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是怎么来的?

天下第一问道僧


清明,是中国人最看重的时节。

与劳动生产密切相关!

1 节气

清明,二十四节气之一,“春雨惊春清谷天”,春分之后,正值春盛,气象始新,农历三月左右。

《历书》云:“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

“清明”二字强调气清景明,清正明净。

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春作耕种好时节,“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

意味着耕作生产的开始,关乎民生,是劳动者生产生活的智慧与经验。2 来源

清明源于上古的春祭活动。

正式成为农事节日,源于汉武帝时制定《太初历》。

是生产生活中而举行的各种活动。

融合了寒食节与上巳节,唐时确立为“五礼”之一,逐渐有了文化内涵。

寒食节源于上古劳动生产的“改火”。

什么是改火呢?

灭旧火,吃冷食,起新火,始生产。

《周礼》中有记载,仲春干燥,劳动人民保存的火种容易起火,往往要进行隆重的祭祀活动,把上一年传下来的火种熄灭,重新钻燧取新火,开始新一年生产与生活。

至唐宋,被清明节取代。

宋代王禹偁 有诗:“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上巳节指农历三月三,有桃花节之称,古代人要在这一天去河边洗澡,踏青,袪除灾病之意。

孔子《论语》有:“暮春者...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而民间关于清明的来历,更有传奇色彩。

《左传》与《史记》都有记载。

逆袭为王的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重耳,有段落魄的岁月。

因政治迫害,流亡国外19年, 有一次差点饿死, 随臣介子推就割下了自己大腿肉,给晋文公做了一碗肉汤。

因“割股充饥”而活的晋文公,成了王,封赏群臣唯独忘了介子推。 良心发现后,亲自带人去找,甚至放火烧山。介子推太过清高愚忠,死活不出来,背着老母被烧死,还留一血书:“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

为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将这一天定为寒食节,禁止生火,后一天为清明节。

古代帝王重视清明,不光是劳动生产,祈求风调雨顺,还有自我警醒,政治清明的意味了。

宋代黄庭坚 有诗:“ 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侯。 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所以,“清明”二字,不仅只是自然时节,气清景明,春盛之时,农耕佳节,还承载了古代人美好愿望,天人合一,政治清明,家和国泰。3 习俗

清明是古代三大祭(清明 中元 冬至)之一。

皇帝要做的是祭祀天地,凭吊祖先。

大臣们自然“官员士庶,俱出郊省坟”。

扫墓,祭拜祖先,追思怀远,是清明节最重要最基本的大事,古今皆是。

这是家国精神的传承与守望。

此外,

踏青效游,经过一冬的蛰伏,清明走出家门,感受春天的气息。

宋代吴惟信有诗:“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

插柳,折柳,戴柳,有避免疫病,祈求福安之寓意。

唐代韩翃有诗:“春城无处不飞花 ,寒食东风御柳斜。”打马球,荡秋千,尤其唐时蹴鞠,是很流行的君民同乐的活动。

王维有诗:“蹴鞠屡过飞鸟上,秋千竞出垂杨里。”

所以,清明时节,人们是比较爱玩的!

清明节吃啥?

青团:艾草汁拌进糯米粉,裹进豆沙馅儿或莲蓉,青草香,踏青好零食。

馓子:类似于将面条油炸的零食。

清明除了生产,便是娱乐,春天万物生长,自由勃发,似乎人的生命也要得以释放与张扬。时至今日,清明的意义越被人重视。

回乡祭祖是基本的。

重要的是,清明放假,可以回家!

相对于以前,在外谋生的人更多,而清明便成了感受家,感受乡情的重要节日。

清明也被赋予新的意义!

唐史料记载:“寒食清明,四日为假。至贞元,寒食清明,宜准元日节,前后各给三天。”

唐代时清明最多可休七天假,羡慕!

清明,被列为法定假日,是文化的传承与回归,不忘初心,延续传统!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怀一颗敬畏之心,愐过去,生生不息!


