一起,有了明确目的。


天山月3


梁山上的这些人,几乎每个都是杀人犯,杀人放火心狠手辣之徒。说梁山是黑社会聚集地也不为过。

试想这样一帮人,梁山周边的百姓肯定不会去招惹,有黑道的人想要梁山,估计也没有那么大的能耐能从这帮人手里夺走,很多黑道中人或者吃了官司的人无路可走,都纷纷上了梁山,导致梁山越来越壮大,可以说,也许只有朝廷才能跟梁山打一打,但是盘踞梁山多年的好汉们占据地利,也不是那么容易就被攻破的。所以,就当时的乱世而言,这么一帮杀人不眨眼的人占据一座山,朝廷也攻不破,自然梁山也就很多年被占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