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名对一个学校到底有多重要?这些学校改名后,名气大大下降!

校名是大多数学生对一个高校的第一印象。虽然人们的第一印象并不总是正确的,但却是最鲜明、最牢固的。由此可见,校名对于一个学校而言是多么重要了。

根据不完全统计,近十年来,全国约二千多所高校中就约有一半的高校是更过名的。在中国大学的更名史上有六次大学更名潮。第一次更名潮是在洋务运动时期,一些旧式学堂经过更名成为了高等学府,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北京大学。北京大学原名京师大学堂,更名后一直都是中国大学的领导者。

校名对一个学校到底有多重要?这些学校改名后,名气大大下降!

第二次更名潮是由于当时全国掀起了“高师改大”的运动。例如,武昌师范更名为武汉大学,也有例外的是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坚守传统改名为北京师范大学。第三次更名潮是抗日战争时期,在此期间有许多大学由于战争的暴力都消失了,但是也有些大学在战火中变得越来越强大。

校名对一个学校到底有多重要?这些学校改名后,名气大大下降!

比如清华大学、北平大学、南开大学在此期间合并成为西南联合大学。第四次更名潮是解放初期。比如国立中央大学改名为南京大学,华北大学改名为中国人民大学。这些大学更名后的发展趋势也是极好的。

校名对一个学校到底有多重要?这些学校改名后,名气大大下降!

第五次更名潮则是国家推行211重点大学政策,这次更名潮实际上以合并居多。北京大学合并了北京医科大学,清华大学合并了北京工艺美术学院,合并后的大学后来的发展也日趋上升。第六次更名潮则是由于近年来高校频繁扩招而导致了生源的紧张,许多学校都是从高职改名后成为了学院,学院改名后成为了综合类大学。

比如郑州粮食学院经过两次更名后成为河南工业大学。

校名对一个学校到底有多重要?这些学校改名后,名气大大下降!

有些大学更名后就不如以上所说的那些大学那么一帆风顺了,改名比较失败。比如东华大学原名中国纺织大学,该大学实力雄厚,师资力量也很强大,然而更名后实力并没有任何下降,但却有很多人下意识却认为东华大学低同济大学一等。

再比如长安大学,原来是由西安公路交通大学,西安工程学院,西北建设工程学院三所高校合并而成的,更名是为了突出学校地理位置处于长安的优越性,故取名长安。本来希望能够以此提高学校的知名度,结果改名后不论是生源的质量方面,还是学校的知名度方面,非但没有得到提高,反而不如原先的有名。

校名对一个学校到底有多重要?这些学校改名后,名气大大下降!

四川大学想必大家并不陌生吧,其实之前四川大学也更过名,只不过后来又改了回来。据材料了解到,四川大学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的时候与成都科学技术大学合并了,本想借此机会给学校更名为四川联合使学校更加有名,却不料并没有产生预想的效果。

故又改回原来的名字,继续叫四川大学。现如今的四川大学的发展很好,在我国985工程院校中的排名位列前十。

校名对一个学校到底有多重要?这些学校改名后,名气大大下降!

在我看来,校名对于一个学校而言的确十分重要,但是我认为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该学校的实力,而不仅仅是它光鲜的外表。否则光有响亮的校名而没有雄厚的实力,也只是徒有其表罢了。“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因此一所高校光靠第一印象是不够的,还应该有雄厚的实力。

否则是禁不起考验的。而一所真正有实力的学校又怎么会因为一个校名而影响了生源的质量和知名度呢?所以我觉得高校应该把关注度集中到学术研究上来,成为一所兼具实力和名气的高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