一绿浮芳


清明节的起源问题,人们一直和寒食节联系在一起,其实并不准确,因为现在的清明节是上巳节、寒食节、清明节令等多个传统节日合流而成。

(1)今天的“清明”起源于唐代,具体年份我们可以暂定为开元二十年(732年)

“清明”是我国传统节令之一,起源前秦时期就已经出现,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好时节。因此,对我国农业文明非常重要。对于农民来说,清明应该是最重要的日子,所以,他逐渐将上巳节、寒食节合并了。

寒食节首现于东汉桓谭(公元前40年到公元32年)的《新论》。

上巳节也是古老节日,曾经是中国最重要的节日,其形成于春秋时期,曹魏之前属于国家级祭奠,主要内容就是祭祀先人、祈祷去除灾病。曹魏时期因为固定在每年的三月三日,因此,就与清明节非常近。

因为,清明节令很重要,民间开始将这三个距离非常的重要日子(都在三月初一到初七),逐渐和清明合并。具体日期我们可以通过清明和寒食节合并那一年开始,即开元二十年。

目前,国家级规定的清明、上巳、寒食统一,是在唐玄宗开元二十年,那时朝廷规定:寒食上墓,《礼经》无文。近代相传,浸以成俗,宜许上墓同拜扫礼。

所以,我们可以将这一年作为三节合一的日期。

(2)寒食节只是冷食禁火,是“清明节”诸多内容之一,但“清明节”最主要的两项内容是:祭祀、踏青都是来源于上巳节

寒食节在东汉以前是在冬季,东汉后改在了春季。民间说的为了纪念介子推只能用于闲谈。寒食节来源于古代中国长期的生活习惯,因为季节不同,要用不同的树钻不同的火种,在这期间就要禁止生火。

上巳节是每年三月上旬的第一个巳日,进入秦汉后,上巳节成为“大节日”,甚至可以说是最重要的节日。


它们和清明在唐代合并,逐渐形成清明节,其主要内容就是:招魂祭祀、祓禊、佩兰草、踏青、野游、冷食等。


坐古谈今


说起清明节,人们当然忘不了扫墓和祭祀先人,是我们中华民族文明传承。那么凊明节又是怎么来的呢?


相传很久以前,清明也叫寒食节,踏青节尝青节。在清明前几天,一般都吃生食,以纪念先人。每年的阳历四月四五日也是大地回春,春暖花开的季节,是人们赏花赏景的好时机,所以也叫踏青节。那尝青节知寒食节又是为何呢,大地回春,气候变暖,各种嫩芽,嫩叶,野菜味美爽口,营养丰富,在城里很难享受得到的美味。

清明有几层意思,一是表示气候,空气清新,气候宜人,春暖花开,山清水秀,透亮清明。二是表示人,做人要既清则明,像一潭清水明清透亮,做一个清清白白,光明正大之人,做一个受人尊重之人。网图。


有缘人153832681


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节日文化是诸多文化当中的一种。清明节和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可以说是中国人最重要的五个传统节日,它原是二十四节气当中的一个节气。而近世所说的“清明节”,融合了寒食节、上巳节,其内涵更加丰富。

二十四节气定型于秦汉之际,是先人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仰观天文俯察地理中知人事总结得来,融合了天文地理、几何算数、农业种植等方面的学问。古人将一年分为春夏秋冬四季,每个季节又分为孟、仲、季三期。

仲春末季春初,春风拂面暖阳融融,万物发陈生机勃勃,到处一片郁郁葱葱的景象,人到外面游一游走一走,会觉得神清气朗心里亮堂。这个时节有时候也会下雨,春雨浇灌滋养万物,同时带有寒意,让人意识到这是一个需要耕种劳作创造的时节。人们在游乐玩耍的同时,也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目标,思考并明确自己这一年的规划。古人命名“清明”,应该有这个意义在内。

