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崇禎詔安李自成,讓他去打滿清,結果會如何?

冰風50515698


如果崇禎能招安李自成成功,共同抗擊後金,歷史肯定會改寫。

但以崇禎剛愎自用,簡單暴戾的性格,他會招安嗎。李自成和明朝反覆血戰了那麼多年,他會真心接受招安嗎?

顯然都不可能。所以,歷史也就是已經過去的那個樣子了。

歡迎點評。


WM曉奇


如果崇禎招安李自成,讓他去打滿清,結果會如何?

崇禎皇帝是後人給的稱呼,其實本來應該叫做明思宗朱由檢。首先,先給崇禎皇帝說兩句好話。

  • 崇禎其實是一個,比較平庸的皇帝,但是,他是真的想要復興明朝。當然,因為個人能力還有性格的原因,導致了他的種種努力,都付之東流,最後導致明朝亡於崇禎,成為亡國之君。

至於說,崇禎招安李自成,確實存在這個可能。並且。李自成本人,也有這個意向,只是條件比較苛刻,最主要的就是李自成想要想要裂土封王。所以,崇禎因為種種原因,沒有答應。

雖然條件比較苛刻,但是,在現在看來,如果真的答應李自成的條件,為明朝換回喘息之機,也不是不可以的。

如果崇禎真的,答應了李自成的條件,封李自成為“闖王”,會對當時的歷史,造成什麼樣的衝擊呢?

  • 首先,崇禎不用上吊自殺,為明朝換回喘息之機

“闖王”李自成該條件達成以後,雖然雙方還是敵對關係,但肯定不會攻打北京。也就是說,明朝就不會滅亡,最起碼不會在當時就滅亡在李自成手裡。而顯然,崇禎也就不用上吊自殺,明朝也就換回了一絲喘息之機。實際上,當時崇禎採取的,種種急迫的行為,也正是因為,明朝留給崇禎的時間真的不多了,如果能夠有幾十年的時間作為緩衝,結局必然將大為不同。最起碼,崇禎不會成為亡國之君。

  • 其次,吳三桂不會投降滿清,李吳聯軍的出現成為了可能

歷史上,吳三桂的投降,雖然是因為種種的原因。比如說滿清勢大,吳三桂的家眷包括陳圓圓落到李自成手裡,吳三桂與李自成火拼之後導致兩敗俱傷,當然還有就是崇禎的自殺是最重要原因。

但是,這些原因隨著李自成被招安,都成為過去。闖王李自成的談判條件,就是李自成將會率領闖王大軍,打擊滿清大軍,必然會前往山海關抵抗後金的大軍。將會出現李、吳聯手的局面。

  • 最後,山海關不會淪陷,多爾袞率清軍入關成為妄想。

在李自成、吳三桂聯手之下,滿清攻破山海關,進入關內,也就成為了妄想。並且,可以想到,滿清的後金政權,必然會遭到李自成和吳三桂的瘋狂打擊。

實際上,如果沒有李自成出現,就只有吳三桂一個人,憑藉山海關的險要地利,也能夠抵擋多爾袞的滿清大軍。在歷史上,多爾袞之所以能夠順利率領清兵入關,就是因為吳三桂和李自成兩個人,在兩敗俱傷的情況下,給了多爾袞可趁之機。吳三桂被逼無奈投降。

隨著李自成被招安,山海關在吳三桂的掌控下,本身就是穩如泰山。再加上李自成的大軍。可以想象。兩者相加可以對多爾袞,也就是當時的後金政權造成沉重的打擊。

或許,明朝末年會成為一個南明政權,李自成的闖王政權,甚至包括吳三桂之類的野心家政權,形成一個三國鼎立的新局面。

但是,不管如何,清朝的出現必將成為不可能。

我是春秋百曉生,和大家共同分享不一樣的歷史人物。想了解歷史人物,學習歷史知識的可以關注我,感謝大家支持。


歷史公元


我從小就喜歡看《水滸傳》,並且還去查過史書,正史沒有記載,但野史有記載。據野史記載,梁山好漢實際上只有二十多人,宋江等綠林好漢並未被招安,也沒為朝廷所用,而是最終被朝廷全部剿滅,沒有一個人屈膝投降。

