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餐粉減肥背後的泡影

代餐粉减肥背后的泡影

代餐粉减肥背后的泡影

對於時下熱愛減肥的人來說,代餐粉並不陌生。市面上的代餐粉琳琅滿目,在某電商平臺上搜索關鍵詞條,就能出現上百頁的相關產品。通常代餐粉會以均衡營養、健康減肥為賣點。可是代餐粉真的有這麼神奇嗎?吃了它就能瘦?

“一箭雙鵰”?代餐粉市場火爆

早上八點,整個城市剛剛甦醒,都市白領張睿佳也坐上了去公司的地鐵。八點四十,張睿佳來到公司樓下,放眼望去重慶小面、天津包子、豆漿油條各色早飯香氣撲鼻,可是對於張睿佳來說這些都是浮雲,因為她心裡只有一件事情,那就是吃代餐粉減肥。

到公司,燒水、沖泡、攪拌,不到五分鐘,張睿佳就兌好了這杯號稱既能補充營養,又能飽腹減肥的營養早餐。

90後的張睿佳身材微胖,一直在減肥這條路上掙扎,她試過很多種方法都失敗了。運動太累又擠不出時間,節食餓到胃痛又抵制不住誘惑,總是堅持不下來。直到有一天她遇到了代餐粉:“不節食”“不運動”“瘦”這三個關鍵詞彷彿三道陽光照進她的生活。

用代餐粉減肥,聽起來似乎的確是一個“一箭雙鵰”的好辦法。不運動就不累,又可以騰出更多時間,也不會因為想吃東西心慌。

張睿佳說她已經吃了快三個月的代餐粉了,剛開始是早中晚都吃,苦於口感清淡,沒得油水,就改成早晚吃,中午搭配一些類似於蔬菜水果雞胸肉這樣的低卡食物。張睿佳的體重有些反彈,不過這並不影響她的積極性,堅信“代餐粉”最後一定會讓她心想事成。

而她的小夥伴何小平就更執著了。從代餐粥到代餐米昔再到代餐棒,舉凡代餐界推出的新品種,她都要一一嘗試。對於不同品牌的相同種類或是同一品牌下不同系列的代餐粉,何小平心裡都有一杆秤,誰好誰壞,如數家珍。何小平還有一個日記本,裡面詳細記錄了她吃代餐粉以來的各種心得:口感、飽腹程度、身體反應、是否有助於減肥等。她甚至專門建了一個吃代餐粉減肥的群,包括她在內裡面有十幾個小姐妹相互監督打卡。

群裡的朋友有人剛開始吃代餐粉時反而會感覺越來越餓,有人會便秘,有人會拉肚子,也有人堅持吃一段時間的代餐粉之後,甚至發現生理週期推遲了。何小平有時也會在心裡懷疑是不是因為代餐粉的營養不夠造成的,也會蹦出是不是要停止吃代餐粉這樣的念頭,但那只是一瞬間的想法,只要身體不出大問題,小平和她群裡的小姐妹都會繼續堅持。

像張睿佳和何小平這樣通過吃代餐粉來減肥的人絕非個例。在某電商平臺輸入“代餐粉”,發現帶有該關鍵詞的相關商品數量龐大,100多頁,其中排名第一的某品牌代餐粥月銷量達3.5萬加,從商品的銷量可以窺見其消費群體數量之巨大。

代餐粉减肥背后的泡影

“飽腹感”還是“孤獨感”?

代餐粉市場火爆,它們通常打出“飽腹感”的旗號來宣傳其減肥功效。隨機打開在某寶上售賣的某品牌魔芋代餐粉發現,該魔芋粉的廣告稱其帶來的飽腹感至少可以持續四個小時。

房地產公司中層葉曉琪就是衝著代餐粉的“飽腹感”去的。多年來的工作經驗,讓葉曉琪思維嚴謹,她也明白身材管理在現代職場的重要性。在她看來,選擇代餐粉是很有“科學依據”的:首先代餐粉裡面有20多種優質穀物原材料進行搭配,這是能滿足人體每日所需的營養成分;其次裡面還含有一種從四川白魔芋中純化提取的葡甘露聚糖。葡甘露聚糖遇水可膨脹80~100倍,更重要的是,它的脂肪含量為0。

穀物屬於膳食纖維,本來就不容易消化,再加上這個葡甘露聚糖,吃下去喝點水,膨脹在胃裡,怎麼可能會餓嘛。不餓就不吃,不吃就會瘦,葉曉琪信服自己的邏輯。

當然,要減肥的不止葉曉琪一個人,她手下的幾個小妹妹也從沒放棄過對自己身材的管理。在吃下葉曉琪這波有理有據的安利之後,小妹妹們紛紛效仿,也走上了“代餐減肥”這條路。

每天一到飯點,辦公室裡面就會聽到勺子攪動杯子衝調代餐粉的聲音。有的小妹妹實在覺得不好吃,就往裡面加點堅果或者水果。本來吃飯時會有的休息閒談變成了無奈的互相鼓勵和吐槽,“唉,我吃了,哎喲,好淡哦,再堅持堅持”“咋吃了還是覺得不夠滿足喃?”