古代的清明节最先晚于寒食节而早于上巳节,唐代将上巳节固定为三月初三,由于这三个节日在时间上都非常接近,后来便合并成一个节日:清明节。应该说,近世的清明节,是包含了寒食节和上巳节的。

传统文化在需要继承的同时,也可以创造性地根据当下实际加以发挥改进。今天的社会逐渐在脱离过去的农耕形态,现在说的清明节除了延续传统节气的含义和习俗之外,我想还可以赋予“清明节”新的涵义。

中国人的集体意识里,有根深蒂固的祖先、宗族和家庭观念。这种牢固的观念一方面导致我们在科技和制度方面的创造革新有些不足,同时也正是华夏文明的基因在经历无数次劫难之后得以不灭的因由。

“清明节”这一天,国家层面会举行公祭,祭奠我们中国人的共同祖先轩辕黄帝;个人层面会用各种方式祭祀自己家族中的祖先和逝者。还可以鼓励号召人们集体自愿祭奠历史上的古圣先贤和忠良先烈,将清明节同时变成一个文化教育和爱国教育的节日,最终形成社会风清气正开放文明的“清明”局面。


邹泽江的光阴故事


清明既是节气,又是节日。又称为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古时候就有春秋二祭,清明就源自春祭活动。外国信仰上帝,而我们则信仰祖先,这是清明节能形成的重要因素。

经过发展,清明融合了寒食节,上巳节的习俗又加上各地不同的民俗后才逐渐形成了现在的清明节。

1.寒食节

融合了其禁火,冷食习俗。传说是为了纪念春秋晋国的忠臣介子推。但其起源是沿袭上古改火旧习(仲春以木铎修火禁于国中——《周礼》)。当时古人常在这个季节进行祭祀活动,然后把所有遗留火种熄灭,重新钻出新火,所以称为改火。这个过程持续时间长,期间只能吃生食,所以叫寒食节。

2.上巳节

主要风俗就是踏青,到河边洗浴来祈福消灾。又称重三或者三月三。到了宋代突然就销声匿迹。云南泼水节依稀有这节日的影子。

清明历史虽然悠久,但盛行起来还是在唐宋开始的。一些政策也是那时开始制定的。随后就逐渐有了现在的样子。


打酱油酱打


清明节,是春分后的十五天,既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又是一个节日,又叫“清明祭”,用民间的话讲,就是上坟扫墓的日子,是我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

关于清明节的由来,有以下几种说法:

  1. 最早起源。据说,清明节最早起源于古代帝王将相的“墓祭”之礼,秦汉之后贵族没落,后来,民间老百姓才效仿此礼,在这一天祭祖扫墓,并历代沿袭至今,成为中华民族固定的风俗习惯。不过,中华民族自古就有不忘祖先、尊祖敬祖的优良传统,也在情理之中。

  2. 美丽传说。据传,春秋战国时期,流亡国外的晋文公重耳,逃亡的途中找不到吃的,跟随他的大臣介子推就割下自己大腿上的肉,为晋文公做了一碗肉汤充饥。历经磨难,晋文公重返晋国做了国君,他封赏群臣时,却独独忘记了介子推。然,介子推并不愿接受封赏,而是身退隐居去了。晋文公闻听,羞愧难当,并亲自派人去请介子推,熟料,介子推已死,装殓时发现一封血书,上言:”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原来是介子推作为臣子的一片忠心。大家可能都听过这个故事,先不说其真实性,为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将这一天定为寒食节,禁烟止火,只吃冷食,以寄托哀思。我国北方从此便成习俗,年年有寒食节,清明节扫墓第一人为晋文公重耳,被扫墓第一人为介子推。