梁山好漢劫富濟貧,懲惡揚善,為廣大底層人民所愛戴,所以後來施耐庵老先生創作了《水滸傳》以慰眾人,大家千萬別當真。

之所以《水滸傳》的結局是宋江被招安,梁山好漢都沒什麼好下場,主要是因為不這麼寫,《水滸傳》就沒法流傳於世上,政治正確什麼時代都一樣。

至於說大明崇禎帝為什麼不招安闖王李自成,讓他去幫大明抗擊後金,個人認為:

1,當時後金對大明只是侵撓而已,並不致命。後金實力並不雄厚,無力併吞中原。後金只是想得到大明的承認,取得與大明平等的政治地位而已。倘若中原不亂,闖王不去攻打北京,崇禎帝不被逼死,就不會有清朝入關的機會了。

2,李闖王的實力可以攻下北京,可以說崇禎帝手中沒有足夠的籌碼去招安李闖王,除非將天下許給闖王還差不多。倘若如此崇禎帝就沒必要與闖王談判了。

個人認為崇禎帝不可能與李闖王談判或妥協,因為雙方不存在可以妥協的空間。

崇禎帝或許沒有千古一帝的才能,卻是個有氣節的帝王,士可殺不可辱!


鬼影147951010


歷史上宋江與李自成是兩條道路上不同的人物,宋江是官吏出身,而李自成是私塾教書先生出身。

兩人的背景與歷史出發點也不一樣,宋江之所以能取代晁蓋成為水泊梁山1O8將首領,靠的是儒家思想仁義禮智信,而自宋江本人自108好漢,前身都是大小官吏出身,由於在官場有的受到奷人迫害,有的是官場上不得意受排擠,而被迫上梁山與朝庭作對造反。

可以講宋江心術不正,一旦宋徽宗下旨進行封官許願詔安,宋江就立馬答應。

先是對付北遼,後又攻打方臘農民起義軍,取得勝利後。

沒有利用價值,而被宋徽宗賜死。

關鍵是崇禎沒有詔安李自成對付後金,重要的一點,李自成是農民起義軍統帥和首領,目的和目標只有一個,就是要推翻明朝崇禎皇帝,建立自已的霸主帝位。

就是崇禎下旨詔安,也不可能自己讓位於李自成。

因此崇禎皇帝知道不可能使李自成詔安。

那時民間流傳農民起義軍的歌謠中唱到,開開大門迎闖王,要吃糧找闖王。

後來李自成率農民起義軍攻克北京,崇禎在煤山上吊自盡。

由於農民起義軍成份複雜,加之軍紀不嚴,以及包括李自成本人進城後,農民起義軍高級將領大肆搜刮民旨民膏和霸佔前朝美人名妓,生活貪汙腐敗,貪圖享樂。從而導自原明朝之總兵,為名妓李圓圓一怒為紅顏,吳佩孚引領清兵入關,擊潰李自成後,建立了大清王朝。

當中國共產黨人從西柏坡遷往北平進城時,人民領袖毛主席所講的,進城趕考。所指的就是李自成兵敗京城之事,也就是所說的歷史週期律。


老頑童爺爺


其實在歷史上,李自成多次被明朝大軍圍困,李自成都選擇投降,接受收編,可一脫險境,便又復反。

其實在李自成大軍包圍北京的時候,李自成曾經派了一個被俘的太監,到北京城跟崇禎議和。條件是把西北一帶封給李自成,作為回報,李自成願意退軍,並且幫助明朝抵禦清軍的進攻。

可是出乎所有人意料之外的是,崇禎的骨頭居然那麼硬,堅決不願意答應這個條件,最後選擇在煤山自盡,於是明朝滅亡。



陳志明先生


宋江,刀筆小吏,精通人情世故,對官場江湖都遊刃有餘,靠著萬貫家財結交三教九流,混了個及時雨的名聲,但其個人眼光狹小,膽略不足,張橫問他吃餛飩還是板刀面的時候嚇得抱頭痛哭,唯一殺過得人還是手無寸鐵的閻婆惜。。。這麼一個人,不過是欺世盜名而已,真好漢如武松,魯智深後期看透他的本質,根本就不鳥他了,事實證明,他最終的結局就是被朝廷利用了一把然後被卸磨殺驢,僅此而已,他所謂的那些“兄弟”,除了被他坑死的,就是失望透頂自己走的(武松魯智深),還有跟他沒感情,不鳥他做鳥獸散的(李俊等,燕青)。