一群小姐妹中小婷是最積極的。小婷愛美愛時尚,也把葉曉琪當做偶像。在她眼裡,葉不僅工作上事業有成,而且身材還很好。所以哪怕代餐粉再食之無味,她也能一直堅持。但是小婷身體本就瘦弱,代餐粉的加入讓她的臉上看起來更沒有血色。

為了能專心吃代餐粉減肥,小婷還放棄了很多社交活動。和朋友相聚少不了吃吃喝喝,別人都在吃在吃香的喝辣的,自己的代餐粉有點相形見絀。如果跟著朋友一起吃又覺得前功盡棄,所以乾脆還是別去吧,就待在家裡。家裡蹲太久,有時候會莫名蹦出無處安放的“孤獨感”。難道小婷真的不想和朋友相聚嗎?

世界衛生組織出版的《熱量和蛋白質攝取量》一書指出,一個健康的成年女性每天需要攝取的熱量為1800~1900卡路里,男性則需要1980~2340卡路里。而一般一袋代餐粉的熱量僅為100~150卡路里,也就是說,如果三餐都吃代餐粉,能量攝入最多僅為450卡路里,遠遠達不到正常標準。所以,與其說是代餐粥減肥,不如說是靠減少營養攝入瘦下來。

不過這些都不會影響在減肥路上的摸索的女孩們。哪怕代餐粉這條路上再“孤獨”,至少她們感覺“吃飽了”。

代餐粉减肥背后的泡影

要身材還是健康?

近日,廣東省農村電子商務協會、華南理工大學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院等發佈了國內首份代餐粉行業白皮書。白皮書顯示,代餐粉市場目前保持強勁增長,預計以90後和女性為主要消費人群的這一行業將在2023年迎來180億元的市場規模。

180億的市場規模有多大呢?舉個例子,現在是大數據時代,大數據行業在2018年的市場規模是接近180億;數字音樂發展迅速,手機聽歌是生活日常,在2017年它的市場規模也是180億。大數據和聽歌可以說與現代人的生活息息相關,而代餐粉市場在2023年即將與它們並駕齊驅。

代餐粉的火爆其實無非是適應了現代人快節奏的生活下仍然掩蓋不住的“愛美之心”。“減肥熱”這個觀念已經火了很久了,儘管是老生常談,但是人們總是在舊觀念上推陳出新。前幾年流行“反手摸肚臍”,現在又流行“A4腰”“螞蟻腰”,反正怎麼瘦怎麼來,越瘦越美,如果人人都能變成當代趙飛燕就最好。

可是號稱能夠減肥的代餐粉最初卻並不是用來減肥的。它是醫院按照科學比例配比營養後,做成營養粉作為腸內營養液供病人使用的。在減肥圈流行起來,只是因為它誇張的廣告宣傳。對此,四川農業大學從事燕麥相關研究的彭遠英副教授表示:“代餐粉能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人體所需,可是它只是一個輔助的作用。很多代餐粉打著減肥的噱頭進行宣傳,實際上是有些欺騙消費者。”

彭副教授還說:“目前市面上的代餐食品都說自己營養充足均衡其實也是不合理的。實際上他們都存在營養不夠不均的問題。代餐粉平均每一袋的含量只有十幾克,按照其20多種食材含量的宣傳來算,每種食材的含量微乎其微。能滿足人體每日所需嗎?再者大部分代餐粉的蛋白質含量都很低,營養價值無法與正餐相比,如果選擇用代餐粉完全代替其他飲食,其實也是對健康的一種威脅。”

不過,就算有這些問題又怎麼樣呢?還是無法阻止愛美的年輕人,畢竟我們都是要風度不要溫度的人。

你看,六點了,下班了,工作一天的張睿佳回到家裡又習慣性的從櫃子裡面拿出了一袋代餐粉,沖泡、攪拌,三五分鐘又解決了一頓晚餐。(文中人物皆為化名)

代餐粉减肥背后的泡影

撰文 / 尹雪竹

視覺 / 了了

▼下滑到留言區 發表你的看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