  3. 历史久远。据说,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了。可真正意义上的祭祀活动,来源于汉高祖刘邦。楚汉之争,历经数年,刘邦终于打败了项羽。登上皇位的刘邦有一天想要到家乡沛县看看,走到半道,侍卫问高祖先去哪,刘邦说想去自己父母的坟上看看,可到了之后,乱坟零乱,坟地翻了好几遍,怎么也找不到父母的坟墓位置,无奈,刘邦便想了一个办法:将一手碎纸洒落空中,如果有哪片纸落到一个地方,风都吹不走,那就是父母坟墓的位置。嘴里说:上天保佑。半天,侍卫发现有一片纸落在了一处坟墓,刘邦高兴的说:找到了,找到了。至此,刘邦大修父母坟墓,并成为皇家陵墓。后来刘邦祭父母的事情传到了民间,老百姓也效仿之,在自己祖先坟墓前,用石头压一块纸片,就是自己祖先坟墓的位置,每年清明都来祭拜。


沸腾的灵感火花


外出踏青日,

回乡祭祖时。

他乡游子归,

只待清明至。

四句实言道罢,且听我把清明的来历慢慢道来。在我们这地方清明也叫寒食,老百姓说:人还有个大名小名呢。何说节日,那么大名是清明,小名就是寒食。当然这都是笑话,闲言少续,书归正传:话说很早很早以前春秋时期晋国公重耳迂难之时饥饿难忍,手下臣子芥子推为保国君,割已腿上肉熬汤让重耳食之,重耳得一生还。晋国平定后芥子推不贪图高官厚禄,解甲归田孝敬老母,他言道:乱世保君恩,太平孝双亲!重耳几次请他回朝享荣华富贵,他毅然狙之,然而背起老母避于密林。重耳感恩心切为逼出林,下令放火烧林。最后芥子推母子被烧死一枯柳下。重儿后悔莫及。为记念这一忠孝双全的芥子推就把清明这一天定为寒食,下令众百姓三天不动烟火,把这一天定为祭典逝去的祖先及亲人的日子。以至延续到现在,国家也将清明节这一天定为法定节日.。我们故乡在这一天扫墓上坟,烧低点香,门上插柳条(插柳是悼念芥子推死在柳树下,随之烧死的枯柳又生芽旺枝)不知各地朋友清明节有什么不同的风俗也给咱说说?











崇山峻岭175698154


清明节是我国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排第五位,是阴历三月的节,距离冬至105天,离立春6O天,春天90,就仅剩下三分之一了,孟仲季春,只余下季春,此时已春和景明,万物吐故纳新,春光明媚,景色清明,一派春意浓浓的新气象,所以就用“清明”来形容之。清明,太阳黄经在15度上,天气会越来越暖和,很利于农作物生长了。

清明不但是二十四节气之一,还是我国一个传统的敬祭节日,说起来还有故事:清明节前一日为寒食节,是为纪念贤臣介子推而形成的。在两千六百多年前,晋献公的儿子重耳为躲避后母骊姬陷害,而流亡在外多年。一次路过卫国,重耳及他的随从被人追击,慌不择路,逃到渺无人烟之地,又累又饿,饥肠难忍,瘫软在地走不动。也对没见了介子推,有的说介子推趁主公危难之时逃走了,但重耳不信,不久,介子推一拐一拐的走来,还捧来一碗肉汤,重耳饥渴难耐,饥不择食,狼吞虎咽,三下两下就把这碗肉汤吃完,这时再看介子推,发现他长袍大面血迹斑斑。原来介子推见重耳饿坏了,故意落在后面,暗暗割下自己大腿上的肉,做了一碗汤给重耳吃。重耳感动含泪,并对周围随从说,将来即位之日,定不忘介子推,要重赏。后来重耳在秦穆公帮助下,回国当了国君,便是晋文公,他一一犒赏了当年随他流亡的功臣,啦独少了介子推。许多人为此抱不平,但介子推却鄙视争功讨赏的人,他还和母亲一起隐居在绵山(山西介休境内),介子推这一举动,很得世人钦佩和同情。后有人上书晋文公,才想起介子推来,遂派人去召介子推,请他出山,但介子推坚决不出,还更隐匿起来,使人找不着了,便有人献计:介子推是孝子,放火烧山,介子推就会背着母亲出来了。于是放火烧山,烧了三天三夜,也不见介子推背母出来,后发现他与母抱着一棵参天枯柳一同被烧死了。晋文公大哭一场,很惋惜,为尊敬介子推的品德,就把介子推母子葬在绵山,立庙纪念,改绵山为介山,并下令以后每年到介子推烧死这一天,也即是清呵前一日,全国禁止烟火,家家吃干粮冷饭喝凉水,以表纪念,后来就将这一天叫寒食节或禁烟节。