而李自成不一樣,天生的造反派,具有很強的革命精神,屢敗屢戰,堪稱打不死的小強,但他和朱元璋不一樣的是,他缺乏政治天賦和,他的團隊也遠不及劉邦朱元璋,以至於攻下北京後李自成集團反而不知所措,處置不當,造成人心盡失,更搞笑的是吳三桂在前面守山海關,他在後面弄死吳三桂的親爹,搶了吳三桂的錢和女人,讓吳三桂投訴了野豬皮集團的懷抱。。。

但總得說來,李自成攪動天下,轟轟烈烈幾十年,也算是個梟雄人物,但宋江卻一事無成,坑害兄弟!

而且崇禎不是沒想過招安,但其時李自成做大,而且李自成本人也反覆無常,提出了封王裂土的要求,這是崇禎這種性格的人不能答應的,這也是崇禎自身的原因造成的!


小山村的狼哥




李自成和張獻忠不一樣,他是體制內出身的人,早年在寧夏驛站當服務員,驛站雖然是個小地方,但是南來北往,接待的官員也不少,多少見過一些世面,宋江的故事或許他也熟悉,加上他的前老大高迎祥被孫傳庭俘虜後送到北京,被崇禎皇帝凌遲處死,這些場景和典故,不可能不會在李自成腦海裡留下深刻的記憶。

這些痛苦的記憶和慘痛教訓,註定了李自成不會接受明朝政府任何形式的招安,更不可能接受招安後去替崇禎皇帝打後金的皇太極。1636年,另外一支農民起義軍的領袖張獻忠投降了,但是張獻忠也沒有完全相信明朝政府,而是臨時權宜之計謀,兵不卸甲,刀不離身,一年後再次起義。



所以說,李自成不可能接受崇禎皇帝的招安,他們是不共戴天的仇恨,是魚死網破的關係。後世很多人傳言,李自成在1644年春天率大軍打到北京城下的時候要和崇禎皇帝議和,說崇禎皇帝只需分裂西北的土地封李自成為王就可以撤兵回陝西,這樣想,真是太天真了。

李自成要是這樣的話,我認為是不可能的,這個時候,李自成已經擁兵幾十萬,已經把自己當成朱元璋了,京師唾手可得,此時建立自己的朝代,開創一代基業,曙光就在前面,建立自己的家天下有何不好?還有什麼必要再和腐敗不堪的明朝談判,當一個朝不保夕的藩王?



後世傳言李自成在北京計劃接受招安,說李自成願意去當西北王或是去打滿清,其實這都是想當然,李自成在最艱難的時候都沒有接受過招安,何況是擁兵百萬、兵臨城下的時候?歷史不帶這玩的。

我看了很多歷史資料,看出的結論就是:李自成的特點和崇禎皇帝差不多,他們都是鐵血漢子,死都不會投降。實際上,他們至死也沒有投降。


坐看東南了


李自成因為被裁員走上造反的道路。造反?那是千刀萬剮的罪行!所以從造反的那天起,李自成就從來沒有真心想過被詔安。崇禎皇帝刻薄寡恩,對待自己的大臣袁崇煥,熊廷弼,一個是千刀萬剮,一個是傳首九邊。這樣主子值得效忠嗎?更何況李自成這個造反派?所以題主的問題多此一問!


愛看愛思考


宋江不是因為吃不上飯而造反,他領導的所謂農民軍,不過是一群土工農商結合體,裡面江洋大盜,小偷流氓,政府底層公務員,不良奸商,軟蛋軍人,地主豪強,好吃懶做之輩。李自成這邊全是被政府地主逼得走投無路的流民,是真正的活不下去了,才造反的。崇禎為啥不招安李自成,兩個原因,沒錢,也不願意妥協。實際崇禎接的攤子並不爛,是自己打爛了。


最愛秋月1


其實李自成在打到北京城下的時候向崇禎提出的和談條件就是封西北王,給餉銀百萬且願為朝廷平遼東!但是崇禎很清楚李自成求封王不過還是在仿效朱元璋對韓林兒的策略,先封王開國置百官之後就是弒君篡位了(韓林兒就是被朱元璋活活淹死的)即使表面招安成功日後自己的下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