因此,在清明节前后,形成扫墓活动,慢慢的沿袭下来,成了人们祭祀祖先的重要节日。





树德汉硕


清明,作为我过传统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旧时被称作三月节,通常在每年的阳历四月五日或者六日。大家都知道,二十四节气是古人以北斗星的斗柄在傍晚时所指的方向来确定的,这便是古书上所说的“斗建”。在《淮南子.天文》中第一次完整的记载了二十四节气的名称,冬至后105天,北斗星指乙,则清明风至。古人认为,万物到了这个时间都“洁齐清明”,所以将这个节气定为清明。

至于,作为节气的清明是如何转变为现在的清明节的,这这里我们就要重点了解一下中国古代三月上旬另外两个祭祀性的节日——上巳和寒食。

上巳原指三月上旬的巳日,魏晋之后,就固定了三月三为上巳节,古代的上巳节人们都要走向原野、走向水边,用春水来洗去身上的宿垢,迎接欣欣向荣的春天。同时,也会在水边举办盛大的祭祀活动,为大地招魂,古代的上巳节可以看做是现在西方的复活节。往后发展到汉魏时期,上巳节不再是那么的庄严肃穆,多了许多的娱乐,那时候的王公贵族中的少男少女,到了上巳节就手执柳枝,嘻游河边。

上巳之后便是寒食节,古人认为,冬至一百五日,是要刮大风、下暴雨的,俗称寒食,又被叫作百五日,三天之内,民间是禁止生火的,只能吃冷食。而寒食节主要活动便是禁火换新火和墓祭两项,送走死火取来新火,万物“洁齐清明”,也有复活的含义,而墓祭是孔子提倡的“慎终追远”的一种仪式。也是包含着感恩的意思。可以说,寒食节相当于西方的感恩节。

“上巳接寒食”,“改火清明后”,由于上巳和寒食两个节日的时间经常重叠,而寒食节和清明节气又是紧紧相连,寒食禁火三日,到清明才换新火。因此,上巳、寒食、清明这三个节日和节气的分界线到了唐代后就已经没那么清楚了,等到了宋代,就自然的合三为一,统称为清明节了。可以说,现在清明节的文化内涵是上巳和寒食两个节日的文化积累。最终形成了现在清明节的民俗内容。


开拖拉机的墨客


清明节既是自然节气又是传统节日,其来历相传是春秋时期,晋国公子重耳流亡途中,在一处渺无人烟的地方,又累又饿,再也站不起来了。随臣介子推暗自从自己大腿上割肉煮汤,让公子喝了,救了重耳。十年后,重耳作了国君,就是历史上的晋文公。文公重赏了当年随他流亡的功臣,唯独忘了介子推。介子推则悄悄隐居到了绵山。

晋文公听说后,亲自带文武百官去请,可是介子推躲在绵山里就是不出来。有人献计,三面点火,留一面逼他出来,重耳依计下令在绵山三面点上了火,可是介子推始终没有出来。

火熄后,发现介子推背着母亲坐在一棵柳树下烧死了。树洞里发现一封血书:“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为纪念介子推,晋文公将这一天定为“寒食节”。

第二年,晋文公率众臣上山祭祀介子推,发现烧死的柳树又复活了,就封为“清明柳”,把“寒食节”的后一天定为“清明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